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中医治疗方法
阴道炎中医治疗方法
1、内服方:滋阴益肾、清热止带。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药用熟地12克,萸肉12克,山药15克,泽泻12克,椿根白皮15克,蒲公英20克,旱莲草15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2、外治方:苦参30克,蛇床子20克,狼毒10克。雄黄10克,龙胆草15克。上药打碎纱布包,加水半盆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趁热先熏后洗,约20分钟,每晚临睡前熏洗一次。初起者2~7次,即可获效,病程长者7~15次见效。治疗期间,暂停房事,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适用于肝经郁热;治带净片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适用于湿热者。
腱鞘炎中医治疗
1.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滑利关节。
2.常用穴位及部位
(1)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曲池、手三里、列缺、合谷,及桡骨茎突部。
(2)指屈肌腱腱鞘炎:内关、外关、阿是穴。
(3)挠侧伸腕肌腱周围炎:手三里、外关、内关,及前臂伸侧桡面。
3.常用手法 滚法、按揉法、捻法、抹法、擦法等,及热敷法和关节被动运动法。
4.操作方法
(1)挠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取坐位,患肢置于治疗桌上,腕下垫枕,医生立于其一侧在前臂桡骨茎突处施以滚法,由轻而重,继而在滚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做握拳尺偏的被动运动约10~15次。然后在列缺、合谷、曲池、手三里诸穴分别给予指揉法约每穴1分钟。再在压痛处做垂直于该肌腱方向的弹拨手法约10~15次。最后以擦法施于桡骨茎突部。
(2)指屈肌键腱鞘炎:体位同上,在前臂掌侧,尤其是手掌病变部施以滚法,可适当配合屈腕和诸指的屈伸运动,约5~10分钟。继而在掌指关节的掌侧指屈肌腱压痛膨大部位施以指揉和弹拨并配合掌指关节屈伸的被动运动;抹指屈肌腱,捻指屈肌腱,摇动掌指关节。
(3)挠侧腕伸肌腱周围炎:体位同上,在前臂伸肌腱处施以滚法,从肘关节至腕关节,同时配合前臂旋前,旋后和腕关节屈伸的被动运动约10分钟左右,指揉内关、外关、手三里和阿是穴。指揉时手法刺激不宜太大。最后弹拨和擦法结束治疗。
脑炎中医治疗
1.气营两燔型:清营汤加减
方药组成:水牛角、板蓝根、二花、连翘各30g,生地、玄参各20g、知母、全蝎、竹沥膏各10g,天竺黄、胆南星、橘红、半夏各12g、麦冬15g,生石膏60g,蜈蚣3g,并可服安宫牛黄丸及紫雪丹等。
2.痰气郁结型:涤痰汤加减
方药组成:陈皮、半夏、茯苓、菖蒲、郁金、远志、胆南星、天竺黄、川芎各12g,甘草6g,大青叶30g,板蓝根30g,麝香(冲)0.1g。
3.痰阻经络型: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药组成:陈皮、胆南星、天竺黄、远志、郁金、桃仁各12g、菖蒲各10g,甘草6g,当归、赤芍、地龙各15g,川芎18g,丹参30g。高热加石膏、知母;便秘加大黄;汗多加龙骨、牡蛎;视力障碍加草决明,青箱子;癫痫反复发作的加礞石、全蝎、蜈蚣。
肠炎中医治疗
①寒邪犯胃证
【主症】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香附。
②宿食停滞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
【治法】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药】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
③肝胃气滞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治法】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
【方药】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芍药、枳壳、陈皮、川芎、香附、甘草。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丹皮、泽泻、贝母。
④因湿热内蕴,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治则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方选黄连温胆汤。黄连、半夏、茯苓、陈皮、竹茹、蒲公英、甘草。
⑤瘀血阻络证
【主症】症状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无华,唇暗,有呕血、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治法】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⑥脾胃虚寒证
【主症】症状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白或淡胖,脉沉细或细弱。
【治法】治则为温阳健脾益气。
【方药】方选黄芪建中汤。黄芩、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饴糖、大枣。
⑦因肝郁化火,灼伤胃阴引起的胃阴不足证
【主症】症状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唇燥而不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
