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必须改掉9个饮食坏习惯
宝宝必须改掉9个饮食坏习惯
坏习惯1:爱吃甜点,爱喝含糖饮料。注册营养师克里斯蒂·金认为,很多零食和饮料看似健康,打着粗粮或补充维生素的口号,但其中大多数产品都含有大量糖分,长期饮用,会影响孩子发育。如何改正:水是最好的饮料,如果想增添花样,可以加些鲜榨的果汁,也可以补充低脂牛奶。零食方面,苹果、全麦面包夹奶酪,或者带果仁的酸奶都是不错的选择。
坏习惯2:挖鼻孔。挖鼻孔既不雅观,也不卫生。医学博士安德鲁·爱德曼认为,这种行为不仅增加把细菌带进鼻孔的危险,也容易把细菌传播给别人。如何改正:养成用纸巾挖鼻孔的习惯,记得洗手,同时提醒孩子私下里再这样做。另外,寻找孩子鼻子不舒服的根源:过敏、吹空调或高温都可能导致鼻孔干燥堵塞,使用加湿器或用棉球蘸水擦鼻孔能缓解这些不适,减少孩子挖鼻孔的次数。
坏习惯3:啃指甲。啃指甲可能带来感染,也不利于指甲周围的皮肤健康。爱德曼博士提醒家长透过孩子的行为来分析原因,孩子啃指甲是心理压力大,也可能是无聊。如何改正:和孩子聊聊为什么这么做,建议他做些其他的事来缓解,如散步、听音乐、画画。在手指上装饰漂亮的图案,或者缠上可爱图案绷带的做法,可以让他们更乐于欣赏指甲而非啃指甲。一旦指甲发生感染迹象,要及时就医。
坏习惯4:晚睡觉。睡眠不足易引发行为问题、易怒和学习成绩差等后果。如何改正:规定孩子上床的时间,避免睡前接触暴力类节目。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研究,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1至13小时的睡眠;5至10岁儿童需要10至11小时;10岁以上需要8。5至9。25小时的睡眠。家长要帮孩子创造良好睡眠环境:远离电视,睡觉时室内光线要暗、屋内凉爽、安静。
坏习惯5:不吃早饭。对孩子来说,早饭是最重要的一餐。美国营养和饮食学院的发言人安吉拉·莱蒙德表示,孩子不吃早饭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而且吃早饭的孩子不易怒,接受信息快,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更好。如何改正: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吃早饭。早餐应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如摊鸡蛋、粗粮主食、低脂奶酪或牛奶等。
坏习惯6:盲目减肥。时下的减肥风也刮进了校园,10岁刚出头的孩子就考虑要减肥,有的甚至选择非常极端和伤身体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如何改正: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自己身材和体重的负面信息,同时要强调健康饮食,让他们知道每种食物的不同作用,如强健肌肉、美白皮肤、提供活力、保护视力等,在饮食中也能体会到美不仅来自于身材苗条,更来自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坏习惯7:不洗手。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为,洗手是减少儿童患病的最好方式,但现实中很多孩子不喜欢洗手。如何改正:告诉孩子几个需要洗手的关键时刻:上厕所后,吃东西前,挖鼻孔后。训练他们使用香皂,洗手时唱些欢快的歌。出门时如果接触的桌椅较脏,就带些酒精洗手液或消毒湿巾擦拭一下。不过,家长也无需时刻紧盯孩子洗手,适当接触细菌也会增强免疫力。
坏习惯8:看电子产品。众多研究表明,太久观看电子屏幕对孩子有害:快节奏的动画片影响注意力和组织能力,视频游戏让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看电视腰围会增大、运动能力减弱等。如何改正: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岁以下幼童,避免看电视;10岁以下,儿童卧室不要安装电视,吃饭不可看电视,每天接触电子屏幕时间总计不超过2小时。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家长自身的配合与节制也十分必要。
