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七种非疾病现象
新生儿的七种非疾病现象
一、睡梦中出现呼吸快慢不均、屏气等现象
新生儿胸腔小,气体交换量少,主要靠呼吸次数的增加维持气体交换。正常的呼吸频率是40~50次/分,由于小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节律有时会不规则,特别是在睡梦中,会出现呼吸快慢不均、屏气等现象。
二、打嗝、溢乳
新生儿胃呈横位,靠近食道的贲门括约肌不发达,而靠近十二指肠的幽门括约肌发达。尤其是吸吮急、奶水较冲或喂奶后未排气(方法:竖抱小儿,轻拍背部约5~10分钟,待打嗝后再放下,右侧卧。)的情况下易打嗝、溢乳。另外小儿剧烈哭闹时也会出现打嗝、溢乳现象。
三、鼻塞、打喷嚏
因为婴儿鼻粘膜发达,毛细血管扩张且鼻道狭窄。当他吃奶或有正常分泌物时都会因弊气而鼻塞的。父母要为小婴儿清理鼻道。如果婴儿洗澡、换屎布等情况下受了凉,也会打喷嚏。是身体的自我保护现象,不一定是感冒。
四、手心、脚心易出汗,睡觉时头部也微微出汗
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当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时,婴儿会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来散热。所以,妈妈们要注意居室的温度及空气流通,要给婴儿补充足够的水分。
五、初生婴儿的头发质量
与妈妈孕期营养有极大关系,稍大与家族遗传有密切关系。此外枕头硬、缺铁性贫血等其它营养不良性疾病也可导致枕秃。并非缺钙特有体征。
缺钙症状包括易出汗、发质稀疏、枕秃、夜间易惊、睡眠时间短、烦燥、饮食不好等综合现象。
六、乳腺肿胀
不论男婴、女婴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现象。触之有蚕豆大或山楂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这是由于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 肿胀的乳房千万不要挤压,否则若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使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女婴若乳腺发炎形成瘢痕,长大后还会影响泌乳。
七、女婴阴道流血
极少数女婴出生一周左右,阴道中会流出少量血样粘液,或白色粘液,可持续两周时间。 这是因为在胎儿期受母体雌激素的刺激,子宫内膜有一定的发育。出生后雌激素的刺激停止了,就形成了类似月经样的出血。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心,无需治疗,只要保持女婴外阴部的清洁就行了。
新生儿皮肤4种怪现象
新生儿的皮肤对于初为人父人母的人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细嫩,反而出现一些怪象,如:皮肤偶尔会出现一些小斑点、皮肤干燥脱屑、皮肤突然间变色等。让爸妈们非常担心,那么这些怪象究竟是正常的呢还是不正常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吧。
“怪”现象一:皮肤会被白色的胎脂所覆盖
新生儿的皮肤也许会被白色的胎脂所覆盖,有些新生儿的胎脂遍布脸部和身体,另一些新生儿只分别分布于脸部和手。
不同医院对于胎脂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医院认为应该予以保留,因为胎脂提供了一道抵抗轻度皮肤感染的天然屏障,而有的医院则在新生儿娩出后细心地将胎脂清除掉。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不必清除胎脂,这不仅因为胎脂具有保护的特性,而且也因为它在2~3天之内就自然地被皮肤所吸收。只有在新生儿皮肤的皱褶内存在大量胎脂堆积并可能引起刺激时,才应把它擦拭干净。
“怪”现象二:皮肤干燥、脱屑(最常见在手掌与脚底)
新生儿出生时也许会皮肤干燥、脱屑(最常见在手掌与脚底)。这既不是湿疹,也不意味着新生儿永久是干燥性的皮肤。一般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干燥性皮肤几天内使会迅速消失。
“怪”现象三:皮肤表现为苍白色,而下半部则表现为红色
新生儿身体上半部的皮肤也许表现为苍白色,而下半部则表现为红色
这是由于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发育不完善导致血液在下肢汇集造成的,这种上、下身皮肤颜色不同的现象可以通过移动新生儿的体位得到矫正。
“怪”现象四:新生儿的手或脚也会出现变蓝的现象
新生儿的手或脚也会出现变蓝的现象,特别是当孩子躺下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妈妈们是不是会被“蓝精灵”宝宝吓了一跳呢?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造成这种现象同样是由于新生儿的血液循环相对不足所造成的,如果将新生儿抱起或移动体位,这种皮肤颜色就可以改变,这种蓝点(亦称“蒙古蓝斑”)看来像挫伤,常出现在新生儿背部的下方并带有黑色的皮肤色调,几乎所有非洲和亚洲的新生儿都有上述斑点,这些斑点是无害的,会自然地消退。
新生儿6种正常的异常现象
1、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体重减轻,是因为宝宝在妈妈体内一直泡在羊水里(100%湿度),再加上宝宝进食还没上轨道,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肤排出肉眼看不见的水分等,使体内水分丢失,造成体重在出生一周内减轻。减轻的重量最多可达到出生时体重的10%。随着宝宝渐渐适应,到了第10天,体重就会增加。若在10天后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则可能是喂养不当或受疾病影响。
