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幼儿教师如何教育自己孩子

幼儿教师如何教育自己孩子

在人们心目中,幼儿教师是成功的育儿者。但她们说:白天的集体教育与晚上的家庭个别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她们也有教育失败的痛苦与遗憾。然而,毕竟她们有专业知识,能很快地总结经验,纠正方法。她们成功的经验、方法比一般人多。这里选载几则以餮读者。

从事幼教一辈子悟出先从吃饭习惯培养起

幼儿园园长张洁说:当年做母亲时没空想着如何培养儿子,现在当奶奶有空了。我就从幼儿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做起。这也是早期教育内容之一。

孙子一断奶就和我们住在一起,当孙子能坐时,我就抱他坐着和我们一起吃饭。他吃粥,我们吃饭。他的小脸看着大家吃饭,也一口一口地学着吃,很高兴。能独立坐时,就让他在大椅上放小凳子独立坐着和我们一起就餐。他面前放着我特制的细食。我们吃一口饭,夹一筷菜,让他也吃一口粥,吃一口菜泥或鱼泥等。日久就成习惯了。

然而,孩子也有贪玩不愿吃饭的时候,我就让他玩够,还陪着他玩,但不能超过吃饭时间半小时。我就说:"乖宝宝,我们准备吃饭,我去洗手了,"并起身去洗手。看看孙子没有尾随,我又说:"奶奶拧不开水龙头,宝宝本领大,来帮奶奶好吗?"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转移。

孙子也有胃口不好的时候,我不会硬要他吃下定量的食物。他能吃多少,就给他吃多少。如:平时吃一小碗的,胃口不好就拨掉一点,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吃下,就再拨掉一点,留下一小口,要求孩子吃完。这样孩子虽然胃口不好,但总感到自己每天吃饭都是吃完的,一点也不剩下。

现在孙子已21个月龄了,不但能独立、按时吃完饭,还会剥虾,啃鸡腿呢!吃完饭他会把大椅子往前一推,将自己的碗、匙小心地拿到厨房去。

变孩子的"纠缠"为"寻根刨底"

幼儿园戴美晶老师说了她昨天"打发"女儿的故事:刚吃完晚饭,女儿懿家就缠着我讲故事,而我正在为全家削苹果。望着拽我衣襟的女儿,我想"赶"她去爸爸或爷爷处,但一想他们一天下来也累了,于是顺口编了一个谜语:"一间红屋子,没有门来没有窗,里面住着几个小不点儿。"谁知女儿被这经不起琢磨,又不太顺畅的谜语转移了注意力。她歪着头想啊想,接着放开我先问正在看报的爸爸。爸爸回答她:"没有窗,没有门的房子岂不是很不透气吗?你去问爷爷。"爷爷笑着说:"我以前住过的防空洞没有窗;但有门啊!"女儿不解地又去问奶奶。奶奶牙掉了,嘴也瘪了。一字一句地说:"那间小红屋一定非常暖和,可是小不点儿怎么回事---你去问妈妈吧!"女儿兜了一圈,缠住的不再是成人,而是"谜底"。她仰着脖子等我削完苹果告诉她"谜底"。突然她机灵地猜道:"妈妈,是不是苹果?"我笑了,肯定地点点头。"小不点儿就是苹果籽!"我告诉她。她小心地捏起苹果籽包好,说要去种呐!最后,戴老师说,其实孩子纠缠成人也是一种需求的表现,家长要冷静、耐心,用智慧去满足他们。

借助邻里,改正儿子见人不招呼的习惯

幼儿园教师张利新说了她的一段经历:儿子自会说话起,就不愿叫人、招呼人。家里来客人,他总是紧闭着嘴,两眼直看着地,任你好说歹说都没用,客人们总是客气地说:"算了,算了,小孩子嘛没关系!"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我很着急。

独带独时代教育孩子也要时尚

所谓“独带独”,是指父母是独生子女,小孩也是独生子女。时下,上海各幼儿园已陆续开学。根据某幼儿园的统计,入园新生的父母中80后所占比例已达到56%,未来三年内这个比例更可能增至80%。随着80后家长正在成为幼儿园里的主流家长群,幼儿教育进入了“独带独”时代。在这一新老更替的过程中,幼儿教育显现出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幼儿怎样教80后家长很迷惑

