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简单易学的刮痧方法
5种简单易学的刮痧方法
1、刮头部,提神醒脑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经交会的地方,头部经脉通畅,会使人精力充沛,脑血管、脑神经功能正常。因而常用刮痧板刮拭头部,可以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
给头部刮痧时,可以把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当作中心,向四周刮拭,刮到头皮有温热的感觉即可。刮的时候,如果觉得某个地方比较疼痛,可以在那反复刮拭几下,直至疼痛感消失或减轻。
2、刮颈肩,活血舒筋
颈肩酸痛多是由于颈肩部气血瘀滞而导致的。刮痧可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增进局部新陈代谢,使本来僵硬的肌肉放松,消除颈肩部的不适。
刮颈肩的常用方法有2种:
一是采用直线刮法,沿着后脑中央的风府穴、颈部中央的大椎穴刮下来,再刮左右两侧的穴位,每一侧可上下刮15~20次。
二是沿着后脑左右两侧的风池穴到肩膀左右两侧的肩井穴构成的弧线刮下来,每侧也可刮15~20次。
3、刮两肋,疏肝解郁
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谐,人的心情就会愉悦、开朗;反之,疏泄功能不正常,气机不畅,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
由于肝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两肋,常刮拭这个区域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4、刮腹部,减小肚子
腹部是人体大部分经络循经的部位,由于缺乏运动常会造成经络瘀堵。腹部刮痧可以疏通经络,帮助赘肉运动,还有缓解便秘、腹泻的作用。
刮腹部时,两条腿要分开站立,站稳站直,用刮痧板沿一侧肋骨的下缘刮拭,一直刮到小腹,再刮向另一侧。刮的力度要适中,如果便秘就顺时针刮,腹泻则逆时针刮。
5、刮脚底,缓解失眠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分布着很多脏器的反射区。在临睡觉前刮一下脚底板,有促进睡眠,缓解头痛等多种保健作用。
给脚部刮痧,可以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做全脚底的刮拭,等刮热后再用刮痧板重点刮拭脚心的涌泉穴。失眠的人,可多刮第四脚趾外侧的足窍阴穴和足背部第一、第二脚趾中间的行间穴。
可以利用了来刮痧的工具很多,专业的刮痧板、梳子背、搪瓷的勺子、搪瓷碗边、木质的饭勺等等,都可以加以利用。刮痧时候要注意皮肤的润滑,尤其是在脸部刮痧的时候,否则皮肤容易被刮伤。润滑可用的也很多,有橄榄油、润肤露、baby油,再不济,色拉油也是OK的。
刮痧时,若顺着经脉走的方向刮,效果更好,四肢、背部、腹部的刮痧方向一般都是从上到下的,或者是由内向外。另外,刮痧的时候注意防风,以免受风感冒等
中医刮痧疗颈椎病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办公一族由于久坐办公室,造成肌肉劳损,从而患上颈椎病。如果你也有颈椎不适的情况,不妨试试以下简单的刮痧方法。
刮痧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刮痧板。专家说,刮痧最好是用水牛角或者砭石、玉石。因为水牛角和玉石本身就是中药的一个材质,有活血化淤、行气散气的作用。在家里自己刮痧,如果没有刮痧板,可以就地取材,只要是边缘光滑的物件即可,比如一元的硬币、瓷勺,甚至是碗的边缘,都可以充当刮痧板。此外,刮痧的过程和手法也比较简单,很容易被大家掌握。
