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草药引起肝毒性损害的原因

中草药引起肝毒性损害的原因

(1)肝脏作为处理化学物的工厂, 发挥其清除和代谢亲脂性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学物的作用,有可能接触到反应性的中间代谢产物,导致损伤。

(2)传统上认为“无毒”的中药品种,现在发现其具有肝毒性,如黄药子、天花粉、番泻叶、何首乌等。

(3)中草药中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的情况不少,可因误认误用而致中毒。如防己有广防己、粉防己等,广防己临床报道有肝、肾毒性。

(4)药物因产地、种植、采收季节、加工炮制、运输贮存等条件不同, 也可影响其药效和不良反应,如服用大剂量未经炮制的生首乌会导致肝脏的损害。

(5)中草药引起的肝毒性损害也与剂型、剂量、配伍和使用方法等有关,如中药栀子常规剂量为3~9g,倘若服用30g甚至更高的剂量,可能导致肝损伤。

哪些生活方式很伤肾

1.饮食太咸

饮食偏咸,尤其是某些零食盐分含量过高,例如吃炸薯片、方便面等会让人不知不觉吸收过量的盐分,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2.滥用镇痛药

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肾损害。肾损害可表现为:乏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出现血尿和无菌性脓尿,并伴有关节痛等症状。有的直接会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病综合征,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过量服用某些中草药

近年临床不断发现,服用某些中草药(包括中成药)可引起肾功能损害。会“伤肾”的中草药有: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生草乌、使君子、青木香、广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最大,其次是关木通。关木通伤肾的原因是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

谁说中药天然无毒

不少中成药可伤肝

马雄临床上遇到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服用一味名为土三七的中草药所致。中药典上称土三七有活血、止血、宁心、利湿、消肿和解毒的功效。然而生活中,不少国人则把其当成补药泡酒、泡茶,每天喝上一点。

老高今年50岁,自己在房前屋后种了些土三七。听人说这药很滋补,于是不但用土三七泡了酒每晚喝上几口,只要自己有个腰酸背痛,他就采上一把土三七泡茶。没想到最近老高突然变胖了,脸色蜡黄,时常觉得没力气,腰和下肢都有些浮肿。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肝窦静脉阻塞综合征,着实让全家捏了把冷汗。马雄随后对其进行肝脏病理检查以便筛查病因,最终确认,这正是由土三七所致。

马雄在临床治疗上发现,肝窦静脉阻塞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中草药,有近2/3的病例是由于服用“土三七”导致的。药理学研究发现,土三七中含有的吡咯环成分导致了这种严重肝病的发生。

此外,据谢青介绍,有些疾病会用到黄药子,但已有明确的毒理性研究证明它有肝损害,也有临床病例报道。

而另一味中药——雷公藤在临床上虽然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但它对肝的损害也是非常确切的,已有研究建立了动物模型,而且1990年-2010年20年期间国内文献报道的跟雷公藤相关的肝损害病例有185例之多。

此外,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川楝子、骨折后经常会用到的淫羊藿和补骨脂,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都存在肝损伤的风险。

而除了单味中药,实际不少中成药同样也都有导致肝损伤的危险。谢青举例道,一度病房里一下子收治了十几位病人都因为肝功能不好,伴有发烧,而肝炎病毒指标都是阴性的,询问用药史后发现,这些患者都接受过中医的痔疮治疗,治疗结束后多数在出院时带回了几盒痔栓胶囊,服用2周后便出现了肝功能不好。这样的病例不仅仅出现于瑞金医院,其他医院也都陆续发现类似病例,作为一个药物的不良反应,最终痔栓胶囊退出市场。

更多导致肝损伤的中成药来自于治疗皮肤病方面,如治疗银屑病的克银丸、消银片、消银1号汤剂,治疗皮肤病的复方青黛丸,治疗白癜风的白癜风胶囊、白蚀丸、白复康冲剂、白癜风一号都有可能引起肝损伤。

所幸,药物的副作用在全世界都已得到了重视,药物性肝损伤也已成为现代药物退市最常见的原因。如果一种药物的肝损害过高,且有其他药效相似可以替代它的药物,经全面评价后,前者就可能下市。从1975年到2007年,美国FDA因肝损伤撤市的药物有77种,其中肝损伤药物占据最多的11种。

