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人群有哪些
肠镜检查人群有哪些
1、长期胃痛、胃酸、胃胀治疗无效者;
2、确诊胃炎、肠炎,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
3、需对胃炎、肠炎病进行辩证分类分型者;
4、长期腹泻、腹痛、便秘治疗无效者;
5、长期习惯性腹涨、腹泻者;
6、饮食正常,大便长期不成形者;
7、长期每天大便两次以上者;
8、长期两天大便一次者;
9、大便不正常,身体近期急剧消瘦者;
10、大便有粘液、脓血者;
11、肛内长期瘙痒者;
12、长期肛周下坠者;
13、无任何原因身体异常消瘦者。
肠镜检查无痛吗?中康体检网健康专家邱老师介绍: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苏醒。
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但肠镜检查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麻醉意外、有时麻醉复苏过程较长、费用较贵等。
肠镜是否非常痛苦
大部分人都认为肠镜检查十分痛苦,但实际上并没有传说中的痛苦,绝大多数人群都可以耐受,如果实在恐惧肠镜检查的也可以采取无痛的检查方式。
大肠癌可以做哪些检查
1、大便潜血检查:
大便潜血检查是用单克隆免疫试剂检测出大便中有无微量出血,进而间接判断肠内有出血性病变。潜血检查需连续3d留取早晨大便行潜血试验,标本取黄豆大小大便即可,检查前及期间不可进食猪红等以免造成假阳性。这种方法最常用,简单易行。
2、肠镜检查:
大便潜血阳性者需行肠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必要时肠镜中取微量组织病理确诊。肠镜的优势在于可观察全结肠,并可做活检和息肉治疗,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但肠道准备复杂。(说明:肠癌多由肠腺瘤或息肉恶变而来,息肉恶变需3~15年过程,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筛查过程中发现并摘除能预防癌变。大肠癌,以早中期肠癌为多,可行肠镜下电切除或手术切除,效果极佳。)
所以,我们建议,20-40岁的人群每隔3-5年做全面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合并有早期症状的人群则需要每年做胃肠镜检查。
大肠癌该怎样筛查呢
(一)对平均危险人群的筛检
据资料表明,中国人直肠癌75%以上为低位直肠癌,能在直肠指检时触及。因此凡老年人体检时,应将直肠指检列为常规,遇病人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也应行直肠指检。
许多患者发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但未能及时进一步检查,结果延误诊断,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应引以为戒。一般人在40-50岁时,结肠癌、直肠癌发病率开始明显上升,大约75%的大肠癌发生于这些平均危险人群中。对这些平均危险人群,应从50岁开始,每年行大便潜血检查,连续3次,无症状阳性者的癌肿发现率在1%以上。如任何一次标本阳性,则行乙状结肠镜及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另外也可采用每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每5-10年进行一次气钡对比灌肠造影,或每10年进行一次全结肠镜检查。
(二)高危人群的筛检
对大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检包括:
1、如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中有一人患大肠癌,则本人患该病的危险性增加,应于40岁时开始行乙状结肠镜、粪便潜血或二者兼施的标准筛检。
2、曾行大肠癌根治术者,发生复发性癌或新癌的危险性增加。术后要动态观察癌胚抗原(cea),若cea持续不降或短期下降又复升高者,要考虑切除不完全或复发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探查肿瘤的存在。如果行大肠癌切除术者术前未进行彻底检查,则推荐术后1年内行结肠镜检查。如果本次或术前结肠镜检查显示正常,则下一次结肠镜检查可在3年后进行,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
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的先天或获得性缺陷所致。该基因的突变多发生在20-30岁时,可导致结肠发生成百上千个腺瘤。40岁以后,携此基因者几乎100%发生癌变。对于这种家系成员,应接受遗传学咨询,并从青少年时期即进行定期的结肠镜检查。
4、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与息肉的大小相关。息肉愈大,癌变机会愈多。初次检查发现腺瘤,一律电切活检,证实为腺瘤者,3年后应随访进行结肠镜检查。如第一次随访检查显示正常或发现单个小型管型腺瘤,则下次随访检查可延至5年之后;相反,如息肉体积大,数目多,则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5、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直肠癌,是一种在同一家族中有多个患结肠癌、直肠癌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凡疑及该病的个体,应从20岁-30岁开始每1-2年,40岁以后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6、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这种危险于患病后8年开始,以后持续稳定增加。