心因性抑郁症的治疗有什么方法
心因性抑郁症的治疗有什么方法
1、寻找更多的乐趣。对于轻度抑郁,这很有用。行动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努力让自己不要忧郁,比如,拜访朋友,接受按摩,养养宠物,摆弄花草,去郊外走走,作画。如果这些都没意思,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认知疗法。你可能不能使自己走出抑郁,但你应该有办法使自己不要走向更深的抑郁。认知疗法,又称认知重组,可以教会人们认识并矫正抑郁思维。就像阿Q 精神一样,我们想自己犯了错误,但这个错误是每个人都可能犯的,包括老板,其他员工等等。而且这个错误不是不能改正的错误。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心因性抑郁症的治疗
3、体育锻炼。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尤其是剧烈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增进食欲、睡眠、性兴趣、性功能和自尊。同时,运动还能使大脑与抑郁症相关的化学物质失衡转向正常。
治疗心因性忧郁症的方法同样是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并配以自我调整,心因性忧郁症的恢复情况还是较为客观的.如果心因性忧郁症症状严重的忧郁症病人,可以考虑使用综合的心理治疗方式,以控制忧郁症的病情继续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抑郁症应该如何预防
对抑郁症,一般人的理想,是预防疾病发生。中国古代医生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但是科学发展至今天,还不能说对所有的疾病都能“防患于未然”,使之不发生。
抑郁症,特别是其主要类型,有躁狂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型抑郁,其根本发病原因未明,所以目前还谈不上有效的病因预防。它不像染病那样,通过切断传染源、打预防针增加机体抵抗力,就可以防止疾病发生。但预防工作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现代医学不仅可以帮助病人“走出抑郁阴影”,而且可以告诉人们怎样防止其发生。各个年龄的躯体疾病、酗酒、吸毒、乱用药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以导致抑郁发病,那么,防止这些“体因性”的因素侵害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就可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因此身体内脏疾病患者,外科手术以及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人,都应作为抑郁症预防重点人群。
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一大组“心因性”抑郁症,应该说是能有效预防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碰到外来刺激,不会没有一点心理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刺激源不可能,那只好增强对刺激的抗力,加强心理免疫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心因性抑郁症的发病率。
即使对于“内因性抑郁症”,医学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预防工作可以从“优生优育,改善素质;敏锐发展,及早治疗;巩固康复,防止复发”这三个方面着手。
优生优育,改善素质
许多家庭都很关心抑郁症病人能否生儿育女,常问这样的问题。当然,现在还没有立法强制规定这类患者不能生育。但从医学的观点看:内因性抑郁症患者生育要加以控制。若家属中不止一个抑郁症患者,或是高发家系,那遗传倾向就很明显;躁狂抑郁性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有交叉遗传,抑郁症患者与其他精神病人结婚,较一方患病的,遗传几率明显增加,夫妇双方都患有遗传倾向的精神病,以绝育为宜,不能生儿育女。
目前,我国已把躁狂抑郁症归入与遗传有关之疾病;内因性抑郁症不论有无躁狂发作,也应视为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提倡优生,对改善人口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遗传病患者已列入产前检查的项目,必须按“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生育检查的规定。经优生、遗传咨询,尊重有关专家的意见,切莫盲目行事。
从心理社会发病因素观点看,抑郁症患者中,有些在幼年期因父母培育不当、家庭环境不良,而形成素质缺陷和性格障碍。因此,优良问题,特别是人格发展期的童年教育,十分重要。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娇宠溺爱,管教方法的不当,或家长意见不一,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和放任等,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均十分有害。有的孩子成了电视迷,从电视走向孤独,不与人交往,国外称“电视孤独症”。少年期以后,更容易从电视中找到自己的偶像,模仿崇拜,喜欢上林黛玉或灰姑娘,会使他们的性格也带上一些忧伤。国外十分重视亲子关系和早期教育,家庭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离婚、单亲抚养等等,都是投向儿童心灵的阴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扭曲。反应性抑郁症主要由心理因素导致,各种不同的神经官能症发病也与心理因素有关。但同样的心理刺激,许多人有耐受力,而有的人却发病。因而上述症状都被认为是在人格缺陷基础上的心理反应形式。心因性抑郁症与抑郁型神经症都有易病性素质。这些特质倒不一定是胎里带来,而是与父母的早年教育及影响有关。这些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病来说并非是绝无关系的。而优育、优教中,就要注意防止人格的缺陷和偏差。
优生、优育、优教,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对抑郁症的预防是一条有效、可行的对策,切莫忽视。