专家说,去医院或者在家刮痧的时候都要先抹上油,在医院有刮痧油,在家一般用橄榄油、植物油。刮痧一般是从上往下刮,如果是在家一般只刮颈椎这一段就行了,因为自刮比较方便。如果到医院或者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可以把胸椎一并刮了。因为很多颈椎病其实存在颈肩综合征,颈部和肩部都疼痛,这样就可以同时治疗。先刮中间,再刮两边。如果比较年轻,体质比较好,病情比较重,可以采取比较重的手法。如果体质比较虚弱,手法就要轻。一般刮10到20次就可以了。
另外,在刮痧过程中刮拭面尽量拉长,从上往下沿着一个方向刮动,切忌来回刮。
刮痧可以说是治疗颈椎病的一个简单易行、见效较快的方法,通常,自己这样刮上一通,就能使颈部的肌肉得到舒缓,同时,也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颈肩疼痛的症状。
三种简单易学的斑鸠的做法
一、斑鸠的做法:清炖斑鸠
食材准备:斑鸠1只,料酒,盐,葱姜适量。
方法步骤
1、将斑鸠去杂质,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去血水待用;
2、汤锅中适量水,放入斑鸠煮开焯烫3分钟;
3、取出漂洗干净后放入炖盅,加入适量清水,葱姜;
4、加入料酒,盖锅炖5小时左右,加入少许盐即可。
二、斑鸠的做法:香烤斑鸠
食材准备:斑鸠2只,葱姜各20克,五香粉5克,胡椒粉3克,烤肉料20克,花生油适量,白酒5ml。
方法步骤
1、将斑鸠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腹部切开,背部不切;
2、盆中放入所有的调味料拌匀,放入保鲜盒中,冷藏腌2小时;
3、锡纸中放入1只斑鸠,塞入适量葱姜,包裹后放入预热220度的烤箱中;
4、然后200度上下火烤半小时,再220度烤5分钟即可。
三、斑鸠的做法:清凉斑鸠猪骨汤
食材准备:斑鸠1只,猪骨适量,红枣适量,枸杞少许,黄芪,党参,当归适量,盐,麦片,盐,香菇,龙眼,百合,米酒,莲子。
方法步骤
1、将所有的食材浸泡10分钟,洗净,莲子需要浸泡3小时左右;
2、猪骨洗净后和斑鸠焯水,姜切片,锅中水烧开,放入姜片;
3、再放入米酒和猪骨,大火熬煮5分钟后捞出;
4、锅中少许油,爆香姜丝,下入斑鸠炒一会;
5、另取锅烧开水,放入猪骨,斑鸠,大火烧开,小火煲好即可。
9个瘦脸操 简单易学
一、强化脸颊及嘴角肌肉
1、将嘴唇闭上,嘴唇往右边撇的表情约持续10秒钟,刚开始不习惯时,建议眼神也可以配合左右转换。
2、同样动作,嘴唇往左边撇的表情约持续10秒钟,然后左右两边轮流约做8下。
二、“啊”地张开嘴唇,锻炼下巴及脸颊肌肉
面对镜子,脸部嘴型呈“啊”字张开,下巴往下持续约10秒钟,动作重复三次以上即可。
三、以嘴唇肌肉律动的方式来调节牙齿的咬合
1、 轻松平放双肩,嘴唇闭着,然后嘴角略施力往两侧牵动。
2、 张开嘴巴露齿,让唇瓣肌肉略微用力律动约10秒钟,如此重复6到8次左右。
四、嘴唇内的舌尖刺激嘴唇边的肌肉,消除嘴旁法令纹
舌尖在嘴巴内部由左右上下,顺时钟按摩嘴唇内侧的穴位,连续三次以上。
1、舌尖从上侧开始按摩。
2、 舌尖再转换到嘴唇右方。
3、 舌尖再转换到嘴唇左方。
4、 舌尖最后转换到嘴唇下方。
五、强化下巴到颈部的曲线操
1、 坐下后先挺直腰杆,眼睛闭上,下巴呈15度平放,配合调节呼吸。
2、 背伸直,再将头往后仰,让下巴、脖子尽量往上抬,持续约10秒钟。
3、 然后嘴巴慢慢张开“啊” 地一声,直到下巴肌肉有紧绷感,注意背部要打直。
4、 最后再将紧绷的脖子及下巴放下,持续轻松坐姿,重复程序约6次左右,如此有促进血液循环的良效。
六、脸部学猴子表情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
将突出的小嘴嘟起,让脸颊肌肉凹陷,眼睛尽量张大,想象自己是一只可爱的小猴王。
如此持续动作约10秒钟,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会促进脸部血液新陈代谢喔!