“从‘独生子女’到‘为人父母’,80后角色正在悄悄转变。 ”

进入“独带独”时代,80后家长在孩子教育上面临的一大困惑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冲突。80后家长都十分年轻,看上去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完全不会给人明显的父母与子女间的感觉。

此外,80后家长学历普遍较高,对孩子教育常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们工作压力比较大,带孩子的时间非常少,这样新的幼儿教育问题随之而来。专家建议80后家长应定期学习先进的国际幼儿教育理念,探索该怎么更好地去和孩子相处,怎么去教育孩子。

80后家长Ada从小受过西方教育,赞赏自由开放、创造思维的西方教育模式。女儿乐乐进入幼儿园之后,她的枕边书变成了劳伦斯·科恩的《PlayfulParenting》以及阿黛尔·法伯的《How toTalkSoKidsWillListen》。同时,她定期参加了GPST-PT国际幼儿教师课程。学习能充分满足2-6岁的幼儿教育所需专业幼教知识,树立科学的时尚育儿理念。在她看来,育儿应当是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事情,缺一不可。

幼儿怎样教,幼儿教师该补课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 ”

幼儿教学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只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化教育与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胜任这项艰巨的工作,特别是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角色,也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型”教师,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型”教师。

幼儿园应逐渐打破传统思维推出创新举措,比如安排灵活的接送时间、多开展亲子互动活动、举办亲子野外生存互助活动等。当然这样也就意味着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颗足够包容的心外,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

针对这一现状,GPST-PT国际幼儿教师认证引进国际领先的教育理念,科学有效地开发幼儿潜能。如通过引进欧美教育心理学概念——“心情教育”,让学员学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帮助孩子建立成功感,从而让孩子有表达的意愿,并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这样,小孩子上幼儿园不再是一种痛苦。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一、幼儿园重视不足

由于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认知课程,因此,在幼儿园里面,语言、数学领域课程竞争激烈,艺术氛围浓厚,但是情商教育无从谈起。再者因为情商教育不如学习知识那么具体,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没有

既定的教育模式,很多教师无从入手,只能回避。而个别重视情商教育的幼儿园,由于没有专业课程和专家支持,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反倒害了孩子。

二、教师能力缺失

在教师队伍里,教师在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把自身的压力带入其中,或是把情商教学等同于认知课进行操作,不尊重孩子,甚至进行心理恐吓,或是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情商教育,

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敢面对情商课程,怀疑自己的情商教研能力。

三、家长方法不当

情商教育在家长中的误区普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些所谓的现代父母,自认为属于开放,民族型的,提倡幼儿教育顺其自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必要与系统的指导与教诲,信奉“树大自然直”的理论,殊不知树大不直时就会因失去最佳的修复时机而致使其无法成材乃至成为歪材的后患;第二种是酿造爱水,把孩子当成心头宝贝,事事迁就,伺候周全,最后却因为溺爱过度,把孩子变成缺乏教养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第三种是关心孩子,望铁成钢,却不了解孩子的兴趣,把一些不适合的东西强行灌输给孩子,最后孩子和家长都不高兴。

情商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只有当幼儿园、教师、家长三方面都走出误区,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正确的教育指引下健康地成长。

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

(一)幼儿园

1.幼儿园办园理念有偏差。很多家长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应该教孩子写字、做算术、读拼音等。受此错误观念的影响,好多幼儿园形成了“让不懂教育的人牵着我们懂教育的人走” [2]的怪现象,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凸显孩子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识字、英语、速算、早期阅读、体育专项训练等,因为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见效快,家长能看得见,摸得着。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体现,因而幼儿园就“避重就轻”,让幼儿拿出所谓的“学习成绩”来,向社会、家长炫耀自己的“办园质量”, 以博得家长的满意,在社会上扩大影响。