致病中药难以界定

“除了服用何首乌、土三七等单味处方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更多的中草药肝损病例中,肝病医生根本无法查清或证实究竟是哪味药物或成分出了问题。”谢青深有体会地感叹道。

中草药导致肝损伤的病人,往往服用过多个中药处方,不同阶段还不一样,其中充斥着几十味药物。因此,在调查药物性肝病时,研究者们很难像对待西药那样,将导致肝病的西药分得非常详细,比如抗结核药物、化疗药物、抗生素,甚至细致到某种具体化学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且化学药物的说明书上通常也标得很清晰,临床医生病因查找自然也很方便。

而对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中草药却很难客观分类,无论是调查研究还是临床上,包括谢青在内的医生无一例外地将致肝病的中草药统一归为“中草药”类,而这其中包含了中成药、方剂汤药、单味中药、保健品等多个种类。

“复合性中草药治疗是常见疗法,通常患者的服药种类和服用剂量复杂多变,在治疗期间有可能会服用中成药、冲剂和汤剂等不同制剂,且中药药方都很复杂,一个方子可能有十几味药物。再加上中药本身缺乏化学成分分析,相关的毒理学研究薄弱,这些使得中药造成的肝损伤成因难以确定到某一味中草药药物。只有在少数案例中,单味中草药与肝病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才容易定位。”

谢青坦言,在临床上,医生很难将肝损伤的原因定位到某一中药成分,往往要做了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筛查了其他很多因素,才确定可能是中药所致,“这也是我们处理中草药肝损伤最棘手的问题。”

没病不可乱补

“很多国人并不认为中草药是‘药物’,且无毒无害的思想根深蒂固。”

谢青坦言,曾有调查显示,50岁左右的中国女性是出现药物性肝损最集中的人群,究其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女性通常会进入更年期,她们会因体力不足而借助保健品、中药调理身体,从而很容易引起药物性肝损。“人们一定要纠正一个观念,有病就找医生看病,没病切不可乱吃药,更不要自行用药物进行调理。”

是药三分毒,如果给予中药治疗的剂量偏大或者用药时间过长,也有可能导致肝中毒。谢青提醒,许多中草药一方面能治病,另一方面又有一定毒性,许多有效成分就是其毒性成分,用之不当可伤害机体。

祖国医学把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和无毒4类,并总结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的治疗原则。这意思是说,用有毒性的药物治病时,收到相当的效果后就停药,而无毒的药物也不应久用。

中医的关键环节是辨证论治。如果辨证有误或者没有经过辩证就用药,有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少部分人在服用安全剂量范围的中药时,也发生肝损伤,这是个体差异的原因,例如体质,这时候更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的辩证治疗。尤其对于原有肝脏疾病者,确需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中药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短期交替使用,定期检查肝功能。

民间偏方不可信

马雄发现,另一个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是患者轻信民间的“偏方”,不按医嘱随便服用中药。

“中药复方制剂间的药物会相互作用,中草药的剂量、配伍、剂型和服用方法不当都会引起肝损伤,比如苍耳子在药书中记载其本身是一味有毒的中药,但中医认为它有通鼻窍的作用,所以很多鼻病患者的用药中均含有苍耳子成分。虽然有关苍耳子药理方面和毒理方面的研究早已证实它可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但合理的配伍还是能减轻其毒性。因此,患者最好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服用中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马雄解释。

如今,联合中药制剂和化学药物治疗疾病也非常普遍,正确合理使用能够产生良好的疗效,但是谢青提醒,不合理的合用,导致中药的药性与化学药物的药性相悖,也会产生肝损伤的可能。

这些药会伤肝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某些药物肝毒性较大,可直接损伤肝细胞,甚至引起其坏死;二是与患者体质有关,一些人服药后出现代谢异常和过敏反应,称为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前者可以预测,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比例;后者无法预测,大部分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却出现严重的肝损伤。

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可引起肝衰竭,造成肝细胞大面积坏死或严重损害,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症状,总体病死率高达50%以上。在中国,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和药物。而后者常被人忽视,是伤肝的“隐性杀手”。

多数药物遵医嘱按说明书服用时较为安全,不会出现明显的肝损伤。但目前在临床上,常见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服用过量引起的肝损伤较多,应引起重视。建议服药前看清成分,不要重复使用。

