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是老年人贫血症状之一
胸闷是老年人贫血症状之一
贫血是儿童和妇性的常见病。老年人也容易患贫血,仅从外貌上看,一些老人皮肤萎黄或苍白,口唇、舌头、眼结膜的血色浅淡、指甲床颜色灰白等症状,都反映不同程度的贫血。具体去了解下贫血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贫血症状
老年人贫血发生发展较为缓慢、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如心慌、胸闷、气短等常被误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严重的则可能发展为贫血性心脏病,有些人还可出现心绞痛、心律紊乱或心力衰竭。贫血时,老人还常出现表情淡漠、精神忧郁或易于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甚至精神错乱、幻觉、幻想等,常被误诊为老年精神病。此外,消化系统也可有明显的表现,如口腔炎、舌乳头萎缩、唇炎、慢性胃炎等,严重时伴有脾脏肿大。
由于老年人贫血常容易被误诊而未能获得及时治疗,加之出现贫血后老年人的代偿能力差,亦可影响到其他脏器,因而对老年人更要“察言观色”,在出现上述一些情况时,应注意查血常规,看有无贫血,纠正贫血亦有助于慢性病的稳定和康复。
预防老年人贫血
首先要改善其饮食营养结构,合理调配饮食,保证蛋白质、叶酸、铁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并积极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的疾患,以加强消化和吸收功能。患有贫血的老人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找引起贫血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使用铁剂、叶酸、维生素等。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影响造血功能的药品。
老人贫血的危害有哪些呢
常言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是老年人由于各项身体机能的退化,因此非常容易被各种疾病所盯上,所以作为儿女的我们要特别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大家都知道,老年人出现贫血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年轻人,那么老人贫血的危害有哪些呢?
1、由于老年人的骨髓内造血组织的减少,因此造血功能就会下降;雄性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以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2、因为老年人各脏器的老化,胃壁细胞的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就很易造成维生素B12、叶酸、铁等造血原料的缺乏。再加上老年人的食欲下降、偏食,也很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因此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贫血症。
老年贫血需重视
老年人贫血相当多见,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贫血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近年来统计资料提示已达到17%。鉴于老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在男、女之间差别不大,国内老年男、女诊断贫血标准均为:红细胞计数低于3.5×1012/升,血红蛋白低于105克/升为贫血。
老年人易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老年人骨髓内的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70岁以后仅有30%左右的骨髓造血,这是较易发生贫血的根本原因。
2、老年人各种代谢酶开始减少,可使红细胞膜发生改变,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
3、老年人的性激素分泌减低,刺激骨髓造血的作用也随之下降。
4、老年人常患各种慢性疾病,往往影响造血功能。如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红细胞激素分泌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疾病因免疫的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的紊乱而导致贫血。肿瘤患者到中晚期,几乎必然合并贫血。
5、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对营养物质(主要成分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变差。
6、老年人免疫功能普遍降低,可引起细胞性免疫异常,机体的正常组织被自身的免疫活性细胞和自身抗体所破坏,产生自身免疫性贫血;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肿瘤,产生继发性贫血。
贫血不是独立的疾病,老年贫血患者半数以上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引起老人贫血的原因也很多,继发性贫血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癌肿、肾病性贫血、慢性感染是主要病因。
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发生较为缓慢、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最常见的症状除心慌、气短、下肢浮肿、心绞痛外,还有神经症状较为突出如淡漠、反应迟钝甚至精神错乱,患者常常被误诊为心脏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影响贫血及时检出和治疗。因此在老年人多系统慢性疾病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查其血常规,判断有无贫血。贫血是老年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即便是轻度贫血也可能导致机体重要功能损害和死亡率增加。积极寻找病因,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早治疗无疑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预后。
关于贫血有哪些认识误区