2. 园长和教师队伍不够专业,素质不高。在我县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在管理上,大部分都是实行小学校长负责制,由于管理者的不专业,在管理上就出现了偏差。他们对幼儿园法律法规不了解,用管理小学生的方法来管理幼儿,根本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造成幼儿园管理“小学化”。此外,幼儿园专业教师短缺,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一部分幼儿教师是小学教师转岗,专业化素质不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加上教师自身学习机会少而无法提高专业知识,因此不懂得幼儿的特点和教育规律,认为幼儿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于是便像教小学生那样给幼儿上文化课,甚至布置家庭作业,使幼儿教育“小学化”。

3.资金投入不足,办园条件差。部分幼儿园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许多设备无法添置,幼儿玩教具缺乏严重,活动环境无法创设,很多适合幼儿的活动也就无法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把幼儿园继续办下去,就只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而实行“小学化”的教育了。

4.走进了幼小衔接的误区,夸大了“幼小衔接“工作。很多教师“小学化”教育观念严重,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孩子一些小学知识,以更好地过渡到一年级,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采取了过多地在幼儿阶段向幼儿灌输小学知识,以小学规范化管理的模式来管理幼儿课堂的做法。

(二)家长

家长的观念错误。以前,幼儿家长关心的问题是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吃得饱,穿得暖。而现在许多家长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不能正确对待,而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幼小孩子的身上,把对孩子非理性的期望值转嫁到幼儿园。于是,孩子成了父母未尽心愿的完成者,想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处于优势位置的家长,便放弃了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错误地认为孩子越早点识字、学数学越好,因而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里多学点文化基础知识,多掌握一些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学习技能。他们对幼儿园的评价,也往往以幼儿会认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来作为标准。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给幼儿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很多幼儿园难以坚持正确的办园理念。

(三)社会

1.观念的原因。在大众意识中,不同程度地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一种“重成就、重学业、重知识”的倾向,从小背书包、学写字、做算式在中国文化中是常见的,很多人一直期待和支持他们认同的以知识学习甚至是读写算为主的幼儿园教育,这种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幼儿园教育。

2.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学前教育欠账太多,这是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一直没有真正纳入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公共财政一直关注的是少数人或者是小部分人受益的幼儿园,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相比,幼儿园教师的编制也缺乏制度性安排,编制没有专列,教师队伍的发展缺乏制度保证。

孩子不上幼儿园父母需要做好这些事

上幼儿园益处多多 应重在玩耍

跟托儿所相比,幼儿园接收的孩子年长一些,而且不光提供托管服务,还重在早期教育。在幼儿园里,专业的幼教老师教三四岁的孩子识字、算术等,现在热门的“双语”、“国际”幼儿园还强调外语启蒙。

大量研究显示,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益,不但让他们提前熟悉学校的环境,为以后长达十几二十年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还提供了发展社交技能等重要生活能力的机会。教育方法得当的幼儿园对孩子的学习可产生长远的积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前院长、教育学教授凯思琳·麦卡特尼博士称,在学前教育机构里,孩子接触到数字、文字和图形,而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交往,通过和其他孩子相处学会分享和参与。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郭沈昌教授认为,最好让孩子上幼儿园,因为小孩愿意跟小孩一起玩,从中学习人际交往,这比学唐诗、英语还重要;幼教老师不光会唱歌跳舞,还懂得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指导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幼儿园的良好环境让孩子懂礼貌,守规矩,例如小孩随地大小便、吐痰,就会受到同伴的压力和老师的管教。

现在幼儿园、学前班的孩子面临不小的学习压力,要提前学语数英等知识,而且还要定期测验。这些做法有拔苗助长之嫌,研究显示在学前阶段应以玩耍为主,对大脑的发育起到关键的作用,可增强学习成绩,对身心发育都有很大帮助。美国语言学及儿童教育专家安·登斯莫尔博士认为,学前教育要有恰当的、有老师指导的玩耍活动,从而培养谈话技巧,分享复杂的想法。她建议,家长要找教学以玩耍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机构。

家庭条件较差 孩子上幼儿园最受益

孩子有没有必要上幼儿园?这个问题没有“一刀切”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不上幼儿园的话,在家得到怎样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环境。