此外,很多人误以为中药不伤肝,随意服用,结果造成严重的肝损伤。近年来,中药引起的肝损伤病例呈上升趋势。何首乌等中药有明确的肝毒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的炮制方法对毒性也有影响,不建议长期自行服中药。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肝损伤多不会马上有症状,要当心其“潜伏”。一般来说,用药后5~90天内最容易出现肝损伤,个别患者在24小时之内,极个别患者超过90天才发生,甚至在停药后才出现。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厌油、尿色深黄等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而有明确肝毒性的药物,如抗结核药,则从服药开始就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肝脏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一旦出现亚急性肝衰竭,在渡过危险期后,患者的肝脏通过再生新的肝细胞,恢复到正常功能,从长期来讲可以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原发性肝癌

研究发现长期饮酒可导致原发性肝癌,具体内容如下:

过量饮酒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如继续发展会出现酒精性肝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加剧对肝脏的损害,如果得不到好的治疗,最终会变成肝癌。据介绍,酒精引起的肝功能损伤病例中,约0.5%可转化为肝硬化,而发生酒精性肝硬化后1%-2%还会转变为肝癌。酒精肝是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直接关系,酒精肝不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但是,酒精肝的某些病因,如饮酒、营养不良、药物及毒物质损害等,既是酒精肝的发病因素,也是肝癌的发病因素。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就越严重,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肝炎患者大量酗酒,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

长期的过度饮酒,通过乙醇本身和其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而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伤害老人肾脏的6种药

各种抗生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是肾毒性最大的一类抗生素,其毒性与用药时间、剂量有关。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本身无明显肾毒性,主要引起过敏性肾间质损害,与药物剂量无关。另外,服用磺胺类药物的老年患者也有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消炎镇痛药:吲哚美辛、舒林酸、布洛芬、萘普生、氨基比林、非那西丁、保泰松、阿司匹林、安乃静等消炎镇痛药,易引起老年人肾损害,特别是原有肝肾疾病,或腹泻、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尤易发生。

降压药:降压药中要特别注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导致的肾损害,其发生往往与临床医师未能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未及时发现潜在的肾衰竭危险,这些潜在的危险包括肾动脉狭窄、多囊肾、心衰、合用利尿剂等。

造影剂:老年人使用造影剂引起肾病的发生率较高,原有肾脏病,脱水以及在短期内大量注射造影剂的患者,肾损害发生率更高。

抗肿瘤药:顺氯氨铂、丝裂霉素等抗肿瘤药引起的肾损害常与剂量过大有关。

中草药:中草药导致肾损害的报道近年不断增多。具有肾毒性的中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雷公藤、山慈姑、木通、马桑果、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草乌、天麻、腊梅根、使君子、益母草、白花丹和胖大海等,其中以雷公藤引起的肾损害最多,其次是木通。过量服用上述中药导致的肾损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90%),相信游医偏方和无医嘱擅自用药也占了较大的比例(33%)。

肝脏的天敌有哪些

1、药物: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约占住院病人的10%。即使那些看似安全的中草药,也可能因误用或滥用而给肝脏埋下隐患。据统计,约有600多种化学药物可能引起肝损伤,如降脂药,抗结核药,抗生素等。

2、污染:包括蔬菜、瓜果的农药残留;水源污染,如一些化学有毒物质对饮用水的污染;熏烤食物及变质食物,如烂姜、长芽的土豆等;环境污染,如沙尘、汽车尾气等。这些污染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内不至于造成危害,但长期慢性毒害作用的积累会使肝脏到损害。

3、肥胖:如果肝脏内脂肪含量占到10%以上,即可引起脏受损,医学上称之为脂肪肝。进一步恶化下去就是肝硬化。所以我们不可忽视肥胖之害,它不仅仅威胁到成年人,也威胁儿童。据专家报告,“胖墩儿”的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

4、酒精:酒多伤身,这时人们普遍明白的道理。当然,首先倒霉的还是肝脏。因为酒精本身就具有肝毒性,足以伤害肝脏。而酒精性脂肪肝是最早出现的征兆,只需豪饮几天便可以形成,接着导致“纤维化”再变成酒精性肝病,最终发展到不可逆的肝硬化甚至肝癌。

5、恶性情绪:中医云:“忧伤脾,怒伤肝。”人在情绪剧烈波动时,体内荷尔蒙分泌失去平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肝的血液供应,使肝细胞因缺血而死亡。

