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干的栽培及初加工技术
苔干的栽培及初加工技术
接下来我们就将苔干的栽培和初加工技术介绍给大家。
一、植物学特性
苔干属于菊科莴苣属草本植物。苔干的根系为直根系,大多分布在20~30厘米的土层里;株高45~55厘米,茎粗3~4厘米。叶片互生,颜色有淡绿色的,也有紫红色的,呈披针形或长卵圆形,叶面皱缩不平,叶缘呈锯齿状;花为黄色的头状花序;种子为黄褐色的瘦果。苔干的生育期比较短,一般为65~70天。
了解了苔干的植物学特性以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苔干的栽培技术。
二、栽培技术
苔干喜欢冷凉的气候,害怕高温环境,对光照的要求不严格,适宜在有机质丰富的粘质土壤中生长。在我国沿淮及以南地区都可以种植。苔干春、秋两季都能种植。但是由于春苔干相比秋苔干产量低、品质也差一些,所以要想获得高品质的苔干,在生产中大多采用秋播。下面我们就以秋苔干为例,介绍我国沿淮淮北地区苔干的高产栽培技术。
1.苗床准备
选择一块2-3年内没有种过苔干、莴笋的旱地作为苗床。需要注意的是,苗床面积应该根据大田计划面积种植密度来确定,一般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10为合适。选好了苗床,接下来我们还得对它进行处理。首先翻耕晒白苗床。然后施基肥,每亩苗床施入腐熟猪粪1000千克、尿素20千克、磷肥50千克,均匀撒施在畦面上,结合整地拌合在表土层,使土肥充分混合,然后敲碎土块,将苗床整平做畦。要做到畦宽1-2米,畦沟宽25厘米左右,苗床的长度根据实际田块的大小来确定。
由于苔干种子较小,出苗顶土力较弱。所以苗床整地必须做到畦面平整,土壤细碎,土层上松下实。
2.播种育苗
整好了苗床以后,下面的工作就是选种、播种了,在品种的选择上,您可以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如“涡青1号”、“涡紫1号”、“邳苔 2号”等。由于苔干的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在15摄氏度-20摄氏度之间,当环境温度高于30摄氏度时,发芽会受到阻碍。而苔干秋播播种期一般在8月上旬,这个时候的气温还比较高,所以在播种之前,我们先得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千万不能直接播种,防止种子播到地里不发芽。
(1)浸种催芽
选择饱满、整齐度一致的苔干种子,剔除遭受过病虫危害的种子。然后,开始浸种催芽。一般用冷水浸种8-10小时后,把种子放在2摄氏度- 5摄氏度的环境里进行催芽,我们可以把浸过的种子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搁上个三五天就可以了。但是,在用冰箱来催芽的时候要每天把布袋湿一下。这芽子出得整齐了,下面的工作就是下地播种了。
(2)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是夺取苔干高产的关键环节。在我国的沿淮淮北地区,八月上中旬是秋苔干的最佳播种期。在日平均温度仍然保持在25摄氏度以上的情况下,咱们最好选择阴天或者晴天的傍晚来播种。
播种前,先将畦面浇足水,等水渗下去以后,再进行撒播苔干的种子。每亩地大概需要0.5~0.7千克的种子。由于苔干种子比较细小,播种时,应当在这些种子中掺上2.5~4千克的细潮土,然后均匀地撒播在畦面上,撒完种子后,随即在畦面上撒施一层0.3~0.5厘米的细土,然后用短钉耙轻轻地浅耧一遍,把畦面耥平。使种子与土面密切接触。
3.苗期管理
苔干的种子小,顶土能力差,出苗比较缓慢,播种后必须保持畦面潮湿,缺水时可以在早晚用水轻泼。大约经过一周的时间,苔干苗就出齐了。
当子叶平展的时候,开始进行第一次间苗,间苗的时候,要用手轻轻地拔除过密和并生的小苗。注意,拔苗时动作要轻,不要伤到了其他的苔干苗。
当小苗长出3~5片真叶时,就可以进行定苗了。定苗的标准是:去弱苗,留壮苗;去密苗,留匀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同时要拔除田间杂草,防止杂草与苔干争光争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为苔干取得壮苗创造条件。