贫血是老年人常见病,老年人贫血的发生率可达近20%。近年来,贫血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贫血就是身体缺铁了。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除缺铁和其他疾病所致外,造血功能低下、蛋白质摄入不足、胃酸缺乏都可导致贫血。老年人贫血还可能与体内蛋白质合成率降低、维生素B12、B6及叶酸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饮茶过浓等因素有关。
因此,老年人发生贫血后,首先应查清造成贫血的原因,然后对症施治才能改善贫血状况,而不应盲目地补铁。
如果长期给非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剂或高铁饮食,不仅难以改变贫血症状,还会导致慢性铁负荷过重,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即使是缺铁性贫血患者,补铁也要适可而止,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如确实需要药物补铁,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擅自购买补铁的药品或保健品食用,以免损害身体。有些人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禁补铁剂。
用食物补铁的方法最安全。患有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时,除按医师指导用药外,可适当多食用含铁高的食物。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肾和血豆腐、大枣、菠菜、海带、紫菜、木耳等,还应注意补充含有丰富造血原料即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的食品,如乳类、蛋类、鱼类、瘦肉、豆制品和绿叶类蔬菜、西红柿、蘑菇等。
老人贫血可能是疾病征兆
老人常见贫血,却大多重视不够。尤其是老年男性,睾丸素分泌不足,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贫血更为明显。面对贫血,多数老人会将其归结为偏食或营养不良,而不及时加以重视。殊不知,心脏病、消化道肿瘤、慢性感染等多种疾病都可能以贫血“打先锋”,若不能及时捕捉并重视,可能导致严重的器质病变。
比如,贫血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大幅度下降,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缺氧,会大大加重心脏的负担。贫血还使心脏自身的供血下降,进一步导致心脏缺氧。这对已患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影响更大。为了避免贫血损害心脏,当出现乏力、容易疲劳、活动量大时心悸;体位突然改变时头晕明显;面色、手指甲、嘴唇苍白等早期贫血症状时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
老年人继发性贫血也十分多见,可见于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肺结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外,肾性贫血、肝性贫血也不鲜见。老年人重度贫血,约半数由恶性肿瘤引起,必须引起充分注意。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早期即可表现为贫血,且用铁剂后血红蛋白可能上升,但短期内便会再贫血。
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缓慢、隐匿,应特别留意其征兆。比如,皮肤黏膜苍白、头晕、眼花、耳鸣、乏力、心慌、气促,以及淡漠、无欲、反应迟钝等精神变化。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应考虑是否贫血。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贫血除了查血色素,还要查大便潜血,长期慢性贫血者还要尽早做全身检查,包括肺部、胃肠道、血液、泌尿生殖系统等。
当然,也有很多老人属于缺铁性贫血,这种情况则不必过于担心。首先,这可能是老年痔疮、子宫功能性出血导致的慢性失血;其次,铁的摄入量不足,也会导致体内储铁量下降。这部分老人可以通过饮食调养,含铁丰富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为促进铁的吸收,还应吃些酸味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菜等。贫血病人往往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以提高患者的食欲。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贫血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贫血?
老年人脏器老化,胃液分泌与消化酶的活性均逐渐下降,胃壁细胞的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就很易造成维生素B12、叶酸、铁等造血原料的缺乏,导致铁的摄入不足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
老年人的食欲下降、偏食,也很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因此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贫血症。
老年人的骨髓内造血组织的减少,造血功能就会下降。雄性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以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贫血有的原发于造血器官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但绝大多数继发于身体其他器官的疾病,是很多种疾病的一种表现,与肿瘤等都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老年人肿瘤高发,贫血往往成为首诊的症状。有数据显示,75%的宫颈癌,55%的肺癌,44%的结肠癌等都有贫血症状。
老年人贫血有什么危害?
中老年人贫血的话会四肢乏力、心悸、气短、眼花、失眠多梦、抵抗力低下。严重缺铁时可出现心脏扩大,心电图异常,甚至心力衰竭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有的还出现精神失常或意识不清等。
约有15%-30%的老年人贫血病例表现有神经痛,感觉异常。可出现偏食,异食癖(喜食土块、煤渣等),反应迟钝,智力下降,易怒不安,易发生感染等。老年性耳聋也与严重缺铁有关。
老年人贫血应该怎么补血?
