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按什么穴位
头晕目眩按什么穴位
1、头晕目眩按太阳穴
这个位置很好找,顺着眼角边儿,一张嘴,一摸一个坑,这就是太阳穴。揉穴的时候要注意由轻到重,然后再轻轻地揉,最后揉到有酸胀感为宜。所谓酸胀感,就是得气了,得气才能治病。
2、头晕目眩按四神聪
一说到四神聪,你就知道这个穴位是干什么用的,就是四神聪明,又精神又聪明。它的位置就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地方。一寸怎么计算呢?一般我们讲“同身寸”,就是病人自己的寸。把拇指伸出来,大拇指的弯曲部分的这上半截叫一寸。在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一扁指的四个穴位叫四神聪,就是四个穴位。偏离一些也没关系,因为按摩穴位和针灸不太一样,按摩是一个面,方圆一
3、头晕目眩按神庭穴
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翳,雀目,鼻渊,鼻衄,癫狂,痫证,角弓反张。配行间治目泪出;配囟会治中风不语;配兑端、承浆治癫痫呕沫;配水沟治寒热头痛、喘渴、目不可视;配太冲、太溪、阴郄、风池治肝阳上亢型头痛、眩晕、失眠等病症。
4、头晕目眩按印堂
印堂是人体腧穴之一,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属于经外奇穴。此腧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失眠、头痛、鼻渊等病症。
两厘米之内都行。
头晕目眩
头晕可见于运动病(晕车、晕船)、高血压病、贫血、脑动脉硬化、烟酒过量等,以下是几种类型的头晕:
1、脑原性头晕。见于脑动脉硬化(如基底动脉硬化)或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或由此导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其临床特点是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三大症状,还有顶枕部头痛、轻瘫、言语障碍、情绪易激动等表现,一般病情缓慢发展,此类头晕的特点是在体位转变时容易出现或加重。
2、心源性头晕。可见于急性心原性脑供血不足综合征,这是心脏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室纤颤导致的急性脑缺血,可表现头晕、眼花、胃部不适、晕厥等。
3、血管抑制性头晕。常因情绪紧张、疼痛、恐惧、出血、天气闷热、疲劳、空腔、失眠等而促发。患者常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时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管抑制性头晕多见于体弱的年轻妇女。直立性低血压指站立时出现头晕、眼花、腿软、眩晕,甚至晕厥等,常伴有无汗、大小便障碍。
头晕目眩怎么办
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 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分类及常见疾病
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1. 贫血 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3. 脑动脉硬化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4. 颈椎病 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5.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6. 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 1. 对头晕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预防。老人应定期作血压、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规、血脂、血黏度、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部x线等检查,防患于未然。
头晕目眩足疗
头晕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大脑、小脑、三叉神经、额窦、耳朵、内耳迷路、泌尿系统。
头晕保健自疗加强按摩部位:小脑、耳朵、内耳迷路。
1.小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指腹有两条横纹线的中间都是小脑反射区,刚好与颈项相邻。按摩时方向要从外往内方向扣按后再由内往外扣按。
2.大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整个趾腹都是。按摩方向是从上面往下按摩。
3.三叉神经(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外侧骨缘下方的肌肉。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4.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5.耳朵(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脚底的四、五趾与脚掌相交处下方的肌肉。按摩时要由上往下扣住后,往内侧按摩。6.内耳迷路:位于双脚脚背的脚小趾下方,脚掌第一骨头边缘处,触摸时有颗粒微凸感觉。找到微凸的小颗粒,用手按住后定点揉按。
头晕目眩吃什么
1、红枣
很多患者朋友出现头晕目眩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脑供血不足问题引起的。大家在日常食用一些红枣,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补血益气的功效,对于改善自身出现的脑供血不足问题,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调理效果。还可以帮助自身达到一个滋阴补阳的功效。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治愈头晕目眩的一种药物。
2、赤小豆
赤小豆可以帮助自身达到一个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很多老年人朋友也常常因为高血压,高血糖的问题,导致自身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
3、桂圆
桂圆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水果,桂圆中也富含了多种营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可以被人体所吸收。也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
4、橘子
如果大家出现了头晕的问题,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橘子。橘子对于改善自身出现的头晕问题治愈功效也非常明显,柑橘类的食物能够有效地缓解焦躁、紧张沮丧的情绪。
头晕目眩是遗传吗
头晕目眩是遗传吗?你头晕吗?许多人都有,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头晕可单独出现,但常与头痛并发
头晕的原因不一,一般上有下列几种:中耳及内耳疾病——不同的耳部问题都能引起晕眩,如中耳炎 、美尼氏症等,一般感冒病毒也会入侵内耳而引起问题,甚至引致呕吐等现象。
药物影响——一些降血压药、心脏及糖尿药,甚至感冒敏感药等都可能有此副作用。
心律失常——心脏疾病令到脑部供氧失常而引起头晕,其中心跳过慢影响较多。
临床常见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类:血管扩张:颅外动脉扩张最常见于偏头痛 及额动脉炎。颅内外急慢性炎症时,病原体及其毒素可引起血管扩张性头痛;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脑外伤、癫痫发作后、高血压脑病、大量服用脑血管扩张药等均可引起血管扩张性头痛。
