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是精神病吗
焦虑症是精神病吗
虽然焦虑症发作时确实异于常人,但人们常说的精神病,在医学上称为精神分裂症。
焦虑是属于情绪障碍的一种,从生物医学的焦虑来分析,病因之一是脑部化学递质分泌不足,这种化学递质与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并不相同。
因此,焦虑症绝不等同于精神分裂症,也不会出现精神病出现的幻觉、妄想等症状。
焦虑症是精神病的一种类型吗
精神病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心境或情感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扬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伴有相应认识和行为的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发作症状较轻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的程度。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和躁狂症等几个类型。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脱离现实,病程迁延。
常见的精神病的原因,性行为障碍。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或者采用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方式满足性欲或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性指向障碍指性行为选择异常对象,如同种同性(同性恋),异种生物(恋兽癖)与无生物(恋物癖)及违反社会规范的恋童癖等。
常见的精神病的原因,人格障碍。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患者自己感到痛苦,但对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正确的判断。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
焦虑症是精神病吗
焦虑症是精神病吗,不要提到精神病这几个字就害怕,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焦虑、抑郁、恐惧这样的情绪之中。被压迫,被强迫,也强迫自己去做某事,这样的心理状态下难免不滋生些心理障碍。焦虑症就是生活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那么,到底焦虑症是精神病吗,这个问题成为大众化的疑问。
生活在现代和谐社会的我们,是真的有病了吗?患上焦虑症是精神病吗?生活在步伐快捷的社会中,如果不懂得消忧排愁,很容易被焦虑缠上,甚至终其一生,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当不幸患上焦虑症时,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忧,心理专家指出,焦虑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属于精神疾病,但不是精神病,只要早发现及时治疗该病都能痊愈。所以,当疾病袭来时,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应不失时机的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很快地恢复健康。
什么是焦虑症?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该病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的效果也往往最好,如果任其自由发展,不但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心理,还会伴发一系列的身心疾病,危害到患者的健康。因此不可小觑它的危害。
看完以上的解读,相信您对焦虑症是精神病吗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总之,不管您有了何种心理障碍,或者对自己的症状是否属于心理类疾病还不是太清楚,都应及时咨询专科医生或到院诊治,以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强迫症是不是精神病 强迫症属于神经症
强迫症不是精神病,但是它属于神经症的范畴。神经症是指精神出现障碍,但是身体并没有任何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除了强迫症之外,焦虑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等都属于神经症范畴。
患上焦虑症是精神疾病吗
精神病与神经症的区别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心理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轻性心理障碍的总称。神经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基本上都是主观感觉方面的不良,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表现为当事人一般社会适应能力保持正常或影响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对自己的不适有充分的感受,一般能主动求治。
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著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且非其它疾病造成的。它以突如其来的和反复出现的莫明恐慌和忧郁不安等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一般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分为持续症状(广泛性焦虑症)与阵发症状两类。后者再分成因在特殊状态下阵发的焦虑(畏惧焦虑症)与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焦虑(恐慌症)。畏惧焦虑症又再分成单纯畏惧症,社交畏惧症,与惧旷症。
看过以上内容之后焦虑症患者应该不会再有“”这样的问题了。其实焦虑症可以解释为一种过激的心理反应,患者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焦虑症跟精神方面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焦虑症不一定就精神病,精神病是指神经错乱,甚至是有疯言疯语的举动,这样的举动会吓坏很多人,所以说焦虑症必须要给孩子及时的治疗,很多孩子患上焦虑症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的原因造成的,焦虑症是精神方面的一种疾病,但是不属于精神病,大家必须要诊断好了。
我的社交恐惧又犯了 社交恐惧症是精神病吗
社交恐惧症不是精神病。
社交恐惧症有叫做社交焦虑症,主要表现为对社交或者是公共场所感到恐惧以及焦虑,这是一种心理疾病,还没有达到精神病的程度。
如何鉴别焦虑症与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是两种常见的焦虑障碍,焦虑症的敏感、多疑、担忧等症状和社交恐惧症的“怕人”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有时极为相似,有时连精神科医生也难以鉴别,导致误诊。而氯氮平、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既可治疗精神分裂症,又有很强的抗焦虑作用。所以,当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并按精神分裂症用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也常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导致误诊误治长期得不到纠正。
焦虑症、社交恐惧症,也包括其它焦虑障碍(如:强迫症、惊恐障碍等),与精神分裂症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现象,就是内心缺乏安全感,这可能是导致这些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相似的原因,从而导致误诊。(注:现在有些孩子,表面上很强大,很自信,很独立,实际上,其内在自我却很弱小,没有安全感,稍有压力就承受不了,余金龙。)
部分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患者同时患有人格障碍(如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这时不仅治疗难度增加,其临床表现与精神分裂症可能更难鉴别。
有时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与其它焦虑或焦虑相关疾病共病,例如,还同时患有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或癔症等,如果还伴有人格障碍,就极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属这种性质误诊的病例还真不少,当这些病例转诊来我这里时,通常都已按精神分裂症治疗了好多年。
虽然大多数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是慢性疾病,但若能按焦虑障碍接受系统治疗,通常都能治好,而不需要一辈子吃药维持。如果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用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治疗,只是抑制其症状,如果其内心冲突或心结不能化解的话,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可以反反复复几十年。
还有很少一部分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可以不治自愈,当这类焦虑症和社交恐惧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并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会出现彻底治好的情况,停药后多年表现正常。这更加说明是误诊了,因为这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规律,精神分裂症是需要长期用药物维持治疗的,通常停药就会复发。
那两者间如何鉴别呢?
