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注射注意事项

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注射注意事项

注射时,进针要快,然后缓慢推动注射键,待注射结束后,针头要在皮下停留10秒,不然拔出针头时会把药液带出。要是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比较大,还要多停留一段时间。

胰岛素对糖尿病的副作用

1、低血糖反应

这是胰岛素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副作用。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未按时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所致。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打胰岛素的糖尿病人一定要在注射胰岛素后按时进餐,进餐量和活动量也要固定,如果注射胰岛素后不按时进餐,或者在注射胰岛素后进行剧烈的运动,都可能出现低血糖。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一定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

经常打胰岛素有什么副作用

2、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长期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时可出现皮下脂肪萎缩。见于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如果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更易出现。

3、局部瘀青

某些患者朋友在注射胰岛素后发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会出现瘀青。其实这不止会在胰岛素注射后出现,其他药物注射也可能出现这一现象。原来,注射后局部瘀青并不是由药物或胰岛素引起的,而是与注射时导致的毛细血管损伤有关,一般这种瘀青很快就能被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为了防止局部瘀青,可以在注射后立即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

4、屈光不正

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出现屈光不正的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5、胰岛素过敏

见于动物胰岛素与非纯化胰岛素, 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 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可见于初始使用,或使用1个月后,以及停用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使用者。

注射胰岛素不能不重视的副作用

疼痛

胰岛素注射引起的疼痛是很轻微的。注射产生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疼痛与注射部位相关,其中腹部注射疼痛最轻,注射方便,不用宽衣脱裤,最适合冬季和外出工作时注射;②如果在某次注射时,疼痛明显,有可能是针头碰到了皮下神经,应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③进针速度过慢、针头久用变钝、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加重疼痛。

皮肤感染

严重感染少见,但注射部位起“红点”较常见,与皮肤不洁、注射时无菌操作不严有关。

皮下淤血

由注射时损伤皮下毛细血管引起,淤血未吸收前不要在此注射。一般在一周后可自行吸收,不用专门处理。

脂肪垫

由于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肥大,形成脂肪垫或结节,如在脂肪垫部位注射胰岛素,将影响其吸收。

体重增加

注射胰岛素后常引起腹部肥胖,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Ⅱ型糖尿病患者用人胰岛素加服二甲双胍降糖药,可减轻肥胖。

胰岛素抗药性

常见于肥胖、胰岛素用量偏大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大于200单位、持续48小时以上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素外溢

当胰岛素注射完毕拔针时,针眼会有少量胰岛素流出,导致胰岛素用量不准。使用诺和笔注射时,此种情况较常见。正确方法是:注射时捏起皮肤,以45度角进针,若用量较大,可分次注射,量小可一次注入。注射完毕等待1分钟后再拨针,就不会出现胰岛素外溢的现象。

屈光不正

多出现于初始胰岛素治疗后,由于血糖迅速下降,引起眼晶状体、玻璃体渗透压改变,晶状体内水分外溢致使屈光率下降,视物模糊,一般2-4周自愈。

胰岛素水肿

糖尿病未控制前,高血糖可导致体内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等。当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4-6日内,体内可出现水钠潴留,颜面与四肢水肿,一般数日内可自行吸收。胰岛素治疗初期注射剂量较大时,可出现不同部位水肿,但随着胰岛素的继续使用,常常可自行消失。

胰岛素抗体

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可使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降糖作用。若作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使胰岛素测定值变低,导致结果不准。改用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可减少抗体的形成。

打胰岛素如何避免渗液

很多糖友在注射胰岛素时,并没有科学选取注射皮肤位置。皮下纤维组织增生会导致胰岛素药液吸收不利,使一 部分药液从皮肤针孔处渗出,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胰岛素注射应选取皮肤较松的部位,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神经分布较 少,注射时不适感也相对较少。此外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防止局部反应。

胰岛素应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进入肌肉层,否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应用胰岛素笔时,应垂直进针,每次注射都需要更换一次性无菌针头,注射完毕后停留10秒钟 左右再拔针。注意每次注射结束后必须卸下针头,否则,当温度变化时就会有药液从针头漏出。注意不要按摩注射部位皮肤,以避免胰岛素渗液。

