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的遗传概率

糖尿病的遗传概率

经医学工作者多年的研究表明,无论是I型还是Ⅱ型糖尿病都与遗传因素有关。很多研究结果都说明糖尿病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提示在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患者与遗传因素间的关系更密切。如果父母亲患有糖尿病的子女,其发生糖尿病的机会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在增加;在对同卵孪生子的研究中也证明了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同卵孪生的二人具有同样的遗传因素,如果其中一人患糖尿病,而另一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极大,研究的结果表明在5年内同卵孪生的二人先后患糖尿病的发生率,幼年为50%,成年可高达90%以上。

目前虽然确认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对遗传基因的特点及其遗传方式还未完全阐明。值得强调的是父母亲双方均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并非100%的发生糖尿病,也就是说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基础”,但是具有遗传“基础”的人不一定发生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发生还需要有环境因素的存在,如肥胖、长期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感染等,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才能诱发糖尿病。缺少任何一种因素都不能发病,因此减少或消除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就可以减少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控制饮食,避免肥胖,这是预防糖尿病的最好方法。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年龄超过40岁,也应控制体重的增长以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遗传吗

看情况了,如果你的亲属(要有血缘关系)三代以内存在3人或者3人以上的糖尿病,临床上认为有家族遗传史,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夫人是健康的,那么遗传的几率在15-35%之间(前提,全体均为2型糖尿病)。

如果只有你一个,没有其他人的话或者少于3人,且均为2型,那么遗传几率在5%不到。

如果其中有1个或者1个以上的1型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在35%以上,越多可能型越大。

如果你的夫人也是糖尿病患者,且你们都是1型糖尿病的话,那么遗传几率大于80%,如果,你和你的夫人一个是1型一个是2型,那么遗传几率大于35%。

如果你们都是2型,那么遗传几率在20%-50%之间。

如何避免鱼鳞病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怎么预防

如果鱼鳞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它的遗传概率是50%,男女发病的概率都相等,因此目前来说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降低它的遗传概率。

得了鱼鳞病能怀孕吗

鱼鳞病一定会遗传吗?专家指出,鱼鳞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以皮肤干燥、粗糙状如蛇皮为特点。冬重夏轻,好治而易复发。发作根源在基因,因目前医学水平有限,尚不可改变基因序列,无法彻底消除鱼鳞病遗传给下代的可能。需要特殊指出的是,如果双亲都有鱼鳞病家族史,孩子遗传的可能性会增大。

鱼鳞病遗传不可避免吗?临床发现,减小和降低鱼鳞病的遗传概率还是可行的。根据不同种类鱼鳞病的遗传特点,病人能够选择生男或生女来避免遗传。如对于性联型鱼鳞病病人,如果男性是病人,能够选择生男孩,就能彻底摆脱鱼鳞病。此外,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专门针对性联型鱼鳞病的产前检测已开始投入使用。

糖尿病并发症的引起因素

Ⅰ型糖尿病遗传因素(15%):

Ⅰ型或Ⅱ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

Ⅱ型糖尿病遗传因素(35%):

在Ⅱ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Ⅰ型糖尿病环境因素(20%):

Ⅰ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Ⅱ型糖尿病环境因素(30%):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Ⅱ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糖尿病遗传

对糖尿病患者家族史的调查表明,糖尿病病人子女糖尿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家属高4至10倍。双亲之一为2型糖尿病患者,其子女发病风险率40%;双亲均为2 型糖尿病患者,子女发病风险率可达70%。多数2型糖尿病家系调查中见到家系传递中存在明显的母系效应。2型糖尿病患者的双亲,母亲方患者较父亲方患者多见,一般是1倍左右。可见,遗传在糖尿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因素。值得指出的是,糖尿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很重要。遗传提供了糖尿病发病的易感性;只有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有糖尿病易感基因的患者,才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为什么说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患者呢?是因为父母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疾病的本身,而是遗传与可以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糖尿病的易感性。