一是要看相关疾病的其它症状,如考虑是精神分裂症,那还有没有精神分裂症的其它症状?如考虑是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那还有没有其它焦虑症状?
二要看求治的欲望,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求治欲望通常较强,但也有个别是不强的,而精神分裂症发病期的求治欲望通常是不强的,甚至坚决拒绝治疗。
三要看其症状有无感染力,例如,周围亲人常能感受到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痛苦情绪。
四要看协调性,例如,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的思维与情感反应是协调的,而精神分裂症在急性期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表情、周围环境等因素之间出现不协调现象。由于精神分裂症本身并无特征性症状,所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都可见于其它疾病,所以,是否协调这一点在鉴别精神分裂症与其它精神疾病方面就非常重要,但这往往需要精神科医生用专业的眼光才能识别到。
五从遗传的角度观察,包括父母的性格特征和家族精神疾病遗传史。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我们国家以前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标准太松,很多其它精神疾病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如果患者父亲说:“她妈年轻时患过精神分裂症,后来治好了。”那医生需要进一步询问,以确定他妈当年是不是真的是精神分裂症。如果患者父亲继续说: “治疗了2年,就好了,这十几年都没吃过药了,工作生活都很正常。”这时就很明确了,他妈当年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是错误的,因为这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规律,考虑可能是情感性疾病,从遗传的角度就不支持孩子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六、其它因素:如患者病前性格特征?小时是否多病?有无父母过度保护等。
七要看治疗反应,如曾单用心理咨询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好过一两年,就强烈支持是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因为单用心理咨询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通常不会有明显疗效。但用奥氮平、氯氮平、奋乃静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则不具鉴别诊断意义,因为这些抗精神病药物既可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又有抑制焦虑症状的作用。
如果还鉴别不了,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性治疗,单用氯硝安定、罗拉等抗焦虑药物治疗,或单用抗焦虑作用好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如果效果好,则可排除精神分裂症,但治疗效果不好,还不能排除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跟精神分裂症不同,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发病,心理因素在其中起的作用要大一些。
我们常说焦虑症状是有目的的,有功能的。例如,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的形成,避免了患者内心冲突的起动,或者是缓解了家庭危机。如果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被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则意味着患者要重新面对内心冲突,或者父母要重新面对家庭危机,这可能比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更痛苦。所以,临床上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和孩子父母都迫切希望能治好病,却无意识做出这样或那样阻碍医生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的行为。有时,还会见到这种情况,孩子的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治好了,父母却离婚了。一些大型的心理咨询机构,间中会见到更反常的情况,孩子的病治好了,父母却来闹事。所以,在诊治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时,医生若能及时识别这种来自患者或患者家属的阻抗,可避免治疗被过早中断,或被患者或患者家属无意识导向误诊误治。
焦虑症是不是精神病呢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处于紧张的环境不能适应,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等。
正常人在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预感将要发生不利的情况或危险发生时,可产生焦虑(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这种焦虑通常并不构成疾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焦虑并不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或者说焦虑是一种积极应激的本能)。
只有当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时才构成焦虑症状,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妨碍人应付、对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正常生活。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事实上什么都干不了。
焦虑症状也见于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强迫性神经症、癔症、器质性意识模糊状态、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由此可见,焦虑症也可以归类到精神疾病的范畴,如果焦虑症比较严重,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从而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所以患病后,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治疗,而且这种疾病比起其他的精神病要好治愈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