老年人吃哪种抗焦虑药
1、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用于轻、中度抑郁和焦虑。神经衰弱、心因性抑郁,抑郁性神经官能症,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郁,嗜酒及药瘾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郁。
2、黛力新
黛力新通用名称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三氟噻吨属于神经阻滞剂,主要成份为氟哌噻吨及美利曲辛,本药适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老年性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3、博乐欣
博乐欣(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属片剂。本品可用于各治疗种类型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症。
抑郁症的预防
抑郁症的预防
抑郁症,特别是其主要类型,有躁狂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型抑郁,其根本发病原因未明,所以目前还谈不上有效的病因预防。它不像染病那样,通过切断传染源、打预防针增加机体抵抗力,就可以防止疾病发生。但预防工作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现代医学不仅可以帮助病人“走出抑郁阴影”,而且可以告诉人们怎样防止其发生。各个年龄的躯体疾病、酗酒、吸毒、乱用药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以导致抑郁发病,那么,防止这些“体因性”的因素侵害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就可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因此身体内脏疾病患者,外科手术以及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人,都应作为抑郁症预防重点人群。
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一大组“心因性”抑郁症,应该说是能有效预防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碰到外来刺激,不会没有一点心理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刺激源不可能,那只好增强对刺激的抗力,加强心理免疫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心因性抑郁症的发病率。
即使对于“内因性抑郁症”,医学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预防工作可以从“优生优育,改善素质;敏锐发展,及早治疗;巩固康复,防止复发”这三个方面着手。
优生优育,改善素质
许多家庭都很关心抑郁症病人能否生儿育女,常问这样的问题。当然,现在还没有立法强制规定这类患者不能生育。但从医学的观点看:内因性抑郁症患者生育要加以控制。若家属中不止一个抑郁症患者,或是高发家系,那遗传倾向就很明显;躁狂抑郁性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有交叉遗传,抑郁症患者与其他精神病人结婚,较一方患病的,遗传几率明显增加,夫妇双方都患有遗传倾向的精神病,以绝育为宜,不能生儿育女。
目前,我国已把躁狂抑郁症归入与遗传有关之疾病;内因性抑郁症不论有无躁狂发作,也应视为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提倡优生,对改善人口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遗传病患者已列入产前检查的项目,必须按“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生育检查的规定。经优生、遗传咨询,尊重有关专家的意见,切莫盲目行事。
从心理社会发病因素观点看,抑郁症患者中,有些在幼年期因父母培育不当、家庭环境不良,而形成素质缺陷和性格障碍。因此,优良问题,特别是人格发展期的童年教育,十分重要。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娇宠溺爱,管教方法的不当,或家长意见不一,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和放任等,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均十分有害。有的孩子成了电视迷,从电视走向孤独,不与人交往,国外称“电视孤独症”。少年期以后,更容易从电视中找到自己的偶像,模仿崇拜,喜欢上林黛玉或灰姑娘,会使他们的性格也带上一些忧伤。国外十分重视亲子关系和早期教育,家庭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离婚、单亲抚养等等,都是投向儿童心灵的阴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扭曲。反应性抑郁症主要由心理因素导致,各种不同的神经官能症发病也与心理因素有关。但同样的心理刺激,许多人有耐受力,而有的人却发病。因而上述症状都被认为是在人格缺陷基础上的心理反应形式。心因性抑郁症与抑郁型神经症都有易病性素质。这些特质倒不一定是胎里带来,而是与父母的早年教育及影响有关。这些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病来说并非是绝无关系的。而优育、优教中,就要注意防止人格的缺陷和偏差。
优生、优育、优教,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对抑郁症的预防是一条有效、可行的对策,切莫忽视。
常见的抑郁症类型
1、心因性抑郁。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如失业或收入减少、健康状况不良、子女因结婚而离开家居住、丧偶孤独等等。多以情绪焦虑、沮丧开始,可伴有抑郁症状,严重时可有自杀倾向,易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似。
