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警惕胃息肉的癌变与饮食注意

警惕胃息肉的癌变与饮食注意

(一)发病原因

目前病因不明。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

(二)警惕胃息肉癌变

胃息肉不是胃癌,但是胃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及时处理。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 。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癌变率较低,仅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 ,也可发生恶变,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内同时存在癌的发生率可达7.4%~13% ,故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腺瘤性息肉属真性肿瘤,占胃息肉的10%~25% ,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男性比女性多见( 2:1 ) ,好发于胃窦部。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或蒂粗而短,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绒毛状)。组织学分类(按 WHO分型)可分为管状、乳头状(绒毛状) 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达40%左右。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当息肉的直径超过2 厘米时需警惕恶变。日本学者Nagayo把腺瘤性息肉列为交界性病变,认为单凭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时难以确定其良恶性,需做长期随访方能作出结论。同样,也应注意到与其共存的胃癌常见,因此,当发现有腺瘤性息肉病灶时,应仔细寻找其他部位有无胃癌并存现象,息肉摘除后的病例,仍应每年做胃镜检查随访。对大多数有蒂的息肉,最简单和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内镜下摘除;不能做内镜摘除的腺瘤,应切开胃做腺瘤切除,并从邻近处多取黏膜活检以观察有无异型增生或明显的癌变存在。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和加德纳综合征( Gardner Syndrome )病人的胃内也可有多发性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肠腺瘤,这种腺瘤的癌变发生率与散发的胃腺瘤相仿。

(三)胃息肉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1、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

2、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

3、第3日给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4、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每日5~6餐,饮食原则:呈半流质状,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少量多餐。

5、患者出院后可进食软饭,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胃息肉能变成胃癌吗

息肉是胃粘膜上皮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一般分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胃息肉癌变的癌变率与有无不典型增生有很大的关系。腺瘤性息肉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30%~58.3%;增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

息肉变与胃息肉有所不同,分为幼年性息肉变、弥漫性息肉变和遗传性息肉变,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的癌变率可达20%,这也是非常高的。

胃息肉的大小一般都不到一厘米,只有很少数的人增生性息肉会引起不良反应,癌变的几率也较低。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几率大,但是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预防其癌变的。

通常来说,内镜切除是治疗胃息肉的首选方法,另外还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专家介绍,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胃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由于胃息肉常无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是通过X线胃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被发现,胃息肉发生炎症时,则有胃炎样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胃灼热,腹泻等,息肉发生在贲门部时有吞咽阻挡感,发生在幽门管时,容易出现幽门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腹痛腹胀加重伴呕吐,息肉有溃疡或癌变时可出现黑便和呕血。

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不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一般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之后效果较好。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即宜手术治疗。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小心胃息肉的癌变和术后饮食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一)发病原因

目前病因不明。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

(二)警惕胃息肉癌变

胃息肉不是胃癌,但是胃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及时处理。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

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癌变率较低,仅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也可发生恶变,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内同时存在癌的发生率可达7.4%~13%,故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腺瘤性息肉属真性肿瘤,占胃息肉的10%~25%,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男性比女性多见(2:1),好发于胃窦部。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或蒂粗而短,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绒毛状)。组织学分类(按WHO分型)可分为管状、乳头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达40%左右。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当息肉的直径超过2厘米时需警惕恶变。日本学者Nagayo把腺瘤性息肉列为交界性病变,认为单凭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时难以确定其良恶性,需做长期随访方能作出结论。同样,也应注意到与其共存的胃癌常见,因此,当发现有腺瘤性息肉病灶时,应仔细寻找其他部位有无胃癌并存现象,息肉摘除后的病例,仍应每年做胃镜检查随访。对大多数有蒂的息肉,最简单和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内镜下摘除;不能做内镜摘除的腺瘤,应切开胃做腺瘤切除,并从邻近处多取黏膜活检以观察有无异型增生或明显的癌变存在。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病人的胃内也可有多发性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肠腺瘤,这种腺瘤的癌变发生率与散发的胃腺瘤相仿。

(三)胃息肉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1、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

2、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

3、第3日给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4、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每日5~6餐,饮食原则:呈半流质状,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少量多餐。

5、患者出院后可进食软饭,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胃息肉会不会癌变

该病发病年龄较大,在55-75岁间居多,男性比女性髙出1倍。胃息肉大小从1毫米至1厘米不等,多为单个,少数为多个,有蒂或无蒂。常位于胃窦部和胃体部,均以大弯与前壁多发。中医对本病的研宄开展得不多,一般认为肝气不疏,气滞血瘀,痰湿蕴结可导致胃息肉的发生。