七、 学习狮子的表情,做脸颊肌肉扩张运动,来消除地心引力所造成的脸颊赘肉
1、 眼睛直视前方,两手摆在脸颊两侧之前。
2、 手掌向两边外侧打开,收下巴让脸稍微朝下,眼睛锐利张开,嘴角往外侧牵动,表情如百兽之王狮子般持续动作约10秒钟,如此重复6到8次左右。
八、嘟嘟小嘴运动增加脸颊肌肤弹性
1、好像吹口哨般轻松,将嘴巴嘟起。
2、然后慢慢吹气使脸颊膨胀起来,持续约五秒,如此重复三次左右。
九、腮帮子运动
1、 用双手掌轻轻紧贴腮帮子,然后将嘴巴张开呈“啊”型,再按摩10到15下,如此重复相同动作5次。
2、 将脸部肌肉放松,再将嘴巴张开,然后装成嚼食东西样,如此做10次。
简单易学冬瓜的做法
冬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等功效。冬瓜富含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粗纤维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对于需要低钠食物的高血压、肾病、浮肿等患者,尤为适合。经常吃些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还可使人免生疔疮。久食可保持皮肤洁白如玉,并可保持形体健美。 1、海米冬瓜
【备料】冬瓜、海米、植物油、葱花、姜末、水淀粉、料酒、盐、味精。
【制作】将冬瓜去皮、瓤及子,洗净后切片,用少许盐腌制5分钟左右,沥去渗出的水备用。锅中倒入油烧热,葱花、姜末爆锅。加水1汤勺、料酒、盐和海米,烧开后放入冬瓜片,旺火开后改中火焖烧,待冬瓜入味后,加味精,淋入水淀粉勾芡即可。 2、红烧冬瓜
【备料】冬瓜、香菇、姜、蒜、葱段、花椒粒、小尖椒、酱油、淀粉、料酒、鸡精。
【制作】香菇洗净待用,冬瓜洗净去皮切长方大块,在靠皮的一面打上小方块刀花,把冬瓜划过方格的一面抹上少许淀粉备用。起炒锅,放少许油烧热,冬瓜入内炒至半熟,起锅。锅里再放少许油,下花椒粒、姜末、蒜末爆锅,再下冬瓜略炒,放入香菇,倒入酱油、少许料酒、尖椒、半碗清水,盖上锅盖焖至冬瓜熟透,用淀粉勾芡收汁,下葱段、鸡精调味起锅即可。
3、冬瓜炖排骨
【备料】冬瓜、排骨、姜、大料、盐、胡椒粉、味精各适量。 【制作】冬瓜去皮切块,将排骨放在开水锅中烫5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去血沫。将排骨、姜、大料和适量清水,上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炖约60分钟,放入冬瓜再炖约10分钟,捞出姜块、大料,加盐、胡椒粉,再炖10分钟,加味精起锅即可。 4、自制腌冬瓜
材料: 冬瓜 20斤、糖 1斤半 、盐 1斤半 、豆麴 1斤半 (俗称豆【米白】)、米酒盖过冬瓜的数量
做法: 1. 冬瓜去皮去籽. 抹盐. 曝晒1天.
2. 取烫过热水风乾之乾净罐子. 以一层豆麴.一层冬瓜后.摆法. 摆好后淋上米酒. 酒需盖过冬瓜. (可加些许辣椒). 腌到冬瓜半透明. 约2个月. (另有书上做法写15天即可).. 豆麴是在材料批发店买的. (米是跟个豆麴包在一起的) 6、冬瓜海鲜卷
原料: 冬瓜500克、鲜虾180克、火腿、北菇、西芹、红萝卜、香菜适量,精制油、精盐、味精、白糖等调味料。 烹饪方式:
1.将冬瓜切8厘米见方的薄片,鲜虾切茸、火腿、北菇、西芹、红萝卜切条待用;
2.将冬瓜片用滚水烫软,将虾茸、红萝卜、西芹、北菇等分别在水中烫熟;
3.将鲜虾茸等各种原料拌入精盐、味精、白糖等调味料,包入冬瓜片内卷成卷状,刷上精制油,上笼蒸约3分钟取出;4.将蒸好的海鲜卷摆入盘中,勾薄芡淋在表面即成。
简单易学数胎动
1)3小时计算法
每天早、中、晚各选择1个时段,静下心来,数1小时的胎动。这3个小时的胎动数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
2)如何解读胎动计算结果?