2、内因性抑郁。可表现为抑郁与躁狂交替或单纯的抑郁症状,躁狂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患者整日有气无力,行动迟缓,情绪忧郁,白天卧床不起,夜里不睡,此类患者自杀倾向较重,家属应密切观察其异常情绪变化。
3、疑病型抑郁。多因身体的轻微不适、治疗无效诱发,逐渐出现疑病与抑郁的情绪,严重时会怀疑自己的所有器官都有问题,抑郁症状也会不断加重。
4、焦虑性抑郁。精神创伤可有可无,表现为焦虑烦躁,坐立不安,易激惹,半夜起身喃喃自语,惶惶不可终日。
5、假性痴呆型抑郁。患者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对日期、地点、亲友姓名、日常生活事物一问三不知,给人以痴呆的形象。经过抗抑郁治疗后,痴呆症状也随之消失。
常见的抑郁症的类型有哪几种
1、焦虑性抑郁:焦虑性抑郁是常见的抑郁症的类型之一,焦虑性抑郁患者的精神创伤可有可无。患者主要表现为不能安静,老是坐立不安,特别容易被激怒,焦虑不安。夜间失眠,半夜起床常喃喃自语,惶惶不可终日。
2、隐匿型抑郁:隐匿型抑郁是抑郁症的常见类型,患者主要出现失眠的症状,患者还会伴有身体各部的自觉不适,病人为各种症状焦虑,但思想活动常不暴露,病人也有自杀念头,却不易防范。
3、疑病型抑郁:这种类型的患者开始时身体的某些部位会有症状出现,因治疗无效,慢慢出现疑病与抑郁的情绪。随后病人甚至怀疑自己的所有器官都有疾病,抑郁症状也会更加明显。患者也会有自杀倾向。
4、心因性抑郁:心因性抑郁又称为反应性抑郁。外界的刺激比较明显,刺激多种多样,如生活中发生不幸事件,经常抚定思痛,悻悻不平;失业或其他情况,收入减少,常捉襟见肘;健康恶化;慢性病久治不愈;子女结婚后分居,顿觉寂寞;家庭内纠纷,心中郁结难解;丧偶孤独等等。开始时一般焦虑,情绪沮丧,并伴有前述抑郁症状中的各种症状,甚至企图自杀。各种类型的抑郁症的表现?若精神创伤逐渐淡漠,病情可渐渐减轻。以后再遇精神创伤,症状会复发。
抑郁症日常预防
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一大组“心因性”抑郁症,应该说是能有效预防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碰到外来刺激,不会没有一点心理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刺激源不可能,那只好增强对刺激的抗力,加强心理免疫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心因性抑郁症的发病率。
即使对于“内因性抑郁症”,医学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预防工作可以从“优生优育,改善素质;敏锐发展,及早治疗;巩固康复,防止复发”这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人际交往:预防抑郁症,首先要保持好基本的交际和社会关系,经常跟家人和朋友来往、交流。
2、调整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调节个人身体机能的有效方法。
3、运动和锻炼:人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的情绪,非常有效的改善自身的抑郁状态。
4、不要自责: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你没有能力创造或选择它。因此,不要自责我为什么得了这种该死的病,而应明白自己急需帮助,积极踏上寻求康复的治疗之路。
健康教育
许多家庭都很关心抑郁症病人能否生儿育女,常问这样的问题,当然,现在还没有立法强制规定这类患者不能生育,但从医学的观点看:内因性抑郁症患者生育要加以控制,若家属中不止一个抑郁症患者,或是高发家系,那遗传倾向就很明显;躁狂抑郁性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有交叉遗传,抑郁症患者与其他精神病人结婚,较一方患病的,遗传几率明显增加,夫妇双方都患有遗传倾向的精神病,以绝育为宜,不能生儿育女。
从心理社会发病因素观点看,抑郁症患者中,有些在幼年期因父母培育不当,家庭环境不良,而形成素质缺陷和性格障碍,因此,优良问题,特别是人格发展期的童年教育,十分重要,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娇宠溺爱,管教方法的不当,或家长意见不一,对孩子的成长不关心和放任等,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均十分有害,有的孩子成了电视迷,从电视走向孤独,不与人交往,国外称“电视孤独症”,少年期以后,更容易从电视中找到自己的偶像,模仿崇拜,喜欢上林黛玉或灰姑娘,会使他们的性格也带上一些忧伤,国外十分重视亲子关系和早期教育,家庭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离婚,单亲抚养等等,都是投向儿童心灵的阴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扭曲,反应性抑郁症主要由心理因素导致,各种不同的神经官能症发病也与心理因素有关,但同样的心理刺激,许多人有耐受力,而有的人却发病,因而上述症状都被认为是在人格缺陷基础上的心理反应形式,心因性抑郁症与抑郁型神经症都有易病性素质,这些特质倒不一定是胎里带来,而是与父母的早年教育及影响有关,这些因素对抑郁症的发病来说并非是绝无关系的,而优育,优教中,就要注意防止人格的缺陷和偏差。
优生,优育,优教,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对抑郁症的预防是一条有效,可行的对策,切莫忽视。
抑郁症的种类有哪些
(一) 内源性抑郁症
内源性抑郁症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郁症,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和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我个人理解为“天生的抑郁症”。
内源性抑郁症根据其病程特点可分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和单相情感障碍(只有抑郁发作),但绝大部分属于单相,主要表现为:
(1) 情绪方面:持续情绪低落,并伴有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
(2) 思维方面:思维明显迟钝,过分贬低自己,也可有贫穷、疑病和虚无妄想;
(3) 行动方面:活动减少,严重者可不语不动,拒绝进食,无法完成日常生活;
(4) 躯体方面: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体重减轻、口干、便秘、性欲减退及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感。
