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
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
老年人贫血的诊断
1.老年人贫血的病史询问
贫血时间及过程;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习惯;有无出血倾向、黑粪及酱油色尿病史;有无腹泻或胃肠道症状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有无皮肤及巩膜黄染、胆结石;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或特殊药物接触史以及家属中有无类似贫血史等。
2.老年人贫血的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皮肤(出血点及黄染)、巩膜(黄染见于肝病及溶血性贫血)、舌(乳突萎缩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口角干裂(见于营养不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淋巴结是否肿大(见于结核或恶性淋巴瘤)、心脏杂音(器质性杂音提示心脏瓣膜疾病或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脏及脾脏是否肿大(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指甲(如反甲见于缺铁性贫血)、下肢溃疡常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震动觉及位置觉障碍提示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
3.老年人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检查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
(2)周围血涂片检查: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还能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异常改变。
(3)网织红细胞计数:帮助了解骨髓内红细胞系统的增生程度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
(4)骨髓检查:注意骨髓增生情况、各系细胞间的比例、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及是否出现异常细胞或寄生虫等。
(5)贫血病因检查:包括尿常规、肝肾功能、粪便潜血、胃肠道X线检查、胃镜及有关的生化、免疫、组织病理及核素检查等。
贫血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所谓贫血,是指末梢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较正常减少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贫血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30克/升,儿童和成年女性低于120克/升;红细胞压积男性低于39%,女性和儿童低于36%。
当然,十分明显的贫血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外观上,贫血病人看起来颜面灰暗,精神萎顿,眼睑结膜苍白,面色无华。还会经常出现头昏、眩晕、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典型症状。所以,急性发病的贫血和中度以上的贫血是很容易引人注意的,也便于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流鼻血诊断标准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般多为单侧出血,但也可为两侧性,可反复间歇或持续出血,血液可从前鼻孔流出,亦可自后鼻孔流入咽部。
(二)辅助检查
对于出血严重而来诊紧急的鼻出血患者,常不允许在止血前做详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而需采取以下诊断步骤。
1.询间简要病史
出血严重者就诊时往往两侧鼻孔皆有血液流出,需通过询问病史了解首先出血的一侧,多数即为出血侧鼻腔,以便立即着手止血。同时,对既往主要的相关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肿瘤等,以及此次发病的可能原因如外伤等病史进行简要询问,以便在止血时做到心中有数。
2.迅速找出血位置
行鼻腔检查前应清除鼻内的凝血块,并用浸有l‰的肾上腺素棉片置于患侧,数分钟后取出,可使出血减少,以便观察鼻内情况。
(1)鼻中隔前下方:为青少年最易出血的部位。该处鼻黏膜内有来自筛前动脉、鼻腭动脉、上唇动脉的分支,在黏膜浅层互相吻合成网状。该处称为Kjesselbach区或Little区,是常见的出血部位。
(2)鼻中隔前端底部:若该处有搏动性出血,可用手指压迫该侧上唇。如果出血减少或停止,表示上唇动脉鼻中隔支破裂,治疗时须考虑上唇动脉结扎术。
(3)鼻腔顶部:头面部创伤时应注意鼻腔顶部检查,血液自鼻腔顶部下流,提示筛前动脉破裂。筛前动脉在筛窦气房中走行,筛窦骨折时可发生严重出血。
(4)鼻腔后部:多见于老年人。出血源于鼻腔后部、下鼻道后部近下鼻甲后端的鼻-鼻咽静脉丛。
(5)创伤:如于头部外伤后数日或数月,突然发生严重鼻出血,要警惕颅中窝骨折致颈内动脉破裂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可能性。此时需注意有无以下诊断依据:①视力减退或失明;②动眼神经麻痹表现;③颅内血管杂音;④必要时行颅内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影。
(6)鼻内窦镜检查:如出血发生在鼻中隔偏曲后方、鼻中隔后缘、中鼻甲后方、下鼻甲前后端及鼻底、鼻壁,可借助鼻内窥镜发现确切的出血部位。