学前教育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具有重大意义。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个研究追踪了600对双胞胎,其中一个孩子参加了学前教育,另一个孩子没参加,研究人员发现前者在一年后数学和阅读的测验成绩比后者高出一截。这说明,学前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在教育上的劣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家庭贫困、妈妈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孩子上幼儿园后,每日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和老师进行长时间高质量的互动。

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早教市场在1998年开始萌芽,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早教机构已经走过了一波迅速扩张期。以东方爱婴、红黄蓝等为代表的本土早教机构和以金宝贝、天才宝贝等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据着当前的早教市场。

据《前瞻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0 年,我国共有幼儿园15.04万所,较上年增加1.22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976.67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6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30.53万人,比上年增加17.75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6.6%,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比较突出。

“十二五”时期,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学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80%、70%。

充实队伍,强化师资。幼儿是娇嫩的花朵,幼师是护花的园丁。截止到2013年4月全国在园幼儿近3000万,幼儿教师只有130万,有较大缺口。今后10年,我国学前三年适龄儿童人口将增至约5000万。必须扩大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今后3年,教育部将对1万名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实行国家级培训,5年内各地将对园长和幼儿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

加大投入,保障经费。2013年,学前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量比重一直在1.2%至1.3%之间徘徊,远低于3.8%的世界平均水平。必须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今后3年要有明显提高,为破解入园难铸牢“资金链”。中央财政已设立专项经费,2011年将投入3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此外,还必须强化幼儿园准入、安全、收费和保教质量等方面管理,合理制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园收费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针对0--6岁学前儿童的一种教育。它包含儿童心理、营养保健、儿童教育等方面的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的投资。这就直接导致了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这个专业良好的就业情况和薪酬待遇。本专业的大专、本科生更是供不应求,可以供职于大中型幼儿园、早教机构或相关幼教行业。如婴幼儿音像、书籍、服饰行业等。

学前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2004年全国在园幼儿达到2089.4万人,同比增长了4.5%;幼儿园比2003年增加了4638所,增长率为4%。幼教事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与之配套的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激增,幼儿师范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各地一些院校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但仍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中医育儿专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孩子缺乏情商教育造成的。中国的孩子缺乏的并不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特长,中国孩子真正缺乏的是情绪、情感、人际、挫折、意志、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即情商教育。加强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影响深远,刻不容缓。做好情商教育,必须从正确认识情商教育开始。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定向思维的限制,很多人并不能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幼儿情商教育的三个误区:

一、幼儿园重视不足

由于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认知课程,因此,在幼儿园里面,语言、数学领域课程竞争激烈,艺术氛围浓厚,但是情商教育无从谈起。再者因为情商教育不如学习知识那么具体,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没有

既定的教育模式,很多教师无从入手,只能回避。而个别重视情商教育的幼儿园,由于没有专业课程和专家支持,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反倒害了孩子。

二、教师能力缺失

在教师队伍里,教师在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把自身的压力带入其中,或是把情商教学等同于认知课进行操作,不尊重孩子,甚至进行心理恐吓,或是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情商教育,

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敢面对情商课程,怀疑自己的情商教研能力。

三、家长方法不当

情商教育在家长中的误区普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些所谓的现代父母,自认为属于开放,民族型的,提倡幼儿教育顺其自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必要与系统的指导与教诲,信奉“树大自然直”的理论,殊不知树大不直时就会因失去最佳的修复时机而致使其无法成材乃至成为歪材的后患;第二种是酿造爱水,把孩子当成心头宝贝,事事迁就,伺候周全,最后却因为溺爱过度,把孩子变成缺乏教养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第三种是关心孩子,望铁成钢,却不了解孩子的兴趣,把一些不适合的东西强行灌输给孩子,最后孩子和家长都不高兴。

情商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只有当幼儿园、教师、家长三方面都走出误区,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正确的教育指引下健康地成长。

幼儿教师如何教育自己孩子

在人们心目中,幼儿教师是成功的育儿者。但她们说:白天的集体教育与晚上的家庭个别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她们也有教育失败的痛苦与遗憾。然而,毕竟她们有专业知识,能很快地总结经验,纠正方法。她们成功的经验、方法比一般人多。这里选载几则以餮读者。