注射胰岛素时渗液也可能是由于注射深度不够。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由于其注射压力较小、注射力度不好掌握,注射深度较浅时,也会出现针孔处有药液残留的情况。因此建议,为避免渗液,注射时可以适当增加深度,一般情况下,针头刺入3~5毫米左右即可

糖尿病的阶段治疗模式

1、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很好理解,就是不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是患者要注意日常生活事项。患者必须尽可能避免摄入可能导致血液中血糖升高的物质,例如糖、高脂肪食品、淀粉类食品和酒精类饮品;患者同时应该通过各种努力降低血糖,例如食用有助于降低体重的特殊食品,每天运动至少三十分钟。肌肉运动消耗糖分,有助于降低血糖。

2、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

第二个阶段是进行药物治疗,是通过必要的药物对病情进行治疗。

3、胰岛素的注射

第三阶段是注射胰岛素如果药物治疗没有效果,血糖值居高不下,就需要进入治疗的第三个阶段:注射胰岛素。由病人自己直接注射胰岛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可怕的想法,但是这种恐惧感通常会很快消失。注射胰岛素所用的针头极为纤细,注射时几乎没有痛感。在过去几十年间,胰岛素注射疗法实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最初患者必须根据医生开具的胰岛素注射量调整自己的饮食;现在经过良好培训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调整胰岛素的注射量。

儿童糖尿病治疗

小儿糖尿病和普通糖尿病一样,是一种长期性疾病,只能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正确的饮食习惯对病情加以控制。

小儿糖尿病治疗目的是消除糖尿病症状,避免或减少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产生,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和性发育,解除患儿心理障碍和防止中晚期并发症出现。在药物应用上,小儿糖尿病以注射胰岛素为主。注射时间放在进食前15-30分钟,注射量按照医生嘱咐调整。

一般来说,医生要根据患儿前一些日子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每天的饮食、尿糖情况,制定出这几天的胰岛素注射剂量和饮食要求。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记好患儿每天的饮食情况、每次的胰岛素注射量和注射前患儿的尿糖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将这些记录提供给医生,以便进一步指导治疗。

由于小儿糖尿病是一种终生伴随的疾病,它的治疗是长期的,所以应有计划地在胳膊、大腿、臀部、腹部等处交替注射胰岛素。若固定一处注射,时间久了会出现皮下硬结、凹陷,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

病情控制后,糖尿患儿和健康儿童一样,可以上学、参加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等)。运动对糖尿患儿有益处,但在运动前应适当加食,避免发生低血糖。一旦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或颤抖等低血糖情况,要立即进食或饮淡糖水。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靠坚持打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范围。很多患者都是在进食前要进行胰岛素的注射,由于注射比较频繁,不可能每天坚持到医院注射,那么胰岛素注射部位应该怎样选择就相当重要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胰岛素注射部位应该怎样选择的相关信息。

在生活当中糖尿病患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来进行糖尿病疾病的治疗。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2~4次控制血糖,有些患者经过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出现局部皮下硬结,皮肤感染,疼痛增加等情况,很多患者因此考虑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正确选择糖尿病胰岛素打针的位置而导致的。

糖尿病胰岛素打针的位置不只一处,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糖尿病胰岛素打针的位置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其中腹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肢体介于二者之间。可以根据距离吃饭的时间选择注射部位,如果吃饭提前可选择腹部注射;延迟可选择臀部注射。

寻找糖尿病胰岛素打针的位置是有讲究的,不可随意选择一个位置就注射。由于患者频繁的注射胰岛素会导致皮肤损伤,如果在同一位置多次注射,可以导致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出现皮肤硬结、局部疼痛、皮肤感染,不但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正确的注射方法是将常用注射部位分区后交替注射,以腹部为例,可以将腹部皮肤以肚脐为界分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区,每个注射区域再以2平方厘米作为一个注射区。注射时应按照顺序在四个注射部位选择不同的注射区域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同一部位的反复注射,可以使注射部位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自我修复。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有关胰岛素注射部位应该怎样选择的相关信息,通过以上信息的介绍,大家对自己能够独自完成胰岛素注射有了更大的信息。如果还不是特别了解,一定要细心询问医护人员,不能盲目注射,以防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如何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如何注射胰岛素

