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哭偏方 艾叶干姜敷贴
小儿夜啼哭偏方 艾叶干姜敷贴
用艾叶、干姜粉末各适量,用铁锅炒热后,以纱布熬过,热敷与宝宝小腹部,从上至下,反复熨烫多次,可用来治疗宝宝受凉后腹中冷痛所引起的夜间啼哭。
治疗小儿夜啼的5种小偏方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但入夜啼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常用的有效临床偏方如下。
方一
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
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为粥。
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
方二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
本方对小儿夜啼有效。
方三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一日饮数次。
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
方四
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入乳汁中调入食糖。
本方适用于小儿心经有热,夜啼不安。
方五
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入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
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
治疗产后手腕关节痛的偏方
(1)艾叶熬水泡澡:用新鲜艾叶100g(干品50g)与几片生姜一起熬大半桶水,把水汇入温度适中的热水缸中泡澡。
作用:艾叶有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兼止疼的功效,产后母亲气血两亏容易受风寒湿邪,宜经常使用它煮水洗身子。
(2)生姜捣泥敷贴:取生姜适量的,捣成泥状,直接敷贴在关节处或者相关穴位处,用保鲜膜盖上,使姜泥不至立即变干影响敷贴效果。但是需要注意姜泥会灼热皮肤,皮肉细嫩或者易过敏者慎用,以免损伤外皮。
作用:驱风散寒,增进关节周围的血循环与代谢。个别痛点明显的母亲宜多用这种方法辅助治疗。
(3)粗盐袋热敷法:买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50g,装进纱袋后再用透气性比较好的布包住,敷在患处,但是需要注意调节好温度,防止皮肤烫伤。
作用:缓解局部炎症,改善关节代谢功能。最好能一日一回,连续坚持一个礼拜以上,盐可重复使用。
治疗腋臭最好的方法 艾叶明矾治疗腋臭
偏方:艾叶20克,晒干搓细,明矾20克(为末),食盐200克,
制作方法:将艾叶晒干后一起伴匀放锅内加热,取出,用布包好夹在腋下即可,(以不烫伤皮肤为度),5分钟后便可去除臭味,此方使用1次可保持1个月以上。
产后关节痛要怎么办
1.艾叶熬水泡澡:用新鲜艾叶100克(干品50克)和几片生姜一起熬大半桶水,将水汇入温度适中的热水缸中泡澡。
作用:艾叶有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兼止痛的作用,产后妈咪气血两亏易受风寒湿邪,宜常用它煮水洗身子。
2.生姜捣泥敷贴:取生姜适量,捣成泥状,直接敷贴于关节处或相关穴位处,用保鲜膜盖上,使姜泥不至马上变干影响敷贴效果。但需注意姜泥会灼热皮肤,皮肉细嫩或易过敏者慎用,以免损伤外皮。
作用:驱风散寒,促进关节周围的血循环和代谢。个别痛点明显的妈咪宜多用此法辅助治疗。
3.粗盐袋热敷法:买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50克,装入纱袋后再用透气性较好的布包住,敷于患处,但需注意调节好温度,防止皮肤烫伤。
作用:缓解局部炎症,改善关节代谢功能。最好能一日一次,连续坚持一个星期以上,盐可重复使用。
老人肺炎的偏方
治疗肺炎偏方1
组成:生姜5克、连须葱白2根、糯米适量。
用法:将生姜捣烂,连须葱白切碎,与糯米一起煮粥,熟时加入米醋,趁热服之。