定苗后要进行追肥。每亩用尿素3~4千克对水1000千克进行浇施,这样有利于苔干苗发棵。在定植前的1~2天,往育苗畦灌水,可以采用小水漫灌的方法,水没过苔干小苗的根部就可以,使起苗容易,也可以边灌水边起苗。经过精心培育的适龄壮苗就可以往大田移栽定植了。
4.定植
苔干定植前,我们要选择光照比较充足、地势高燥、易排易灌、疏松肥沃的地块作为移栽地,
经济
。每亩地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0~50千克。施肥后把地深翻耙平,做成宽 60~80厘米的平畦或小高畦。
秋苔干的定植期一般在9月的上中旬,什么样的苗才算得上是适龄壮苗呢?定植时的壮苗标准是:苗龄30天左右,长出了5~7片真叶,节间粗壮,没有受到过病虫危害。
定植时,苔干苗的栽植深度要适宜,比育苗畦的原入土深度略深一点就可以,注意不能埋没了苔干苗心。栽植过深,苔干苗不容易发根,缓苗慢;栽植过浅,浇水时很容易把苗冲倒。
定植的株行距一般为16~20厘米×16~20厘米,每亩地保证2万~2.3万株苗。定植后要立即浇定根水,可以采用小水漫灌。定根水一定要浇透,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以促进苔干尽快缓苗,可确保一次性全苗齐苗。
三、大田管理
定植后3~5天,苔干就可以缓苗发棵了。在苔干苗期遇雨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以便疏松土壤,促发新根,保护苔干根颈,促使苔干苗快速生长。
苔干定植后至起薹前,这一阶段的气候条件很适宜苔干的生长发育,要充分利用深秋初冬的光热资源,及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壮苗早发,迅速搭起丰产苗架。为提高苔干产量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苔干活棵后10天左右,要及时追一次速效肥。每亩地施尿素10~15千克,然后再用小水漫灌畦面,促进苔干对肥料的吸收。浇水后1~2天,进行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
苔干封行后,由于土壤湿润,底肥足,很容易滋生杂草。这个时候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防止与苔干争光争肥。拔除的杂草要及时收集起来,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苔干起薹后,就进入茎部生长的旺盛期了。在这个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加快,消耗养分增多。追肥能够促进精干健壮生长。因此,根据苔干生长情况,结合浇肥水,施一次薹肥,一般每亩地施尿素20千克左右。追肥时,要均匀的将尿素撒在苔干的根部,然后再用小水漫灌畦面,使肥料充分溶解,加速根茎对肥料的吸收利用。
进入10月份,苔干到了生长的后期,气温比较低,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小,植株的生长速度也变慢了,这一阶段要逐渐减少浇水的次数,同时减少浇水的量,防止苔干茎部开裂。只要土壤湿润就不必再浇水了。以防止地温下降,湿度加大,诱发病害。采收前的5~7天要停止浇水,一是为了田面干燥方便收获,二是使苔干含水量小一些便于短时间的存放。
病虫害防治
苔干在生长期间容易感染霜霉病和菌核病,还容易受到蚜虫的危害。由于它们在苔干的全生育期都可能发生,所以就集中在这里来介绍了。
(1)霜霉病
霜霉病是危害苔干的主要病害,多雾多雨的环境下发病严重。发病时,先在植株下部的老叶上产生淡黄色近圆形的病斑,病斑背面还有白色的霜霉层,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多数病斑常常连成一片,使全叶发黄枯死。
出现霜霉病时,我们可以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者40%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喷洒植株。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4~5次就可以了。
(2)菌核病