内源性抑郁症与其他类型的抑郁症的区别在于:抑郁情绪严重,自罪、自责达到妄想程度;或有强烈的自杀企图,抑郁症有明显的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常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郁,甚至出现幻觉或妄想;自我认识能力缺损严重;持续的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家族中阳性精神病史,少数病例有躁狂病史,缺乏心因性体验,对抑郁情绪的具体起源往往搞不清楚。病程可迁延数月。多不主动求治。
内源性抑郁症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及心理治疗等。可根据不同的抑郁情况,合理选择使用。
(二) 反应性抑郁症
反应性抑郁症又称心因性抑郁症,属于外源性抑郁症,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如突发事件、重大变故)或持久的精神紧张(如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等应激因素作用起病的。
反应性抑郁症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最多见的是抑郁一癔症型,有大哭大叫的举止行为,有时有夸张的疑病倾向,少有自责,多责备他人。其次是抑郁一妄想型,有被迫害妄想表现,还可有人格解体、非现实感。第三类型是虚弱-抑郁型,以虚弱和无力为主,也可发展为木僵状态,病程较持久。
反应性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烦闷、懊恼乃至愤恨,还伴有焦虑症状和紧张激越,即使刺激因素时过境迁或问题已得到解决,但抑郁情绪仍不能缓解。
反应性抑郁症与正常的负面情绪的区别在于:正常人的悲伤情绪往往在短时间的发泄后迅速恢复正常,而反应性抑郁症是以未被克服的心理冲突为基础而发病的,抑郁情绪严重,持续时间长,已经达到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
反应性抑郁症与其他类型的抑郁症的区别在于:反应性抑郁症是由明显的精神应激因素引起,与现实刺激联系密切,情绪起源有较具体确切的对象、事件,情绪波动性大,易受环境的影响,患者表现愁眉苦脸,悲伤欲绝,常反复向别人哭诉自己遭受的不幸,对所遭受的不幸少有自怨自艾,反而怨恨及谴责他人,失眠多以入睡困难为主,无早醒表现。改变环境症状可减轻,病程较短,一般不复发。
反应性抑郁症主要以心理治疗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或配合电针治疗等。
(三) 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区别于其他精神病性抑郁症,属于神经症范畴。在所有类型的抑郁症之中,病症程度最轻。发病原因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有关。有些医生学者认为以前的“神经衰弱”即抑郁性神经症。
抑郁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感到精神疲惫,缺乏动力和热情;无助感;自我评价下降,埋怨他人;感到生命缺乏意义与价值,有自杀企图,但不敢实施;失眠、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
抑郁性神经症与其他精神病性抑郁症的区别在于:抑郁性神经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慢性起病,肯定而不太严重的抑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人格完整,生活工作不受严重影响,有求治愿望。
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疏泄疗法、音乐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四) 隐匿性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组不典型的抑郁症候群,以躯体不适感为主,其抑郁情绪并不十分明显,而突出的表现是持续出现的多种躯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及全身乏力等症状。
隐匿性抑郁症患者虽强调躯体的不适感,但从接触和观察这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是情绪障碍的一种身体化表现,这些患者大多有长期持续存在的神经症性症状,此类抑郁症的情绪变化往往被躯体不适感所掩盖,常被人们所忽视。其实隐匿性抑郁症并不属于一个类型,一旦明确了诊断,则其隐匿性也就不存在。隐匿性抑郁症患者一般经过抗抑郁剂治疗两周之后情绪障碍就会慢慢好转,各种躯体不适感也会逐渐减少或消失。
(五) 继发性抑郁症
在使用某种药物后或在患器质性脑病、严重的躯体疾病以及除情感性精神病之外的精神病基础上发生的抑郁症叫继发性抑郁症。
继发性抑郁症可分为:
(1) 躯体疾病性抑郁:为各种躯体疾病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2) 药源性抑郁:由抗精神病药引起的精神障碍。
(3) 脑器质性抑郁:由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继发性抑郁症主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配合抗抑郁药物对症治疗。
(六) 其他不同时期的抑郁症
如儿童抑郁症、产前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
抑郁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主要跟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内源性抑郁症:包括单相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既有抑郁发作,也有躁狂发作),以及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抑郁症。
2、体因性抑郁症:各种身体和神经疾病所致,也包括药物和各种有害物质所致者。
3、心因性和反应性抑郁症:心因性抑郁症照例一生只发作一次。如果发作两次,应该视为偏离常态的人格之反应,或者根本就是内源性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