1.如果你使用的是瓶装胰岛素,注射前将胰岛素在室温下回温半小时是必要的。

2.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不要重复使用。

3.对自己狠一点,因为如果打针时过于缓慢进针和拔针会增加疼痛感。

4.拔针时不要改变方向。

5.打针前用酒精消毒后稍微等一下,待酒精挥发了再进针。

6.注射部位要注意轮换,老在同一个地方注射会形成硬结。

7.注射时捏起皮肤,不单单是准确注射到皮下,还能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8.过于紧张和恐惧会将疼痛放大,勇敢地接受现实,你反而会发现打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

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注射剂量。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使用最合适的胰岛素剂量。年龄、体重、饮食、锻炼情况及总体健康都会影响胰岛素注射剂量。胰岛素过量会导致低血糖,胰岛素过少则血糖偏高。

2、注射部位。肚脐周围注射胰岛素起效最快,其次是上臂、腿部和臀部。注射点太集中易形成疤痕,影响胰岛素吸收。

3、注射时间。当食物中的葡萄糖开始进入血液的时候,胰岛素作用最佳,因此餐前注射胰岛素起效更快。

4、过量运动。运动可使身体对胰岛素更敏感,运动之后往往要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但高强度运动又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要更多胰岛素。另外,在锻炼后的肢体部位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吸收率也会受到影响。糖友最好多次检测血糖,以了解运动对胰岛素使用量的影响。

5、身体有病。生病时,血糖会比平常高。很多人生病时没胃口或不想吃东西,糖友会认为,不吃东西或少吃东西,就不用注射胰岛素。事实上,生病时糖友可能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因此不能擅自停药。

6、压力过大。压力增加时体内某些激素会升高血糖,阻止身体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正常使用胰岛素,这时糖友往往需要打更多的胰岛素。

7、体温过高。洗完热水澡或者对肢体进行热敷之后打胰岛素,药物入血的速度会加快。要想降低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必要时可冷敷一下,再打胰岛素。

8、喝水不够。身体一旦缺水,胰岛素吸收就会变慢。脱水还会引起血糖升高,导致暂时性胰岛素抵抗。

9、某些食物。多脂食物吃下肚后吸收慢,胰岛素可能在食物消化之前就耗尽。白米饭、白面包等食物升糖指数高,消化吸收更快,也会更快影响到血糖。糖尿病患者每天应三餐准时,两餐之间适当吃些零食。

胰岛素笔的安装

糖尿病病人的经常性治疗方法、口服降糖药物外,还常采纳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然而,天天几次在家中给病人注射胰岛素,既要正确地把握剂量,又要做好注射用具的消毒,这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近年来,胰岛素笔为病人解决了上述困难,并减轻了病人注射时的疼痛。

胰岛素笔又称诺和灵笔,使用时装上诺和灵笔芯(为可溶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和诺和针头即可注射。

胰岛素笔的安装步骤是:

(1)旋开笔帽,拧开笔芯架。

(2)检察笔芯是否有破损,并将其上下颠倒摆动数次,使笔芯中的胰岛素分布均匀,呈白色混悬液。

(3)将笔芯装入笔芯架,拧紧。

(4)装上诺和针头,备用。

注射方法是:在病人餐前半小时,将“剂量选择环”挑唆到2u(两个单位),将笔树立树起,右手大拇指推“注射推键”见有一滴胰岛素出现在针头端,表示排气成功。然后将“剂量选择环”挑唆到你所需注射的单位剂量(遵医嘱)。用络合碘消毒注射部位(手臂三角肌、腹部、大腿均可)后,垂直或呈45度角进针,皮下注射,均匀推入。注射后,针头应停留在皮下6秒钟以上再拔针,拔针后用棉签按压数秒。注射后要按时进餐,以防发生低血糖。万一出现饥饿感、乏力、头痛、心悸、手足震颤、恶心等低血糖反应,可立即进食糖水或糖类食品。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胰岛素笔应储存于2摄氏度-8摄氏度的冰箱内(不要太接近冰格),幸免阳光直射或骤冷骤热。

