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阴谷上面疼什么原因 阴谷穴针刺操作手法

阴谷上面疼什么原因 阴谷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坐位,屈膝成90°,膝内高骨(胫骨内侧髁)后缘,腘窝横纹内侧端的两条筋(半膜肌腱,半腱肌腱)之间取穴。

进针方向:从内向外直刺与内侧面成90°。

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至附近。

功能主治:益肾兴阳,理气止痛。主治疝气,崩漏,小便不利,膝腘酸痛。

阴谷的准确位置图片 阴谷穴配伍应用方法

针刺阴谷穴有补肾培元,清热利湿的作用。配肾俞关元以补肾壮阳,治疗小便 难,阳痿;配中极,复溜以清热利湿,治小便齿痛;配水道利尿消肿,以治疗水肿;配关元,三阴交,以补肾培元,治月经不调;配曲池,血海,曲骨,以祛风除湿,调理下焦,治隐痛。

阴谷上面疼什么原因 阴谷穴穴位层次解剖

阴谷穴下为皮肤,皮肤在㢟,腓肠肌内侧头。其皮肤由股内侧和股后神经分布。皮薄,皮下组织疏松。针对皮肤,皮下组织入腘筋膜的内部,在半膜肌和半腱肌的肌腱外侧深进起于股骨内侧髁后面的腓肌内侧头,直达骨面。

当阳在哪里 当阳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取穴,在头前部,当瞳孔之上,前发际上1寸处是穴。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明目醒神,疏风通络。

主治:头痛,头晕,鼻塞,目赤肿痛,卒不识人。

阴谷上面疼什么原因

阴谷是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道,是利尿通膀胱,治疗不育,男性阴囊湿疹,女性阴道瘙痒等症的常用穴位,阴谷穴位有疼痛现象出现的话,要考虑是不是尿道或膀胱等器官有炎症问题,具体原因可咨询医生进行治疗。

束骨准确位置 束骨穴针刺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正坐或卧位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20分钟;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通经活络,清热散风。

主治:癫痫,头痛,项强,腰背及下肢痛。

配穴:配气海俞,委中,承山治疗腰背痛,下肢痹痛;配通天治疗头痛。

咽喉肿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咽喉肿痛除了一般治疗外,还可以配合中医疗法治疗,中医中咽喉肿痛分两型,分别是实热证及虚热证。

(1)实热证

清热食品治法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配穴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加厉兑、鱼际。操作毫针泻法。

方义少商系手太阴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肺热,为治疗喉证的主穴。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内庭分属手足阳明经,二穴能泻阳明之郁热。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

(2)阴虚证

治法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太溪照海鱼际,配穴入夜发热者,加三阴交、复溜。操作太溪、照海用补法,鱼际用泻法。配穴用补法。

方义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之能调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荥穴,可利咽清肺热。三穴同用,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故适用于阴虚的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1)实热证

清热食品治法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配穴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加厉兑、鱼际。操作毫针泻法。

方义少商系手太阴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肺热,为治疗喉证的主穴。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内庭分属手足阳明经,二穴能泻阳明之郁热。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

(2)阴虚证

治法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太溪照海鱼际,配穴入夜发热者,加三阴交、复溜。操作太溪、照海用补法,鱼际用泻法。配穴用补法。

方义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之能调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荥穴,可利咽清肺热。三穴同用,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故适用于阴虚的咽喉肿痛。

阴谷的位置示意图 阴谷穴的作用主治

1.阴谷是人体肾经的合穴,是肾经的水湿之气汇合之处,也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按压阴谷对不育,阴囊湿疹等症状有着有效的治疗作用。

2.针刺阴谷可以引起膀胱的收缩,利于排尿,健康人群的平均排尿量有所增加,也对肠道有保健作用。

3.多汗症是一种不正常的流汗现象,一般是由于水分摄取过多,或是生病引起的,经常按摩阴谷对多汗症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4.中医常讲“肾主骨”,颈椎和椎体都是骨头的一部分,所以按压阴谷可以治疗颈椎病。

相关推荐

针灸治疗膝盖外侧疼痛 针灸疗法六

取穴:委中、委阳、阴谷、承山、昆仑、太溪、悬钟。 操作方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然后拔火罐,其余穴位用毫针常规针刺,根据穴下气感,虚补实泻。 功效:此疗法适用于治疗膝痛屈曲,膝关节不能放平,委中穴疼痛明显者。

陷谷准确位置作用 陷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足背,第2,3趾缝纹端直上2横指(中指及第4指),约1.5寸处,当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是穴。 进针深度:直刺0.3寸,斜刺0.5寸。可灸。 功能:清热解表,理气和胃。 主治:腹痛肠鸣,足背痛,面目浮肿,目赤肿痛,热病。