从事幼教一辈子悟出先从吃饭习惯培养起

原中福会幼儿园园长张洁说:当年做母亲时没空想着如何培养儿子,现在当奶奶有空了。我就从幼儿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做起。这也是早期教育内容之一。

孙子一断奶就和我们住在一起,当孙子能坐时,我就抱他坐着和我们一起吃饭。他吃粥,我们吃饭。他的小脸看着大家吃饭,也一口一口地学着吃,很高兴。能独立坐时,就让他在大椅上放小凳子独立坐着和我们一起就餐。他面前放着我特制的细食。我们吃一口饭,夹一筷菜,让他也吃一口粥,吃一口菜泥或鱼泥等。日久就成习惯了。

然而,孩子也有贪玩不愿吃饭的时候,我就让他玩够,还陪着他玩,但不能超过吃饭时间半小时。我就说:"乖宝宝,我们准备吃饭,我去洗手了,"并起身去洗手。看看孙子没有尾随,我又说:"奶奶拧不开水龙头,宝宝本领大,来帮奶奶好吗?"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转移。

孙子也有胃口不好的时候,我不会硬要他吃下定量的食物。他能吃多少,就给他吃多少。如:平时吃一小碗的,胃口不好就拨掉一点,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吃下,就再拨掉一点,留下一小口,要求孩子吃完。这样孩子虽然胃口不好,但总感到自己每天吃饭都是吃完的,一点也不剩下。

现在孙子已21个月龄了,不但能独立、按时吃完饭,还会剥虾,啃鸡腿呢!吃完饭他会把大椅子往前一推,将自己的碗、匙小心地拿到厨房去。

变孩子的"纠缠"为"寻根刨底"

上海徐汇科技幼儿园戴美晶老师说了她昨天"打发"女儿的故事:刚吃完晚饭,女儿懿家就缠着我讲故事,而我正在为全家削苹果。望着拽我衣襟的女儿,我想"赶"她去爸爸或爷爷处,但一想他们一天下来也累了,于是顺口编了一个谜语:"一间红屋子,没有门来没有窗,里面住着几个小不点儿。"谁知女儿被这经不起琢磨,又不太顺畅的谜语转移了注意力。她歪着头想啊想,接着放开我先问正在看报的爸爸。爸爸回答她:"没有窗,没有门的房子岂不是很不透气吗?你去问爷爷。"爷爷笑着说:"我以前住过的防空洞没有窗;但有门啊!"女儿不解地又去问奶奶。奶奶牙掉了,嘴也瘪了。一字一句地说:"那间小红屋一定非常暖和,可是小不点儿怎么回事---你去问妈妈吧!"女儿兜了一圈,缠住的不再是成人,而是"谜底"。她仰着脖子等我削完苹果告诉她"谜底"。突然她机灵地猜道:"妈妈,是不是苹果?"我笑了,肯定地点点头。"小不点儿就是苹果籽!"我告诉她。她小心地捏起苹果籽包好,说要去种呐!最后,戴老师说,其实孩子纠缠成人也是一种需求的表现,家长要冷静、耐心,用智慧去满足他们。

借助邻里,改正儿子见人不招呼的习惯

上海宝山区童星围棋幼儿园教师张利新说了她的一段经历:儿子自会说话起,就不愿叫人、招呼人。家里来客人,他总是紧闭着嘴,两眼直看着地,任你好说歹说都没用,客人们总是客气地说:"算了,算了,小孩子嘛没关系!"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我很着急。

早教和幼儿园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教育的对象不同。幼儿园将幼儿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而早教机构的教育对象除了孩子,还有家长,而且首要的是家长。早教机构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亲子教育的方法与技能,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者。

其次,教学活动的形式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面向幼儿,以教师讲解、幼儿学习为主要形式。而早教机构通过父母与宝宝在老师指导下一起游戏的方式,引导父母学会在游戏中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进而掌握一套科学的游戏方式,并通过这些游戏方法对婴幼儿的发展进行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育模式,早教机构更强调父母、看护人与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这不但能促进婴幼儿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同时,教育的目标不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而早期教育机构的主要目标是教会家长如何对孩子实施科学的亲子教育,从而达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增进亲子感情的目的。