血管被牵引、压迫或伸展移位:颅内占位性疾病;急性脑膜炎和脑炎、中毒性脑病、脑水肿、脑积水、静脉窦血栓形成、脑肿瘤或囊虫的压迫堵塞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所致的颅内压增高;还有见于腰穿、腰麻后脑脊液流出较多,颅内压下降,导致颅内静脉窦及静脉扩张引起的头痛。
头晕目眩中医治疗
眩晕类似于现代所谓的前庭眩晕、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周围性眩晕常为发作性,多呈旋转型或上下左右晃动,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短,从数秒至数日不等,常伴耳鸣、听力减退,水平或略带旋转的眼球震颤。中枢性眩晕常见的有摇摆感、地动感、倾斜感,或是头晕脑涨,头重脚轻,脚步虚浮感。眩晕程度较轻,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较少伴耳鸣、耳聋。
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外治法可有效地防治眩晕。
1、药枕疗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湿热敷法 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加热,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有条件者,亦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浓缩液至100ml,用8cm×12cm与12cm×12cm绒布两块,浸透药汁,置于颈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两块电极板,通以15mA强度的直流电作离子透入。本法是中医湿敷疗法的扩大应用,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引入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3、塞耳疗法 灵磁石10g,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双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续5~7天。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肾虚眩晕。民间还有用鲜生地塞患侧耳治眩晕法。
4、耳穴疗法 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贴于双耳穴上(取穴:神门、脑、皮质下、交感,双侧,每次2~3个穴位),3天1换,4次为1疗程。用药时应将橡皮膏严格密封周围,防止冰片挥发。个别人贴药后有欲寐感,以后转清醒,不必多虑。本方也可治失眠证。
5、敷百会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眩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
6、填脐疗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7、敷手心法 曼陀罗叶10g。最好用鲜叶,捣碎,加白酒数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换药2次,对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本品有毒,慎勿内服。
8、敷涌泉法 吴茱萸20g,肉桂2g,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9、足浴疗法 取山栀子、钩藤各 10g,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 1~2次,每次 15~30分钟,连续 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钩藤、桑叶、菊花各 20g,水煎足浴。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10、穴位注射法 患者取坐位,选准双侧风池穴,医者用5号皮试针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推进0.5~0.8寸,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缓缓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此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佳。
怎样食疗头晕目眩
(1)天麻10g,猪脑1个,盐、味精适量。将天麻切片,猪脑洗净,置于瓦盅内。并加适量清水。将瓦盅置于蒸锅内隔水焖蒸,至天麻烂软,猪脑熟后即成。食用时加盐、味精调味,每日或隔日一次,服用3~4次后见效。
此方适用于眩晕眼花、头风头痛、肝虚型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和脑血管意外后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症。有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养等功效。
(2)何首乌100g,鸡蛋2个,葱、姜、食盐、料酒、味精、猪油各适量。将何首乌洗净,切成长13cm、宽15cm的块;把鸡蛋、何首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再放入葱、姜、食盐、料酒等调料。将锅置武火上烧沸,改文火熬至蛋熟,将蛋取出用清水泡一下,剥去蛋壳,再放入锅内煮2分钟。食用时,加味精少许,吃蛋喝汤,每日一次。
此方适用于血虚体弱、头晕眼花、须花皆白、遗精、脱发,以及血虚便秘等症。最适于虚不受补的患者,有补肝肾、益精血、抗早衰的功效。
(3)黄芪30g,枸杞子30g,乳鸽1只,盐、味精适量。将黄芪、枸杞子洗净,乳鸽去毛和内脏、洗净,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将瓦锅放于蒸锅内,置文火上焖蒸,至鸽肉熟即成。食用时加盐,味精调味,饮汤吃鸽肉。一般三天炖一次,3~5次见效。
此方适应于病后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等症,也可用于治疗疖疮溃后久不愈合以及慢性疖病等。
头晕目眩特效偏方
偏方:熟地30,山茱萸、当归、白芍各15克,柴胡6克,肉桂3克。将以上药材水煎服。
此方有补益肝肾的作用,方中的熟地,归肝、肾经,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症;山茱萸归肝、肾经,可补益肝肾,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当归为妇科常用药,可治疗血虚、眩晕心悸、经闭、痛经等症;白芍入肝、脾经,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柴胡归肝经、胆经,可升阳舒肝,治疗月经不调;肉桂归肾、脾、心、肝经,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可治疗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等症。
同样是痛经,张女士的药方不同于怕冷型与气滞型,是因为病因不同。肾水亏,则不能滋养肝脏,肝木抑郁而不舒,又导致两胁饱闷。而肝木不舒,又不能生肾中之火,肾水日益寒凉,人又有腰背难以俯仰之症,表现为腰膝冷。
我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她已经生过孩子了,按说不会有痛经,但她却每月都痛,而且伴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手脚热等肾阴虚症,我让她吃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六味中药制成,重在滋阴补肾。其中熟地为主药,负责补养肝肾;山茱萸、山药为臣药,负责补益肝肾和脾阴,三者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其余三味药材,泽泻利湿而泄肾浊,茯苓淡渗脾湿,丹皮清泄虚热,三者为三泻,为佐药。六味合用,肝脾肾三阴并补,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是治疗肝肾亏损的经典药方。