对全结肠炎患者应于患病8年后,左结肠炎患者于患病15年后,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7、过去一直认为黑斑息肉病患者息肉不会癌变。但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黑斑息肉病病人患癌的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一项调查显示黑斑息肉病病人恶性肿瘤发生率为20%-23%。因此,对于黑斑息肉病患者,应进行积极的随诊和检查治疗。对10岁以上患者,常规每两年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20岁以上患者,每两年还应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
8、对于大于1厘米的息肉,尤其有腹部症状者,应尽可能经内镜电灼,择期剖腹手术或在纤维结肠镜的辅助下经腹腔镜切除息肉或病变肠段;25岁后,每年接受包括腹部、盆腔的全面检查;女性患者还应行乳腺检查、宫颈涂片和盆腔b超检查。
孕前检查人群有哪些
1、未做过婚检的;
2、夫妇双方或一方有遗传病史、有家族遗传病史、有慢性疾病、有传染病;
3、女方年龄≥30岁;
4、有不良产史,如习惯性流产、死胎、死产、智力低下儿;
5、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夫妇;
6、夫妇双方工作生活中接触不良因素,如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农药、有害环境等;
7、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药物成瘾、偏食等;
8、饲养宠物的人。
肠镜检查痛苦吗
很多人都觉得最肠镜会非常的痛苦,但是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如果真的非常痛苦的话,还会有这么多人去做肠镜吗?所以不用担心的哦。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听某某人讲,肠镜检查时痛的不得了,于是就产生了恐惧的心理。这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随着现代内镜设备的飞速发展和内镜检查技术的日益成熟,很多人在检查后淡淡地一笑说:不过如此。更有少数病人竟能欣然入睡,不知不觉完成了检查。多数病人表示,如有必要愿意再次接受肠镜检查。
分析一下肠镜检查时产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有:肠胀气、积水;肠子受到牵拉;肠子本身存在粘连(如腹腔手术后),病人精神紧张、疼痛阈较低,天生怕痛。
另外,每个人的状况不同,肠子愈长愈深,就会愈不舒服。有的人肠子比较弯,甚至打几个转,做起来难度高,如果医生的检查技巧不足,以及检查技术设备的不完善,当然也会比较痛。
一个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可以针对以上的种种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理。当然,疾病能得到精确的确诊结果,也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一定要照着医生的要求进行认真细致的肠道准备,尽量排净大便。是否有腹部手术史,平日怕不怕痛等等都要与会诊医生讲明。
消化不良可能是胃癌的症状
消化不良可能“大件事”
人的胃肠道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广东夏季天气湿热,不少人仍按冬天的习惯储存食物,一旦吃了不新鲜的食物,容易导致肠胃炎发作;天气等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也让人承受消化不良之苦。
此外,广东人偏爱生冷、腌制食物,爱喝早晚茶、热茶,爱吃热粥,饭前还爱喝汤,这些饮食习惯都可对肠胃造成不利影响,腌制食品和潮汕工夫茶甚至被广东医学界列入肠胃杀手行列。专家称,咸菜、腐乳等腌制食品含盐高,不但易导致高血压、加重肾负担,还会损害胃肠道黏膜,使人易得胃肠溃疡和炎症;潮汕工夫茶一味求烫,高温茶水刺激食道黏膜,久而久之可能导致食管癌;而饭前喝汤太多则不利消化。“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很多食品适度吃没问题”。专家认为,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20%的癌症。
1周1次消化不良要警惕胃肠道癌症
出现胃胀、胃口不好、肚子痛等症状,随便找几片药吃吃就挺过去的人很多。我国9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肠胃疾病。“消化不良、肝病和胃肠道肿瘤是最常见的胃肠疾病,胃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导致的消化不良的情况更是多见,癌肿也会导致消化不良等症状经常出现”。日常的肠胃不适容易被忽视,但这恰恰是肠胃严重疾病和胃肠道癌症(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癌、肝癌、胆管癌、大肠癌等)的主要元凶之一。专家称,当1周有1次或以上消化不良症状出现时,就该提高警惕,尤其是年纪在40岁以上的人。
“目前筛查消化道肿瘤的方法有钡餐、验血、验便、内镜等,其中钡餐、验血、验便等受客观条件影响较大,而消化道内镜则可确定息肉、肿瘤的大小、位置,还可直接取活检以判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专家举例称,大肠癌一般由大肠息肉经过5年、10年发展转化为癌症,通过内镜检出有息肉时可即时在内镜下将它切除,对于预防肠癌来说能防患于未然。