3.实验室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4.如时间允许,应行鼻窦X线照片。
5.严重鼻出血者,应迅速了解其全身状况。
(1)体温、脉搏、心脏、血压和血常规化验。
(2)观察周身皮肤、眼结膜、口腔黏膜等处有无出血或淤斑,明确有无血液疾病。
(3)对意识不清醒的鼻出血患者,需观察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必须行口咽部检查,以判断鼻出血是否继续进行而经咽部流入胃部。
6.若出血较剧,不允许从容地进行检查,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并迅速判断是否有出血性休克,同时要注意:
(1)休克时,鼻出血可因血压下降而自行停止,不可误认为已经止血。
(2)高血压鼻出血病人,可能因出血过多,血压下降,不可误认为血压正常。应注意病人有无休克前期症状如脉搏快而细弱、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及胸闷等。
(3)要重视病人所诉出血量,不能片面依赖实验室检查。因在急性大出血后,其血红蛋白测定在短时间内仍可保持正常。
鉴别诊断:
1.呼吸道痰中带血
分泌物因咳嗽而出,而不是因吸鼻后吐痰而出。
2.消化道出血(呕血)
多有胃溃疡病史或引起食管静脉曲线的原发病症,呕血量多,呕出物中多有鲜血;因鼻腔大出血吞入胃部后,因刺激所致,常可由胃部反出,多在鼻腔大出血之后间隔一定时间,血色暗滞不鲜。
老年人贫血有什么症状
老年人贫血有什么症状
老年人贫血对身体非常不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头晕、乏力、心慌、心跳加快。老年人可能对此并不放在心上,以为是年龄问题,其实,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老年人就应该注意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老年人贫血的四个症状。
1、由于缺铁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另外胃肠道症状:以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常见,或伴有恶心呕吐及吞咽困难。
2、贫血时轻微劳动总觉得上气不接下气,腿发软,吃饭也没什么胃口,到医院做了个血常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数值低于110克/升。
3、老年人贫血背后可能隐藏了消化道出血等问题,特别是肠胃相关的疾病,病变严重者会出现心跳减慢、意识模糊不清表现。
4、老年人贫血会引起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可直接造成人体脏器功能减退,导致病变。老年人尤其是有的慢姓病的老年人,本身就存在缺氧状态,如果再发生贫血,其原有的疾病会加重。
孕妇贫血应该做什么检查
血常规检查
如果孕妇只想知道自己是否贫血的话,一般只要做血常规检查就可以。这主要是看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血清铁蛋白低于12微克/升或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时,就可以诊断为孕妇贫血。 提醒:未怀孕的女性和怀孕的女性关于贫血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可知,孕妇血红蛋白<11克/分升为贫血,未孕女性血红蛋白<12克/分升为贫血。(1微克等于一百万分之一克;1分升=100毫升)
微量元素检查
如果准妈妈想准确的知道自己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就要做微量元素检查,这个检查可以确认体内微元素的含量。微量元素检查的方法:头发或者血液。因为头发与微量元素有特俗的亲和力,头发可以反映人体一段时间或一两个月内微量元素的水平,而血液仅能反映人体瞬间或1两天的微量元素水平,所以发检比血液检更准确。
外周血象和骨髓象分析
如果孕妇想确认是否为地中海贫血,还可以做一下外周血象和骨髓象分析。 如果外周血象结果显示,细胞平均体积>94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32pg,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网织红细胞正常。再结合骨髓象分析的结果,红细胞体积相对比较大、核染色质疏松以及骨髓血片呈巨幼红细胞增多,基本就可以确诊了。
贫血三项检查
如果孕妇想确定自己贫血的类型,那么就要做血球计数、网状红血球计数、以及便潜血检查这三项检查。 这三项检查是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血清铁蛋白浓度、叶酸、维生素B12含量,来确定属于何种类型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30g/L、血清铁蛋白<6.5µ;mol/L 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血清叶酸<6.8nmol/L、红细胞叶酸<227nmol/L;或者血清维生素B12<90pg。 再生障碍性贫血需经骨髓穿刺行骨髓象检查可诊断。
贫血诊断标准都有哪些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3.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1)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2)增生减低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是什么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常增高。
3.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贫血为小细胞性。贮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
