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和护理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和护理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和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是各种感染与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心肌组织病变,并引起心肌功能紊乱的一种疾患。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常见导致心肌炎的病毒有:能引起手足口病的柯萨基病毒;引起皮肤斑疹或腹泻的埃可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这些都是经肠道传染的病毒。还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及腮腺炎病毒等经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心肌炎可能表现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而不易被家长及早发现。
心肌炎轻者可无症状,个别重者,可因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或急性心源性休克而突然死亡。有时,病毒侵入人体后并未引起重病,但当小儿受冷、发热、营养不良、活动量加大或伴发细菌感染时易促使其患病。在家庭中如果小儿有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症状后不久继而出现了疲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嗜睡、呼吸困难喘大气等现象时,应警惕是否发生了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看到孩子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心律不齐,或触摸脉搏有脱落不齐的感觉,在新生儿则可表现为体温不升、拒食或呕吐、四肢发凉,此时,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给医生提供可靠的病史,以便为早期治疗争得时机。
得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小儿必须充分卧床休息,一直到烧退后3-4周,减少活动动量,这一点极为重要。避免让婴儿过度啼哭,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创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患儿所在房间要少嘈杂,绝对避免继发感染和重复感染。所进食物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疾病初期少吃脂肪类食物,不能一次吃得过饱,可以少量多次用餐。发生心力衰竭时需限制钠的摄入量(包括盐、碱)。而且休息时间要坚持6个月到1年。如服用激素或强心类药,应严格遵照医嘱增量、减量,千万不可擅自停药。有慢性感染病灶者也应早发现早治疗。如慢性扁桃体炎,应在心肌炎好转稳定后进行扁桃体切除术。有龋齿尽早修补或拔除,避免反复感染。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关键要彻底治愈流感、水痘、风疹等原发疾病。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按时预防接种传染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如电影院、市场等,并根据气温变化注意加减衣服,减少忽冷忽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一般病毒性心肌炎多数预后良好,经数周或数月即可痊愈。但其中有个别遗留有心电图的改变而无临床症状,这些病儿应定期到医院检查。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预防方法家长要谨记
大多数疾病都是“预防胜于治疗”,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注意:
一、要根据气温变化来给小儿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中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根据临床观察,80%的心肌炎复发病人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因此积极治疗上述疾病是防止心肌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三、对于上学的小朋友来说,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功课过劳,因为心脏是最怕劳累的器官之一。
四、在饮食调理方面,要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烧、烤、煎、炸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在患病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平时也可根据个人的体质用中药汤水食疗调理,最好在中医师当面望闻问切后辨证指导食疗。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如何预防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如何预防?
孩子患了病毒性心肌炎后,只要治疗及时,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家长要保持正确的心态,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预防措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千万不可拖延治疗时间或疗程不足,否则心肌炎可反复,引起严重的心肌损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患了心肌炎,护理很重要,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坚持做到几点:
1.急性期卧床休息一个月,直到病情好转可逐渐下床活动,三个月内限制剧烈活动,较重者一年内禁止剧烈活动。
2.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3.身体恢复后,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各种病毒感染,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接种,并减少受凉、发热等不良因素的侵袭。
4.定期复查,对身体的恢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免病情反复
小儿的病毒性心肌炎
大家了解小儿的病毒性心肌炎吗?其实小儿的病毒性心肌炎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当家长的做到平时好好注意给小宝宝做好预防、注意保健,我们的小宝宝都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的。
1.感冒了就会得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引起感冒的原因90%以上为病毒感染,有人误以为感冒了就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其实感冒后,只有极少部分孩子的心脏会受到病毒的损伤,这与病毒的种类,人体的免疫力,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影响人体免疫力、反应性的内在和外界因素很多,如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疫苗接种、药物的作用尤其是激素、抗生素等的长期应用。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病毒可乘虚而入,直接侵袭心肌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损害心肌,发生了病毒性心肌炎。反之,如果入侵病毒少,毒性低,而人体抵抗力强,又没有上述不利因素,人体与病毒斗争必然取胜,那就不发生病毒性心肌炎了。
2.心脏出现早搏就表示得了病毒性心肌炎。
心脏早搏又分为良性和恶性,一般健康人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吸烟、饮酒、喝浓茶、喝咖啡或消化不良时均可出现早搏。功能性或良性早搏常出现于饭后及安静时,活动后早搏反而减少或消失。但如果是在运动后早搏明显增多,需上医院检查,张建卿会根据孩子发病前是否有明显发热及感冒、腹泻等病毒感染史及相应的化验和检查,再做出诊断。
3.心肌酶谱高了就是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医院怀疑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后,都会抽血检查心肌酶谱,尤其是检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CK-MB)和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损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唯一依据,张建卿还会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4.得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以后会发展成为慢性心肌炎患者。
如果医院已经通过全面的检查明确了孩子的诊断,应了解孩子的病情轻、重程度。从全国性的大批病人的长期随访资料表明,一般经过2~6年的随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60%经数周或6个月内治疗即痊愈,不到40%经数年后痊愈或好转。只有极少数孩子(2%~3%)在患病过程中出现心脏扩大等重症症状导致死亡。可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是好的,只有少数遗留后遗症,如早搏,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而且大多是心肌修复时疤痕组织引起,预后一般良好,家长不必为之恐惧或担忧。
发现、治疗与预防
父母如何尽早发现孩子是否患病毒性心肌炎?