苔干菌核病在春秋季节,天气温暖、多雨、湿度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发病部位大多数在接近地面的苔干茎基部,初期发病部位呈现水渍状,以后迅速向苔干上部茎、叶柄和根部扩展,使发病部位组织软腐,表面密生白色絮状物,最后病株的叶片逐渐萎焉死亡。
防治菌核病,可以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洒植株,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蚜虫
苔干的茎叶鲜嫩多汁,容易滋生蚜虫,它们吸取汁液,使植株萎缩,生长不良,严重影响苔干的正常生长。
防治蚜虫,我们可以喷施1.8%阿维菌素2500倍液,或者50%抗蚜威2 000倍液,每隔3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
四、适时采收
经过65~70天的精心管理,苔干的顶端出现花蕾时,就可以采收了。为了保证苔干的产品质量,苔干采收时期要适当,当苔干植株的外叶长到与心叶平齐时,是苔干的最佳采收期。如果采收过早会影响产量,而采收过迟,苔干容易形成空心,粗纤维增加,品质就会明显下降。
因为田间每棵苔干植株的成熟度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采收时,应当成熟1批采收1批,分期分批采收。
五、苔干的初加工
采收的苔干因为含水量比较高,要在短时间内尽快进行加工。在苔干加工前,要注意天气的变化,一般选择晴好微风的天气进行最好,不要在连阴雨天气时加工,以免造成苔干不能及时脱水而腐烂变质。苔干的加工流程不是很复杂,下面我们来具体地看一看。
1.去苔叶
将新鲜收获回来的苔干,留下顶端花蕾、花穗以及4~5片嫩叶,从顶部向下将叶片全部用手捋去。如果市场需要生产无叶、无穗的苔干,我们就应该将全部叶片和花穗去除掉。
2.打苔脑
苔脑,是指苔干根与茎的交界处,皮层以下还没有木质化的乳白色肉质茎部分。打苔脑的方法是,先把根茎交界处以下的老根用刀切去,然后把根茎处的老皮以及木质化的部分全部掰去。注意:留出1~1.5厘米长、略带白皮的部分,保留老皮的目的是防止搭晒的时候苔条断裂。
3.刨苔皮
用刨子把苔干肉质茎以外的皮层刨去,做到去皮干净而且厚度适中,不留老皮。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拿苔穗下端,右手握住苔刨,自苔茎中部旋着向苔脑方向刨去苔皮,然后再掉过头刨皮,直至刨到最近一个嫩叶处。苔干顶部的细梢部分可以不刨。
4.剖苔条
把去净皮的苔干肉质茎平放在干净的台面板上,用利刀剖成长条的形状。剖条要直,宽度要均匀,最宽的地方不能超过1厘米,花蕾和花穗处一定要剖开,苔脑处留 1.5~2厘米不要剖通,这样方便搭晒。如果苔干比较细长、肉质茎直径在1.5厘米以下的,要把它剖成两到三条;1.5~2.5厘米的剖成四条;2.5~3.5厘米的剖成五到六条;3.5厘米以上的剖成八条。
5.脱水
苔条脱水的方法在生产中最常用的就是在自然环境中晾晒,晾晒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具体的方法是,将剖好的苔干均匀地挂在绳子上,一般经过2~3天的晾晒,苔干达到一折即断、颜色由黄绿色转为绿色时就可以了。
6.分级扎把
将脱水后的苔干放在室内返潮,当脱水后的干菜返潮变软以后,根据苔干的色泽和长短进行分级,扎成小把,这样就可以拿到市场出售或者贮藏了。加工好的苔干比较耐贮藏,一般可以贮藏到下一年的5~6月份,时间再长就容易还潮、霉变、生虫了,从而影响商品的品质,所以贮藏时间不能过长抓住市场行情,尽早上市。
赤贝的加工技术
1.1原料
要求选用鲜活赤贝, 严禁使用死贝或冷冻死贝。[3]
1.2破壳
取肉要在指定的“ 毛料车间” 进行, 不允许露天作业。破壳前要先将外壳的泥沙冲洗干净。破壳用手工操作, 一般左手握贝体腹面, 右手执开壳刀具, 在两壳壳顶间(即韧带和铰合齿处撬开, 随后将刀由缝隙插入, 紧贴贝壳内壁移动, 切断一侧的前后闭壳肌, 然后再切断另一侧闭壳肌,贝肉即脱落;或将贝壳一侧壳顶敲碎, 将刀从破洞插入, 再用上述方法取肉。取肉时, 先去掉贝边。去边时, 先用一手从斧足基部持定斧足, 后用另一手将外套膜连同鳃、闭壳肌一同挑去, 但应防止撕裂斧足。取出的斧足应及时用冰水漂洗, 以除去粘液和血污, 并除净脏物, 如碎贝壳、浮泥等, 然后,沥干水分去除内脏。注意, 严禁将赤贝肉放在水中浸泡。[3]