最后,教学活动的时间不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时间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一个学期为一时段,每周一至周五在园。而早教机构的教学活动时间以3个月或更短时间为一时段,家长可带孩子定期参加早教机构组织的集体游戏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1个小时或2个小时,活动结束后就可离开。

独带独怎么教育孩子

幼儿教学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只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化教育与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胜任这项艰巨的工作,特别是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角色,也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型”教师,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型”教师。

幼儿园应逐渐打破传统思维推出创新举措,比如安排灵活的接送时间、多开展亲子互动活动、举办亲子野外生存互助活动等。当然这样也就意味着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颗足够包容的心外,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

针对这一现状,GPST-PT国际幼儿教师认证引进国际领先的教育理念,科学有效地开发幼儿潜能。如通过引进欧美教育心理学概念——“心情教育”,让学员学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帮助孩子建立成功感,从而让孩子有表达的意愿,并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这样,小孩子上幼儿园不再是一种痛苦。

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切不可一面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改善教育条件,一面又很不经心地使儿童在生理、心理上形成诸多障碍,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对于家长和教师,不但应为幼儿教育投入心血和热情, 而且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教育问题,通过学习、研究、改革,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

1、幼儿教育更应遵循发展相称原则

发展相称原则是指幼儿接受学习训练的准备与学习训练内容要相适应,也就是儿童的发展潜力与潜力开发的要求及采取的开发方式、手段等相吻合。幼儿时期是开发人的潜力的最佳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开发,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实施教育。

首先,家长、教师对孩子要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期望值反映着家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但期望值如果背离了社会需要或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特别是期望值过高,则不但不会有利于教育的实施,相反还会造成教育的负效应。期望值过高,孩子难以达到,教育者往往在 “严” 要求,加“压力”上下功夫,不顾孩子的自身愿望和客观能力,施以恐吓、惩罚或利益引诱。结果使孩子形成自卑、逆反、孤僻、冷漠等心理障碍。可以说,过高的期望值是使幼儿教育走入误区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 对于教育者而言,以科学的态度为孩子确立一个可行的目标是尤为重要的。

其次,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趋向和可能,进行有选择、主次明确的教育。从幼儿教育的目的来分析,幼儿教育的目标不应只是让孩子识多少字、背多少古诗词、具有某种特长,而主要在于开发人的潜力,使其在 智力发展水平上有所提高,为今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坚定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切不可把自己的兴趣、需要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在发现、 培养孩子兴趣的方向上下功夫。

2、幼儿教育,既要言教,更要身教

孩子年小幼稚,如同一张白纸,对大人的言行深信不疑。家长、老师的正确言行会使幼儿学到正确的处事要领;相反则会使幼儿是非不清,甚至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幼儿时期也是行为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而这种养成是要通过行为来实现的。一方面,幼儿非常注意家长、老师的言行,确定他们的言行是否一致;一方面则加以模仿,并在不断的模仿中形成道德标准。所以家长、老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用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同时又要让孩子进行模仿,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幼儿教育要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儿童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他们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可以发展身体,游戏可以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可见,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育者,要在幼儿教育中,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通过 角色扮演游戏,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模仿角色的良好行为;通过比赛、做操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代家庭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们对孩子几乎是百依百顺,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对于长辈的尊敬已经收到了很大程度的打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要求孩子对于父母应该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对于幼儿礼仪教育的忽视,导致孩子的礼仪行为严重失去规范。在生活中对于不但对于父母的教育爱答不理,甚至对父母指手画脚。并且以自我为中心,丝毫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任性妄为,对于长辈没有应有的尊重。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要求小孩子从小做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但是目前很多孩子是家里“掌中宝”,在家中所有的大人都是围着自己转的,所以孩子们非常容易形成自高自大的心理,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无条件顺从自己。这就导致了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的,在公共场所孩子们的无理取闹大声喧哗,并且在游乐场中发生与其他小朋友抢夺玩具或者游戏器材等事件。