喝中药伤肝吗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中药、草药的差别。中药是中医典籍有记载、经过炮制和处理过的,已经除去了植物中某些有毒成分;而一般草药没有经过炮制,品种与别名复杂,往往须经专家鉴定,随便拿来使用的确可能伤肝。即使是中药,也不可以长期服用,通常中医师会依照体质辨证调整、更改药方。

1、一般性肝损害: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现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

2、中毒性肝损害:超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

3、诱发肝脏肿瘤: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敝、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里含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过量长期服用均有诱发肝癌风险。

可以引起肝损害的中药既包括单味药,也包括很多药组合在一起的中成药。

单味药包括黄药子,抗肿瘤的病人,比如乳腺癌的病人会用到这种药,有明确的毒理性研究证明它有肝损害,也有临床病例报道。

还有雷公藤,它在临床上也有抗肿瘤的作用,还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它对肝的损害也是非常确切的,都已经建立了动物的模型。1990年-2010年20年期间国内文献报道的跟雷公藤相关的肝损害病例有185例,是很充分的。

还有何首乌,这个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它是可以用来生发,让白头发变黑的一味药材,何首乌导致肝损害的报道也比较多,我们科室就收治过这样的病人。

第四,苍耳子,这个中药过去药书有记载本身就是一味有毒的中药,尤其果实毒性最大。为什么用这个药物治疗?中医认为它有通鼻窍的作用,很多鼻病的患者用药中含有苍耳子的成分,它具有肝损害的危险。苍耳子药理方面和毒理方面的研究同样是有的,它可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曾经有学者做过这样的报道,为了减轻苍耳子的毒性做过一些配伍。中药有毒并不代表它不能用,而是怎么用好它,这一点更重要。

还有川楝子,过去认为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实际上它的肝损害的副作用也是很确切的。

还有柴胡,柴胡过去也是用来治疗肝炎、对肝有好处的一味中药,但是在2012年《中成药》这本杂志上发表了由协和医学院中草药研究相关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专家的文章《柴胡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明确了它对肝脏是有毒性的,它的主要毒性靶器官就是肝脏。

其它的还有番泻叶、五倍子、千里光、土三七,这些都有可能会引起肝损害。刚才说了很多都是单味药,实际中成药同样也是可能有危险的情况,有可能导致肝损害的危险。如壮骨关节丸,它是治疗骨关节病为主的中成药,它的肝损害不良反应已经上到《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我们医生要特别注意。

治疗皮肤病方面的一些药比如治疗银屑病的克银丸、消银片、消银1号汤剂都有可能引起肝损害。另外还有一些比如也是治疗皮肤病的复方青黛丸也可能造成肝损害。白癜风这样一些疾病治疗它的一些中药比如白癜风胶囊、白蚀丸、白复康冲剂、白癫风一号有肝损害的危险。一些抗肿瘤的中药,比如消核片、增生平、百消丹、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丹这些中成药都可能引起肝损害。

红斑狼疮能否治愈

红斑狼疮是全身各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容易治愈的,严重后死亡率80%!红斑狼疮主要的临床特点是两侧面颊有水肿性红斑,鼻梁上的红斑常与两侧面颊部红斑相连,形成一个蝴蝶状的皮疹.其中一部分病人可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上消化道出血,便血,腹水,麻痹性肠梗阻等,这是由于胃肠道的血管炎所致,如肠系膜血管炎.如发生病变,则所支配的部位产生相应症状,严重时累及生命,则所支配的部位产生相应症状,严重时累及生命,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肠系膜血管炎可以导致胃肠道粘膜溃疡,小肠和结肠水肿,梗阻,出血,腹水等,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血和黑粪,麻痹性肠梗阻等临床表现.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可致肠坏死,穿孔,造成严重后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肝损害时,要注意鉴别引起肝损害的原因.有些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并非直接因红斑狼疮本身所致.红斑狼疮本身及并发狼疮性肝炎可引起肝损害,但需排除病毒性肝炎,过量饮酒,应用肝毒性药物,胆道疾病等.建议你在医生指导下早做治疗!