1.3开片
开片是加工成败的关键环节, 应持别仔细。开片时将斧足平放在操作台上, 一手按住斧足,另一手从内脏部向斧足冠部进刀, 直至足的中部执刀要平, 使剖面对称、厚度一致, 刀口光滑, 保留斧足冠部, 使斧足两片既相连, 分开展平后又呈蝴蝶状。[3]
1.4去内脏
用刀斜向剔去两片向上的内脏, 清除干净, 不得带黑脏物或红色肉体。如是带卵赤贝,一定要将卵除净。允许用刀切去不整的边角及残膜。[3]
1.5加盐
清洗通过盐水清除贝肉表面的粘液。一般用细盐(3%)撤在赤贝肉上, 用手搅拌10分钟左右, 再用淡水冲洗, 冲洗时用再手搅拌10分钟左右。[3]
1.6分选
按成品感官指标要求和只数规格进行, 分选中要同时拣去碎壳等杂物, 并剔除不合格贝肉。分选后, 用清水淋洗1 次, 在沥水架上摆成薄层沥水, 至基本无滴水为止。分选以每0.25g所含粒度(赤贝肉个数)来分级, 可分为 8一12粒, 13一15粒,16 一
山楂干的栽培技术
一、秋施基肥
最好在晚秋果实采摘后及时进行,这样可促进树体对养分的吸收积累,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基肥的施用最好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一定量的化学肥料,先将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或土壤进行适度混合后再施入沟内,以免烧根。
二、适时环割
对幼旺山楂树进行环割或环剥可暂时截留叶片制造的有机养分,以便集中供给、开花坐果或形成花芽。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用钝刀刃在树干光滑处环割深达木质部,涂抹“促花王2号”,控梢、促花。
三、花果期追肥
花前追肥以氮肥为主,一般为年施用量的25%左右;幼果期追肥主要为花芽的前期分化改善营养条件;果实膨大期追肥以钾肥为主,主要促进果实的生长,提高山楂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每年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叶面肥+“瓜果壮蒂灵”,可使山楂的花柄、果柄增粗,防止落花落果,提高果实膨大速度。
四、修剪宜精心
山楂树的修剪,应以冬季为主,进行改造和更新复壮,疏去轮生骨干枝和外围密生大枝及竞争枝、徒长枝、病虫枝、缩剪衰弱的主侧枝,选留适当部位的芽进行小更新,培养健壮枝组。对弱枝重截复壮和在光秃部位芽上刻伤增枝的方法进行改造。修剪时的伤口用“愈伤防腐膜”封闭保护,防干裂和病虫为害。
五、采前适时浇水
据试验,采收前能够适时浇水的山楂园,比对照园当年可增产20%~45%,越是在干旱的情况下,其增产效果越明显。此外,采前对山楂园浇水,可提高山楂花芽分化率20%以上,并能减轻大小年结果和采前落果等。
六、灭菌消毒防病虫
在冬季休眠期和春季发芽前分别喷一次“护树将军”+5波美度石硫合剂,保护花芽,消毒灭菌,保温防冻。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洒灭扫利2500倍液,防治红蜘蛛和桃蛀螟。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各喷1次“新高脂膜”+杀虫剂+杀菌剂,防治桃小食心虫、轮纹病等。对白粉病发病较重的山楂园,在发芽前喷1次,花蕾期、6月各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成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由于山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生活效益,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为此,果农朋友要抓好山楂园的管理工作,实现山楂稳产、丰产。
半夏栽培技术及加工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其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主治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头晕不眠等症。