2、吐奶
未到3个月的宝宝,贲门(bēn mén 贲门是人或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为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是胃上端的入口)肌肉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胃容量较小,所以,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或轻拍背部时,从嘴角慢慢溢出或多或少的白色奶汁。因此,喂完奶后,家人可用手轻拍宝宝背部几分钟,避免宝宝过度哭闹。随着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奶水若是喷射出来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带有黄绿色的物质,就需进一步检查。
3、头顶肿起
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像肿起一个包。这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在产道内受压引起的。有的婴儿出生后头部出现柔软的肿块,这是分娩时受压而引起的头皮水肿或血肿,一般在出生后6~10 周可消失。但是如果肿块增大或在10周后仍未消失,要及时就医。
4、长马牙
新生儿的齿龈边缘或上顎中线附近,常会长些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数量从1到数十颗不等。这些颗粒在临床称上皮珠,俗称马牙,是牙齿发育最原始的组织,在胚胎发育6周时,由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质变厚形成。一般2周左右就可自行吸收,不能用针挑或用布擦,以免损伤黏膜,引起感染。
5、尿色发红
新生儿在最初几天尿色发深,稍有混浊,有时尿布上可看见淡淡的红色,属正常现象,一般5~6 天后会消失,但如果10天后仍有此情况,则为异常,要及时就医。
6、眼球尚未固定
一般而言,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斗鸡眼,且眼部肌肉调节不良,常有短暂性斜视,属正常生理现象,尤其好发于脸型宽阔、鼻梁扁平的宝宝。父母应常抱宝宝看室内或外面各个地方,促进宝宝的眼珠不断转动,防止斗鸡眼。但是如果宝宝1 岁以上仍存在斗鸡眼,需要到医院眼科检查。
新生儿六种异常现象不必惊慌 新生儿脱水热
表现:新生儿出生后第2-4天,体温可很快上升到38-40℃,持续数小时,多则达1-2天;宝宝除烦躁不安,啼哭不止外,无其他感染中毒症状,医学上称为“脱水热”。
原因:这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保暖过度,使小儿体温升高;呼吸增快,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增多,此时若补充液量不足,即可导致脱水而发热。再者,宝宝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排除大小便等失去相当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体内水分不足也会导致发热。
处理:为预防本症的发生,在宝宝初生几天内,如母乳不足应补充液体,喂开水或5%-10%的葡萄糖液,每2小时一次,每次10-30毫升;口服有困难时,可静脉补液,补充液体后,热度随即下降。同时,也应避免过度保暖和注意环境温度。
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
1、溢乳:新生儿胃体呈水平位,胃容量小,胃入口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幽门肌肉却相对紧张,进入胃内的奶汁,不易通过紧张的幽门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贲门,返流回食道,溢入口中,并从小嘴巴里流出来。另外,新生儿消化道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这也是造成奶汁返流的原因。生理性溢乳不需要治疗,只要注意护理,一般随着月龄的增加,都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2、上皮珠、马牙和螳螂嘴:有的新生儿口腔硬腭上,可见一些白色小珠,医学上称为上皮珠。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致,对宝宝没有任何影响,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不必处理。新生儿齿龈上也可能有白色小珠,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这种现象俗称“马牙”。新生儿口腔内两颊部,会堆积一小堆脂肪垫,俗称“螳螂嘴”。和上皮珠一样,马牙、螳螂嘴也不需要处理,它们会自行消失的。
3、乳房增大、乳头凹陷:不论男婴还是女婴,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触感上有蚕豆或山楂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流出。新生儿乳房增大,是胎儿期母体雌激素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内即可自行消退。新生儿乳房肿胀,千万不要挤压,如果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造成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如果是女婴,挤压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成年后会影响乳汁分泌。
