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际的功效与作用 鱼际的注意事项
鱼际的功效与作用 鱼际的注意事项
治疗急性咽喉炎不能用灸法,红肿疼痛的不能用灸法。用指压法,顺着经脉上下左右的移动,而且作用力的重点往上。皮肤针叩刺法,敲打鱼际穴,要求敲出血来。
小儿打嗝如何按摩治疗 第二步:推板门
位置: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
推拿方法: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功效作用:按摩板门穴具可以宽胸利膈,可以宽胸止呃。
鱼际针刺方向 针刺鱼际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凉血,疏肺利咽。
主治:咳嗽,咯血,失音,喉痹,发热。
配穴:配通里,廉泉治疗失音;配少商治疗喉痹;配大杼,风门治疗咳嗽。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自汗,盗汗,鼻衄,乳腺炎,疳积,手指肿痛的治疗。
大鱼际的准确位置图片 按摩大鱼际的功效
按摩大鱼际具有疏通经络,解痉止痛,活血祛瘀,理气消食化滞的功效。主治头晕,头痛,胃脘痛,便秘等肠胃疾患,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以及颈椎病,落枕,面部痉挛,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按摩鱼际穴位的作用
腧穴释义:际,边际。因此穴在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之边缘,又此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际相会之处,故名。
简便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或取侧掌,微握掌,腕关节稍向下屈,于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即是。
解剖定位:当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处;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大鱼际的功效与作用 缓解便秘
肺与大肠相表里,按揉肺经的穴位对肠道是有一定的好处的,用一只手的拇指用力来回搓另一只手的大鱼际,感觉发热为宜,每次搓5分钟,然后换手搓另一只手的大鱼际,大约搓2-3遍即可,揉搓穴位的时间最好在排便之前,这样对便秘的缓解效果会更好。
鱼际的功效与作用
1、清宣肺气,清热利咽 此穴为肺经荥穴,五行属性属火。“荥主身热”,故此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可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的咳嗽气喘、胸闷胸痛;肺热灼络之咯血;热郁咽喉之肿痛;热邪壅滞,肺金不呜之失音等。因此穴位于手掌部,有循经远治的作用,可疏经通络,治肘臂挛痛;亦有近治作用,可治手指挛痛,指麻瘫痪。
2、功效:清热利咽,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大鱼际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大鱼际位于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根,手掌伸开时明显凸起的部位。这个部位肌肉丰富,手掌摊开时可以明显看到凸起。
按摩大鱼际具有疏通经络,解痉止痛,活血祛瘀,理气消食化滞的功效。主治头晕,头痛,胃脘痛,便秘等肠胃疾患,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以及颈椎病,落枕,面部痉挛,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按摩时双手合掌,使双手的大鱼际贴合,双手交替互搓,直至有发热感为度;也可以一只手固定不动,另一只手对其揉搓,再双手上下假体互搓1到2分钟,手掌发热了,就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静脉,强化呼吸道,从而起到提高免疫力,防御感冒病毒的作用。
针刺鱼际的作用
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具有清肺热,定喘咳,利咽喉,止疼痛,清胃降浊的作用。针刺鱼际有平喘之功,可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哮鸣音减少,肺最大通气量增加,还可改善肺呼吸功能,使呼吸平稳。
怎么按摩鱼际 鱼际穴解剖
在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中,有拇指静脉回流支,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深层有正中神经的分支。
咽喉肿痛刮痧哪里 肺肾阴虚型咽喉肿痛
取穴:太溪,照海,鱼际,天突。
照海:踝关节内侧,内踝尖直下凹陷处即是本穴。
鱼际:在手腕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刮痧方法: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在刮痧部位涂上红花油,先刮颈部天突,然后刮手部鱼际,再刮下肢内侧照海,最后刮太溪,反复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度。
作用: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照海通于阴硚,两穴滋阴降火,引虚火下行,为治虚热咽喉痛的要穴;鱼际为太阴荥穴,旨在清肺利咽;天突清利咽喉。
鱼际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鱼际穴的作用机制
1.本穴为肺经荥穴,五行属性属火,“荥主身热”,该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可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的咳嗽气喘,胸闷胸痛;肺热灼络之咯血;热郁咽喉之肿痛;热邪壅滞,肺金不鸣之失音等。
2.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可治疗臂肘挛痛,为循经远治;治手指挛痛,指麻瘫痪为局部治疗所用。
鱼际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鱼际配伍治疗方法
1.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配四缝,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或用拇指指腹自上而下推擦15-30次。
2.治疗喉痹,咽干:配伍廉泉穴,用刮痧板自上而下轻轻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有少量痧点为度。
3.治疗身热头痛:配伍大椎,用小号玻璃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
针刺鱼际的作用 针刺鱼际方向
定位:大拇指指根到手掌侧腕横纹之间,大鱼际边上。
针刺方法:直刺,或针尖刺向掌心,针0.5同身寸左右,出现针感后,留针20-30分钟。局部疼痛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灸法: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注意:本穴多不用补法,忌手法过于猛烈,禁瘢痕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