一、植物学特征
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呈心形,两年后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呈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叶子两面光滑无毛。花期在5~7月,果期在8~9月,浆果成熟时呈红色,果内有1粒种子。
二、生物学特征
半夏每年出苗和倒苗两次,3月上旬地温渐高,从母块茎顶部生出叶子,即为第一次出苗,6~8月倒苗。第二次在9月出苗,10~11月倒苗。半夏的种子、珠芽和块茎只要条件适宜均可萌发。
半夏喜温和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和强光照射,一般野生于河边、沟边、灌木丛中和山坡下。半夏块茎的耐寒能力很强,0℃以下能在地里正常越冬。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在半阴条件下生长最为适宜。
三、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半夏根较短,喜水、肥,以选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宜。整地前,每亩施腐熟的圈肥或土杂肥2500~40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混合堆沤后做基肥,深翻20厘米深,耙细整平,做1.2米宽的高畦或平畦。前茬可选豆科作物,也可和玉米、油菜、果、林等进行套种,在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也可种植。
(二)繁殖及种植方法
1、块茎繁殖。两年或3年生的半夏萌出的小块茎,可做繁殖材料。在半夏收获时选取直径0.7~1厘米的小块茎做种,并稍带些湿润的沙土,储藏于阴凉处,以待播种。春季日平均气温在10℃左右即可下种。此方法能使块茎增重快,当年就可收获。在整好的畦内进行双行条播。其行距20厘米,株距3厘米,沟深4~5厘米,每畦开四沟将种茎交叉放入沟内,每沟放两行,顶芽向上,覆土搂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110~125公斤。也可在9月下旬进行秋播,方法与春播相同。
2、珠芽繁殖。母块茎抽出叶后,每一叶柄下部或叶片基部可长出1个珠芽,直径0.3~1厘米,两端尖、中间大。5~6月选叶柄下成熟的珠芽,
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5厘米、株距3厘米,栽到3厘米深的沟内,栽后覆土。当年可长出1~2片叶子,块茎直径1厘米左右,翌年秋天可加工入药,小的可继续做种用。
3、种子繁殖。夏秋季节半夏种子成熟时,随收随种。也可将种子储存于湿润的细沙土中,到翌年春季,按行距15厘米,开2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内,搂平保湿,当温度上升到14℃时即可出苗。利用种子繁殖的方法,在种子播种后3年才能收获,生产中较少采用,但在繁殖材料缺乏及引种时可采用此法。6月中旬播种新鲜的半夏种子,10~25天出苗,出苗率80%左右,种子发芽适温22~24℃。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半夏行间的杂草用特制小锄勤锄,深度不超过3厘米,以免伤根;株间杂草用手拔除。
2、施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要追肥4次。第一次于4月上旬齐苗后,每亩施入1:3的人畜粪水1000公斤。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亩施入1:3的人畜粪水2000公斤。第三次于8月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每15天用1:10人畜粪水浇1次,直至出苗。第四次于9月上旬,每亩施入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10公斤,以利于半夏生长。