一般认为胃息肉表面可恶性变,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比单个息肉髙。有资料报道,经X线诊断为胃息肉的患者中,20%伴有恶性变;在胃息肉切除标本中,见14%的多发性息肉有恶变,9%的单发息肉有恶变。胃息肉恶化的演变过程目前尚不甚明确,日本学者研宄认为,息肉癌变与不典型增生有关,即产生不典型增生后即可发生癌变。增生性息肉肿瘤标记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査结果亦提示不典型增生为癌和增生的中间状态。故息肉癌变起自增大息肉的不典型增生灶,而不是直接发生在非不典型增生灶的增生性上皮上。

目前对胃息肉的癌变倾向越来越重视,诊断为胃息肉者一般主张给予治疗或定期随访。胃息肉必要时可考虑手术切除。内科保守治疗的效果不确切,若坚持保守治疗,应在有效随访条件下进行,一旦发现癌变迹象―积极外科治疗。

胃息肉会不会癌变

胃息肉会不会癌变?很多胃息肉患者都关心这样的问题。由于早期胃息肉的症状表现通常不是很明显,所以很难让人发现,如果不及时治疗胃息肉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癌变。到底胃息肉会不会癌变,我们看看下面专家的分析。

胃息肉的炎症息肉与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不会癌变。而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腺管状腺瘤三种。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5%-40%;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为25%-72%;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癌变率极低。此外,息肉越大,个数越多,癌变的概率也越大。 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疾病,胃肠息肉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到后来胃息肉可能会出现打嗝、上腹胀痛、反酸、恶心、呕血、黑便等症状;肠道息肉会出现腹泻、便秘、腹痛、肠鸣、便血等症状。胃肠道息肉可以确诊。实际上很多息肉患者正是因为胃肠不舒服到医院检查,或是在体检时才发现长息肉的。

另外临床上之所以主张发现息肉不管大小、多少,都应切除,除了息肉不断长大会引起上述一系列胃肠不适外,最关键的一点是担心其癌变。息肉按组织学特点可分成四类: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其中,炎症息肉与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不会癌变。而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腺管状腺瘤三种。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5%-40%;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为25%-72%;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癌变率极低。此外,息肉越大,个数越多,癌变的概率也越大。

吃什么可以预防胃息肉

出现了胃息肉后,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去治疗。没有出现的人群,同时要做好预防胃息肉的方法。预防胃息肉一般是从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做起的。那么吃什么可以预防胃息肉呢?

指出,对于胃息肉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胃的活动是有规律的,胃的生理活动包括运动、分泌等,决定了它的功能。

吃什么可以预防胃息肉

1、蒜一些研究均发现大蒜对胃癌的抑制作用。此种现象在年食蒜量超过2.5Kg时即可出现。大蒜的年用量增加可降低胃癌的发病。实验研究表明,食大蒜后可使胃的泌酸功能增加。

蒜不但能杀伤体个培养的胃癌细胞,而且可以抑制体内移植的胃癌。山东省苍山县盛产大蒜,该县居民有常年食蒜习惯,胃癌死亡率仅是胃癌高发县山东省栖霞县的1/12.因此,大蒜很可能是一种较理想的干预胃癌发生的食物。

2、绿茶为近来颇受重视的天然防癌剂之一。近来陆续报道在绿茶产地和有饮茶习惯的地区或民族,肿瘤发病很低。研究表明4.65g茶叶水提取物,可完全阻断高危人群体内过高的N-亚硝基脯氨酸合成。因此,大蒜和绿茶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防胃癌发生的饮食物。

胃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发病机制:胃息肉一般多发生于胃窦,少数也可见于胃体上部、贲门和胃底。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烂。组织学上可见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上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固有层见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息肉伴有肠化生。少数增生性息肉可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变而产生恶变,但其癌变率一般不超过1%~2%。

2、腺瘤性息肉是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约占胃息肉的10%~25%。一般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数无蒂,表面光滑,少数呈扁平状、条状或分叶状。组织学上主要由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上皮分化不成熟,核分裂象多见,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及混合型腺瘤,常伴有明显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息肉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肌层无明显增生,肌纤维无分散现象。本型息肉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直径大于2cm、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Ⅲ度者恶变率更高。

