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的五大功课
伊斯兰教的五大功课
伊斯兰教除要求每个穆斯林在思想上应有上述六大信仰外,在行动上还应履行五大宗教功课。在中国通常称“五功”,即:念、礼、斋、课、朝。
(一)念
以严肃和心悦诚服的态度,用阿拉伯语口念“作证词”。念作证词是“五功”之首,最基本的功课。
(二)礼
礼即做礼拜。礼拜是伊斯兰教一项重要的宗教仪式,是每一位成人穆斯林的“天职”。礼拜有一定的朝向、时间、仪式和要求。
1、朝向
全世界的穆斯林在做礼拜时,必须面朝麦加禁寺的“克尔白”(即天房,指寺内方形石殿,它是全球穆斯林朝拜的中心),因此各国穆斯林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朝拜的方向也各不相同。每一个清真寺里的壁龛即表示礼拜的朝向。
2、时间
伊斯兰教规定每日礼拜五次,它们是晨礼(从拂晓到日出前)、晌礼(从正午偏西到一物体的影长是该物体长的两倍)、晡礼(从晌礼结束到太阳接近地平线)、昏礼(从太阳完全低于地平线到晚霞消失)、宵礼(从晚霞消失至次日拂晓)。此外,每星期五主麻日晌礼时间,要求穆斯林到清真寺做集体礼拜,即“聚礼”。在开斋节和宰牲节时举行“会礼”。
3、仪式
礼拜是由若干动作和仪式组成的,例如:抄手、站立、鞠躬、叩头等。妇女的某些动作与男子稍有不同。
4、要求
礼拜不规定固定的地点,家里、车内、飞机上、人行横道上、清真寺内、只要洁净、方向对即可。礼拜时要求礼拜者身、心和服装都洁净。
(三) 斋
斋即斋戒。伊斯兰历的9月(阿拉伯语的音译为“莱麦丹”)是斋月。伊斯兰教认为9月是《古兰经》颁降之月,是最吉祥、高贵之月。白天(从日出前一个半小时到日落)应不吃不喝,戒房事,叫做“封斋”或“把斋”。斋戒的意义在于修炼人的意志、思想、身体,以达到虔诚地服从“真主之命”的目的。按伊斯兰教规,未成年人、病人、孕妇、出门旅行者等人、可免除或推迟斋戒。
(四)课
课即天课。它是“奉主命而定”的宗教赋税,法定的施舍,又称“济贫税”。它不属于政府征收,也不是社会捐赠。天课不是人人都要交纳的,而是除正常开支外,财产尚有富余的人按比例交纳。
(五)朝
朝即朝觐。凡有条件的男女穆斯林一生中必须去沙特麦加城内的“克尔白”朝觐一次。正式朝觐的时间为伊斯兰历的12月7—13日。除此之外,一年之中任何时间都可前去朝觐,但它称为“小朝”或“副朝”。朝觐的主要仪式有:受戒、转天房、站阿拉法特山、在萨法和麦尔卧两山之间奔跑、射石(投打石鬼)等。朝觐的条件是成年、身体健康、有足够的旅费而无债务缠身等。
壮阳之食疗法
1.韭菜
它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有温肾作用的食物,老中医认为由于韭菜性温,且韭菜中的含硫化合物有血脉扩张的作用因此它可以做到益脾健胃,行气理血,温肾助阳。而且韭菜价格便宜,做法简单,因此是常用壮阳食物。
2.鸡蛋
鸡蛋是人们性活动后进行恢复最好的营养载体,是最好的”还原剂”。中东的伊斯兰教中新婚之夜有吃鸡蛋的习俗,以保证新人们有充沛的体力享受新婚之夜。所以现在我们的家常菜中有一道非常受欢迎的“韭菜炒鸡蛋”。
3.梨
这是一种在壮阳界常备忽视的食物,梨中含有的高浓度叶酸可以帮助蛋白质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帮助你获得更多的体力。此外梨不仅可以壮阳而且还有补阴的功效。梨中含有的维生素e6可以刺激雄性激素,而它含有的钾则可以帮助调节女性的甲状腺。
4狗肉
狗肉很补。狗肉中不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且还是高质量的蛋白,蛋球白比例出其的大,能够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性功能,因此是广大老年人的最爱。
葡萄酒的发展历程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1] 、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此外还有一说为葡萄酒起源于希腊,在此就不赘述了。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咖啡的历史
“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Kaweh”,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咖啡树是属茜草科常绿小乔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树果实内之果仁,再用适当的烘焙方法烘焙而成。在世界各地,人们越来越爱喝咖啡。随之而来的“咖啡文化”充满生活的每个时刻。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或是各种社交场合,人们都在品着咖啡、它逐渐与时尚、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
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据说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植物后,变得非常兴奋活泼,进而发现了咖啡。还有说法称是因野火偶然烧毁了一片咖啡林,烧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围居民注意。当地土著人经常把咖啡树的果实磨碎,再把它与动物脂肪掺在一起揉捏,做成许多球状的丸子。这些土著部落的人将这些咖啡丸子当成珍贵的食物,专供那些即将出征的战士享用。直到11世纪左右,人们才开始用水煮咖啡做为饮料。13世纪时,埃塞俄比亚军队入侵也门,将咖啡带到了阿拉伯世界。