坏习惯9:缺少户外活动。据调查,近一半的学龄前儿童不能每天外出游戏。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发育、视力健康和大脑健康,还可以补充维生素D,增进骨骼发育。如何改正: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户外活动,家长每天至少要带孩子出去一次,可以一起散步,跑步骑车,也可以玩游戏,总之,让户外活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揭秘可能致命的8个饮食坏习惯
1.饭后喝浓茶。
很多中国人有饭后饮茶的习惯,实际上,这给健康埋下隐患。饭后马上喝茶,茶叶中的茶多酚容易与食物中的铁质、蛋白质等产生络合反应,从而影响人体对铁质和蛋白质的吸收。有关实验表明,饭后饮用15克茶叶冲泡的茶水,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量降低50%。
江用文表示,饭前空腹喝茶、吃饭过程中喝茶,也都不利于消化。饭后如果口渴可以喝点白开水代替。如果要喝茶,最好饭后1小时来杯淡茶。
2.晚上吃大餐。
忙碌了一天,现代人往往把晚餐作为正餐来好好犒劳自己。殊不知,这样百害而无一利。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于康表示,晚餐吃得过多,多余热量合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会使人发胖,有时再加上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人可能在睡眠中休克。而且,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跃,睡觉时会诱发各种噩梦。此外,长期晚餐吃得过饱,且餐后不运动直接休息,可能诱发肠癌,更是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晚餐要尽量早吃;其次,要减少肉食;再次,应控制进食量,晚餐摄入热量不应超过全天摄入的30%;最后,晚饭半小时后可散步消食。
3.漏掉早餐。
很多人因起床晚、怕麻烦、赶时间等原因,“牺牲”掉早餐。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胰岛素水平更高,久而久之易患糖尿病。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表明,常不吃早餐会增加患心脏病风险。于康表示,漏掉早餐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另外,还易引起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诱发消化道疾病。长期不吃早餐,甚至会使胆固醇增高,易患上胆结石。因此,无论多忙,早餐不能省。建议大家最好在早上7~8点吃早餐。如果吃太早,会干扰胃肠的休息。另外,早饭种类要少而精。
4.狼吞虎咽。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中国人的吃饭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本报联合“新浪网”做过一项调查显示,4000多人中有近九成吃顿饭只花十多分钟,一口饭就嚼两三下。日本大阪大学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快会导致肥胖几率翻倍;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则指出,如果咀嚼不细,粗糙的食物会增加胃的负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吃饭太快,不仅对食道带来损害,还可能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紊乱,引起便秘、发胖。高血糖患者吃饭太快则有加重病情的危险。因此,每顿饭至少吃15分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能增加咀嚼时间。此外,每口饭的咀嚼速度也要放慢,一口嚼20次以上为宜。
女人多吃碱性食物的好处
如今医学上提倡碱性体质,尤其是对于备孕阶段的女性朋友来说,碱性体质不仅利于大家受孕成功,生男宝,更加有着很多优势,并且现在医学上和科学上经过了实验调查之后,发现碱性体质是最佳的生男宝体质。
一、改善亚健康