胃息肉是胃癌吗?怎么治?专家说,胃息肉患者的检查与诊断胃息肉常无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是通过X线胃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被发现。胃息肉发生炎症时,则有胃炎样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胃灼热、腹泻等。息肉发生在贲门部时有吞咽阻挡感。发生在幽门管时,容易出现幽门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腹痛腹胀加重伴呕吐。息肉有溃疡或癌变时可出现黑便和呕血。胃息肉很少有阳性体征,合并炎症时上腹部可有压痛,出血多者有继发性贫血表现。

胃息肉的鉴别诊断胃息肉本身病理上可分为增生性和腺瘤性两种,后者癌变率较高(30%~58.3%),因此活组织病理检查鉴别,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胃息肉会癌变吗?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也会癌变。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如何预防胃息肉癌变

胃息肉分两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

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此外,还有与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变,如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癌变率可达20%;还有遗传性息肉变等。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也会癌变。

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小心胃息肉的癌变和术后饮食

(一)发病原因

目前病因不明。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

(二)警惕胃息肉癌变

胃息肉不是胃癌,但是胃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是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及时处理。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过度生长的组织,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

胃息肉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癌变率较低,仅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也可发生恶变,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内同时存在癌的发生率可达7.4%~13%,故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腺瘤性息肉属真性肿瘤,占胃息肉的10%~25%,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长,男性比女性多见(2:1),好发于胃窦部。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或蒂粗而短,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绒毛状)。组织学分类(按WHO分型)可分为管状、乳头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癌变率很高,达40%左右。其中尤以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一般当息肉的直径超过2厘米时需警惕恶变。日本学者Nagayo把腺瘤性息肉列为交界性病变,认为单凭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时难以确定其良恶性,需做长期随访方能作出结论。同样,也应注意到与其共存的胃癌常见,因此,当发现有腺瘤性息肉病灶时,应仔细寻找其他部位有无胃癌并存现象,息肉摘除后的病例,仍应每年做胃镜检查随访。对大多数有蒂的息肉,最简单和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内镜下摘除;不能做内镜摘除的腺瘤,应切开胃做腺瘤切除,并从邻近处多取黏膜活检以观察有无异型增生或明显的癌变存在。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病人的胃内也可有多发性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肠腺瘤,这种腺瘤的癌变发生率与散发的胃腺瘤相仿。

(三)胃息肉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1、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

2、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

3、第3日给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4、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每日5~6餐,饮食原则:呈半流质状,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少量多餐。

5、患者出院后可进食软饭,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胃息肉会有哪些危害呢

胃息肉分两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此外,还有与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变,如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癌变率可达20%;还有遗传性息肉变等。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也会癌变。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胃息肉变成胃癌的几率大吗

胃息肉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与胃癌的早期症状相似,多表现为腹胀、腹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消瘦等,这些相似症状也常造成胃癌的漏诊、误诊。

胃息肉是胃粘膜上皮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一般分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胃息肉癌变的癌变率与有无不典型增生有很大的关系。腺瘤性息肉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30%~58.3%;增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

息肉变与胃息肉有所不同,分为幼年性息肉变、弥漫性息肉变和遗传性息肉变,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的癌变率可达20%,这也是非常高的。

胃息肉的大小一般都不到一厘米,只有很少数的人增生性息肉会引起不良反应,癌变的几率也较低。腺瘤性息肉癌变的几率大,但是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可以预防其癌变的。

通常来说,内镜切除是治疗胃息肉的首选方法,另外还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专家介绍,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最后,专家提醒,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患者应每年都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还要不断加强自我保健,多了解抗癌食物、抗癌食谱,了解胃癌饮食需要注意的原则,尽量做到不给胃增加负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胃癌。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胃息肉会不会发生癌变

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此外,还有与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变,如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癌变率可达20%;还有遗传性息肉变等。

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

一般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也会癌变。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胃息肉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不少人做胃镜检查发现长有息肉,他们常产生这样的疑惑:胃息肉这种病危害大不大?