1、中药补血
我国传统的补血食物主要是以中药为主,其中阿胶是最好的补血食品,其他的例如人参、当归、红枣、熟地、白芍、黄芪、枸杞等均用于调理补气血,丹参、当归、川芎、丹皮、三七、香附还可以活血化瘀。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补血方法是将中药和肉类炖补,如用老鸭、老鸡、排骨与中药搭配在一起食用具有很好改善血虚的作用。
2、果蔬补血
老年人贫血应该常吃鲜枣、杏仁、橘子、西红柿、椰子、金橘、香蕉、木瓜、桃子、柚子、梨子、芒果、荔枝、枇杷、蒲萄、樱桃、桂圆等。这些水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老年人的消化能力不是很好,建议大家可以将新鲜的水果去核榨成汁再给老人们食用,这样有助于消化吸收。
老年贫血需重视
老年人贫血相当多见,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贫血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近年来统计资料提示已达到17%。鉴于老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在男、女之间差别不大,国内老年男、女诊断贫血标准均为:红细胞计数低于3.5×1012/升,血红蛋白低于105克/升为贫血。
老年人易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老年人骨髓内的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70岁以后仅有30%左右的骨髓造血,这是较易发生贫血的根本原因。2、老年人各种代谢酶开始减少,可使红细胞膜发生改变,造成红细胞寿命缩短。3、老年人的性激素分泌减低,刺激骨髓造血的作用也随之下降。4、老年人常患各种慢性疾病,往往影响造血功能。如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红细胞激素分泌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疾病因免疫的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的紊乱而导致贫血。肿瘤患者到中晚期,几乎必然合并贫血。5、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对营养物质(主要成分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变差。6、老年人免疫功能普遍降低,可引起细胞性免疫异常,机体的正常组织被自身的免疫活性细胞和自身抗体所破坏,产生自身免疫性贫血;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肿瘤,产生继发性贫血。
贫血不是独立的疾病,老年贫血患者半数以上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引起老人贫血的原因也很多,继发性贫血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道癌肿、肾病性贫血、慢性感染是主要病因。
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发生较为缓慢、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最常见的症状除心慌、气短、下肢浮肿、心绞痛外,还有神经症状较为突出如淡漠、反应迟钝甚至精神错乱,患者常常被误诊为心脏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影响贫血及时检出和治疗。因此在老年人多系统慢性疾病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查其血常规,判断有无贫血。贫血是老年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即便是轻度贫血也可能导致机体重要功能损害和死亡率增加。积极寻找病因,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早治疗无疑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预后。
对于老年人群应做好:1、贫血各种临床表现的卫生宣教,促进患者及早发现贫血症状。2、贫血是多种隐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尽早明确贫血病因,可早期发现多种慢性疾病(尤其是肿瘤)。3、老年人应注意膳食均衡合理,避免偏食,特别是对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代谢性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避免过度控制饮食。上述3项健康教育策略可能会减少老年人贫血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某些慢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老年人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液分泌与消化酶的活性均逐渐下降,在胃肠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也降低,导致铁的摄入不足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
老年人的贫血长期得不到治疗,不但可加速衰老,而且会使原发病加重。心脏病、消化道肿瘤、慢性感染等多种疾病都可能以贫血“打先锋”,若不能及时捕捉并重视,可能导致严重的器质病变。
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缓慢、隐匿,应特别留意其征兆。比如,皮肤黏膜苍白、头晕、眼花、耳鸣、乏力、心慌、气促,以及淡漠、无欲、反应迟钝等精神变化。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应考虑是否贫血。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贫血除了查血色素,还要查大便潜血,长期慢性贫血者还要尽早做全身检查,包括肺部、胃肠道、血液、泌尿生殖系统等。
贫血易伤老人心
老年人贫血症状的轻重,除了取决于贫血程度外,还与贫血发生的快慢,心肺功能是否正常等因素有关。
贫血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病症。据国外资料报告,在无明显疾病的老年人中,贫血的检出率为5%-20%;住院老年病人中有贫血的为20%-40%。国内有人作过统计,60-79岁患者中贫血发生率35.5%;8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中,营养、医疗条件好者,也有近30%的人患有贫血症。而条件较差者的贫血率则高达近49.3%。
老年人为何容易贫血呢?其一老年人平时进食量较少,肠道功能对铁吸收利用低下;其二老年人较多患有各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胃及二十指肠胃溃疡出血等,从而对维生素B12和叶酸吸收不良;其三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也相对下降,还有服用某些药物等均会引起贫血。此外,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老年人失偶、独居或有运动障碍、社会活动少的,更易发生贫血。