如今都市当中的单身女性朋友存在不同的生活坏习惯以及饮食坏习惯,这些坏习惯的存在,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女性朋友亚健康的状态存在,并且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女性朋友因为工作的繁忙,经常都存在熬夜加班以及过度疲惫的现象,这样除了助长亚健康状态外,更加会降低自己的受孕机率。在日常三餐当中多多摄入碱性食物,对于改善亚健康体质有着最为直接的帮助。
二、预防中风
现在医生都会建议中老年群体保持一个碱性饮食习惯,为什么呢?因为碱性蔬菜当中不仅存在高碱成分,还拥有了维生素、钙铁锌钾等微量元素,要知道这些元素都是预防中风不可缺少的。
三、碱性科学备孕
如今医学上和科学上都提倡碱性体质备孕,为什么呢?因为男性Y染色体在呈弱碱性的阴道环境当中更容易存活和停留,这样有利于生男宝的同时,也会提升受孕概率。我们能够发现跟酸性体质比较,为什么医学上一定要提倡碱性体质作为备孕以及怀孕的最佳体质呢?可以发现酸性体质比较容易出现流产、早产等问题,在怀孕阶段以及备孕阶段的女性朋友,最好都保持一个碱性饮食习惯,这样对于准妈妈的身体健康以及宝宝的健康都有着一定帮助。
对于备孕家庭成员来说,不仅仅需要多摄入碱性食物,还应该改掉自己的饮食坏习惯,避免过度食入油腻、肥腻、辛辣等食物。在备孕阶段的女性朋友还需要注重营养均衡,并非只是靠着碱性饮食就可以生男宝了,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叶酸、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也是相当关键的。
不少人对于碱性饮食有着误区,认为这样的食疗调理方法很麻烦,我们能够发现日常生活当中菜市场的新鲜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大家只要顺势多摄入即可,没有什么麻烦的,希望通过上面的见到那介绍,能够让各位朋友对于女性多摄入碱性食物有什么好处,能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饮食可以改变宝宝习惯
英国斯旺西大学心理学教授本顿分析了50年来英国儿童的饮食习惯后发现,如果想使性格暴躁或过度活跃的儿童变乖,可以从改变其饮食习惯入手。对于性格暴躁的儿童,父母应多让他们吃鸡肉、羊肉及卷心菜、香蕉等蔬果,这有助于使其性格变好。
所谓良好饮食习惯,是指饮食习惯能把平衡膳食的四条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化、均衡性、适量和个体化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到日常的饮食行为中去,并使这种饮食行为演变为自己的习惯。
英国斯旺西大学心理学教授本顿分析了50年来英国儿童的饮食习惯后发现,如果想使性格暴躁或过度活跃的儿童变乖,可以从改变其饮食习惯入手。
对于性格暴躁的儿童,父母应多让他们吃鸡肉、羊肉及卷心菜、香蕉等蔬果,这有助于使其性格变好。
食物并无好坏之分,但由于儿童是最容易受到食物影响的人群,因此会表现出各种特质行为。一些案例表明,过多摄入糖分和乳制品,容易引起儿童亢奋。因此,他建议性格暴躁的儿童要少吃鸡蛋、巧克力、葡萄、橙子等食物。
研究还发现,儿童在食用鸡肉、羊肉、米饭、香蕉和苹果后,也有助于矫正其行为问题。儿童过于亢奋,还可能与脂肪酸摄入过少有关,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富含脂肪酸的鱼。
宝宝玩游戏总是想要赢怎么办
爸爸妈妈不用着急,这是宝宝的虚荣心在做怪,宝宝都喜欢这样,想要宝宝改掉这个小毛病,是需要长时间的引导,也需要爸爸妈妈以身作则,对待事物要公正,只要坚持住宝宝会接受的。如果宝宝输了,就要公平的说宝宝输了,不能为了迁就宝宝,而让她赢,这不仅放纵了宝宝,还让她养成了任性的坏习惯。如果宝宝刚开始的时候接受不了输,爸爸妈妈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严肃对待,不用理睬宝宝的无理,渐渐的宝宝会自动和爸爸妈妈沟通,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讲道理,告诉输赢很正常的,每个人都有输的时候。
喜欢咬指甲是什么原因 模仿
孩子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家里经常看到有人咬指甲,出于好奇也会跟着学。这种情况,父母要及时的提醒,帮助宝宝改掉坏习惯,但切忌打骂,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强化宝宝咬指甲的意识。
