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的益处有哪些
捏脊的益处有哪些
用自己的左右手的大拇指沿着自己脊椎的两侧,拇指用一个打圈的方法,从上而下的按摩,可以非常好地缓解腰酸和背痛,要注意自己的手用力的力度不要太大,也不要感觉到疼痛会比较的合适。两个手的腕关节,略微背伸,拇指横着抵在皮肤,将食指和中指放置拇指前方处,用3个手指捏拿自己的皮肤,两只手边捏边交替地进行,能够很好的舒筋活络。
捏脊治疗法,主要是通过连续地捏拿自己脊柱骨的皮肤,以此来达到一个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这也是小儿推拿术中的一种,能够非常好的疏通经络,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能够改善身体的脏器功能,又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这一种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都是在空腹的时候进行,饭后不宜进行密集的捏拿,一般都需要休息两个小时之后再进行。
如何调理孩子脾胃虚弱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捏脊疗法有良效
对于此类患儿,推拿捏脊有很好的疗效。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
宝宝腹泻按摩哪里
如果宝宝是由于感受风寒导致的腹泻,家长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 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按摩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如果孩子是湿热腹泻,家长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按摩方解: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小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如果孩子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儿童泄泻怎么办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中医怎么调理宝宝肠胃
一、按摩穴位调理宝宝肠胃
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逐日给小儿推拿足三里穴5~10分钟,可使小儿消化体系功效茂盛,消化接收率增添,面黄肌瘦好转。
捏脊法对婴幼儿可采取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步向上挪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天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能够改良食欲、减少感冒、加强体质。
二、中药分型调理宝宝肠胃
1、肠胃虚弱型
以消瘦、进食少为主,伴有面色苍白、精力不振、大便粘稠。常用茯苓12克,山药15克,炒白术9克,党参9克,神曲9克。煎服。
2、胃阴不足型
纳呆,多饮,大便干结,手足心热,易焦躁,入睡不好。常用沙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太子参12克,火麻仁6克,谷芽9克。煎服。
3、肠胃运化不良型
厌食伴有嗳气、恶心、腹胀,大便多有不消化物。常用苍术9克,陈皮4。5克,枳壳9克,鸡内金6克,谷芽9克,麦芽9克。煎服。
小儿推拿的手法图解 捏法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从长强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在捏脊前每捏3-5遍后,在第4遍或第6遍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1次。
调脾胃吃点粗粮好
春天是孩子生长最快的季节。生长越快,所需要的营养也越多,这对脾胃虚弱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所以家长要注意用饮食给孩子调理脾胃。
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让孩子吃过于油腻的烧烤油煎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要给孩子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适合脾胃虚热的孩子,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富,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帮助;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作用;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黄豆有健脾益气作用;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孩子。
另外,按摩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的效果。家长每天给孩子按摩足三里穴10~15分钟,可使孩子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对于婴幼儿,建议家长采用捏脊法。家长站在孩子右侧,让其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移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遍,每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的作用,可以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增强体质
小儿湿疹中医按摩 脾虚风燥致小儿湿疹推拿法
如果孩子是脾虚风燥,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胃经,揉二人上马各2分钟,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清肺经,揉脾俞,揉胃俞,揉足三里,揉血海各1分钟,捏脊4遍。
推拿方解:补脾经,补胃经,揉二人上马,揉板门,顺运内八卦,揉脾俞,揉足三里,揉血海,捏脊有助于健脾养血滋阴,清肺经祛风。
宝宝脾胃虚弱的症状及调养方式
宝宝脾胃虚弱的表现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
脾胃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宝宝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调宝宝脾胃不和3个秘方
1、草决明炒扁豆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草决明、炒扁豆、煨肉豆蔻、炒麦芽、炒莲肉、鸡内金、党参、生黄芪、茯苓、神曲、使君子、山楂、黄精各5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取药末2-3克,加入去蛋清的鸡蛋中,以面包裹之煨熟,1-3岁食蛋每天1个,4-7岁每天2个。20天为1个疗程。
2、党参茯苓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党参、茯苓、炒扁豆、淮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去心)、芡实各3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粉末,过筛。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成7-15份。每天1份,加大米同煮成粥,调人少许食盐,当饭吃,或加面粉煮成糊状,配食糖适量代早餐用均可。
3、鸡内金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鸡内金、神曲、槟榔、炒谷芽、炒麦芽、山植、炒莲肉各100克,使君子6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人瓶内备用。用时,每日服6-8克,分3-4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
捏脊疗法有良效
对于此类患儿,推拿捏脊有很好的疗效。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