因为伊斯兰教义禁止教徒饮酒,有的宗教界人士认为这种饮料刺激神经,违反教义,曾一度禁止并关闭咖啡店,但埃及苏丹认为咖啡不违反教义,因而解禁,咖啡饮料迅速在阿拉伯地区流行开来。咖啡Coffee这个词,就是来源于阿拉伯语Qahwa,意思是“植物饮料”,后来传到土耳其,成为欧洲语言中这个词的来源。咖啡种植,制作的方法也被阿拉伯人不断地改进而逐渐完善。17世纪咖啡的种植和生产一直为阿拉伯人所垄断。当时主要被使用在医学和宗教上,医生和僧侣们承认咖啡具有提神、醒脑、健胃、强身、止血等功效;15世纪初开始有文献记载咖啡的使用方式,并且在此时期融入宗教仪式中,同时也出现在民间做为日常饮品。因伊斯兰教严禁饮酒,因此咖啡成为当时很重要的社交饮品。1570年,土耳其军队围攻维也纳,失败撤退时,有人在土耳其军队的营房中发现一口袋黑色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个曾在土耳其生活过的波兰人,拿走了这袋咖啡,在维也纳开了第一家咖啡店。
16世纪末,咖啡以“伊斯兰酒”的名义通过意大利开始大规模传入欧洲。相传当时一些天主教人士认为咖啡是“魔鬼饮料”,怂恿当时的教皇克莱门八世禁止这种饮料,但教皇品尝后认为可以饮用,并于祝福了咖啡,因此咖啡在欧洲逐步普及。起初咖啡在欧洲价格不菲,只有贵族才能饮用咖啡,咖啡甚至被称为“黑色金子”。直到1690年,一位荷兰船长航行到也门,得到几棵咖啡苗,在印度尼西亚种植成功。
1727年荷属圭亚那的一位外交官的妻子,将几粒咖啡种子送给一位在巴西的西班牙人,他在巴西试种取得很好的效果。巴西的气候非常适宜咖啡生长,从此咖啡在南美洲迅速蔓延。因大量生产而价格下降的咖啡开始成为欧洲人的重要饮料。
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2] 、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此外还有一说为葡萄酒起源于希腊,在此就不赘述了。
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起源
伊斯兰教是一个有一定饮食禁忌的宗教。最主要的禁忌源于《古兰经》的规定,即禁食自死动物、流出的血、猪肉和非诵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以及酒。伊斯兰教之所以禁止信徒食用这些东西,是出于“重视人的性灵纯洁和身体安全”。动物不宰自死或因疾病,或为衰老,或为中毒,其肉不可食;血液乃动物所需各种养分的输送渠道,往往残存有害物质,不可食;猪形态不佳,不择食物,性情懒惰,为《古兰经》所禁止,故不可食。至于禁食“非诵安拉之名屠宰的”动物,是因当时多神教徒杀牲畜时,必诵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名字。伊斯兰教为了从思想上消除一切形式和意义上的多神崇拜,遂禁止食用诵偶像之名而宰的牲畜,要求信徒宰牲时应诵安拉(真主)的名字,以示区别。至于酒,在伊斯兰教初期仅限制用量,以不醉为限,后因有人酒醉出现贻误正事、影响团结的行为,遂宣布为禁物,不可饮。
饮食问题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伊斯兰教认为,安拉造化宇宙万物,创造了人类,为人类创造了大地上一切,供人们享用,允许人们吃一切合法而又佳美的食物。《古兰经》中说:“世人啊,你们可以吃地上所有的合法而佳美的食物。你们不要跟随魔鬼的步伐,他确是你们的敌人。”
伊斯兰教兴起后解除当时人们在食肉方面的诸多禁物,而把这方面的禁戒限于如下四种东西:自死物、溢流的血、猪肉和“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放宽的改革。《古兰经》又一节经文对禁食的动物讲得很具体,说:“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经宰杀后才死的,仍然可以吃。
禁止你们吃在神石上宰杀的。”表面看来这段经文中提到应禁的食物一共是十种,似与前面讲的四种要多一些,但是如果加以分类归纳,仍不出上述四种的范围。比如说“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下的”,均属于“自死的”之列;而“在神石上宰杀的”属于“诵非安拉之名而宰杀的”范围。因此《古兰经》所禁食的动物基本是四种。
这是《古兰经》关于肉食方面的禁忌,它还提出禁酒问题,这就构成了伊斯兰教关于饮食禁忌的基础。后来,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一些非阿拉伯民族加入伊斯兰教,圣训和教法根据《古兰经》禁食的原则,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禁忌,把畜禽分成可食和不可食两类,由于酒能麻醉人故将所能致醉的植物及由其加工成的饮料食品均列为禁物。
因而伊斯兰教饮食禁忌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畜禽肉类禁忌;二是植物与饮料禁忌。
葡萄酒的发展历程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2] 、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此外还有一说为葡萄酒起源于希腊,在此就不赘述了。
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伊斯兰教主要节日
一、开斋节
开斋节,就是穆斯林虔诚地封了莱麦丹月(伊斯兰教历9月)的一个月斋戒以后,为庆祝胜利圆满完成斋功而过的节日。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波斯语称“肉孜节”。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
伊斯兰教法规定,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即莱买丹月,俗称“斋月”)封斋1个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后,禁绝饮食、房事和一切非礼行为,以省察己躬,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洗涤罪过。根据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关于“尔等见新月封斋,见新月开斋”的训谕,每年斋月始于伊斯兰教历9月初新月的出现,结束于伊斯兰教历10月初见到时为止。即在斋满29天的当晚寻看新月,如看到,翌日即为10月1日,即开斋节;否则,继续封斋一日,开斋节亦顺延一天。开斋节主要礼仪有:(1)忙食一物;(2)交纳开斋捐;(3)举行会礼。有的穆斯林在家诵读《古兰经》,感恩真主,祈求赐福和佑护全家平安;有的游坟诵经悼念亡人。除举行上述一系列仪式外,穆斯林还要以歌舞欢庆、宴会亲友宾客,邻里之间相互馈赠节日食品。