1~2岁孩子得病:
1、2岁孩子还不会诉说病情,家长须及时发现孩子的得病信号,以免延误病情。
1.医学常识,略知一二。
一般患病的孩子,开始会出现感冒、腹泻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咽痛、恶心、呕吐、腹痛、周身不适、皮疹、肌痛、面色难看、烦躁等。有的甚至行走时有跛行。如遇到吃了药、打了针以上症状不见好的话,随着此类症状的逐渐消失,在几天或二、三周后可能会出现心脏症状。
2.观察细致,尽早发现。
观察细微的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玩耍、嬉笑之间,发现孩子有大叹气。其实这表明孩子有胸闷、气短等不舒服的情况。
3~4岁以上孩子得病:
孩子会感到心前区不适、乏力、心慌、长叹气等。
做父母的一定要对我们的小宝宝好好观察,好好注意我们小宝宝的一举一动,照顾好自己的小孩,这样我们的小孩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如何诊断鉴别
从患儿心包穿刺液分离到病毒,或者说通过抗体检查呈现出阳性。
或者从患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病毒,临床上主要诊断依据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或者说患者有心包炎的表现,心脏扩大,心电图室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心律失常。
患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前面的1到3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腹泻等感染,明显的胸闷头晕等症状,患者也会出现拒食,四肢发凉等严重的现象,新生儿的诊断主要是结合母亲流行病学史作出诊断,心电图可以看到轻度的异常。病程的早期,还可以看到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的增高,病程中患者的心肌抗体也会增加。
要想确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那么就需要具备两项中一个指标,比如说心电图指标,你要同时具备这两项中的其中一个,那么就可以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现心肌炎的同时,身体的其他系统也会出现病毒的感染现象,如果没有病毒那么就需要进行患者本身的病史,临床上考虑是否是因为病毒引起的心肌炎。
如果不具备以上的条件,但是临床上被怀疑属于病毒性心肌炎,那么就可以作为疑似心肌炎进行长期的随诊,如果出现系统的动态变化,那么就考虑可能是患有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认识上的四大误区
1.感冒了就会得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引起感冒的原因90%以上为病毒感染,有人误以为感冒了就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其实感冒后,只有极少部分孩子的心脏会受到病毒的损伤,这与病毒的种类,人体的免疫力,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影响人体免疫力、反应性的内在和外界因素很多,如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疫苗接种、药物的作用尤其是激素、抗生素等的长期应用。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病毒可乘虚而入,直接侵袭心肌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损害心肌,发生了病毒性心肌炎。反之,如果入侵病毒少,毒性低,而人体抵抗力强,又没有上述不利因素,人体与病毒斗争必然取胜,那就不发生病毒性心肌炎了。
2.心脏出现早搏就表示得了病毒性心肌炎。
心脏早搏又分为良性和恶性,一般健康人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吸烟、饮酒、喝浓茶、喝咖啡或消化不良时均可出现早搏。功能性或良性早搏常出现于饭后及安静时,活动后早搏反而减少或消失。但如果是在运动后早搏明显增多,需上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孩子发病前是否有明显发热及感冒、腹泻等病毒感染史及相应的化验和检查,再做出诊断。
3.心肌酶谱高了就是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医院怀疑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后,都会抽血检查心肌酶谱,尤其是检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CK-MB)和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损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唯一依据,医生还会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4.得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以后会发展成为慢性心肌炎患者。
如果医院已经通过全面的检查明确了孩子的诊断,应了解孩子的病情轻、重程度。从全国性的大批病人的长期随访资料表明,一般经过2~6年的随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60%经数周或6个月内治疗即痊愈,不到40%经数年后痊愈或好转。只有极少数孩子(2%~3%)在患病过程中出现心脏扩大等重症症状导致死亡。可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是好的,只有少数遗留后遗症,如早搏,I 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而且大多是心肌修复时疤痕组织引起,预后一般良好,家长不必为之恐惧或担忧。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怎么做
1.治疗方面,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来讲休息是相当重要的,活动和疲劳可使病情加重。对于心脏增大者,应该卧床6个月左右,有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恢复期也应继续限制活动,待病情稳定,再逐步增加活动量。西药常用抗氧化剂及各种营养心肌药,如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肌苷、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辅酶a)、磷酸肌酸、1,6-二磷酸果糖等。
2.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治疗有独到之处,在临床上也有较好的疗效。病毒性心肌炎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治疗上应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及不同病程辨证论治。黄芪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最为人所知的中药,但不提倡不加辨证对所有病人都加用黄芪,尤其是儿童。
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常常在心悸胸闷之外,尚存发热恶寒、咳嗽咽痛等表证,中医常辨证为“邪热犯心”,治疗应清热解毒养心为主,常用方如银翘散、五味消毒饮等。部分患儿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多有胸闷或胸痛,舌苔厚腻或舌质偏暗,常用栝楼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等。中成药可用复方丹参滴丸等,也可用复方丹参针静滴。
感冒后懒动叹气小心心肌炎