药物伤肝的原因有哪些

药物本身的肝脏毒性。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负责几乎所有进入人体的食物和药物的解毒工作。带着“三分毒”的药品更容易直接伤害肝脏。统计显示,可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超过900种。尤其是抗结核药、降脂药、抗生素、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6类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上述药物的化学成 分会对肝脏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例如抗结核药及其代谢产物对大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会干扰或破坏这些大分子,如遗传物质DNA与RNA的正常代谢,从而引起 肝损伤。因此,用这些药物一定要遵医嘱,应避免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

用药过量。美国内科医师协会会长莫莉·库克博士曾强调,过量使 用处方药已达到近10~15年来最严重的状况。临床发现,感冒药、安眠药、平喘药、止痛药、抗生素等最容易用过量。这几种药物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少患者按 说明书服用后,症状却没有按照预期及时消除,于是他们会不遵医嘱的间隔再次服用,导致过量。而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在很多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药 和止痛药中都含有,也容易造成叠加使用。建议患者不要同时吃多种同类药,服药前仔细看说明书,如果不确定,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多药同用。很多药物本身对于肝脏的损害并不太明显,但如果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对肝脏的影响可能变大。两种甚至多种药物同时作用,肝脏难以抵挡“双重打击”,损 伤的几率自然更大。例如别嘌醇与巯基嘌呤合用可增加药物的肝毒性。乙醇也可加重药物的肝毒性,因此服用伤肝药物期间不宜饮酒。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还曾警告,在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他汀类降脂药时,饮用大量柚子汁或新鲜柚子,可能促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肝脏损伤。

中药使用不当。不少人认为中药性情温和,对身体的毒性作用较小。事实上,中药讲究辨证论治,配伍减毒,以减小对肝脏的影响。但有些药材也会存在肝毒性, 比如复方制剂壮骨关节丸、消银片(丸)、六神丸、葛根汤、防风通圣散、湿毒清、消咳喘片、牛黄解毒片、天麻丸等。而且,中药必须经中医师严格辨证,把握好 量,才能尽可能降低毒性。所以,服用中药或中成药,一定要找专业中医师咨询,不可擅自轻信民间偏方,乱服中草药。

老人家莫让这些药伤了您的肾

肾脏是人体内药物、毒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有些物质可通过许多方式对肾脏造成损害。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肾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明显下降,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肾功能衰竭。许多药物在老年人中广泛应用,这使得老年人发生肾脏损害的几率明显增加。

各种抗生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是肾毒性最大的一类抗生素,其毒性与用药时间、剂量有关。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本身无明显肾毒性,主要引起过敏性肾间质损害,与药物剂量无关。另外,服用磺胺类药物的老年患者也有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消炎镇痛药:吲哚美辛、舒林酸、布洛芬、萘普生、氨基比林、非那西丁、保泰松、阿司匹林、安乃静等消炎镇痛药,易引起老年人肾损害,特别是原有肝肾疾病,或腹泻、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尤易发生。

降压药:降压药中要特别注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导致的肾损害,其发生往往与临床医师未能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未及时发现潜在的肾衰竭危险,这些潜在的危险包括肾动脉狭窄、多囊肾、心衰、合用利尿剂等。

造影剂:老年人使用造影剂引起肾病的发生率较高,原有肾脏病,脱水以及在短期内大量注射造影剂的患者,肾损害发生率更高。

抗肿瘤药:顺氯氨铂、丝裂霉素等抗肿瘤药引起的肾损害常与剂量过大有关。

中草药:中草药导致肾损害的报道近年不断增多。具有肾毒性的中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雷公藤、山慈姑、木通、马桑果、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草乌、天麻、腊梅根、使君子、益母草、白花丹和胖大海等,其中以雷公藤引起的肾损害最多,其次是木通。过量服用上述中药导致的肾损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90%),相信游医偏方和无医嘱擅自用药也占了较大的比例(33%)。

预防药物性肾损害的关键,在于普及用药常识和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控,应深刻认识到良药也需善用,非处方药、中草药并非完全无害,千万不能“有病乱投医”,一定要坚决抵制形形色色的假药、劣药。一旦怀疑药物引起肾损害,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动态观察,有时需要经透析治疗方能挽救生命。

相关推荐

长期服药伤怎么办

药物性炎的表现 药物引起炎通常会发生在用药后的1-4周,具体表现和其它炎大致相同,有以细胞损害为主者,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黄、区不适等,脏肿大伴有压痛,转氨酶升高,血脂升高,血象中嗜酸细胞升高;有以胆汁淤积为主者,表现为内小胆管胆汁淤积,并伴有细胞损害,表现为皮肤、巩膜、小便黄染,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严重的药物损害也会引起大片坏死发生,出现黄疸、凝血机制障碍、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有可能危及生命。 对症处理药物性炎 一旦确诊为药物性炎,应该立即停用与损害有关