糖尿病高危人群能否发展为糖尿病,关键在于有无诱发糖尿病导火索——即环境因素。糖尿病易感者,若避开发生糖尿病多种危险因素,是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的。糖尿病对人体的侵袭是隐蔽的,其在人体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渐进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糖尿病,要经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损害、胰岛素衰竭3个阶段。早期,糖尿病高危人群自身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结果使人体对胰岛素需要量增加,胰岛B细胞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补偿,胰岛素抵抗越重,需要胰岛素越多,久之胰岛细胞长期疲劳,胰岛B细胞受到损害,甚至凋亡(即疲而衰之)。人体血糖就会升高,糖尿病因此就发生了。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避免陷入这种恶性因果链条呢?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认真学习糖尿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用科学战胜糖尿病,掌握预防让自己不得糖尿病的主动权,做健康的主人。有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者,不注重自身保健,在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在自身未出现之前,往往疏忽大意,总觉得自己离糖尿病很远,加之自己没有科学的生活方式,糖尿病离自己只有半步之遥时也浑然不觉,有一天自己成为糖尿病患者时,才后悔起来。也有一种糖尿病高危人群者,担心自己患上糖尿病,情绪沮丧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忧郁不已,认为糖尿病太可怕了,无法战胜它。其实对糖尿病正确的方法是,战略上藐视它,要有豁达大度的心情,战术上重视它,即要不断接受相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积极采取系统科学的手段早期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可以远离糖尿病。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要避开发生糖尿病危险因素,这是远离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发生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上述的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方面。尤其是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原因是:1.肥胖者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减小,对胰岛素敏感性减弱,造成胰岛素相对不足。2.肥胖者脂肪过多,堆积于肝脏器官,使肝糖元贮存减小,血糖浓度升高。3.肥胖者易发生高血压、高脂血症,导致人体细胞代谢内环境和激素水平的变化,致使胰高血糖素、糖类皮质激素、髓质激素等升糖激素的增多,这都大大地增加胰岛素的需要量。久之,胰岛负担过重,诱发糖尿病。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做到四点:多学点、少吃点、勤动点、放松点,用科学的生活方式,阻击糖尿病的侵害。

三、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科学的、系统的、专业的医学干预,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阻击糖尿病不可缺少的手段。1.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尽早进行糖尿病专业的、系统的检测,对自身胰岛功能测定(包括检测a细胞胰高血糖素、B细胞的胰岛素、D细胞的生长抑素、PP细胞的胰多肽)。高危人群每年要做一次糖耐量试验,具体方法是口服75克葡萄糖,测定口服2小时的血糖值,若空腹血糖大于6.1毫摩尔/升小于7.1毫摩尔/升,2小时血糖大于7.8毫摩尔/升,但小于11.1毫摩尔/升者,称之为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危人群一旦确定为糖耐量异常,就说明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处理发生异常,提示已是糖尿病前期。这种情况下,就要到专业的、高水平的糖尿病专业机构,采取“保护胰岛细胞的综合治疗方案”,使自己不发展成糖尿病。如测检中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要积极采取科学的,体现国际先进水平的医学干预,尽早使病情得以控制,阻断、避免、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产生,实现高质量的生活和达到长寿的目的。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医学干预是事半功倍的,科学的干预不仅可以阻断糖尿病的发生,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脑血管、心血管、高脂血症的危险指数,对人终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寿命延长发挥重要作用。

多囊肾患者是否可以生孩子

一般主要是应用B超设备进行检查多囊肾,起诊断率可以达到99%,随着人们经济富裕,以及患者要求,从优生的角度来讲,特别是对即将要生育孩子的患者来讲,对婴儿能早期诊断出来多囊肾无疑是最希望的。

目前多囊肾患者在怀孕第10周应做羊水或绒毛细胞的“囊肿基因”检测,由于多囊肾本病遗传概率50%左右的遗传规律,分子遗传学检查可以帮助多囊肾家庭选择一个健康的孩子,而且孩子将不再回携带遗传基因,影响后代,可以说本病是可以预防的。

多囊肾多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失养,肾气受损,络脉不和致肾囊血水内聚的内脏囊类疾病。多囊肾是先天性的,但早期并无任何症状,有的病人在20-30岁出现症状,大多数在40-50岁时出现症状。根据医生的经验,症状出现的年龄越轻越不好。

患有糖尿病遗传吗

专家介绍:患者患有糖尿病之后,会通过基因传染给自己的子女,但是遗传因素并不是患病的最普遍因素,因为后天的身体状况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有些女性在怀孕前就患有糖尿病,或者是在怀孕期间患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话,一般这种情况孩子患病的几率就会比较高,有可能会患上先天性糖尿病,其治疗难度就会更大!