4.转铁蛋白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先天性,幼儿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性,有原发病表现。
老年人抑郁症诊断标准
(1)抑郁症假性痴呆:往往亚急性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认知功能检查时往往给予笼统性回答。上午病情较重,患者对记忆丧失的主诉强烈,能认识到疾病。老年痴呆为慢性隐匿性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无自知力。可进行脑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手段,必要时试用抗抑郁剂治疗。
(2)躯体疾病和药物所致的精神障碍:某些老年疾病如癌症,内分泌性疾病,贫血等可伴发老年人抑郁症症状。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利血平、甲基多巴、可乐定、皮质类固醇等也可引起抑郁,注意了解病人的躯体疾病病史和用药史即可鉴别。
(3)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颅脑肿瘤等伴有抑郁情绪,特别是在Alzheimer病约有20%~30%出现抑郁症状,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颅脑CT、或MRI检查异常发现可鉴别。
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贫血是一种症状,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一般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其中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最重要。鉴于老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在男、女之间差别不大,国内老年男、女诊断贫血标准:红细胞计数低于3.5×1012/升,(350万),血红蛋白低于105克/升(10.5克%)为贫血。
人出生后造血组织主要在骨髓。随增龄,造血组织逐渐减少,被脂肪和结缔组织所代替。70岁以上老人的造血组织可减少一半,这些脂肪组织主要是填补老年骨质疏松的空隙,骨髓造血细胞正常成人约为100000/mm3。
老年人继发性贫血十分多见。由于慢性感染引起感染后贫血是老年人贫血常见病因,可见于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及肺结核,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样感染性疾病,在老年人贫血的发生率高于年轻人。老年人常可由于仅有轻微感染症状而忽略,应给予重视,高龄老人常有心脏瓣膜钙化,易在拔牙、插导尿管后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可仅有低热,进行性贫血加重是个重要线索。肾性贫血在老年人也十分多见,各种肾脏病变后期均可引起,肾功能不全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造血抑制因子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为造成肾性贫血原因。慢性肝病、肝功能不良,还可引起肝性贫血。营养性叶酸缺乏是引起肝性贫血重要原因。病毒性肝炎可以直接或通过自身免疫影响骨髓干细胞,引起再生不良性贫血。肝硬化后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红细胞破坏增多也可导致贫血。
贫血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症状,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发生较为缓慢、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最常见的症状除心慌、气短、下肢浮肿、心绞痛外,神经症状较为突出,如淡漠、无欲、反应迟钝甚至精神错乱,常被误诊为精神病,因而在治疗老年多系统慢性疾病的同时,应注意查血常规,看有无贫血,纠正贫血亦有助于慢性病的稳定和康复。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症状,那就是贫血了,我们知道贫血这种症状比较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所以老年朋友要做好对于贫血的预防,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老年贫血需重视
老年人贫血相当多见,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贫血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近年来统计资料提示已达到17%。鉴于老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在男、女之间差别不大,国内老年男、女诊断贫血标准均为:红细胞计数低于3.5×1012/升,血红蛋白低于105克/升为贫血。
老年人易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老年人骨髓内的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70岁以后仅有30%左右的骨髓造血,这是较易发生贫血的根本原因。
2、老年人各种代谢酶开始减少,可使红细胞膜发生改变,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
3、老年人的性激素分泌减低,刺激骨髓造血的作用也随之下降。
4、老年人常患各种慢性疾病,往往影响造血功能。如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红细胞激素分泌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疾病因免疫的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的紊乱而导致贫血。肿瘤患者到中晚期,几乎必然合并贫血。