注射器、胰岛素高压注射器、胰岛素泵、胰岛素笔是胰岛素注射装置发展史上的“四部曲”。其中,注射器是传统的胰岛素注射装置,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普遍使用。价格便宜是它的优势,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要求较高的注射技巧,出门在外携带不方便,注射时疼痛感较强等。胰岛素高压注射器虽无需针头,但高压气流会给皮肤带来损伤,而且价格昂贵。胰岛素泵是一种由电脑控制的、连续提供胰岛素,类似于传唿机大小的装置,特别适合1型糖尿病患儿,但缺点是价格昂贵,给药管道容易堵塞,注射部位存在潜在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长效和口服胰岛素将问世

得了糖尿病,注定只能拿着注射器一日三次地打胰岛素?得了糖尿病需要治疗,不少糖尿病人就有了抱怨:药物可选的不多……日前,在诺和诺德海外最大研发中心揭幕庆典上,诺和诺德宣布,注资1亿美元强化其在中国区域的科研中心,使其成为诺和诺德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旨在强化蛋白质技术、生物技术及药理学的研发能力,提高对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

●未来方向一

长效胰岛素减少注射次数

“对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已有的糖尿病治疗手段显然是不够的。”诺和诺德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唐迈之博士表示,如果病人口服糖尿病药物的话,他们体内自身胰岛素生成量会日趋下降,也就意味着药物能发挥的效果比较短期,将来要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

但目前来说,注射胰岛素很不方便,除了需要在进食前和进食后都要注射胰岛素,两顿饭之间也要。预混胰岛素为未来胰岛素的研究方向,它可以较好地减少病人注射胰岛素的次数,病人只需在饭前注射这种胰岛素即可。另外,诺和诺德还在研究一种长效的胰岛素注射剂:将两次胰岛素的注射合并为一次,或把两种胰岛素的注射合并为一种,以期为病人带来更大的方便。

●未来方向二

口服胰岛素更方便

此外,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人来说,怎么更方便地接受胰岛素治疗也提示胰岛素的研究方向。因此糖尿病专家认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尽早注射胰岛素,因为这能使产生胰岛素的胰腺本身就较不容易被破坏掉。但早期糖尿病患者症状通常不严重,不愿意尽早注射胰岛素,这就需要有更方便、与注射胰岛素效果一样好的口服胰岛素,让这些早期糖尿病人更愿意通过口服胰岛素尽早得到治疗。唐迈之称,他们正在做胰岛素的口服药片实验,争取8-10年后实现病人每天只需服一片药就可以实现胰岛素注射同样好的效果。

运动后低血糖的症状是什么

(1)糖尿病运动尽可能在餐后1/2~1小时参加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2)尽量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如在短效胰岛素注射后1/2~l小时左右,应减少运动量。

(3)尽量避免在大腿等运动时需要剧烈活动的部位注射胰岛素。可以选择腹部注射。

为什么打了胰岛素会出现低血糖

一、胰岛素致低血糖的诱因:

1、胰岛素使用不当

首先是胰岛素使用不当,剂量或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一般来讲,注射胰岛素剂量越大越容易出现低血糖。早上空腹血糖偏低,是晚餐前的胰岛素的剂量过大影响到夜间和清晨空腹血糖,所以,应该把晚餐前的胰岛素使用量减少,餐前低血糖最常见的诱因是进食不足或运动量过大;餐后低血糖主要是因进食延迟、餐后呕吐、饮酒或未进主食所致;夜间睡眠时的低血糖常出现在治疗方案调整过程中,或服用β受体阻滞剂、停用激素类药物等情况。

通常初始剂量比实际需要量小,以免低血糖的发生。以后可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观察3~4天调整一次剂量,每次调整量一天不超过8个单位。如果血糖偏低,尿糖阴性,应及时减少用量。

2、胰岛素注射方式不正确

其次是注射方式不正确;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并导致该部位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过长,进而血糖控制不稳定。

然而,调查显示,41%的糖尿病患者因在同一部位过于频繁注射,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硬结。30.6%的患者在腹部注射时未捏皮, 如果使用的是8mm的针头,这可能造成肌肉注射的危险。还有近14.5%的患者选择在自己疼痛感较轻的部位注射,而不是按照药物起效的时间、特性来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3、注射后不调整饮食、运动