40岁以上应定期筛查
“吞咽不适、饱胀、消瘦、食欲不振、便血、大便性状改变等,往往是胃肠道癌症的警示,应马上做胃肠镜检查。”等到了疼痛难忍时才去检查和求诊,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加大了治疗难度,也降低了生存希望。有数据显示,广东省早期胃癌检出率仅为13%,全国90%的胃癌患者被检出时已处于发展期甚至晚期,治疗难度更大。
据悉,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规定国民要定期做内镜检查,其中日本规定30岁以上的人每年的例行体检要包括胃镜检查。“我国还没有相关要求,但业内普遍认为40岁以上就应当进行相关筛查”。专家提醒,除了有吞咽不适、饱胀、便血等胃肠警示症状外,有胃癌家族史、饮食多油多肉者,应被视为重点筛查人群。至于做哪个部位的内镜,一般可根据医生建议和自身情况决定,如上消化道有不适的人应该做胃镜,肚脐附近疼痛的人可做钡餐、小肠镜、胶囊内镜等筛查,下腹痛的人较适合做大肠镜检查。
专家建议
胃镜肠镜应定期做检查
即使没有出现吞咽不适、饱胀、消瘦、食欲不振、便血、大便性状改变等明显的消化道警示症状,胃镜、大肠镜也应该作为某些人群的健康体检项目。
提倡40-45岁开始做第一次胃镜检查,若无明显病变3年复查一次,若有增生等病变则要半年或1年复查一次;大肠镜从50岁开始做第一次,无明显病变10年复查一次,否则需要2年-3年复查一次。
高危肠癌人群筛查4注意
1、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史长达7年以上的患者而言,由于其发病原因不太明确,随着长期慢性结肠炎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因此这类高危人群应接受结肠镜检查和结肠黏膜活检,检查间隔时间为1~3年不等
2、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FAP)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直系亲属中1/2的人可能被遗传此病,而且罹患此病的患者45岁以前绝大多数会转变为癌症。因此有此病家族史的人自青春期后,患者及家属每1~2年都应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以免耽误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
3、有过肠癌病史的人也属高危人群,由于手术及其他原因很可能造成肠癌复发甚至转移,所以根治术后仍需严密检查,不可掉以轻心。患者手术后6个月及前2年内每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以排除局部复发,此后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检查。
4、对于遗传性非息肉性直肠癌家族史者,由于这类患者出现癌症的年龄多半在50岁以下,其家属患癌的机会远远高于一般人,所以这类高危人群从20岁起或早于亲属发病年龄10年起,每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肛肠镜检查和肠镜检查有什么区别
都是由肛门进入,直肠镜是利用一条长约20CM直管,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由肛门慢慢进入直肠,以检查直肠部位之病变,肿瘤或溃病,如有需要可取组织检验;结肠镜一般是纤维结肠镜,较长,由肛门慢慢进入到结肠,检查结肠部位病变、肿瘤或者溃疡等,二者主要区别在于检查部位不同
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
肠镜检查是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但肠镜检查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麻醉意外、有时麻醉复苏过程较长、费用较贵等。
肛门镜属于肠镜的一种,只是观察的部位比较浅,只能看肛门和直肠的部位,所以叫肛门镜,肠镜主要用于观察整个结肠用的,同时也能看肛门和直肠。如果是考虑疾病在肛门附近,用肛门镜即可,如果考虑疾病位置比较深究需要用肠镜了,而且肛门镜不需要准备肠道,而肠镜需要准备肠道。
哪些是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通过切除结肠息肉,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结肠镜检查时可以很容易地切除息肉。但目前预防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利用结肠镜检查作为预防医学检查的一部分。因此,对那些结肠癌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 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患结肠癌或者结肠息肉的;
- 有结肠癌病史或已切除结肠息肉的人;
- 糖尿病;
- 超重人群;
- 患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的女性;
- 吸烟者;
- 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
肠镜检查过程
1、服上药后如排出物含有粪便或粪水样液体,应及时告诉肠镜检查医护人员,以作进一步的肠道处理。
2、为了便于进镜或看清肠腔的粘膜形态,医生有时需要向肠腔内注入少量空气以扩张或暴露肠腔,此时患者常感到腹胀,有解大便的感觉。
另外,由于大肠弯曲迂回,专家介绍有时肠子的弯曲角度太大,或患者有腹部手术史,肠粘连,肠镜在通过时,患者会感到一些胀痛。这时最好作深呼吸,不要过度紧张,否则易发生肠痉挛,增加医生进镜的难度与风险,延长操作时间。