4、黄疸:也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黄疸。这是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性引起的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2毫克/分升,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暂时性黄疸,发生率为50%左右。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5毫克/分升,暂时性黄疸发生率在80%左右,出生7~10天后自然消退。
5、生理性体重降低(塌水膘):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新生儿的普遍现象。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睡眠时间长,吸吮力弱,吃奶时间和次数少,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排泄量也相对多,再加上妈妈开始时乳汁分泌量少,所以新生儿在出生的头几天,体重不增加,反而下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俗称“塌水膘”,新手妈妈不必着急。在随后的日子里,新生儿体重会迅速增长。
新生儿6种正常的异常现象
1.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体重减轻,是因为宝宝在妈妈体内一直泡在羊水里(100%湿度),再加上宝宝进食还没上轨道,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肤排出肉眼看不见的水分等,使体内水分丢失,造成体重在出生一周内减轻。减轻的重量最多可达到出生时体重的10%。随着宝宝渐渐适应,到了第10天,体重就会增加。若在10天后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则可能是喂养不当或受疾病影响。
2.吐奶
未到3个月的宝宝,贲门肌肉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胃容量较小,所以,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或轻拍背部时,从嘴角慢慢溢出或多或少的白色奶汁。因此,喂完奶后,家人可用手轻拍宝宝背部几分钟,避免宝宝过度哭闹。随着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奶水若是喷射出来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带有黄绿色的物质,就需进一步检查。
3.头顶肿起
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像肿起一个包。这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在产道内受压引起的。有的婴儿出生后头部出现柔软的肿块,这是分娩时受压而引起的头皮水肿或血肿,一般在出生后6~10 周可消失。但是如果肿块进行性增大或在10周后仍未消失,要及时就医。
4.长马牙
新生儿的齿龈边缘或上顎中线附近,常会长些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数量从1到数十颗不等。这些颗粒在临床称上皮珠,俗称马牙,是牙齿发育最原始的组织,在胚胎发育6周时,由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质变厚形成。一般2周左右就可自行吸收,不能用针挑或用布擦,以免损伤黏膜,引起感染。
5.尿色发红
新生儿在最初几天尿色发深,稍有混浊,有时尿布上可看见淡淡的红色,属正常现象,一般5~6 天后会消失,但如果10天后仍有此情况,则为异常,要及时就医。
6.斗鸡眼
一般而言,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斗鸡眼,且眼部肌肉调节不良,常有短暂性斜视,属正常生理现象,尤其好发于脸型宽阔、鼻梁扁平的宝宝。父母应常抱宝宝看室内或外面各个地方,促进宝宝的眼珠不断转动,防止斗鸡眼。但是如果宝宝1 岁以上仍存在斗鸡眼,需要到医院眼科检查。
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现象
斜视的眼睛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在产道中受过挤压,所以眼睑会有些浮肿,一般在2-3天就会消失。而让妈妈感到惊讶的是,宝宝怎么会老斜着眼睛看东西?别紧张,这其实是“生理性远视”造成的,通常在2-4周以后就可恢复正常;此时的宝宝,超过20厘米外的东西是无法看清的,而到一个月后,视力就能基本正常了。
提示:如果3个月后,宝宝仍旧斜视,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短暂的窒息
刚出生的宝宝呼吸的惟一通道是鼻子,虽然较高位置的喉头,保证了吸奶时不会意外地着呛,但也造成了他无法用嘴呼吸的生理特点。
此外,由于宝宝的肺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有时会有10秒钟左右的“窒息”。不过,6个月后就会正常起来。
