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功能是否好检验单看两项
胰岛功能是否好检验单看两项
一旦得了糖尿病,人们都知道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用药。然而,在采取了各种科学的血糖控制措施后,部分糖尿病人却发现血糖仍难以控制。事实上,这种情况在糖尿病人中并不少见,其原因主要是在进行高血糖控制的同时忽视了胰岛功能保护这一关键环节。
胰岛是人体分泌胰岛素的唯一器官,胰岛功能健全,才能长期平稳地控制血糖。如果胰岛功能衰退,糖尿病患者只能被动地频繁换药,最终当各类药物效果都不理想后,就只能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了。因此长期监测胰岛功能,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在进行胰岛功能评价时,哪些指标最能说明问题呢?最主要的是C肽和胰岛素抗体。
C肽水平的测定是评估胰岛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来说更是不可或缺。C肽是含31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拟胰岛素作用,可促进糖原合成与氨基酸的摄取。由于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也不受外来胰岛素注射的影响,因此其浓度能评估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正常人空腹血清C肽为1.5±0.23纳克/毫升,口服葡萄糖60分钟后为4.4±0.8纳克/毫升,2型糖尿患者仅上升至2.3纳克/毫升左右,而1型糖尿病患者C肽餐前和餐后均低于正常。
目前,临床上证实,胰岛素抗体水平高的病人,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发生较早。原因是胰岛素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对胰岛细胞产生免疫性损伤并引起胰岛素的破坏。同时,若胰岛素抗体大量生成,会导致病人对胰岛素不敏感,从而影响胰岛素制剂的功效,使病人不得不加大胰岛素的剂量,导致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血清胰岛素抗体结合容量大于9个单位,而非抵抗者5个单位以下,大多数小于0.1个单位。如果诊断为胰岛素不敏感或胰岛素抵抗,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高纯胰岛素。
人体的胰岛细胞一旦受损就不能再生,故各个阶段的糖尿病人都要重视对胰岛功能的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胰岛素在胰岛功能的保护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因而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应尽早应用胰岛素控制病情。
教你简单查看血糖化验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而糖尿病的诊断、治疗随访,必须依赖一些实验室检查。所以糖友们必须学会看懂化验单,以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化验单的各个项目:
1、血糖(GLU):
首先:糖尿病的诊断以静脉血糖(血浆葡萄糖)为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如果有症状测一次即可诊断,如果没有症状过几天再测仍高也可诊断;
其次,要看测血糖的时间。空腹血糖即禁食8-10小时后测的血糖值;餐后血糖,应该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的血糖值。由于餐后2小时的血糖受到进餐的影响,所以血浆血糖值≥11.1mmol/L才可以诊断糖尿病。全血的餐后血糖值和血浆血糖值基本相同,但是一般不用全血血糖值做为诊断。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
HbA1c是反映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正常值为4%-6%。糖尿病患者HbA1c的理想控制目标为<7%。糖化血红蛋白是控制糖尿病的金指标,它不会受饮食、运动、血糖忽高忽低的影响,是反映一段时间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至少半年测一次。
3、尿糖:检验地带网
尿糖的测定不能确诊糖尿病,因为血糖要超过肾糖阈(好比洪水的防洪堤)才能漏到尿里。一般人肾糖阈为10mmol/l,也就是说只有血糖超过这个数值,尿糖才能有所显示。所以一旦尿糖出现“+”以上时,证明您的血糖可能已经很高了,应该立即去医院测血糖,并遵医嘱调整用药。
4、尿常规检查:
如果尿常规中的酮体阳性,要立即测血糖,血糖如果不高可能是饥饿引起;反之血糖大于16.7mmol/l应该考虑是否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另外,尿常规中尿蛋白持续阳性如果出现在发现糖尿病之后,有可能患有糖尿病肾病。
5、C肽测定:
因为注射的胰岛素不带C肽,所以C肽测定代表自身产生的胰岛素的多少(反应胰岛功能),他们的正常值可以参考各实验室的化验单。
6、胰岛素释放试验:
口服75克葡萄糖,测定餐前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空腹正常胰岛素值为5~15μU/ml,服糖后1小时上升为空腹的5~10倍,3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如果经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能逐步上升,应该排除1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则胰岛素可能升高,表明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7、血中胰岛素抗体的测定:
1型糖尿病患者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感染等因素而使体内胰岛素产生自身抗体而致病。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人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做胰岛功能检查。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 /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为糖调节受损,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而尿糖检查仅供参考,不能诊断糖尿病及用药的依据。
胰岛功能检查:验者口服75克葡萄糖水300毫升后观察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
血糖测定方法有哪些
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可以协助判断胰腺B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
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而糖化血红蛋白主要作为对过去2-3月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监测手段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正常值为4.0-6.5%。
空腹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2型糖尿病患者应做哪些检查
检查项目:糖尿病三项、糖化血红蛋白、血糖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做胰岛功能检查。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 ≥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为糖调节受损,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而尿糖检查仅供参考,不能诊断糖尿病及用药的依据。
胰岛功能检查:验者口服75克葡萄糖水300毫升后观察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
诊断糖尿病,需要做的化验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的化验项目有哪些
①血糖:该指标稳定,价格便宜,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自动化分析,被常规广泛地应用,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以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原因,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若空腹血糖(FPG)≥7.0mmol/L,OGTT试验2小时≥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可以反映采血前1~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疗效监测及指导用药的良好指标。
②糖化血清蛋白:它主要反映测定前近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是监测糖尿病近期疗效的重要指标。试验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故为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同一患者前后连续检测结果的比较更有价值。