再次是注射胰岛素后进食不足、未按时进餐或活动量增加。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进餐,并且要有一定的主食量,不进餐,就不注射胰岛素。在胰岛素相对过多,运动使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血糖降低,可诱发低血糖反应。

因此患者应避免早晨空腹运动。一般在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开始运动。较大活动量应在运动前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包括口服降糖药物)。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量不要过大,避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运动。

几种会让胰岛素失效的因素

1、注射量。医生往往会根据糖友病情对胰岛素剂量做微调。年龄、体重、饮食模式、运动及总体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胰岛素注射量。胰岛素过量会增加低血糖症危险,胰岛素过少又会导致血糖水平偏高。可以依据即时测得的血糖水平,正确把握胰岛素剂量。

2、注射部位。腹部注射(肚脐眼正上方)效果最快。其次是上臂注射,腿部注射更慢,臀部注射药效最慢。为了使胰岛素发挥最佳药效,最好在餐前于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比如,早餐前在腹部注射,晚餐前在大腿部注射等。注射点不要过于集中,否则形成疤痕会影响胰岛素吸收。

3、注射时间。通常餐前注射胰岛素起效更快。餐前或者餐前20—30分钟注射胰岛素最好。

4、运动。运动会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运动可适当降低胰岛素剂量。但是高强度运动之后血糖水平更高,反而会需要更多的胰岛素。

5、生病。感觉生病的时候,血糖水平高于平常水平。生病时候不想吃东西或吃得很少,因此一些人觉得没必要注射胰岛素。事实上生病时往往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切勿擅自停药。

6、压力。心理压力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降低,胰岛素利用不充分。这时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胰岛素。

7、体温。洗完热水澡或者肌肉酸痛部位热敷之后,注射的胰岛素会更快进入血液系统。一些专家建议,必要时可先冷敷注射部位,再注射胰岛素,可降低胰岛素的吸收速度。

8、饮水量。饮水量不足,体内缺水时,血流不容易流到皮肤部位,胰岛素就不会被快速吸收。脱水还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以及暂时性胰岛素抵抗。

9、 饮食。进食不会改变胰岛素进入血液的速度,但是的确会影响到总体血糖水平。多脂食物吸收速度慢,胰岛素可能在食物消化之前就开始耗尽。白米饭和白面包之类的高升糖指数食物消化吸收速度更快,更快影响到血糖水平。糖友除了一日三餐必须正常进食之外,还应该在两餐之间适当增加零食。

相关推荐

注射胰岛素的5个步骤和6个要点 胰岛素注射5步骤

1.注射前洗手。注射前应用肥皂将双手洗净,以免污染注射器具。 2.混匀胰岛素。如果您注射的是预混胰岛素,您在注射前应将胰岛素笔放在手心,水平滚动10次,然后用手夹住胰岛素笔上下摇动10次,充分混匀胰岛素。 3.安装针头与排气。在安装针头与拔下针帽时,用力都要与胰岛素笔平行,以免弯折针头。在注射前先将剂量调节旋钮调至1~2单位,针头向上直立,手指轻弹笔芯数次,使空气聚集在笔芯的最上面,然后轻轻按压注射键,直至有一滴胰岛素挂在针尖上为止。 4.选择注射部位。注射时优先考虑腹部,注射前应先消毒,等酒精挥发后再进

糖尿病胰岛素

糖尿病人要懂得怎样存储胰岛素。对于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常温下最多保存28天。冷冻结冰的胰岛素不能再解冻使用。还没有用的胰岛素应放置在2~8度的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身体的不同部位吸收胰岛素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腹部吸收最快,大腿、臀部、上臂较慢。胰岛素的使用如果是用来控制餐后血糖的,首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是晚上注射的基础胰岛素,用来控制空腹血糖的,建议选用大腿、臀部或上臂注射,以免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但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具体部位,也要具体分析。糖尿病患者注射的部位也最好经常轮换,大概两周内也不要使用同一点

小儿低血糖应该如何预防?