胃息肉分两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此外,还有与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变,如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癌变率可达20%;还有遗传性息肉变等。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也会癌变。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胃息肉会癌变吗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胃肠黏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根据息肉所处消化道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胃息肉和大肠息肉最常见。息肉大多为单发,多发约占20%,少数患者胃肠道内息肉数量很多,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征。

胃息肉按组织学特点可分成四类: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其中,炎症息肉与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不会癌变。而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腺管状腺瘤三种。

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5%-40%;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为25%-72%;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癌变率极低。此外,息肉越大,个数越多,癌变的概率也越大。

怎么让胃息肉患者远离胃癌

胃息肉分两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h;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

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此外,还有与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变,如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癌变率可达20%;还有遗传性息肉变等。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也会癌变。

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胃息肉的危害,以及怎么样防治胃息肉癌变,胃息肉的危害很大,如果发生癌变,那么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所以朋友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了。胃息肉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膀胱息肉会癌变吗

不少人做胃镜检查发现长有息肉,他们常产生这样的疑惑:胃息肉这种病危害大不大?会不会发生癌变? 胃息肉分两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

此外,还有与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变,如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癌变率可达20%;还有遗传性息肉变等。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也会癌变。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

相关推荐

为什么有些人会患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那么胃息肉癌变吗?胃息肉怎么治疗? 发病机制:胃息肉一般多发生于胃窦,少数也可见于胃体上部、贲门和胃底。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烂。组织学上可见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上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固有层见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息肉伴有肠化生。少数增生性息肉可

胃息肉保养方法有哪些呢

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不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一般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之后效果较好。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即宜手术治疗。 胃息肉保养方法有哪些?胃息肉保养方法如下: 首先,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胃的活动是有规律的,胃的生理活动包括运动、分泌等,决定了它的功能。当饮食不规律时,必将导致胃活动的不协调。 其次,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芥末、生蒜等,同时避免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的食物。

胃息肉到底离胃癌的距离有多远

胃息肉分两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拥挤的增生旺盛的腺体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10%—30%,被人们称“癌前病变”;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症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属于腺体增生延长,排列比较紊乱,腺体之间有较大空隙,有的中间夹有未成熟的细胞。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只有0.4%。 此外,还有与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变,如幼年性息肉变,无恶变倾向;弥漫性息肉变,癌变率可达20%;还有遗传性息肉变等。 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

大肠息肉多大需要做手术呢

一看息肉的形态: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属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二看息肉的数量:单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三看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四看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42~77%。 五看是看家族遗传史: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一方有息肉

胃息肉有几种呢

胃息肉是给我们自身带了很大疼痛一种疾病,是属于胃病的一种,现如今的发病率非常高,可能是由于我们在日常饮食没有引起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科学安排,一日三餐的好习惯,一定要注意吃早餐,想必大家对于胃息肉有几种呢都特别感兴趣,来详细的为大家普及一下。 从病理学的角度,胃息肉主要有下面几种 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最常见的息肉,一般直径都小于0.5cm,扁平无蒂,表面光滑。这种息肉在健康人和行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人中常常发现,在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病人中出现率更高。胃底腺息肉的癌变的风险几乎没有。

胃息肉有哪些分类

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组织增生,很多患者在患胃息肉早期常常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到了后期可能会出现许多症状,专家建议胃息肉患者应该尽早切除息肉,因为胃息肉不治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发生癌变胃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类,增生性胃息肉和腺瘤性胃息肉,前者的癌变率较低,后者的癌变率较高。下面我们来自己看看胃息肉的分类。 增生性息肉 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烂。组织学上可见增生

胃息肉的治疗

1.1、抗Hp治疗 发生于胃窦的增生性息肉与Hp感染有关,常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根除Hp可以使部分息肉消退。 1.2、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有蒂息肉常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主要适合消化道扁平隆起型息肉的切除。一般先用内镜注射针沿病灶周围黏膜下层注射1:10 000的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2一10 ml,使病灶明显隆起,再直接用带刺的圈套器套住隆起病灶后慢慢收紧圈套通电,用切割电流进行高频电切。 胃息肉的治疗 1.3、外科切除术 适合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者。息肉癌变若内镜

大肠息肉多大需要做手术呢

一看息肉的形态: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属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二看息肉的数量:单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三看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四看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42~77%。五看是看家族遗传史: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一方有息肉病,其后

一般胃息肉可以治好吗

胃息肉能治好。胃息肉内镜治疗 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勿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效果较好。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即手术治疗。 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

胃息肉的常见危害及预防

想必大家都知道生病对人的身体是有很多害处的,不管什么疾病不及时治疗都会出现一些危害,胃息肉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胃息肉对人身体会出现哪些危害,这样就容易忽视治疗,下面我们跟随胃肠道疾病专家一起去认识一下胃息肉的危害吧! 胃息肉的表面发生病变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此外多发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要比单个息肉要高出许多。在多个切除的胃息肉标本中,有14%的多发性息肉会恶变,有 9%的单发性息肉有恶变。专家认为息肉恶变的原因与不典型增生有关,也就是说产生不典型增生以后癌变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目胃息肉癌变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