3、培土。6月1日以后,由于半夏叶柄上的珠芽逐渐成熟落地,种子陆续成熟并随佛焰苞的枯萎而倒伏,所以6月初和7月要各培土1次。取畦边细土,撒于畦面,厚1.5~2厘米,以盖住珠芽和种子为宜,稍加镇压。
4、水分管理。半夏喜湿润,怕干旱,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夏至前后,气温升高,天气干旱时7~10天浇1次水;处暑后,气温渐低,减少浇水量,要保持土壤湿润和阴凉,可延长半夏生长期,推迟倒苗时间,增加产量。若雨水过多,造成土壤中氧分缺乏,应及时排水。
5、摘花蕾。除收留种子外,为使半夏养分集中于地下块茎生长,一般应于5月抽花葶时分批摘除花蕾。
6、地膜覆盖。为了使半夏早出苗,延长其生长周期,提高地温,增加产量,早春可采取地膜覆盖等措施进行处理。种子播种时也可采用覆盖麦草及作物秸秆等方法来保持畦间水分,以利于出苗。地膜覆盖在苗高2~3厘米、种子70%以上出苗时可揭去地膜或除去覆盖物,以防止因膜内温度过高而烤伤小苗。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使半夏提早15天左右出苗,也可促进其根系生长,防止土壤板结,提高产量。
7、套种遮阳。半夏在生长期间可和玉米、小麦、油菜、果、林等进行套种。这样一是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收入;二是其他作物也可为半夏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延迟半夏倒苗,增加半夏产量。
四、病害及其防治
(一)病害
1、叶斑病 该病于初夏发生,发病时叶片有紫褐色病斑,然后植株渐渐枯萎,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其防治方法为: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大蒜1公斤加水20~25公斤喷洒。
2、病毒病 多在夏季发生,为全株性病害,发病时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的斑,使叶变为花叶状,叶片皱缩,卷曲,直至死亡,且地下块茎畸形瘦小,质地变劣。
(二)防治
1、选无病植株留种,并进行轮作。
2、施足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抗病力。
3、防治蚜虫等传毒昆虫,用40%乐果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喷2~3次。
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病穴要用5%石灰乳浇灌,以防其蔓延。
鲜半夏的初加工
半夏的初加工可分为发酵、去皮、干燥三个步骤
(1)发酵:将收获的鲜半夏块茎堆放室内,厚度50cm,堆放15~20天,检查发现半夏外皮稍腐,用手轻搓外皮易掉,既可。也可将收获的鲜半夏拌入少量的生石灰中堆厚15~20cm使其发酵,2~4天即可完成发酵过程。
(2)去皮:将发酵后的半夏块茎用筛分出大、中、小三级。根据数量多少可分人工去皮和机械脱皮两种。数量少的可采用人工去皮,其方法是:将大、中、小半夏块茎分别装入编织袋或其他容器内,水洗后,脚穿胶靴踏踩或用手来回反复推搓10分钟,倒在筛子里用水漂去碎皮,未去净皮的拣出来再搓,直至全部去净为止。如果较大的块茎去皮后,底部(俗称“后腚门”)仍有一小圆块透明的“茧子”时,量少可用手剥去,量多装袋再搓掉,直至半夏块茎全部呈纯白色为止。也可水洗后趁湿放在大砂缸或水泥池内加入少许水,使半夏滑润,穿胶靴上下踩踏去皮。半夏数量多可采用机械脱皮,目前半夏的脱皮机从简单到复杂样式有多种,多数是借鉴了各种拌和机及洗衣机涡轮旋转的道理制作,有立式、卧式两种。机械脱皮的操作方法是:脱皮前,将半夏用水洗净,并分大、中、小三挡分别脱皮;脱皮时先开机,然后投入分开大小的半夏块茎进行分次搅拌,一次投入的量要适宜,约60kg左右,否则压力不足,脱皮效果差,经过一段时间搅拌后停机,加入清水冲去碎皮和杂质,再开机搅拌;也可边搅拌边加水冲洗。刨收时间适宜又及时脱皮的半夏,一次脱皮时间约用30分钟左右,日加工量1500kg以上,比人工去皮提高功效40多倍.,脱皮净度可达90%以上。