宝宝经常挖鼻孔易引发感染
挖鼻孔易引发感染
有人认为挖鼻孔时只要注意些,不挖伤了就没有关系。不是的,有时即使自己未感到挖伤,也没有挖痛,但也常会造成轻微的擦伤,这样就破坏了皮肤的正常防护功能,给细菌侵入开辟道路,而会产生感染,形成疖肿。鼻孔部位一旦发生疖肿,不仅非常疼痛,而且这个部位的炎症很容易扩展。即使未发生感染,但是损伤了皮肤在愈时也要形成一层痂,鼻孔里结痂是很不舒服的,于是总想用手指把它挖掉,这样就会出现挖了又长,长了又挖的长期不愈的情况。
医生提醒:鼻腔发育不好、过敏性鼻炎、感冒后或是湿疹等都有可能造成鼻子不适,这时候建议去医院的五官科检查一下,如果鼻中隔不直可以遵医嘱矫正,否则时间久了易形成鼻炎。这样,有其他问题也可及时解决。
此外,孩子挖鼻孔,可能是鼻子痒、鼻子干,这要首先看看家里的环境,如果用空调、取暖器,可能空气里的粉尘会多,湿度低的情况下,孩子会有不适,建议做些调整。
知道了宝宝挖鼻孔的危害,在育儿的过程中,妈妈们一定要帮助宝宝,改掉这个坏习惯哦。而且,宝宝经常挖鼻孔,也是一种很不雅的行为,所以,当发现宝宝有这样的习惯时,妈妈要正确的引导宝宝,改掉这个坏习惯。
用音乐改掉宝宝的坏习惯
出生以前,宝宝“寄居”在妈妈体内,舒服的环境,充足的营养使他幸福地享受着生命的快乐。从呱呱落地那刻起,这种幸福便被中断了,他大声啼哭似乎在抱怨:“这个世界好陌生,没了生命的依靠以后不得不靠自己了!”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让他感到幸运的是,周围的成人在尽心尽力地照顾他,满足他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使他获得安全感。在获得生理需求满足的同时,他与周围的成人建立了密切的情感联结。当被妈妈抱在胸前喂奶的时候,妈妈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用和蔼的语调与他“咿呀对话”,他用自己的小嘴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听着母亲熟悉的心跳,这让他觉得既满足又快乐。
当断奶之后,他会觉得一下子无法适应,不仅仅是因为生理饮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会觉得失去了安全的、依恋的对象。他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被突然打破了。他必须经历一个心理与生理双重的断乳期。吸吮手指有时就会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常见行为。帮助宝宝顺利地渡过这个时期有各种做法。在父母的帮助下,大多数的宝宝依靠自身的努力都会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但有时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个别宝宝吸吮手指的行为会伴随他们很长时间,使他们牙床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手指皮肤受到损害,情况严重的还会咬秃手指甲。
由此可见,断乳之后与成人之间的情感突然缺失是导致宝宝吸吮手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上述案例中妈妈尝试着用充满情感的摇篮曲温柔地与宝宝“对话”,使宝宝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并通过妈妈的爱感受到外界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妈妈觉得是音乐帮助了宝宝,事实上是她自己的爱帮助了宝宝。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喂养过的小麻雀。每次得到一只雏雀,我都很小心地给它们喂食,精心地照顾它们。可是让我觉得伤心的是,没有一只小麻雀能够逃脱夭折的命运。长大后,经过查找资料我发现母麻雀在喂养雏雀的同时总是会用自己的喙去轻啄雏雀,用爪子和翅膀拍打雏雀。或许这只是麻雀的生物行为,没有特别的意义。但人工喂养的麻雀可能因为感受不到母亲的气息而死于生物性的联结缺失。事实上,人类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结何尝不是生物本能的体现呢?