提示:宝宝睡觉时,不要捂住他的鼻子;鼻孔堵塞时,应及时疏通,不然,会引发窒息危险。 分叉的舌头
刚出生的宝宝,口腔的上腭中线两旁或牙龈边缘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这是传说中的“马牙”,一般不会影响婴儿吸吮,2~3周后就会消失;宝宝的小舌头伸出来时,舌尖看起来像是要从中间分叉了一样,大约在1岁之前,这种“可怕”的现象就消失了,舌尖会向前生长。
提示:传说中的“马牙”是不祥之兆,说要用针挑破它,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因为口腔黏膜很薄,血管又很丰富,稍不小心,就会造成感染,引致败血症。
泌乳的乳房
宝宝出生后3-5天时,乳房可能会肿大,变得像蚕豆一样大小,有时还可能流出少量乳汁样黄色液体。这是由于胎儿时受母亲分泌的激素影响所致,一般在2-3周就会自然消失。
提示:不要随意地挤压宝宝的乳房,不仅会破坏其乳腺功能或造成乳头扭曲,还可能使娇嫩的皮肤发生破损,造成炎症。
弯曲的手脚
刚出生的宝宝手脚看起来有些弯曲,甚至有些足内翻或弓型腿,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弯曲的时间太久,两个月后就会舒展开来的。见宝宝的平足也不必慌张,4到6岁左右就会发育完全的。
低体重儿怎么引起的
低体重儿跟妈妈的怀孕年龄有关。妈妈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妈妈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胎儿在母体中的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孕35至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孕40周至43周,体重增加较慢;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
妈妈的健康和营养状况会影响宝宝。孕妇患心脏病、肾病等疾患,新生儿出生会体重低。气喘孕妇怀孕期内并无发病现象,但其胎儿在出生体重上也普遍存在着明显偏轻的非健康迹象。
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孕妇节制肉食,造成妊娠贫血,这样不仅导致孕妇、头晕等,还会造成胎儿慢性缺氧。胎儿出生后若体重过低,不仅体力差,智力也差且反应迟钝。新生儿期的9种特殊生理现象
(1)“马牙”,出生不久宝宝口腔中的上腭和牙龈部位,会出现多少不一的黄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的,数周后会自然消失,民间有个陋习,特别爱擦拭或挑破“马牙”,有害无益!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诱发鹅口疮,严重的会导致败血症。
(2)“螳螂嘴”,出生不久宝宝,两侧颊部会有轻微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宝宝吸吮乳汁,随着年龄增大,口腔吸吮能力增强,这个脂肪垫会慢慢消失,这不是感染导致的肿胀,不需要治疗,民间也会像对待“马牙”一样,主张擦拭,有可能导致局部感染甚至是败血症的危险。
(4)乳腺肿大,男宝宝和女宝宝都有可能在出生后3-7天内会出现乳腺肿大,多数是双侧同时肿大,但部分有不对称肿大,有蚕豆或核桃大小,有时还伴有一侧乳头轻微内陷,这是由于来自妈妈的雌激素中断造成的,2-4周后宝宝乳腺肿大自然消退,这期间切忌挤压乳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6)新生儿红斑,宝宝出生1-2天在头部、躯干和四肢会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红斑,称为新生儿红斑,有些严重的红斑中间的皮肤偏白,周围的边比较红,称为新生儿毒性红斑,有嗜酸粒细胞浸润,一般数天后自然消失,不需要做特殊处理,红斑持续超过一周,可以看医生排除其他皮肤疾病。
(8)生理性体重下降,宝宝出生后一周内适应环境能力差,进食和吸吮能力不强,进食母乳不够,排泄胎粪和尿液多,皮肤和呼吸道丢失水分等原因,会出现短暂的体重下降,这种生理性体重下降会在一周后逐渐恢复,一般来说体重变化低于10%,如果体重变化超过10% 需要看医生排除其他疾病。
(9)生理性黄疸,出生后出现的皮肤轻度黄染,但是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有重叠出现的情况,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黄疸的治疗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和程度来决定治疗的方案,我会另外整理一篇微博关于如何认识黄疸,之后和妈妈分享。
新生儿几种特殊的生理现象
乳腺增大:新生儿出生后,其乳房有圆锥样增大,甚至还会分泌少量乳汁,一般2~3周消失。此属正常现象,并非病态。因为妈咪临产时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产素较多,这几种激素都是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的物质。胎儿会从母体接受一定量的激素,所以乳房肿大。婴儿出生后,激素来源中断,其体内激素逐渐消失,而生乳素则在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仍在体内维持相当的浓度,导致乳房增大现象出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延续一个月后会逐渐消失,大人们不可挤压及做任何处理。