很多人视六味地黄丸为补肾秘方,长期购买食用,但一些人却越补越虚,于是纷纷投诉六味地黄丸。其实这并不是药物的错误,而是用药不当造成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神药,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有些人吃了不管用,可是有些人吃却能调理身体,比如肝肾两亏的女人甚至可以用它来改善痛经。因此,任何药物都不能乱用滥用,需要对症下药。
头晕目眩怎么办
分类及常见疾病 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1. 贫血 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3. 脑动脉硬化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4. 颈椎病 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5.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6. 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 1. 对头晕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预防。老人应定期作血压、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规、血脂、血黏度、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部x线等检查,防患于未然。
失眠中医针灸如何治疗
腹泻灸法5
取穴:申脉穴。
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腹泻灸法6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错觉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
眩晕针灸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错觉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
轻者可以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可分为旋转性眩晕和一般性眩晕,旋转性眩晕多因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的倾倒感觉为主。
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感觉为主,多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脑性眩晕、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中医学历代文献对眩晕论述较多,如《内经·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眩晕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
《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辨治眩晕当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等等。
失眠这种疾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般来说跟个人的身体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对于中医针灸能治疗失眠吗,效果是不错的同时,针灸可以刺激穴位的同时,又可以对各种疾病起到很好的疗效。
头晕目眩是怎么回事
一是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病人也会常常感到头晕。
二是耳部疾病: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晕。
三是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四是感冒:有时感冒可能会附带有头晕的症状。
头晕目眩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眩晕患者宜安静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应减少头位变化以免加重症状。对眩晕症状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眩晕发作停止后,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和担心再发,而易形成恐惧性眩晕,若单用药物等疗效欠佳,需辅以精神安慰和耐心解释工作。
2、手术治疗:梅尼埃病眩晕严重,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或频繁发作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或眩晕虽不顽固但伴有迅速的进行性听力下降,使听力丧失至少在30dB以上,语言辨别率少于50%,用药物等保守治疗1年以上无效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是既要消除眩晕,又应保持听力和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经颅中窝或迷路后径路,前庭神经切断术,可使眩晕消失且保存听力,但手术难度大;还须防止面瘫、脑脊液漏和脑膜炎等并发症。
内淋巴囊减压术的有效率为60%~80%,亦不影响听力,但应注意前庭小管狭窄、闭塞或囊小畸形等,致手术失败。半规管开窗冷冻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而深受欢迎。
3、药物治疗:治疗眩晕的药物有两大类。
首先是减轻眩晕发作的对症治疗药物。常用的有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倍他司汀;亦可用钙拮抗药,如氟桂利嗪;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拟交感神经药,如麻黄碱;抗多巴胺能药物,如吩噻嗪衍生物等;其他还有地西泮类药物、乙酰亮氨酸和银杏制剂等。
另一大类是针对引起眩晕的不同原因进行治疗。例如对前庭神经元炎可加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用钙拮抗药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可给予颈部牵引、理疗和按摩治疗等。
4、针灸疗法
体针: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刺太冲穴,泻法。气血虚眩晕,可选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取补法或灸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风池、行间、侠溪等穴,取泻法。兼肝肾阴亏者,加刺肝俞、肾俞用补法。痰浊中阻者,可选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泻法。各种虚证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
耳针:选用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捻针。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头针:选双侧晕听区,每日1次,5~10日为1个疗程。
头晕目眩怎么治疗
1、洗浴
可以尝试用水来缓解头痛有试验证明,通过洗浴可获得满意效果,但是洗浴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水温不宜超过35至36摄氏度。
有人适宜用淋浴的方法,如果头痛时感到脊背和脖子发紧发硬,可用细缓的温水水流冲洗这些部位5-10分钟。
2、梳摩痛点
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梳摩100下,每天早、中、晚饭前各一次,便可达到止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