如果12小时的胎动数大于30次,说明胎宝宝很健康;如果12小时的胎动数小于10次,属于胎动减少,应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去做胎心监测。
3)胎动数10法
这种方法准确率比较高,是医生广为推荐的。如果你觉得3小时计算法太麻烦,可试试胎动数10法。
1、晚上入睡前是胎宝宝活动比较频繁的时间,孕妈咪容易感受到胎动。让自己身心放松,开始数胎动。
2、孕妈咪躺下,放松,感受胎动。
3、当数到10次以上胎动,说明胎宝宝很健康;如果2个小时里面胎动不满10次要找原因,或做胎心监测。
刮痧容易出痧是什么体质
体质偏虚。
刮痧时容易出痧是身体虚弱的表现,这种体质的人容易受外邪侵袭。简单来说容易出痧是由于体内湿邪过大、气血虚弱,或者是体内有大量的瘀血所导致。这种容易出痧的人毛细血管通常都比较的脆,血管的弹性也会下降,刮痧时很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这类体质患者可以通过刮痧以及其他方式来进行治疗和调养。
刮痧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误区二:时间长短无碍
很多人在刮痧时不很在乎时间长短,其实,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误区三:去感冒刮痧好
林女士,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医生诊断,林女士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伯,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专家解释说,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误区四:刮痧不会不适
刮痧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简单的“推拿”,只有效果好不好,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症。其实,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医学上称这种不适为“晕刮”,“晕刮”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
刮痧的历史起源
在生活中,人们对刮痧都还是相当的熟悉的,凭借刮痧来实现对身体的保健,其实刮痧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刮痧就开始出现了,随着人们的进一步研究,岁月的积累,成就了现在的刮痧技术,变得系统化,在民间广泛流传。
传统中医中,刮痧依赖于中医哲学,得益于传统中医学说的滋润,发展成为一种在中国养生技术中相当的核心的一个技术,在改善人体局部内循环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的,目前刮痧已经发展为一种系统化,精密化的养生哲学了。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乙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氏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清(康熙年间)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 5种痧病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诌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刮痧主要流传与民间,其选材简单,操作简单,但是效果很好,这些特点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让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一定的保养,实现自我的健康,这些都是人们都特别喜欢刮痧的一个重要原因。
背部刮痧方法和反射区
作用于全身肌肉厚实部位,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可滋润全身肌肤,能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通过刮痧除了有保健作用还有治病作用,刮痧主要有以下保健作用:
(一)活血祛瘀 (二)调整阴阳 (三)舒筋通络 (四)信息调整 (五)排除毒素 (六)行气活血
刮痧后会进行适量的营养补充,以正气驱逐邪气,让身体处于最好的状态,不会造成依赖。既秉承传统刮痧的精粹,又加入科学的元素,所以称为营养刮痧。
以下病症刮痧后能起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落枕、肩周炎
[单纯性背部刮痧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第一点,常年或经常性的单纯性的背部刮痧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阴气加重, 背部为阳,经常单纯性刮背为泄,阳气外泄,阴气消长人会出现乏力,腹胀,心脏供血不足等症状,中医讲究“阴平而阳秘精神乃治”,而总刮阳经容易使人体免疫力下降。
第二点,背部刮痧,会使人体出现阴阳不平衡,总是做背部刮痧阳面上的垃圾经常清理, 刮痧可以起到清道夫的作用,而阴面上的毒素不容易排除,容易是人体阴盛阳衰,出现头晕,恶心,畏寒的症状。
第三点,经常做背部刮痧,背部容易舒服,人体总是处于一种相对性,这样下肢、胸腹、上肢会出现不良反应,发生一些疾病。
第四点,经常做背部刮痧,血糖、血压都会出现不平稳现象容易引起体虚。
我们应该选择先进的第四代刮拭方法“全息平衡刮痧法”,阴阳全身调理。科学的排毒解决亚健康,让我们真正体会到科学刮痧的优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日式背部刮痧点穴按摩方法,刮痧美容手法 一、 清洁、去角质、热敷 二、 抹精油、舒缓背部
双手掌压肩部(让客人深吸气),慢慢推至腰部(让客人深呼气),分至腰部收回后拉至肩部,分开两手臂收回。 三、 背部刮痧:美容师站至床头
1. 以椎旁1.5寸至3寸之间从肩部刮痧至腰部,(刮痧不必强出痧) 2. 随着肩胛骨边缘从肩部刮痧至腋下 3. 点按肩中穴、魄户、膏肓) 4. 点按风池,从风池刮至肩外侧 5. 沿上刮手臂至手掌。 四、 背部按摩手法 (一)、单边按摩
1. 单面拇指重叠以椎旁1.5寸从腰部推至颈部 2. 双手掌成爬山状向上推至肩部
刮痧能去湿热吗
刮痧能去湿热。湿热体质,可以用中药:牛黄清热调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增加有氧、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和新陈代谢。
刮痧时要注意保温,避免受风。刮痧后,饮一杯温开水,擦干水渍、油质,30分钟内忌洗冷水澡。若“出痧”,间隔三五天才可再次刮拭。但不可片面追求出痧,有的病容易出痧,但有的病却不一定,不要因为没有太多的出痧现象,而加大刮痧力度,以免加重病情。学习为家人刮痧刮痧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只要是边缘光滑的东西都可以,如调羹、梳子等。天然水牛角的刮痧板效果更好,对人体肌肤无毒性刺激和不良化学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的作用。所以说,刮痧能去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