黄疸 : 大约半数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5天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现象,在一周内达到高峰,10~12天逐渐消退,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约持续一个月。这是正常现象,称作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期间,只要能吃上母乳,很快会自然消退。但如果出现时间比生理性黄疸早、重,或消退时间过晚,都属于病理性黄疸。妈咪应在宝贝出生1~2周内密切观察黄疸的发展情况,如皮肤呈橘黄色,白眼球及眼泪都已发黄,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说明黄疸已超出正常的范围,应立即就医。
上皮珠 : 在出生不久的孩子口中,会看到牙龈或上腭上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的小球,俗称马牙,医学上称“上皮珠”。马牙不是真正的牙齿,也不是病,而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种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会自然脱落,不需做任何处理,更不能用针挑。
见红和白带 : 部分女婴因受母体里带来的雌激素的影响,在出生后几天里阴道会流出一些血样黏液或白色黏液,这是假月经和白带。医学上称假月经为见红。出现这些现象,无需治疗,数天后会自行消失。
打嗝 :多数婴儿常有打嗝的现象,这是正常的,是由于小宝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当婴儿受到轻微刺激如冷空气吸入、进食太快、吸奶时将空气吞入胃内等,都会引起打嗝。此时,只要将宝宝头抬高,拍打背部,将胃内的空气拍出或等胃内的食物往胃下端的肠道里排出一部分,嗝就可以止住了。随着宝宝的成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打嗝现象会自然好转。
色素斑 :色素斑常见于新生儿后背、骶尾部、臀部,为大片灰蓝色或紫色胎生青痣,不高出皮肤,是皮肤深层色素细胞堆积而成,不影响健康,一般在生后4~5年会自行消退,不需治疗。
大肚子 :新生儿肚子大,是因为腹肌发育不完善,腹壁比较松弛而受胃肠空盈的影响所造成的。有的妈咪常常把宝贝的腹部膨隆误认为是腹胀,其实它是正常现象。随着婴儿年月的增长和腹肌逐渐发育,腹部会渐渐平坦的。
经常想呕吐是什么原因
原因之一疾病性呕吐。疾病性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有如下几种:胃病,胃病是引起经常呕吐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次咽炎也是经常呕吐的原因之一,咽炎常常刺激咽部以引起咽部反射,在早晨刷牙或者吐痰的时候就会容易发生呕吐的现象。另外一种疾病性呕吐的原因就要数疼痛了。当人体受到外界侵袭,而产生剧烈或长期的疼痛的时候,就会有恶心、呕吐的行为发生,这是人体对疾病所表现出的正常反射行为。
原因之二非疾病性呕吐。非疾病性呕吐的原因常常有心理性,这种常常见于女性,这样类型的呕吐常常是因为当事人接触过某些不良场景或经历,然后在稍微相关的场合下自己发生联想产生的。另外一种非疾病性呕吐的原因是女性妊娠,当女性怀孕的时候,由于体内有一部分外来物质在体内安营扎寨,所以常常以呕吐的形式表现出来。
新生儿起痱子以后该怎办啊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尤其是在夏天,很容易出现起痱子的现象。宝宝起了妃子以后会很不舒服,就会有苦恼的现象,于是妈妈们就很担心,不知道要怎么办好,尤其是新手妈妈,那么孩子出现了起痱子的现象该怎么办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新生儿出现痱子,那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过分担心婴儿着凉而给她穿的太多,新生儿提问略高于成人,本省就容易出汗,若是捂着,容易生成痱子。 2.每天给新生儿洗澡,注意保持清洁和个人卫生,喂奶时有时可能从下巴滴漏到脖子,长期捂着会生成痱子,即时发现并擦干。 3.使用一些热痱粉(确定是痱子而不是奶癣后使用)
宝妈不用担心,这几天可以用十滴水兑些温开水给宝宝擦拭(刚擦上去的时候皮肤会有点红,但是不用担心,一会就会消下去的),洗澡的时候也放一两瓶在水里给他洗,洗完澡擦干后擦点痱子粉,洗几次就没事了。夏天宝宝的皮肤很容易有痱子,妈妈们平时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宝宝出汗要及时给他擦干,洗澡的时候可以在水里加点花露水或者宝宝金水,洗完澡擦干后擦点爽身粉,这样宝宝皮肤一般就不会有什么事的了。
另外现在夏天热了,宝宝平时要多喝水,妈妈也可以买点三公仔小儿七星茶给他喝或者泡点金银花和菊花水给他喝,这些没什么副作用的,对宝宝消暑祛痱都很好,平时都可以经常给他喝的。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新生儿起痱子的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我们知道,夏天热,很多大人也有出现起痱子的现象,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发现宝宝期肺癌以后要按照以上讲解的办法来给孩子治疗,如果实在是治不好,就要去医院让医生诊治。
宝宝36.9算发烧吗
正常新生儿体温大概是36.4℃,但每个孩子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超过37.5℃可考虑发烧。如果宝宝出现前额、后背、胸前摸起来比平时烫,可考虑为发烧。