主治: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证见发热无汗,呛咳气急,不渴,痰白而稀,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不红,指绞青,多在风关,脉象沉紧。
治疗肺炎偏方2
组成:生姜5克、白米适量。
用法:煮粥食用。
主治: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
治疗肺炎偏方3
组成:葱白6克、艾叶6克。
用法:共捣烂敷脐。
主治:小儿肺炎发热。退热作用较好。
治疗肺炎偏方4
组成:大蒜
用法:捣泥贴足心。
主治:小儿急性喉炎之呼吸困难。
治疗肺炎偏方5
组成:吊扬尘60克、葱白7根、生姜7片、甜酒曲2粒。
用法:将上药研捣和匀,加热酒调敷胸部膻中、鸠尾穴处。
主治:小儿肺炎高热喘促。
小宝宝半夜哭闹原因及食疗偏方
为什么小宝宝半夜哭闹
小宝宝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的身体不适与不满,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啼哭,半岁以下的婴幼儿,很容易出现夜啼症,主要表现为白天正常,到了夜晚会经常哭闹,或者会定时哭闹,甚至彻夜啼哭,宝宝啼哭总是有原因的,家长要有耐心,更要细心,找出宝宝半夜啼哭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烦躁、谩骂。
宝宝半夜啼哭的原因有很多,尿布潮湿、饥饿等都是引起宝宝啼哭的因素,中医认为,引起宝宝半夜夜啼症的主要原因有惊吓、热症、寒症、积食这四个因素。
1、惊吓。小宝宝很容易受到惊吓,稍微大点的声音都会引起宝宝恐惧,受到惊吓后宝宝半夜就会啼哭。治疗可用蝉衣、生石决明、柏子仁、钩藤等中药。
2、热症。热症夜啼主要表现为宝宝半夜哭闹时有热气出,小便赤短,大便秘结,小宝宝烦躁不安。治疗可用莲心、淡竹叶、木通等中药。
3、寒症。主要表现为小宝宝小便长清,大便溏薄,腹部四种寒凉,不爱吃奶、吃东西,这主要是宝宝日常吃太多寒凉的食物,导致 脾胃虚寒,或者外感风寒。治疗可用附子理中丸、乌梅散等中药。
4、积食。积食的话会引起小宝宝肠胃不适,从而引起啼哭,可以表现为吐奶、难以入睡、大便酸臭。治疗可用陈皮、山楂、麦芽、佛手等中药。
上面介绍了宝宝半夜啼哭的四个原因,想要宝宝睡个好觉,要对症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治疗小宝宝半夜哭闹的食疗偏方。
一、莲子汤
材料:带心莲子30克
做法:莲子放锅中,加少量水,煎汤温热后给患儿饮用
适应症:热症夜啼,惊吓夜啼
二、生姜红糖饮
材料:红糖15克,生姜8克
做法:生姜清洗干净后切片,和红糖一起放入锅中,加一些清水煎汤,放温热后给患儿饮用
适应症:寒症夜啼
三、冰糖百合
材料:冰糖适量,百合30克
做法:锅加清水,放入冰糖、百合,煎汁,温热后给患儿饮用
适应症:惊吓夜啼
小儿惊风偏方
芭蕉薄荷汁
组成:鲜芭蕉、鲜薄荷各适量。
用法:上药分别捣烂取汁,和匀备用。取汁涂抹头顶留卤门,涂四肢留手足心勿涂。
主治:适用于小儿急性惊风。
薄荷油
组成:薄荷油1-2滴。
用法:用温水半面盆,加入簿荷油1-2滴,搅匀,给患儿洗擦周身。
主治:本法用于夏天小儿高热惊厥。薄荷油不可多用,多用小儿洗后会寒战。
泡薄荷叶
组成:鲜薄荷叶10-20片。
用法:将上药浸泡于热水中数分钟备用。取药液待水温适中时,洗擦患儿。
主治:用于急惊风。
水煎大蜂窠
组成:大蜂窠一个。
用法:取上药加水煎汤备用。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浴之。
主治:适用于小儿诸热惊厥。
柳树枝尖
组成:细叶柳树枝尖(约2寸长,去粗皮)7~11根,葱白15茎(连须),米酒糟50克,生姜3 克。
用法:诸药混合捣至极烂,用砂锅炒热,布包备用。用时分成2份,1份贴脐上,1份贴头顶,敷20~30分钟,再炒热再敷,至病愈止。
主治:小儿急惊风发作时见目睛上视,牙关紧急,项背强直,四肢拘急,抽搐昏迷,发作前可有发热、呕吐、烦躁,摇头弄舌,时发惊啼或昏迷嗜睡等先兆症状。
石菖蒲汁
组成:石菖蒲、老生姜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取汁,隔汤温热灌服。
主治:小儿急惊风。
朱砂泥
组成:朱砂1克、连须葱头数个、灯芯草。
用法:共捣如泥,滴入香油少许,文火煎熬如膏,摊在布上。先将灯芯草2 段放在脐部,然后贴上膏药。