【治法】治则为养阴益胃。
【方药】方选养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扁豆、桑叶、甘草。
结肠炎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结肠炎不仅效果非常理想,而且还没有什么副作用,很多人在治疗此病的时候都会选择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这样可以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一定的保障,而中医治疗结肠炎的方法种类也非常多,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
(1)口服:结肠炎宜用丁香、肉桂、桂枝、小茴香等调理治疗。据了解,中药口服可调理结肠炎患者机体,从而达到菌群平衡,达到治疗结肠炎的疗效。
(2)灌肠:灌肠法是指导管自肛门经直肠,然后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专家解析,此法克清热解毒,燥湿止泻,从而促进结肠粘膜的愈合。现医学证明,中药灌肠可以使药汁直达病灶,希望此法能够为广大结肠炎者带来福音。
(3)外敷:中药外敷,即将已煎好的药汁敷于肚脐上,据说药性由表入里,起到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可改善结肠炎的症状。将外敷和直肠滴入法相结合,可联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病灶周围血液循环,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淋巴炎中医治疗
淋巴炎中医治疗
1、风热痰结(颈痈)
【症状】多发于颈两侧,初起颈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经治疗如不消散,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软有波动感即已成脓。溃后脓出呈黄白稠厚状,则肿退痛减,渐至愈合。常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牛蒡于、荆芥、白芷、贝母、赤芍、瓜蒌、黄连。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黄芩。肿块坚硬者,加丹参、皂刺、蒲公英。
2、热毒蕴结肝脉(腋痈)
【症状】多发于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便,如疼痛加重,皮色转红,按之有波动感,寒热不退,则内已成脓。’一般为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常伴见恶寒发热,口干苦,纳呆,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黄芩、山栀、半夏、龙胆草、赤芍、金银花、连翘、夏枯草、枳壳。如脓成者,加皂角刺、炮甲片、生大黄。
3、湿热下注(胯腹痈、委中毒)
【症状】多发于腹股沟或胭窝部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皮色转红,灼热疼痛。若痛势不减,呈跳痛,则内已成脓,患肢伸屈及行走困难。溃破脓出,则逐渐愈合,常伴见发热恶寒,患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方药】牛膝、苍术、黄柏、地丁、金银花、车前子(包)、滑石(包)、赤芍、丹皮、通草、赤茯苓、萆薛。如脓成者,加丹参、皂角刺、炮甲片、蒲公英。
4、气营两饬(溃脓后收口期)
【症状】疮口脓水清稀,局部筋脉损伤,新肉难长,伴周身乏力,纳差,舌淡苔偏厚,脉细微数。
【治法】益气和营敛疮。
【方药】生黄芪、白术、太子参、当归、白芍、木香、陈皮、甘草、山萸肉、牛膝、防风、五味子、麦冬。
治阴道炎的好方法有哪些呢
中医治疗阴道炎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1、霉菌性阴道炎:中药多用健脾利湿、清热止痒的方法。
口服常用药味:苍术、白术、黄柏、茯苓、苦参、龙胆草、陈皮、车前子、白鲜皮、椿根皮等。另根据具体病情及症状表现再加减变化用药。还可以采用一枝黄花30克、藿香30克煎水弃渣,冲洗阴道或坐浴。
2、滴虫性阴道炎:中药多用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的方法。
口服常用药味:龙胆草、黄柏、萆、土茯苓、山栀、地肤子、白鲜皮、白头翁、银花、鹤虱、泽泻、车前子等。另根据具体病情及症状表现再加减变化用药。还可以采用蛇床子、苦参、百部、蜂房煎水弃渣外洗或坐浴。
3、老年性阴道炎:中药多用健脾补肾、清热止痒的方法。
口服常用药味: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生地、熟地、何首乌、山萸肉、丹皮、黄柏、地肤子等。另根据具体病情及症状表现再加减变化用药。还可以采用蛇床子、苦参、黄柏煎水弃渣外洗或坐浴。
腮腺炎中医治疗
1. 去刺仙人掌12克,白矾10克,冰片9克,捣碎调匀后涂于腮腺或颌下腺、舌下腺肿大部位,外敷干净纱布,以胶布固定,每日两次。
2.鲜仙人掌200克,青黛50克,生大黄、赤小豆各100克,冰片5克,食用米醋适量。先将生大黄、赤小豆、冰片碾碎成细粉过筛,再拌入青黛,再将鲜仙人掌捣成糊状,与上药拌匀放入适量米醋。根据腮腺肿胀范围大小,均匀涂抹一层药物,盖上纱布,用绷带固定,每隔3小时换药一次。
3.鲜仙人掌适量,制泥敷在腮腺上, 每次2~3小时,每日2~3次,连用一周。包有仙人掌的纱布要始终处于潮湿状态。
4.鲜仙人掌加入少许石膏捣烂,外敷患处,连敷3~5日。
5.仙人掌加食盐捣烂外敷患处,并配以金银花、连翘各10克,黄芩、柴胡、大青叶、桔梗、夏枯草、七叶一枝花各9克,赤芍6克,甘草3克。清水煎后内服,每日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