患者患上糖尿病之后就会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如浑身无力、饮食过多、尿频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如视力下降、伤口不能愈合、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等,患者应该及时接受药物治疗,但是要注意糖尿病的种类也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同一种药方治疗的,并且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饮食的调理、运动强身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患有糖尿病遗传吗?如果患者属于先天性糖尿病的话,有可能就需要一生下来就要用药治疗了,并且患者应该注意按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病情恶化的话,有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免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发育及正常生活,尤其是对于患者同时引发了并发症的,更需要尽快控制病情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特别注意,如果饮食不均衡,糖分摄取过多的话,患者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精神病遗传概率是多少

常见的精神病遗传疾病一般有三种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疾病,具有这种基因的人一般都发病。也就是说在单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因素起了决定作用,而环境因素基本不起作用。单基因遗传的方式又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等。

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信息通过两对以上致病基因的累积效应所致的遗传病,其遗传效应较多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单基因遗传病相比,多基因遗传病不是只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与环境因素相比,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叫遗传度,用百分数表示,其遗传度为80%。

精神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精神分裂症是多基因遗传病,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的形成中,遗传因素起了很大作用,而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则相对较小。多基因遗传病一般有家族性倾向,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亲中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大量的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大部分精神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中有一些精神病已经肯定为遗传性疾病,而且遗传方式也十分明确,如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等,而另一些精神病的发病有遗传因素起作用,在基因遗传因素引起的精神病中,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最多见。

哪种类型的癫痫容易遗传

一、是脑内疾患,各种各样脑病,如,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炎、脑膜炎、脑积水、脑脓肿、炎性肉芽肿、颅内肿瘤、脑寄生虫、颅脑外伤、脱髓鞘疾病、脑发育异常、脑萎缩颅脑手术后遗症、脑局部疤痕、脑变性疾病等均可引起癫痫。

二、是脑外疾患:如:低血糖、低血钙、窒息、休克、子痫、尿毒症、糖尿病、心源性惊厥以及金属,药物中毒等。许多中枢神经系统或全身疾病都会引起癫痫。

继发性癫痫常见的原因是产伤,颅内感染,脑循环异常等,如脑炎后遗症,小儿高热惊厥等,都可造成癫痫。

继发性癫痫遗传概率也很大,其直系亲属发病率远远比普通人群高。从临床上分析,发生了脑外伤、患过脑炎、脑膜炎、有产伤窒息史的患者不一定都会发生该病。所以继发性癫痫遗传概率不仅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强弱,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先天的遗传因素。

遗传决定了一个人发生惊厥的“惊厥阈”值的高低,这种阈值越低越易发生该病。若环境因素的强度,超过了其惊厥阈值,就会发生该病。

糖尿病遗传吗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患糖尿病的几率要相对来说高一些,从而说明糖尿病具有遗传性。

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所以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热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饱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复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相关推荐

遗传病的遗传方法

一、 单基因病遗传方式,是由单个致病基因引起 1、性连锁显性遗传 如无汗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性肾炎、脂肪瘤、脊髓空洞症等。 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如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结肠多发性息肉、遗传性进行性舞蹈病、软骨发育不全、夜盲症、肾性糖尿病、血胆固醇过高症、并指及多指畸形、先天性眼 睑下垂、家族性周期性四肢麻痹、遗传性神经性耳聋、过敏性鼻炎、体质性(原发性)低血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牙龈肥大症及多胎妊娠等。目前已被认识的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有160余种。 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如苯丙酮尿性、