(3)干燥:脱皮后的半夏需要马上晾晒,在阳光下暴晒最好,并不断翻动,晚上收回平摊于室内晾干,次日再取出晒至全干,既成商品。去皮后如遇阴雨天不能晾晒,可先浸泡在饱和的明矾水中,隔1~2天换一次水,可防腐烂,天晴再晒。没晒干受潮或干品存放时间较长变色的半夏块茎,可用水洗后放袋中搓白,继续晒干。如半夏数量较大,最好建有烘房,边脱皮,边烘干,不受天气影响,其加工的半夏商品质量较好。
毛叶枣的加工技术
在尽可能保证果实营养成分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充分保存毛叶枣固有的风味,针对该果实特性,加工成罐头、果脯、果酱、果冻、果丹皮、果汁饮料等系列产品。因毛叶枣果实果胶含量很高,制作果冻可不加增稠剂,凝胶效果也相当好。
灌头的加工
⑴加工工艺
选料→去皮→修整→预处理→漂洗→装罐→排气→封罐→杀菌→冷却→成品。
⑵操作要点
选择新鲜、果形大而饱满、完整度好、成熟度适中的果实。清洗沥干后用6%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化学褪皮,漂洗修整后用1%氯化氢溶液浸泡,捞出后漂洗,再用3%氢氧化钙溶液硬化处理;漂洗完后将果沥干,分级装罐,加入80℃ 以上热糖水,加热排气、密封、杀菌,冷却后即为成品。
果脯的加工
⑴金丝枣的加工
工艺流程:选料→清洗→划缝→浸硫→漂洗→沥干→煮制→烘干→整形→装袋→成品。
操作要点:选择新鲜、肉质肥厚、完好的果实。清洗后在每个果实上划缝30--40条,深入果肉2/3,不改变果形,然后放入亚硫酸盐溶液中浸数小时,充分漂洗后沥干,加45%糖溶液煮制后沥出,接着再以不同浓度的热、冷糖溶液分次调制,使糖液浓度达65%以上,浸果48小时,烘干、整形、包装后即为成品。
⑵蜜枣的加工
工艺流程:选料→清洗→曝晒→刺孔→浸硫→煮制→烘干→整形→包装→成品。
操作要点:选择果形中等、完好的果实。在阳光下晒至果皮深红色,在果实上刺孔,放入亚硫酸盐溶液中浸数小时,漂洗沥干后,配45%--50%糖溶液加热煮制,维持10--15分钟,再加糖,待浓度为62%时,煮制5--10分钟,浸泡48小时,烘干、整形、包装即为成品。
果酱的加工
⑴工艺流程
选料→清洗→去皮→去核→软化→打浆→调糖度及pH值→浓缩→装瓶→排气→杀菌→冷却→成品。
⑵操作要点
选择新鲜、成熟度高、完整的果实。清洗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褪皮,挤压果实,取出果核。将果肉预煮软化,用打浆机打浆,按浆料重量称60%的白砂糖,分批加入,并加入柠檬酸调整酸度,待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5%以上时起锅,装瓶、排气、密封、杀菌、冷却后即为成品。
果冻的加工
⑴工艺流程
选料→清洗→去核→取果汁→调整糖酸→加热浓缩→装罐及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⑵操作要点
选择完好的毛叶枣果实。去果核,按果肉重量的1.5倍加水煮沸20分钟后,过滤、澄清得到加工果冻所需的果汁。按所取果汁量加入60%白砂糖,调整pH值至3—4,加热、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达65%,起锅,趁热装罐密封(80℃以上),然后在85℃下杀菌20分钟,冷却后即为成品。
果丹皮的加工
⑴工艺流程
选料→清洗→去皮→去核→蒸煮→制浆→调制→摊皮→烘干→包装→成品。
⑵操作要点
拣出果中杂物及烂果。清水洗涤,去皮、去核后在不锈钢锅中加入果肉及水,煮到果肉软化后送去制浆。把软化好的果肉用打浆机制浆,在浆料中加入其重量60%的白砂糖,并加入柠檬酸调整酸度,进行煮制,不断搅拌待浓缩至稠糊状即可起锅。把果泥用勺舀入有木框模子的钢化玻璃上,用木板压刮平整,摊成4毫米厚薄层,将已摊好的果泥在65--75℃下烘至不粘手,趁热揭片,将烘干冷却后的果丹皮折叠为一定形状,切成所需大小,用玻璃纸包装即为成品。
果汁饮料加工
⑴工艺流程
选料→清洗→去核→加热糖水浸提→浸提汁→调配→封盖→贴标签→成品。
⑵操作要点
挑选完好的毛叶枣果实。洗后去核,加入与果肉重量相同的40%糖液煮沸20分钟后浸48小时,过滤澄清后即得浸提汁。取浸提汁按10%—5%入冷开水或消毒水中,加糖至可溶性固形物达10%—12%,并调整pH值至3—4为毛叶枣果汁饮料。
酸番茄的加工技术
番茄多食用成熟的红番茄,而未成熟的青番茄因为口味生涩不能直接食用,加工是一种最好的增值、保值的途径。下面介绍一种青番茄加工技术。