主治:小儿慢惊风,发病时作时止,或面部肌肉抽动,或某一肢体抽搐,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嗜睡或昏迷。
丁香葱白
组成:葱白1根、丁香、艾蓬头各7个。
用法:共捣烂,敷脐孔,布包。
主治:小儿惊风。
小儿肺炎的偏方
方1
【组成】生姜5 克、白米适量。
【用法】煮粥食用。
【主治】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
方2
【组成】生姜5 克、连须葱白2 根、糯米适量。
【用法】将生姜捣烂,连须葱白切碎,与糯米一起煮粥,熟时加入米醋,趁热服之。
【主治】风寒闭肺型肺炎喘嗽。证见发热无汗,呛咳气急,不渴,痰白而稀,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不红,指绞青,多在风关,脉象沉紧。
方3
【组成】葱白6 克、艾叶6 克。
【用法】共捣烂敷脐。
【主治】小儿肺炎发热。退热作用较好。
方4
【组成】大蒜。
【用法】捣泥贴足心。
【主治】小儿急性喉炎之呼吸困难。
方5
【组成】吊扬尘60 克、葱白7 根、生姜7 片、甜酒曲2 粒。
【用法】将上药研捣和匀,加热酒调敷胸部膻中、鸠尾穴处。
【主治】小儿肺炎高热喘促。
肺炎是常见的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症,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治疗小儿肺炎的五则偏方,供大家参考,希望小宝宝们早日好起来。
四个治疗关节痛的民间偏方
治疗关节痛民间有偏方,这里介绍四个治疗关节痛的偏方:
1、臭梧桐500 克,莶草400 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10 克,开水送下,用治风湿性关节酸痛。
2、葱白10 根,生艾叶100 克,生骨碎补25 克,生姜汁半杯,共捣烂和匀,敷于风湿关节痛处,每日更换1 次;紫荆皮50 克,赤芍、独活各30克,葱白23 厘米,共研细末,每次取量25 克,加葱搅捣如泥状,烘热摊在纱布上;敷贴于关节炎痛处;川乌、防风、白芷各50 克,共为细末,略加开水,趁热调敷于关节炎痛处,每日1 次;苏叶、陈艾各200 克,生姜、薤白各250 克,共捣烂,和百粉做成饼,烘热贴患处。
3、菖蒲、老姜、蒜梗、葱子各适量,煎汤洗关节痛处,每日1 次;樟树叶、松节各500 克,熬汤浸洗关节痛处,洗后忌风;艾梗、柳枝各100 克,煎汤,先蒸熏后洗关节痛处。
4、用五枝汤,即椿树枝、柳树枝、桑树枝、榆树枝、槐树枝各100克,煎汤洗澡;苍术、桑叶、松叶、艾叶各适量,煎汤蒸洗、熏洗患处;花椒10 克,全艾1 棵,透骨草15 克,水煎,利用其热气蒸患处;威灵仙、甘草各500 克,以水1 桶入药煮1 小时,放木盆内,使患者坐于木盆内小凳上,周围用塑料浴帐遮住,趁热熏洗,使之出汗为度。熏洗后不要受风受凉,最好卧床1~2 小时。以上熏洗各法,对全身性关节痛,均有止痛、消炎、化瘀、去湿作用。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外伤性关节肿痛,均有止痛。
产后关节痛要怎么办
1.艾叶熬水泡澡:用新鲜艾叶100g(干品50g)与几片生姜一起熬大半桶水,把水汇入温度适中的热水缸中泡澡。
作用:艾叶有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兼止疼的功效,产后母亲气血两亏容易受风寒湿邪,宜经常使用它煮水洗身子。
2.生姜捣泥敷贴:取生姜适量的,捣成泥状,直接敷贴在关节处或者相关穴位处,用保鲜膜盖上,使姜泥不至立即变干影响敷贴效果。但是需要注意姜泥会灼热皮肤,皮肉细嫩或者易过敏者慎用,以免损伤外皮。
作用:驱风散寒,增进关节周围的血循环与代谢。个别痛点明显的母亲宜多用这种方法辅助治疗。
3.粗盐袋热敷法:买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50g,装进纱袋后再用透气性比较好的布包住,敷在患处,但是需要注意调节好温度,防止皮肤烫伤。
作用:缓解局部炎症,改善关节代谢功能。最好能一日一回,连续坚持一个礼拜以上,盐可重复使用。
治小儿夜啼偏方 茶叶饼治疗夜啼
取细茶叶适量(越陈约好),嚼烂后捏成小饼状,敷贴在宝宝肚脐上,以棉花胶布固定。可用来治疗小儿脾胃虚弱,乳食积滞所引起的小儿夜间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