低血糖几乎是胰岛素治疗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是,注意以上细节可减少低血糖的风险并尽可能避免严重低血糖。 1、视力或认知能力不佳的家长应尽量避免为孩子注射胰岛素。 2、 注射常规胰岛素后20分钟左右即可进食,注射速效胰岛素者应在注射后马上进食或改到餐后注射。如果血糖特别高也可以不进餐,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尽可能保持饮食恒定,要克制孩子的饮食。面对不可口的饭菜也要按量进食。 4、注射前仔细核对药名和剂量如果同时使用两种胰岛素,注射前应该仔细核对,千万不能搞错。 5、注患儿不要在空腹时运动,有体育课时可

哪些人容易低血糖

1、注射胰岛素的人群 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胰岛素后摄食量过少、活动量相对过度,均可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在诊断时要注意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相区别。 2、服用磺脲类药物人群 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特别是氯磺丙脲,如迅速加量,则较易诱发低血糖,大多数病人在服用一周内出现。服优降糖的患者可在剂量不变、几周甚至几个月后出现低血糖。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均应警惕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3、饮酒的人群 当连续大量饮酒而其它食物摄入较少时,可产生低血糖。若

低血糖吃什么食物效果比较好

增加进食量,增加进食次数,一天大约6--8餐。要交替食物种类,多食含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如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减少活动量,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的要准备好饭再注射,按时间要求,准时进食,千万不能推迟时间进食。 心理上既要重视该症状但也不能害怕,低血糖是可以治愈的,只要进食运动合理,运用药物合理,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当出现早期症状时如头晕、腿软时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平时出去运动时要随身带点糖果、饼干之类的,出现症状及时进食。 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是引起低血糖主要因素

哪些药物可以致低血糖

1、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胰岛素后摄食量过少、活动量相对过度,均可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在诊断时要注意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相区别。 2、磺脲类药物 如果您经常吃磺脲类药物的话,这类药物里面含有的成分会跟人的血糖发生冲突,长期吃的话,会让人的血糖降低,并且还影响人的新陈代谢,导致代谢功能下降。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有哪些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保存胰岛素,防止胰岛素贮存不当而发生腐坏,平时治疗时应学会自我观察、自我记录,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注意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需要再冰箱冷藏层保存,且不宜长时间储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应放在室温下,选择阴凉干燥处放置,避免阳光直射。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而中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可如牛奶状。如果发现胰岛素瓶底有沉淀物,或液体内有悬浮物,有一层冰霜样物体黏附在瓶壁上,提示胰岛素可能发生变性,失去疗效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水肿

大剂量的胰岛素注射偶尔可以一起拿周围组织水肿,特别是在代谢控制较差的患者迅速得到纠正之时。胰岛素浮肿多见于面部,亦可发生与四肢,严重时可出现腹水。一般可以自行缓解,必要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长期打胰岛素也有危害

危害一:长期注射胰岛素易造成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过敏往往是因为注射了非纯化胰岛素或动物胰岛素导致的。胰岛素过敏分为局部过敏与全身过敏。局部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及其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能会出现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休克的现象。 危害二:长期注射胰岛素会引起腹部肥胖 长期打胰岛素容易使人的体重增加,尤其是腹部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多见。如果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肥胖的现象,往往是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建议患者可以的改用纯化胰岛素或者加服降糖,达到降低胰岛素使用量的效果,减少身体发胖的现象。

哪些人需要注射胰岛素

1、首先是I型糖尿病要用胰岛素治疗,因为I型糖尿病它的发病是因为它的胰岛分泌功能已经没有了,几乎没有胰岛细胞,自己分泌不出胰岛素了,所以必须替代治疗。 2、II型糖尿病的病人,在用口服降糖药剂失效的情况下,应当使用胰岛素了,我们所说口服降糖药剂失效一般指的是胰岛素的促泌剂,比方说黄脲类药物,现在还有一种列脲类药物。以前我们认为黄脲类药物,比方说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糖适平,使用到6片如果不管用了,应该打胰岛素了,也就是说我们胰岛功能太衰竭了。我们把这种黄脲类药物促泌剂好比是马鞭子,马跑慢了,我们打了6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