这种幼儿礼仪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中国传统美德流失,已经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区幼儿园已经相继采取了各种实施计划对幼儿园的礼仪教育进行调整。虽然这些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文化缺失情况,但是这个问题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想完全得到改善还是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

2 改善我国幼儿礼仪教育的对策

2.1 规范教师队伍

对于幼儿来说任何事物都是一种未知数,都是新鲜的,身边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教师是在幼儿教育中与孩子们进行接触的主要人群之一,教师是幼儿进行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利用这一点适当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

2.2营造多样化的礼仪教育环境

为了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礼仪习惯,教师应该注重创建良好的幼儿学习环境。在环境中处处渗透着礼仪教育,让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中,这对于孩子礼仪习惯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学校中可以创设一个专门的文化长廊,在长廊中着重介绍中国传统的幼儿礼仪教育的经典《弟子规》中的相关内容,让孩子们用眼睛看到什么是文明的行为。当然,对于幼儿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在幼儿园中,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引起重视。

2.3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礼仪教育学校,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在孩子今后的礼仪习惯发展中也是非常重大的。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育者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引导家长。学校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向家长灌输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在家中也能很好地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还可以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在活动中既可以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还可以借机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宣传幼儿园中对于孩子礼仪教育的的目标及具体要求。只有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使对于孩子的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家中也将良好的礼仪习惯保持下去,才能真正巩固教育成果。

2.4加快完成幼儿礼仪教材的建设工作

对于幼儿的教育决不能是一时兴起的工作,而应该长期坚持下去才能真正为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应该逐渐规范对于幼儿的礼仪教育,加快完成幼儿礼仪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完成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工作建设。幼儿园应该积极发动教师针对幼儿礼仪教育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征集幼儿教育活动的相关方案,并且进行相应的筛选然后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编辑,用于以后对于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

3 总结

加强对于幼儿礼仪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的教育法令以及教材的建设工作。幼儿教育应该在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持久的进行下去,切实做好幼儿的礼仪习惯教育工作。教育是一项复杂艰难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幼儿的教育,在其以后的一生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将我国传统的幼儿教育美德发扬下去。

切勿走入幼儿情商教育的误区

心理学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孩子缺乏情商教育造成的。中国的孩子缺乏的并不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特长,中国孩子真正缺乏的是情绪、情感、人际、挫折、意志、行为、态度等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即情商教育。

因此,加强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影响深远,刻不容缓。做好情商教育,必须从正确认识情商教育开始。然而,在中国,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定向思维的限制,很多人并不能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情商教育始终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幼儿园重视不足

由于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认知课程,因此,在幼儿园里面,语言、数学领域课程竞争激烈,艺术氛围浓厚,但是情商教育无从谈起。再者因为情商教育不如学习知识那么具体,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没有既定的教育模式,很多教师无从入手,只能回避。而个别重视情商教育的幼儿园,由于没有专业课程和专家支持,教育方法不当,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反倒害了孩子。

教师能力缺失

在教师队伍里,教师在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把自身的压力带入其中,或是把情商教学等同于认知课进行操作,不尊重孩子,甚至进行心理恐吓,或是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情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敢面对情商课程,怀疑自己的情商教研能力。

家长方法不当

情商教育在家长中的误区普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些所谓的现代父母,自认为属于开放,民族型的,提倡幼儿教育顺其自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必要与系统的指导与教诲,信奉“树大自然直”的理论,殊不知树大不直时就会因失去最佳的修复时机而致使其无法成材乃至成为歪材的后患;第二种是酿造爱水,把孩子当成心头宝贝,事事迁就,伺候周全,最后却因为溺爱过度,把孩子变成缺乏教养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第三种是关心孩子,望铁成钢,却不了解孩子的兴趣,把一些不适合的东西强行灌输给孩子,最后孩子和家长都不高兴。

情商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只有当幼儿园、教师、家长三方面都走出误区,正确地认识情商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正确的教育指引下健康地成长。