父母可能遗传给宝宝的疾病有哪些

父母遗传给宝宝的特征 相貌是父亲遗传的大:据美国心理学家的解释,可能由于父亲给予子女遗传上的特征,使婴儿的脸无论怎么看都更像父亲。这位科学家进一步解释说,这也是人类“自保”本能的一种体 现,因为谁是母亲毫无疑问,而谁是父亲却没有这么肯定,所以必须像父亲,这样对婴儿有利,也可以鼓励父亲投入更多的爱。 身高是母亲的遗传大:在营养状况下的前提下,父母的遗传是决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其中妈妈的身高尤其关键。妈妈长得高,孩子也大多长得比较高。 智力是母亲的遗传大:就遗传而言,妈妈聪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聪明,如果是个男

鱼鳞病能生孩子吗 鱼鳞病生男孩好还是生女孩好

如果鱼鳞病的中性联遗传特点是只传男孩子,不传女孩,按时如果女孩也是鱼鳞病基因的携带者,隔代遗传概率仍然有25%。所以从鱼鳞病的遗传概率上来说,鱼鳞病患者最好生女孩。

鱼鳞病的遗传概率 鱼鳞病会遗传

会 鱼鳞病与遗传存在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上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姐妹同时患鱼鳞病的症状比较多。今年来,在上万的病例患者中有家族史的蘸80%,所以此病是会遗传给下一代的。

马凡氏综合征的遗传 马凡氏综合征能减少遗传概率

不能 遗传病属于基因病,是由父母遗传而来,并不能通过后天的治疗来降低遗传概率,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夫妻双方都属于马凡氏综合征患者。

糖尿病遗传基率有多高

遗传对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一定作用。对1型糖尿病单卵双胞长期追踪,发生糖尿病的双生一致率可达50%。然而,从父母到子女的垂直传递率却很低,如双亲中一人患1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的风险率仅为2%~5%。 遗传学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迄今为止已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基因位点至少有17个,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目前认为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复合物是决定1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最重要的因素。90%~95%的1型糖尿病病人携带hla-dr3、dr4或-dr3/-dr4抗原,二者高度相关;但hla-

哪些癌症会遗传 甲状腺癌

多于3例遗传概率超9成,临床中发现,如果家族中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中有3例或3例以上病人,那么这个家族具有遗传性的概率会超过94%。所以,如果家中有2-3个患过甲状腺癌的亲属,建议及早进行预防和基因筛查。

糖尿病遗传

糖尿病遗传,答案是肯定的。有20.%~30%糖尿病人具有家族史。 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只是2型糖尿病遗传因素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据近代孪生学的研究,1型糖尿病中,共显性(即两个孪生子均患糖尿病)为50%,而1型糖尿病中达90%以上,说明后者发病有铰多遗传因素存在。许多糖尿病人担心会把自己的病遗传给下一代,其实并不是说糖尿病人的下一代一定都得糖尿病。双亲均是糖尿病者,其子一代约有5%得糖尿病,若双亲中只有一个有糖尿病,则于一代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少,且常常隔代遗传糖尿病遗传

癫痫病的遗传率高吗

不同类型癫痫病遗传概率统计:对孪生双子罹患癫痫病的研究表明,癫痫病患儿具有遗传易感性,对癫痫病患者家系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特发性癫痫病的亲属癫痫病患病率为3.8%-10.8%,个别高达19.8%~35%,明显高于症状性癫痫病的1%~4.6%,后者又较普通人的0.3%~0.6%,高得多,而且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以上资料表明,癫痫病具有遗传倾向,但这只说明有癫痫病遗传素质的人其发作阈值低,易感性高,遇到某种环境因素时易出现癫痫病发作,而是否发病则由内外因共同决定。现实生活中由癫痫病的遗传因素引

孕妇地中海贫血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地中海贫血会遗传

地中海贫血会遗传,它属于隐形遗传,其遗传概率取决于父母的基因。 地中海贫血以β和α类型较为常见,在临床又可分轻型、中间型、重型3种。 如果父母双方一方为轻型地贫携带者,另一方正常,所怀胎儿有一半概率为轻型地贫,另一半为正常胎儿。 当父母双方均为地贫携带者时,所怀胎儿有1/4 的概率患上重型地中海贫血,有 2/4 的概率成为与父母一样的携带者,有1/4 的概率为正常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