老年人贫血症状的轻重,除了取决于贫血程度外,还与贫血发生的快慢,心肺功能是否正常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老年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和冠状动脉病变,或有其他心肺退行性变化,对贫血的耐受能力已明显降低。如心脏原来就有疾患,则轻度贫血即可使其原有的代偿状态失去平衡,产生相应症状或使原有症状加重。这是因为发生贫血后,红细胞数量明显养活红细胞携氧能力大幅度下降,心脏靠收缩力来代偿,从而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强烈的心脏搏动,使循环时间缩短,心输出量增加等。当贫血发展到血红蛋白低于8克时,心电图检查站即可出现低电压,ST段低,T波倒置等改变。贫血如果进一步发展,则会引发心肌肥厚、左心室扩大、心肌缺血,供氧状态进一步恶化,随时可促发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因此,贫血易伤老人“心”这句话确有科学道理。
老年人患有贫血症,在生活中应经常食用富含铁质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紫菜、蛋黄、猪肝及新鲜蔬菜等。并请医生找出病因,采取恰当有效的药物治疗。还要严格控制引起心绞痛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劳累、情绪波动、饱餐、吸烟等,同时平常应备有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
老人贫血可能是疾病征兆
比如,贫血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大幅度下降,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缺氧,会大大加重心脏的负担。贫血还使心脏自身的供血下降,进一步导致心脏缺氧。这对已患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影响更大。为了避免贫血损害心脏,当出现乏力、容易疲劳、活动量大时心悸;体位突然改变时头晕明显;面色、手指甲、嘴唇苍白等早期贫血症状时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
老年人继发性贫血也十分多见,可见于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肺结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外,肾性贫血、肝性贫血也不鲜见。老年人重度贫血,约半数由恶性肿瘤引起,必须引起充分注意。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早期即可表现为贫血,且用铁剂后血红蛋白可能上升,但短期内便会再贫血。
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缓慢、隐匿,应特别留意其征兆。比如,皮肤黏膜苍白、头晕、眼花、耳鸣、乏力、心慌、气促,以及淡漠、无欲、反应迟钝等精神变化。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应考虑是否贫血。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贫血除了查血色素,还要查大便潜血,长期慢性贫血者还要尽早做全身检查,包括肺部、胃肠道、血液、泌尿生殖系统等。
老年贫血及其预防
一、缺铁性贫血
老年人多有多年饮茶习惯,长期饮浓茶可使食物中铁沉淀影响胃肠吸收造成缺铁性贫血。另外老年人多有溃疡病、痔、肝硬化、萎缩性胃炎等慢性出血也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故老年人宜饮谈茶,有消化道疾患者应早期治疗,此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手段。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由于缺齿、义齿及烹调过度导致叶酸、维生素B12缺乏。老年人千万不能因牙齿不好而煮菜太烂,可以切得碎一些,平时多吃绿叶菜与水果以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有继发原因,特别是乱用药、接触汽油、苯等有毒物质。
四、老年贫血的特点
老年人由于皮肤色素流着贫血不易被发现,由于反应迟无贫血症状。在100例患者中有30例就诊于其它科室,有的表现头晕,有的表现心前区疼痛,有的表现精神错乱、懒散、淡漠、忧郁、易激动、幻觉等,其实这些均是老年人贫血的特殊表现。当贫血纠正后症状会消失的。
五、督促用药
贫血患者不痛不痒,特别是老年人忘性大,超高龄老人(大于80岁)更是经常忘记吃药。作为儿孙们应经常提醒。
据悉,血液病是一组以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燕赵医院血液病科,汇集中西医专家,技术力量雄厚。他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治疗了大量疑难病症,其中大部分血液病病人得到了康复,不仅在国内外患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且也给血液病治疗创建了新思路,同时在血液病预防与护理方面也颇有心得,提醒老年朋友注意身体健康,定期检查身体,做好防护工作,防患未然。
老人心慌气短可能是贫血在作怪
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体总会爱出各种毛病,如心慌气短等,不过你知道吗?老年人心慌气短可能是贫血导致的,需要注意补血哦。
老年人贫血发生较为缓慢、隐匿,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因而老年人在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时,切不可滥吃心血管药物,必要时做血常规检查,排除贫血,以对症治疗早日康复。
老年贫血病因复杂,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究其原因:
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造血功能逐渐衰退;
其次是老年人睾丸素分泌不足,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因而贫血症状在老年男性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是老年人胃壁细胞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造成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加之老年人食欲降低、进食少或偏食造成维生素b12及铁的摄入不足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老年人贫血有什么症状
老年人贫血有什么症状
老年人贫血对身体非常不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头晕、乏力、心慌、心跳加快。老年人可能对此并不放在心上,以为是年龄问题,其实,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老年人就应该注意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老年人贫血的四个症状。
1、由于缺铁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另外胃肠道症状:以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常见,或伴有恶心呕吐及吞咽困难。
2、贫血时轻微劳动总觉得上气不接下气,腿发软,吃饭也没什么胃口,到医院做了个血常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数值低于110克/升。
3、老年人贫血背后可能隐藏了消化道出血等问题,特别是肠胃相关的疾病,病变严重者会出现心跳减慢、意识模糊不清表现。
4、老年人贫血会引起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可直接造成人体脏器功能减退,导致病变。老年人尤其是有的慢姓病的老年人,本身就存在缺氧状态,如果再发生贫血,其原有的疾病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