扭伤的治疗

基本治疗 治法 祛瘀消肿,舒筋通络。以受伤局部腧穴为主。 主穴 腰部:阿是穴肾俞 腰痛穴委中。 踝部:阿是穴 申脉 丘墟 解溪。 膝部:阿是穴 膝眼 膝阳关梁丘。 肩部:阿是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肘部:阿是穴 曲池 小海天井。 腕部:阿是穴 阳溪 阳池 阳谷。 髋部:阿是穴 环跳 秩边 承扶。 配穴 可根据受伤部位的经络所在,配合循经远取,如腰部正中扭伤病在督脉,可远取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紧靠腰椎处)疼痛明显者,可取手三里或三间,因为手阳明经筋夹脊内。也可根据受伤部位的经络所在,在其上下循经邻近

风热感冒的治疗方式都有哪些

1.针刺疗法 (1)风池、大椎、合谷 先针风池,针感应向后头颞部散射,后针其他各穴,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鼻塞重加迎香、上星;头痛加太阳、印堂;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风门、肺俞。 (2)少商、中商、老商 均用三棱针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头痛加太阳;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均用毫针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针。 (3)少商、太阳、肺俞、大椎、手太阴肺经 取消毒三棱针,在少商、太阳穴局部消毒后,点刺出血。在肺俞、大椎穴处,以投火法拔罐15分钟。用梅花针对手太阴肺经循行沿线叩刺出血。 (4)大

针灸太白穴怎么操作正确

太白针灸方法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趾跖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操作方法:伸足,在第1跖骨小头后下方1寸处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 太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原穴,五腧穴之一,配属五行属土。针刺太白透涌泉,具有健脾和胃,活络止痛,降低血糖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胃痛,腹胀,腹痛,呕吐,肠鸣,泄泻,痢疾,善噫食不化,饥不欲食,胸胁胀痛,体重节痛等症。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公孙,足三里,足三里针刺补法,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

化痰的穴位有哪些

由于现在日常生活污染的越来越严重,再者日常生活人们的不规律生活,很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的发生,尤其是喉部不适,咳嗽吐痰非常常见,不仅身体会不舒服,随地吐痰还会特别的不卫生,很多人即使吃药都不能有效解决吐痰的情况,接下来我为大家说几个化痰的穴位,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丰隆穴,外踝尖上八寸,三寸(四个手指)、六寸、八寸,大概这个位置,然后它再旁开一指,一定要在胃经的边上去找,不要到旁边胆经上去找,穴位我们可以找的不对不准确,但是经络一定要找对了,叫离穴不离经。这个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是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

针灸对中风有用吗 中风针刺方法

主穴分二组。 甲组: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乙组:肩髃,肩贞,阳池,后溪,风市,手三里,环跳,委中,解溪。 配穴:口舌歪斜加刺下关,地仓,颊车;言謇或不语加刺廉泉,通里,肘部痉挛加刺尺泽,曲泽,腕部拘挛加刺大陵,腕骨,手指拘挛加刺八邪;上肢抬举疼加天柱;膝部拘挛加刺曲泉,阴谷,踝部拘挛加刺太溪,照海,足趾拘挛加刺八风,涌泉。 治疗方法:两组交替使用,每组使用三次后更换1次,12次为1个疗程。急性期每日1次,恢复期,后遗症隔日1次,初期单次患侧,多用泻法,恢复期,后遗症因病程较

牙痛怎么快速止痛 针灸治疗牙痛

中医针灸治疗:治法为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合谷颊车下关配穴:风火牙痛者,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者,加内庭、二间;阴虚牙痛者,加太溪、行间。 操作:主穴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1—3分钟。配穴太溪用补法,行间用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中医怎么针灸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的针灸治疗以近部与远部取穴来宣通清窍、祛邪止痛,近部取百会、风池、太阳、头维、角孙、率谷等穴以疏通患部经气,远部取外关、太冲、行间、足临泣等穴以通调本经经气。以上腧穴为治疗偏头痛的基本处方,临床还要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经的方法治疗。辨证治疗:如属肝阳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间、涌泉以平肝潜阳;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内庭、厉兑、太白以运中祛痰;属气滞血淤者,加膈俞、血海、少冲、三阴交以活血化淤。辨经治疗:疼痛以前额为主者,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选用头临泣、头维、印堂、阳白、合谷、阳溪、曲池

针灸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 体针疗法 1.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上肢与脾脏相关的部分穴位,如合谷、中渚、后溪、内关 、中脘、建里等;第二组取下肢与脾脏相关的部分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公孙、内庭 、下脘、水分、天枢等。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选用双侧14~16个穴位。 另外,第三组穴位应根据受累关节或受累器官情况,选用受累关节附近的穴位或受累器官相 关神经节段区内的穴位,并与上述两种处方配合使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直刺合谷、内关1.2±0.2寸,直刺后溪0.8± 0.2寸,直刺中渚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