由于婴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常常会出现因环境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体温异常,如穿衣过多、室温过高、吃的少、尿少等因素常会导致婴儿出现非疾病性的体温增高;反之室温过低、保暖不好、液体摄入量不足也会出现低体温。正常来说,新生儿的体温都会比较低,而且怕热。
婴儿呼吸很快是什么情况
想无微不至照顾新生宝宝的同时,新手妈妈们一定要先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即使是健康的宝宝,也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状况会让爸爸妈妈担心害怕,下面介绍15种非疾病的新生儿异常状况,让新手爸妈们更了解宝宝的生理机制。
肢体蜷曲
出生前由于子宫内的空间限制,胎儿的动作大都是头向胸,双手紧抱于胸前,腿蜷曲、手掌紧握的姿势。出生后头、颈、躯干及四肢会逐渐伸展开来,所以宝宝出生后常有小腿轻度弯曲、双足内翻、两臂轻度外转、双手握拳,或四肢屈曲等状态。
注意:除非宝宝的大脑或神经发育有问题,否则只要等神经系统的控制逐渐由粗动作进展到细致动作后,这些状态都会自然矫正。
打喷嚏
新生儿偶尔打喷嚏并不是感冒的现象,因为新生儿鼻腔血液的运行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质如棉絮、绒毛或尘埃等便会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这也可以说是宝宝代替用手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种方式。……令人惊异的新生儿本领
注意:突然遇到冷空气也会打喷嚏,除非宝宝已经流鼻水了,否则家长可以不用担心,也不用让宝宝动辄服用感冒药。
以上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一下关于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希望对我们大家都有所帮助。婴儿小的时候会出现各种症状,只有仔细的了解其具体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要时刻的了解宝宝的状况,这样才能确保婴儿身体的健康和安全。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多方位的了解。
新生儿黄疸是生理现象不是病
1、黄疸
由于新生儿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
医生释疑:这属于生理范畴的黄疸,一般7—10天会逐渐消退,早产儿可能到3-4周才会消退。这都是正常的。
提醒:妈妈要给宝宝充足的奶量,让宝宝居住在光线充足的室内。如果黄疸迟迟不退,则可能是疾病所致,家长要带宝宝就医。
2、体重下降
宝宝在出生后2—4天体重不升反降。
医生释疑:在宝宝出生几天内,由于进奶量较少,排出胎粪,皮肤及呼吸时蒸发水分较多,在出生后2—4天体重不升反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提醒:生理性体重下降到10天左右会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如果2周后仍未恢复,家长就要寻找原因,如喂养不足、胃肠道先天性疾病等。
3、吐奶
新生儿宝宝的胃是呈水平位的,就像两头扎住的口袋,胃的上端是贲门,肌肉发育尚 未成熟,比较松弛。胃的下端是幽门,肌肉比较紧张,容易痉挛。
医生释疑: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呕吐反射中枢控制能力弱,若吮奶过急、过多,就很容易吐奶。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
提醒:妈妈给宝宝喂奶时注意量和速度,检查奶头孔的大小,同时避免空气吸入。当宝宝吃完奶后,要竖起轻拍背部10分钟,等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一旦宝宝吐奶,应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奶吸入气管内。
4、乳腺大:
有些新生宝宝在出生后3—5天会出现乳腺肿大,约有蚕豆到核桃大小,部分甚至还有乳汁分泌。
医生释疑:这是由于母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所致,雌激素会使乳腺增大,孕激素使乳汁分泌,一般在2—3周后,逐渐消退。
提醒:当宝宝乳腺肿大时,家长千万不要挤压,乳头可能被挤破,细菌侵入乳腺引起发炎。
5、阴道流血:
少数女婴在出生后1周左右,阴道内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或灰白色粘液分泌物流出。
医生释疑: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母体激素影响,出生后激素影响中断,造成类似月经的出血,一般数天内可消失。
提示:家长不要惊慌,只要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就可以了。
6、鼻塞:
刚出生的宝宝老出现鼻塞,呼吸不畅。
医生释疑:宝宝鼻黏膜的毛细血管很丰富,且鼻腔很狭窄。当有分泌物时,鼻腔很容易被塞住,不一定是感冒。
提醒:父母可用小棉签轻柔地将鼻腔分泌物取出。
7、尿色红:
出生后2—5天,宝宝尿中会带有红色。
医生释疑:由于宝宝尿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分泌增加,可使尿染成红色,并伴有排尿时啼哭,在尿布上也可呈红色,一般持续几天后消失。
提醒:妈妈可在两次喂奶期间,加喂些温开水,促使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