5、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对营养物质(主要成分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变差。
6、老年人免疫功能普遍降低,可引起细胞性免疫异常,机体的正常组织被自身的免疫活性细胞和自身抗体所破坏,产生自身免疫性贫血;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肿瘤,产生继发性贫血。
贫血不是独立的疾病,老年贫血患者半数以上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引起老人贫血的原因也很多,继发性贫血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癌肿、肾病性贫血、慢性感染是主要病因。
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发生较为缓慢、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最常见的症状除心慌、气短、下肢浮肿、心绞痛外,还有神经症状较为突出如淡漠、反应迟钝甚至精神错乱,患者常常被误诊为心脏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影响贫血及时检出和治疗。因此在老年人多系统慢性疾病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查其血常规,判断有无贫血。贫血是老年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即便是轻度贫血也可能导致机体重要功能损害和死亡率增加。积极寻找病因,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早治疗无疑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预后。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Um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小于27皮克(pg)。
2、血清(浆)铁小于10.7微摩尔/升(Umol/L)。
3、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4、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
5、总铁结合力大于62.7微摩尔/升(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
贫血危害有多大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值。
1.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眼结膜及指甲床色淡,头发干枯,精神萎靡,容易疲倦。
2.肝脾肿大,心律加快,心脏扩大,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3.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吸收较差,常腹泻。
4.注意力不集中,稍一活动会出现气喘乏力现象。贫血后期可出现头面部、下肢浮肿。
所谓贫血,是指末梢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较正常减少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贫血诊断标准是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30克/升,儿童和成年女性低于120克/升;红细胞压积男性低于39%,女性和儿童低于36%。
当然,十分明显的贫血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外观上,贫血病人看起来颜面灰暗,精神萎顿,眼睑结膜苍白,面色无华。还会经常出现头昏、眩晕、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典型症状。所以,急性发病的贫血和中度以上的贫血是很容易引人注意的,也便于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但必须注意,除了上述容易诊断的贫血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病人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只有在血液检查时方才会发现存在贫血,即所谓“无症状贫血”。正因为病程缓慢,症状潜在,病人对此产生一定的适应代偿能力,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往往耽误诊断和治疗。正如专家们指出的,贫血不仅代表着造血系统的功能异常,不只是意味着血液系统的原发性疾病,还往往是恶性肿瘤、肾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肝脏疾病的先兆表现,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肾脏病和癌症中并发贫血的几率很高。可以说,通过贫血这一症状追根溯源,十分有利于对恶性肿瘤和肝肾疾病等重病的早期确诊,以防患于未然。那种认为没有心慌、气短、颜面苍白、头昏、目眩等贫血症状也就不会存在贫血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
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
1.老年人贫血的病史询问
贫血时间及过程;营养状况及有无偏食习惯;有无出血倾向、黑粪及酱油色尿病史;有无腹泻或胃肠道症状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有无皮肤及巩膜黄染、胆结石;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或特殊药物接触史以及家属中有无类似贫血史等。