宝宝自从被孕育的那一刻起,就与母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诞生后,更是与周围的人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宝宝的教育与教养正是发生在关系背景之中的。
宝宝必须改掉的12个坏习惯
坏习惯1:爱吃甜点,爱喝含糖饮料。
注册营养师克里斯蒂·金认为,很多零食和饮料看似健康,打着粗粮或补充维生素的口号,但其中大多数产品都含有大量糖分,长期饮用,会影响孩子发育。如何改正:水是最好的饮料,如果想增添花样,可以加些鲜榨的果汁,也可以补充低脂牛奶。零食方面,苹果、全麦面包夹奶酪,或者带果仁的酸奶都是不错的选择。
坏习惯2:挖鼻孔。
挖鼻孔既不雅观,也不卫生。医学博士安德鲁·爱德曼认为,这种行为不仅增加把细菌带进鼻孔的危险,也容易把细菌传播给别人。如何改正:养成用纸巾挖鼻孔的习惯,记得洗手,同时提醒孩子私下里再这样做。另外,寻找孩子鼻子不舒服的根源:过敏、吹空调或高温都可能导致鼻孔干燥堵塞,使用加湿器或用棉球蘸水擦鼻孔能缓解这些不适,减少孩子挖鼻孔的次数。
坏习惯3:啃指甲。
啃指甲可能带来感染,也不利于指甲周围的皮肤健康。爱德曼博士提醒家长透过孩子的行为来分析原因,孩子啃指甲是心理压力大,也可能是无聊。如何改正:和孩子聊聊为什么这么做,建议他做些其他的事来缓解,如散步、听音乐、画画。在手指上装饰漂亮的图案,或者缠上可爱图案绷带的做法,可以让他们更乐于欣赏指甲而非啃指甲。一旦指甲发生感染迹象,要及时就医。
坏习惯4:晚睡觉。
睡眠不足易引发行为问题、易怒和学习成绩差等后果。如何改正:规定孩子上床的时间,避免睡前接触暴力类节目。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研究,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1至13小时的睡眠;5至10岁儿童需要10至11小时;10岁以上需要8。5至9。25小时的睡眠。家长要帮孩子创造良好睡眠环境:远离电视,睡觉时室内光线要暗、屋内凉爽、安静。
坏习惯5:不吃早饭。
对孩子来说,早饭是最重要的一餐。美国营养和饮食学院的发言人安吉拉·莱蒙德表示,孩子不吃早饭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而且吃早饭的孩子不易怒,接受信息快,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更好。如何改正: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吃早饭。早餐应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如摊鸡蛋、粗粮主食、低脂奶酪或牛奶等。
坏习惯6:盲目减肥。
时下的减肥风也刮进了校园,10岁刚出头的孩子就考虑要减肥,有的甚至选择非常极端和伤身体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如何改正: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自己身材和体重的负面信息,同时要强调健康饮食,让他们知道每种食物的不同作用,如强健肌肉、美白皮肤、提供活力、保护视力等,在饮食中也能体会到美不仅来自于身材苗条,更来自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坏习惯7:不洗手。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为,洗手是减少儿童患病的最好方式,但现实中很多孩子不喜欢洗手。如何改正:告诉孩子几个需要洗手的关键时刻:上厕所后,吃东西前,挖鼻孔后。训练他们使用香皂,洗手时唱些欢快的歌。出门时如果接触的桌椅较脏,就带些酒精洗手液或消毒湿巾擦拭一下。不过,家长也无需时刻紧盯孩子洗手,适当接触细菌也会增强免疫力。
坏习惯8:看电子产品。
众多研究表明,太久观看电子屏幕对孩子有害:快节奏的动画片影响注意力和组织能力,视频游戏让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看电视腰围会增大、运动能力减弱等。如何改正: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岁以下幼童,避免看电视;10岁以下,儿童卧室不要安装电视,吃饭不可看电视,每天接触电子屏幕时间总计不超过2小时。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家长自身的配合与节制也十分必要。
坏习惯9:缺少户外活动。
据调查,近一半的学龄前儿童不能每天外出游戏。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发育、视力健康和大脑健康,还可以补充维生素D,增进骨骼发育。如何改正: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户外活动,家长每天至少要带孩子出去一次,可以一起散步,跑步骑车,也可以玩游戏,总之,让户外活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坏习惯10:不注意防晒。