二、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接近”、“献祭”、“献牲”,也含有“宰牲、忠孝”的意思,所以我国穆斯林通常把这个节日称为“古尔邦节、宰牲节或忠孝节”。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
相传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命他宰杀儿子伊斯玛仪献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正当易卜拉欣举刀时,吉卜利勒天使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羊以代替牺牲。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顺应主命,仿效易卜拉欣圣人,将古尔邦节的宰牲活动列为朝觐的功课礼仪之一。穆斯林每逢此日沐浴盛装,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
三、圣纪
圣纪就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和归真纪念日。时间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相传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历十一年(632)3月12日逝世,故又称该年为“圣忌”。因此,穆斯林将“圣纪”与“圣忌”两个纪念日合并举行,俗称办“圣会”。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如今在中国, “圣纪”、“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已经演化为各民族穆斯林的三大传统节日。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一) 信安拉
穆斯林信仰一位唯一且无与伦比的真主,除了他本身,没有值得崇敬之主,他是真正的真主,他拥有最显赫的名声及高尚的完美特性,他就是真主安拉。《古兰经》第112章称:你说:“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依赖的;他没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古兰经》还记载,安拉有99个美名和99种德性,是独一无二、永生永存、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创造一切、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无上权威。信仰安拉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体现了其一神论的特点。
(二) 信天使
穆斯林相信天使是存在的,而且他们是受人敬重的。天使只侍奉真主,遵其谕示,且仅遵其命令行事。加百列是其中一位天使,他将真主的旨意带给穆罕默德。
(三) 信经典
穆斯林相信真主将启示降示给其使者,以取信于人类并作为其指引。《古兰经》即是这些书中的一本,真主将它降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真主已保证《古兰经》未经任何损毁及扭曲。
(四) 信使者
穆斯林信仰真主的先知和使者。历史上有许多先知和使者,但最好的、最后一位使者是穆罕默德。真主传达给人类的最终信息(重新确认的永恒信息)降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穆斯林相信穆罕默德是真主派遣的最后一位先知,因为真主曾说:“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男人的父亲,而是真主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封印。”
(五) 信末日
穆斯林信仰审判日,它是真主根据每个人的信仰及行为作出审判的日子。
(六) 信前定
穆斯林信仰前定,即人的命运已由真主安排,信仰真主、顺从真主的安排方能得救。这并不代表人类不能拥有自由意志;相反,穆斯林相信真主已给予人类自由意志。这表示他们可以选择对错,并为其抉择负责。
清真牛肉与普通牛肉的区别
区别如下:区别一,清真禁止食用自死物。清真饭店采购当地放养吃草的活牛羊,其肉质鲜嫩,可感好,原生态,无污染。而市场上的牛肉来源复杂,各种病死,老死,中毒死等牛肉混为一起,甚至有假牛肉,疯牛肉坑害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区别二,清真禁止饮血液。清真饭店在屠宰牛羊牲口时都是大刀口地放尽血液,从而保证了牛肉的品质。而市场上的普通牛肉在南门市场可以看到生牛肉几乎都带血液,有的甚至还注水,这种含血水的牛肉不仅增加牛肉的重量品质差外,有的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区别三,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万物的创造者,生命的赋予者和终结者。因此,在宰牛羊等可食动物时是以真主的名义进行的是合法的是清真的,具有宗教文化。而市场普通牛肉缺少文化含义。区别四,清真饭店的牛肉及其制品沿用了六十年的传统工艺和独特的配方,加上优质的原料,其干切牛肉切片后保持完整不散,切面呈豆沙色,肌肉中少量的牛筋黄而透明,食之咸淡适中,酥而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