2.老年人贫血的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皮肤(出血点及黄染)、巩膜(黄染见于肝病及溶血性贫血)、舌(乳突萎缩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口角干裂(见于营养不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或缺铁性贫血)、淋巴结是否肿大(见于结核或恶性淋巴瘤)、心脏杂音(器质性杂音提示心脏瓣膜疾病或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脏及脾脏是否肿大(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指甲(如反甲见于缺铁性贫血)、下肢溃疡常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震动觉及位置觉障碍提示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
3.老年人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检查是确定贫血的可靠指标。
(2)周围血涂片检查: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还能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异常改变。
(3)网织红细胞计数:帮助了解骨髓内红细胞系统的增生程度及作为贫血疗效的早期指标。
(4)骨髓检查:注意骨髓增生情况、各系细胞间的比例、细胞形态有无异常及是否出现异常细胞或寄生虫等。
(5)贫血病因检查:包括尿常规、肝肾功能、粪便潜血、胃肠道X线检查、胃镜及有关的生化、免疫、组织病理及核素检查等。
老年人便秘诊断标准
一、问诊要点
1.年龄
对老年人特别是体弱行动不便者,易引起单纯性便秘。但老年患者有顽固性便秘时,需想到由癌性结肠直肠梗阻引起。结肠癌、直肠癌以年龄在50岁以上为多见。
2.病史
应详细了解便秘的起病时间和治疗经过,近期排便习惯的改变。询问排便次数,有无排便困难、费力及粪便是否带血。是否伴有腹痛、腹胀、上消化道症状及能引起便秘的其他系统疾病。若病程在几年以上病情无变化者,多提示功能性便秘。
3.生活史
应询问进餐情况,食物摄入量,食物中所含膳食纤维的量;还应问清生活习惯。此外,应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包括情绪紧张,焦虑忧郁等,这些常为肠道易激综合征的诱发因素。
5.药物史
应仔细了解有无服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包括吗啡或鸦片制剂,可待因,颠茄、普鲁苯率,神经节阻滞药物及肠道吸附收敛剂。特别是应该询问有无经常服用导泻药的病史。
二、体格检查
有时可触及存粪的肠袢。
三、肛门和直肠检查
有助于发现直肠脱垂、肛裂、痔疮、肛管狭窄、直肠肿瘤。
四、特殊检查
①腹部平片。②结肠X线双重气钡造影和排便造影检查。③内窥镜检查。④结肠通过时间测定:有助于功能性便秘诊断和分型。⑤结肠、直肠肛门压力测定。⑥结肠肌电图检查。⑦球囊排出试验。
五、功能性便秘量化诊断标准
具备前3项中任何一项及第4项,持续2周以上。
(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 天以上。
(2)粪便干结。
(3)排便费力,伴有排便不适感或疼痛或排便不尽感。
(4)经全身体柱及理化或特殊检查排除器质性便秘。
也有学者提出,诊断功能性便秘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排便少于每周3次。②粪质干燥,25%时间有排便困难和(或)排便不净感。③经检查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
六、诊断
根据情况选择一些特殊检查,首先应除外器质性病变如结肠癌,狭窄引起便秘,腹部平片能显示肠腔扩张及粪便存留和气液平而。应进行内镜或影像检查,了解结肠和直肠腔的结构。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能观察直肠乙状结肠的粘膜以及腔内有无病变和狭窄,还可以发现结肠黑变病,后者是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引起脂褐质沉着的表现。
新生儿贫血诊断标准是怎样的
新生儿检查
新生儿贫血可由于失血、溶血和红细胞〔RBC〕生成低下所致。失血可发生在出生前(胎-胎盘、胎-胎、胎-母输血)、出生时(脐带破裂、前置胎盘)和出生后(颅内出血、内脏破裂)。溶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也可由母亲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宫内感染和新生儿RBC膜或酶缺陷所致,RBC生成低下在新生儿期极为罕见。
贫血的临床表现
急性贫血通常由失血引起,常有苍白、气促、心率增快和低血压,红细胞压积(HCT)起初可正常,但由于血液稀释可在6h内下降。慢性贫血可有苍白,但因代偿而无临床窘迫症状,肝脾可肿大,部分患儿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实验室检查
(1)立即寻找贫血原因 ①检查胎盘;②血涂片观察RBC形态、网织RBC计数;③直接coombs试验;④母血涂片计算胎儿RBC与母RBC比值(酸洗脱法)以除外胎-母输血。
(2)其他选择性检查 ①特异性IgM抗体测定(风疹、CMV、弓形体、细小病毒B19);②止、凝血试验;③RBC酶测定及Hb电泳;④影像学检查以寻找出血的部位。
早产儿生理性贫血
早产儿出生时脐血Hb与足月儿相似,但生理性贫血发生早(4~6周)且重(Hb 70~100g/L)。胎龄越小,贫血程度越重,持续时间也越长。这主要是由于早产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低所致,另外也与早产儿RBC寿命短和频繁诊断性抽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