孩子娇嫩的皮肤更易受到紫外线的侵害,而且这种伤害可以累积。根据美国皮肤癌基金会的统计,孩子晒伤与成人晒伤相比,日后发展成恶性黑色素瘤的几率会加倍。如何改正:鼓励孩子在阴凉处玩耍,每天使用防晒霜。新生儿应避免暴露在阳光下,6个月后外出时应使用儿童专用防晒用品。
坏习惯11:不刷牙,不用牙线。
即使是婴儿,也可能发生蛀牙和感染。美国牙医学会代言人,儿科医生乔纳森·申金说,如果小时候就得了蛀牙,将来成人时得蛀牙的几率会很高。如何改正:孩子6个月左右长出第一颗牙齿时,家长就需要用不含糖,不含氟化氢的牙膏,每天给他们刷两次牙。2岁后,可以使用豆粒大小的含氟牙膏刷牙。孩子可以吃大人一样的饭菜时,就要开始使用牙线,每天一次。申金博士指出,使用牙线和刷牙同样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使用牙线,直到他们自己能够使用之时。
坏习惯12:挑食。
挑食的孩子很常见,他们很容易营养不良。如何改正:挑食是孩子某一阶段的正常反应,但需要父母的及时引导,如果一味顺从,就会为日后的饮食均衡带来麻烦。对待孩子挑食,最好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他不喜欢吃水果,那就给他十次,让他慢慢习惯这种食物。但不可性急,要耐心。如果孩子因为挑食而不喜欢今天的饭菜,也不要另外准备,饿一顿后,他拒绝的决心就不那么强烈了。总之,父母要合理引导孩子的习惯,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的人生负责。
宝宝7个坏习惯一定要改掉
1、爱批评抱怨
父母如果经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常常批评家人小小的缺点、问题,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问题都是来自别人,来自环境,不是我的错”。
这会使孩子也变得爱批评抱怨,不能包容别人,也无法正确的面对自身的问题,形成缺乏自信又爱挑剔的性格。
2、用食物安抚情绪
家长在伤心或失望时用食物安慰自己,也会给孩子发出错误信号——食物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正确的做法是,通过与朋友交谈或者散步等更好的方式改善和提升情绪。
3、过多使用手机和电脑
研究发现,在屏幕前的时间太长会影响儿童睡眠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及体重增加等多种问题。然而,有些家长一边告诉孩子不要在吃饭时玩手机游戏,自己却在边吃饭边用手机刷微博。
言传不如身教,家长应制定手机电脑家庭使用规则,所有家庭成员必须严格遵守。
4、过分注重外表和物质
家长太注重外表和物质需求,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应设法培养孩子更多的健康习惯,比如散步、打球等,让孩子明白,身强体壮比穿着打扮更重要。家长赞美孩子漂亮的同时,应更多地表扬他们的聪明和善良。
5、借酒消愁
工作一天不顺心,回家就想喝一杯。这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酒是缓解压力的极佳方式。家长应该寻找更积极的解压方式,比如锻炼身体、冥想打坐、与家人聊天等。
6、总爱攀比
有些家长凡事总爱与人攀比,动辄就教育孩子“邻居家小孩如何”“你某某同学如何”等。此类攀比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鼓励和鞭策作用,反而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有良好表现时,及时表扬。
7、爱争吵
如果夫妻间总爱争吵,孩子学到的是“争吵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父母吵架不但难以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压力。研究发现,这种压力还会增加儿童发胖的几率。
8、对别人说三道四
很多家长爱对别人的长相或行为说三道四。这其实是缺乏自信的一大表现。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学习这种行为,导致孩子的人际关系恶化。
上述的8种行为习惯,你有犯过吗?如果有的话,就要下意识去改正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让他们吃饱喝好之外,还要更加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