中药到底有没有副作用

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 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 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 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

这些药物易伤肾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类药物使用时间超过10天后,肾损害的发生率会明显上升。 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一旦这类药物剂量偏大,便会引起血尿、间质性肾炎,严重者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服药后易产生结晶而引起梗阻性肾病,出现血尿、肾绞痛、甚至急性肾衰,特别是脱水及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应多饮水,并服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片碱化尿液,以减少对肾的损害。 造影剂: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由它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也越发常见。造

调理脂肪的3个简单步骤

脂肪硬化—癌3步走 如果你不重视脂肪,极易发展成为纤维,75%的纤维发展成为硬化,不可逆转,细胞坏死,治愈率极低。半年就可能走完这三步。 从脂肪硬化 肪可能会发展成硬化,因为长期大量的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血液供应、氧气供应及自身的代谢受到影响,造成细胞大量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一旦脏有纤维增生及假小叶形成,就成为硬化。 在国外,30%的酒精性脂肪可发展为纤维化,10%~40%发展为硬化。大量饮酒引起硬化的时限为20年,但有时少于上述饮酒量和时限也可发展为

所有炎都传染吗

有不少原因都可以引起脏发生炎症,由于炎病毒引起炎往往都具有传染性,如常见的乙、甲等,但是还有许多种没有传染性的炎如脂肪、酒精、药物炎等等,它们表现出的症状和传染性炎差不多,例如疲乏无力、恶心、区不适、尿黄、眼黄等,同样出现转氨酶升高等功异常。人们往往认为凡是炎都有传染性,其实不然,与非传染性炎患者接触不会导致传染上炎,常见的非传染性炎包括:一、药物性炎: 脏是各种药物代谢的中心,也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在药物代谢过程中,不少有毒的化学成分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细胞,引起

经常肾虚是怎么回事

1、滥用镇痛药: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容易引起损害。 2、过量服用某些中草药:近年临床不断发现,服用某些中草药(包括中成药) 可引起肾功能损害。会“伤肾”的中草药有:雷公藤、关木通、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生草乌、使君子、青木香、广防己等。其中雷公藤导致的肾损害最大,其次是关木通。关木通伤肾的原因是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 3、暴饮暴食:现代人聚餐机会增多,常会吃下过量的“美味”,摄入的食物最终都会产生废物——尿酸及尿素氮等。这些废物大多经过肾脏排

常吃夜宵的危害 酒精不良影响酒精性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均有毒性,进入体内主要在脏解毒,不仅可以会引起细胞的脂肪变性、坏死,还会促进纤维化。 夜晚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脂肪、酒精性炎,严重者还会进展为硬化、癌。

药物伤的五大原因

药物本身的毒性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负责几乎所有进入人体的食物和药物的解毒工作。带着“三分毒”的药品更容易直接伤害脏。统计显示,可引发药物性损害的药物超过900种。尤其是抗结核药、降脂药、抗生素、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6类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上述药物的化学成分会对脏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例如抗结核药及其代谢产物对大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会干扰或破坏这些大分子,如遗传物质DNA与RNA的正常代谢,从而引起损伤。因此,用这些药物一定要遵医嘱,应避免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 用药过量。美国内

性别影响酒精发病率

酒精是由于长期酗酒而引起病,酒精严重危害脏健康,引起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酒精患者如果继续酗酒,很可能引起损伤的进一步加重,最后导致硬化甚至癌的发生。 性别也会影响酒精发病率 酒精发病率攀升原因有几点: 饮酒量及饮酒年限 有人认为,引起酒精性病的最低饮酒量及时间是160g/d,5年;引起酒精性硬化第二饮酒量及时间是160g/d,20年。Pequignot等报告,每日饮酒40-60g,发生硬化的相对危险性升高6倍;每日饮酒60-80g,发生硬化的相对危险性升高14倍;每日

损害大的药物

1、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别嘌呤、阿司匹林、保泰松、布洛芬和消炎痛等都是较常见的对脏有损伤作用的药物。此外,甲芬那酸、双氯芬酸和萘普生等也可导致胆汁淤积性损害。上述药物必须用时要做到小剂量和短疗程。 2、抗生素:常用抗生素中以四环素和红霉素引起损害较多,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次之。另外,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替卡西林、氯唑西林等对脏也有一定毒性,如果用药时间长应定期监测功能。 3、抗结核药:抗结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