③尿糖: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尿糖与血糖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主要依据,而仅作为监测指标。
①胰岛素的测定:1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很低,有时测不出。2型糖尿病肥胖者高于正常,明显增高者提示有胰岛素抵抗存在。采用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联合检测,更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②C-肽测定: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C-肽的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此外C肽的测定还可用于鉴别低血糖的原因(是因胰岛素瘤的过度分泌或因病人自己注射了胰岛素)、判定胰岛素瘤的切除是否完整或是否转移、胰岛移植手术后的监测等。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这三种抗体均呈阴性。1型糖尿病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价值最高,其出现早,阳性率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不易消失,在糖尿病的预测、分型、指导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①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是一个出现早、易于检测的并发症。当尿微量白蛋白(或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半年有两次增高,提示有早期肾损害,这时如控制好血糖,并及时用药,肾功能尚可恢复正常。
②血、尿酮体检查:酮体包括B-羟基丁酸(占78%)、乙酰乙酸(20%)和丙酮(2%),化验血或尿中酮体的所有方法中,没有一个方法能和这三种酮体同时反应。严重的糖尿病可使酮体在血中堆积,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筛查阳性也可能是由不能进食、呕吐造成的,筛查阴性也可能发生了酮中毒,故准确性较差。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B-羟丁酸含量,超过0.5mmol/L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当然,糖尿病的化验远不止上面这些,有些医院也会把一些相关联的化验项目列入到常规检查中,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等,在检查这些项目时要掌握一个度,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承受能力来科学选择。
为了方便“糖友”们理解,上面我们人为地把一些较为常用的化验指标进行归类,但并不是绝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如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也是常用的监测指标。糖耐量试验不是每个患者必须要做的,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B细胞功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以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近、远期疗效监测指标。在病情较难控制或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情况下,建议监测胰岛B细胞功能,检测有无胰岛素抵抗及其严重程度,以进一步了解病情。在糖尿病发病几年后,必须注意检测其并发症的指标,以便进行综合治疗。糖尿病相关抗体的检测,有利于糖尿病的预测、分型及早期防治。
对于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化验的间隔时间更是要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开始时应一天查7次血糖,如三餐饭前血糖、饭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等。病情稳定后,可每隔1~2周测一次。若条件实在有限,可临时用尿糖代替血糖(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不能长期用尿糖代替血糖作为监测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监测一次(至少应保证每年两次)。其它化验指标根据病情需要时才查,不一定要列常规复查项目中。总而言之,对化验指标的取舍及间隔时间,一定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最好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需要提醒的是,以前许多化验项目用血浆做,现在大部分都用血清做了,不管用血浆还是血清,只要注意看化验结果及参考值就行了。
糖尿病的检查知识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该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要多加的注意,如果患上疾病要积极行治疗,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关于糖尿病的检查知识:
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中胰岛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及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如果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应首先选用胰岛素增敏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才会取得好的疗效;
如果胰岛分泌功能严重衰退,胰岛素促泌剂,肾功能检查,药物经肾代谢,如肾功能异常,血脂及血黏度检查,糖尿病往往合并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直接相关,因此,应及早检查发现、早期干预。
以上为大家讲解的就是关于糖尿病检查知识,通过以上讲解希望大家对这方面的有所了解在生活中多加的注意,患上疾病要积极的去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发展严重,带来更多的痛苦。
糖尿病患者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空腹血糖检查: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二、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是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常规体检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几乎要漏诊50%的糖尿病患者。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可以协助判断胰腺B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胰岛功能试验七个注意事项
1.试前饮食: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使糖耐量减低,试验前3天正常饮食和体力活动,碳水化合物每天不少于300克,以免因饥饿状态,影响OGTT的结果。对严重营养不良者应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准备时间,为1~2周。
2.禁食:试前应禁食10~16小时,允许饮水,最少试验前8小时开始禁烟、酒、咖啡及兴奋性药物。
3.体力活动:长期卧床病人因不活动可使糖耐量受损;试验前剧烈活动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但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等升血糖物质的释放,致血糖升高,故试验期病人应尽量安静休息。
4.精神因素:情绪激动可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试验期间应避免精神刺激。
5.疾病和创伤:如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及烧伤等均属应激状态,可使血糖暂时升高,糖耐量减低,称应激性高血糖,最好需病愈后恢复正常活动时再做此试验。
6.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可产生某些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致使糖耐量异常。过度肥胖也可使糖耐量减低。
7.药物:许多药物可使糖耐量异常,在试验前应停药。可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如儿茶酚胺、皮质类固醇、消炎痛、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血糖降低的药物如水杨酸钠、磺胺、磺酰脲等均应至少停用3~4天,口服避孕药应停用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