相关推荐

你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学前教育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中国谚语跟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类似,都认为儿童的早期心理特点和性格是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幼年时期的经历将影响人的一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孩子今后成长的重要性,孩子刚出生就报名参加早教班,竭尽所能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并早早学习各种特长……孩子的早期教育就是要上各种早教课吗?孩子的学前教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我们家长应该在早期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6岁前孩子该具备的能力 学会表达、思考、实践、协作和创造 瑞士儿童第一协会秘书长Monica S

了解幼儿园的游戏领域

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又是怎么学习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帮助孩子在玩中学习的3大游戏。 以游戏为主 养成好习惯 公立幼儿园代表嘉宾: 福州广厦幼儿园园长林民芳 现在,幼儿园有3大游戏领域,一是角色游戏,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但加入了体验环节,比如老师领着孩子们上街观察,去榕城古街观看商贩买卖东西,去银行窗口看排队……回来后就进行角色的转化,把成人的劳动通过游戏表现出来,他们会从中学到规则、交际、语言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是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让孩子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沙石、金属材料等),

宝宝入园后必知的技巧

1、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学会写自己名字……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 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2、教给孩子一定

如何让孩子喜欢学英语

问:请问学龄前的孩子汉语拼音和英语在教学上应该注意如何教学? 答: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本身不是一个家族,所以它们在教学上是不能完全用一种施教方法,当然汉语拼音是根据国际音标等理论设定的,有些拼音的书写和英语字母是一样的,这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进行对比讲解。 问:你好:请问如何让孩子练习口语? 答: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园里,幼儿的口语会提高非常快,即使在非双语教学的园里,教师也应尽量给幼儿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在家里,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提供同样的机会,让孩子在家里展示所学的英语或当家长的英语老师,教家长的同时,至少孩子

素质教育方法有哪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素质教育必须先从家庭做起。现在国际上,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家庭育儿。很多国家都提出来,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要认识它的重要性。现在,许多家长就愿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或是学前班受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寄托在幼儿园及学前班老师的身上。 这种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或许有有利的方面,同时也有不利的一面。据调查表明,一个孩子的成长,受三大环境影响,即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三大环境的影响量呈现一种动态消长的影响

幼儿园安全小常识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危险。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做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4、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

3岁后应培养孩子性别意识

目前国内有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幼儿园分厕对孩子性别意识的认知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幼儿园也在尝试这种做法。他们认为,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系袁立壮老师指出,现在的孩子出现以上的现象,是因为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或缺失,这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现在越

几招让宝宝在幼儿园受欢迎

首先,教师会为幼儿创设尊重、赏识的环境,让每个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赏识,从而学会尊重、赏识、宽容别人。 比如:每个班上都有一个展示全体幼儿作品的地方,老师会引导全班幼儿评价、欣赏每一件作品,这样可以使幼儿增强自信心的同时,学会欣赏同伴,明白人各有所长的道理。 除了外在的环境,和谐美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包容,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那么,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幼儿小小的心灵中就会埋下善良的种子,渐渐养成宽容的美德。 第二,引导幼儿了解事物和人的多样性,能够正确对待和接纳

宝宝选择什么幼儿园好呢

第一课:拜托!不是你上幼儿园,而是宝贝上。 妈妈选择:“钱,我有!我和他爸爸拼命挣钱还不就是为了他。上幼儿园,当然是上私立幼儿园了,瞧瞧那些高官和明星的孩子,都是上私立幼儿园和私立学校的。” 专家提醒: 公立园VS私立园公立园的历史较长,保育方面做得比较好,管理方式、师资条件比较稳定,而且国家的资助使得幼儿园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但是老师的教育理念比较传统。而私立、民办的幼儿园稳定性比不上公立园,但是在采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方面做得更好,更富于活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幼儿园的好坏和体制的关系并不大

幼儿园教育具有哪些优越性

幼儿园是对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最理想的、最专业的教育机构,无论是园舍的设备设施、师资条件、教育形式、方法以及保健卫生等方面,都对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着独特的优势。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其中幼儿园处于核心地位。 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均受过正规的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她们负责对幼儿进行全面、科学的早期教育;幼儿园教育按照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和幼儿卫生学的理论与要求,采用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来进行;幼儿园教育充分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