感冒后懒动叹气小心心肌炎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门诊上极易误诊。以前,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3、有心电图改变。4、CK_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患儿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诊断依据,才能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但是,由于这个诊断标准非常严格,临床中发现有些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仅具备其中一个标准,却因为没及时得到救治而死亡。因而,最新的观点认为,只要患儿具有其中一种症状,即应先作为“疑似心肌炎”进行长期随诊。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的特点可概括为“一大、一少、一快”。“一大”是指病情轻重悬殊大,有的患儿症状较重,但也有的患儿只出现心电图改变,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心慌、胸闷、善叹息、乏力懒动、面色发灰等,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没有症状。“一少”是指临床症状少,也就是说,患儿的症状相对单一,比如说,有的小儿有懒动表现,家长可能认为是食积所致。但是,家长要注意,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部分在心脏,患儿的病情可能突然恶化,出现心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
还有一部分患儿由于年龄较小,还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痛苦。因此,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尤其是患儿感冒过后。如果临床怀疑患儿为病毒性心肌炎,但又不完全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最好让患儿做一下必要的相关检查,如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心电图等。
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有发热,心肌酶高,初步怀疑是病毒性心肌炎。一般医院怀疑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后,都会抽血检查心肌酶谱,尤其是检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 (CK-MB)和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损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唯一依据,医生还会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如果医院已经通过全面的检查明确了孩子的诊断,应了解孩子的病情轻、重程度。从全国性的大批病人的长期随访资料表明,一般经过2-6年的随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60%经数周或6个月内治疗即痊愈,不到40%经数年后痊愈或好转。只有极少数孩子(2%-3%)在患病过程中出现心脏扩大等重症症状导致死亡。可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是好的,只有少数遗留后遗症,如早搏,I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而且大多是心肌修复时疤痕组织引起,预后一般良好,家长不必为之恐惧或担忧。
感冒后懒动叹气小心心肌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门诊上极易误诊。以前,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3.有心电图改变。4.CK_MB升高或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患儿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诊断依据,才能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但是,由于这个诊断标准非常严格,临床中发现有些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仅具备其中一个标准,却因为没及时得到救治而死亡。因而,最新的观点认为,只要患儿具有其中一种症状,即应先作为“疑似心肌炎”进行长期随诊。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的特点可概括为“一大、一少、一快”。“一大”是指病情轻重悬殊大,有的患儿症状较重,但也有的患儿只出现心电图改变,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心慌、胸闷、善叹息、乏力懒动、面色发灰等,有些患者甚至根本没有症状。“一少”是指临床症状少,也就是说,患儿的症状相对单一,比如说,有的小儿有懒动表现,家长可能认为是食积所致。但是,家长要注意,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部分在心脏,患儿的病情可能突然恶化,出现心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
还有一部分患儿由于年龄较小,还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痛苦。因此,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尤其是患儿感冒过后。如果临床怀疑患儿为病毒性心肌炎,但又不完全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最好让患儿做一下必要的相关检查,如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心电图等。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最重要的居室让小儿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减少耗氧量。患儿需要卧床静养一段时间,等病情好转,心影缩小后再开始活动。如果患儿疼痛难忍、烦躁不安,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
1、卧床休息:在急性期至少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减少心脏负担及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更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心影缩小再开始逐渐活动。
2、镇静及镇痛处理: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肤痛及肌痛时,应及时处理,可用解痛镇静药。
3、控制心力衰竭:并发心力衰竭必须及时控制,由于心肌炎对洋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故多选用速效及速排的制剂,在急性心力衰竭控制后即可停药,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多主张长期使用偏小的维持量,直至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为止。利尿药的使用要注意补钾,防止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4、肾上腺皮质激素:经一般治疗后心力衰竭或末梢循环衰竭未能控制及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在感染早期(起病18天内)一般不宜应用,因激素有抑制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
5、维生素C的应用:维生素C有促进心肌病变的恢复、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和纠正心源性休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