3、检查平均约需要15分钟左右,有时因个体差异,或大肠有异常情况,检查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
肠胃镜检查会痛苦吗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胃肠镜检查。虽然胃肠镜检查是诊治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家一听到肠胃镜检查是莫名的恐惧感。因此,有些人拒绝做这项检查,延误了病情。
无痛胃肠镜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
无痛胃肠镜就是在进行胃肠镜检查前,将一种或几种安全高效的经脉麻醉药注入静脉中,1分钟后,随后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全身放松,然后医生就可以顺利全面的进行检查。在整个过程中,患者全身是很放松的,不会有任何恶心、反胃及不适疼痛的感觉。检查完成后,麻醉效果快速消退,给患者减少很多疼痛跟不适。患者只需要检查后稍微休息一下,就能够完全清醒,15分钟后即可自行离开医院回家。这种技术借助麻醉手段,开展无痛苦胃镜,在舒适睡眠状态下完成对胃部的探查,让需要诊查的人群更容易接受胃镜。特别适合于对胃肠镜检查耐受性差的老年人和害怕疼痛,不愿做胃肠镜检查的成人和儿童。
因此,无痛胃肠镜体现了安全快捷的特点,减少了检查者的痛苦,诊断率有所提高,效果好,与传统的胃肠镜来说更具有优势。所以患者要进行胃肠镜检查时,不要因为恐惧就放弃检查,放弃早发现问题的途径。
什么是肠镜检查
什么是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
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但肠镜检查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麻醉意外、有时麻醉复苏过程较长、费用较贵等。
肠镜检查的概述
肠镜检查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和医疗监护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无痛肠镜检查。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但肠镜检查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麻醉意外、有时麻醉复苏过程较长、费用较贵等。
早期结肠癌治愈率
许多专家在会上呼吁,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峰期是60岁。对于健康人群,到了45岁最好去做一个肠镜检查。结直肠癌从早期症状演变为晚期大约有10年以上,而早期肠癌治愈率可达90%。
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
2013年浙江省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症患者占了全部癌症的10.62%,位居第三,仅排在肺癌和胃癌之后。专家说,结直肠癌的高发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尤其是饮食、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联。虽然目前对结直肠癌的诊疗更加规范,但仍然有很多患者在发现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这也带来了更多更新的课题。
专家介绍,从全国及浙江的肿瘤发病情况来看,结直肠癌的发病几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且结肠癌比直肠癌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20年前,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比例约为3∶7,而如今则已经变为5∶5了。
肠息肉易致大肠癌
专家提醒,有近8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而高危性肠息肉完全可以通过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并切除。
专家透露,美国曾做过一项研究,对比切除肠息肉和未切除肠息肉的两类人群,结果发现切除肠息肉的人群患大肠癌的几率降低了4倍左右。当然,肠息肉是较为普遍的情况,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癌变,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大约有30%的中老年人都会存在肠息肉。一般来说,直径较大的息肉存在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要根据医生的检查结果而定。
肠息肉大致可分为炎性息肉、错构瘤息肉和腺瘤息肉,其中炎性息肉、错构瘤息肉几乎不会癌变,而腺瘤息肉癌变的几率相对较高。
早期肠癌治愈率达90%
李德川建议,45岁以上且从未做过肠镜检查的人群应做一次肠镜检查,并定期检查,可以早发现息肉、早切除,避免癌变。
肠镜不仅可以检查出早期肠癌,还可分辨肠息肉的性质、大小,医生可以据此直接对高危肠息肉进行同步无痛切除,患者仅需休息1小时左右即可自行离开,大大降低患者癌变的几率。而发现早期肠癌后,其治愈率可达90%左右。
“肠镜检查正常的,可3至5年复查一次;肠镜检查有息肉的,3至6个月要复查;有多发性肠息肉的,可在肠镜检查同步摘除;发现息肉病(息肉个数在100个以上)的,才会建议切除该段肠管,在尽可能保留正常肠段功能的前提下,考虑扩大预防性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