一、主要原辅料
1、原料:选用无病虫害的青番茄50公斤为原料。
2、辅料:红辣椒粉、辣根、芹菜各750克,蒜头812克,丁香62克,苏联香草620克,食盐3公斤,苯甲酸钠250克,果醋1.5公斤。
二、生产工艺:选料→清洗→打眼→配香料、盐水→装坛→封坛口→精制→装瓶→包装。
三、操作要点
1、选料、清洗:选取未成熟的青番茄,用清水洗干净,沥去水。
2、打眼:将番茄平摆木板上,手持打眼器向下拍打,每个番茄打眼若干个,要求每个眼要穿透。打眼的目的是使汤汁进入番茄内,易于下沉。
3、配香料、盐水:粗制酸番茄的香料配方为,每50公斤番茄用红辣椒粉、辣根、芹菜各375克,蒜头812克,丁香粉31克,苏联香草310克,于容器内混合均匀,配成香料待用。
每50公斤青番茄用水15公斤、食盐1.5公斤、苯甲酸钠125克,配好后入锅中搅匀煮沸,即为盐水。
4、装坛:将青番茄放入坛中,每装一层番茄匀撒一层香辛料,至装满坛为止,然后将混合盐水灌满坛中。
5、封坛口:在坛口盖2层油纸,用绳子捆牢,纸上再糊上水泥调黄沙,然后密封。封坛口最好在加汁后2小时内完成,不然坛内的番茄开始发酵,酸气外溢而散失。坛口必须封严,不能透气,封后不到发酵期满,切勿开坛。为了防止发酵过度,在发酵期后经一定时间必须更换汤汁。
6、精制:精制酸番茄所用的香料及盐水配方,除不用蒜头,加果醋和水各1.5公斤外,其余同粗制酸番茄相同。首先将水、食盐、苯甲酸钠放入锅内,再将香料装入布袋,煮沸半小时左右,然后过滤,再掺进果醋,即可泡制。
制作过程是:打开粗制酸番茄坛口,使番茄在原汤中洗去附着的香辛料;然后将番茄切成1.5厘米的圆片,装瓶称重后灌满汤汁,将瓶盖拧紧。
7、包装:为便于运输,经检验合格后用木箱或纸箱包装。
四、产品标准。成品酸番茄色彩光亮,口味清脆,酸辣有香味,果味浓郁,汤汁清澈透明。
苦丁茶的加工技术
1、萎凋
苦丁茶的萎凋可以通过加温萎凋、室内自然萎凋、日照萎凋这三种来进行。
加温萎凋是是人工加热升温的方法来进行的,这中方法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不过如果掌握不好火候,制作出来的苦丁茶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室内自然萎凋是将苦丁茶放置于室内通风透气的地方,经过二十小时的的自然风干以及翻动使其完成萎凋,这种方法耗时最长,不过容易进行控制品质有保证;日照萎凋即将其放置于日光下进行,这种方法介于加温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之间。
2、杀青
杀青对于苦丁茶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杀青过程中要求茶叶的杀青要均匀,经过杀青后苦丁茶鲜叶的颜色由原来的鲜绿变为暗绿,能闻到苦丁茶的茶香。
3、揉捻
揉捻可以分为热揉和冷揉两种,不过一般用到热揉,即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揉捻,将苦丁茶的一叶或者数叶搓成条索状,使茶叶定型。
4、干燥
经过前面三个步骤后苦丁茶茶叶就差不多制作了,不过茶叶中的含水量还是会高些,要将其放置在通风的阴凉处进行干燥,使茶叶中的含水量达到标准的干燥程度。不过不能在阳光下进行干燥哦,那样就破坏苦丁茶茶叶的品质了。
栽培技术
条播栽种
种子繁殖3月上、中旬将芦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垡,结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清除杂草
芦蒿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层内,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浇水保湿
芦蒿耐湿性很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病虫防治
芦蒿生长期间病虫害时有发生,主要有蚜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刺蛾及芦蒿大肚象等害虫,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大棚覆盖
芦蒿地上部被严霜打枯后,应齐地面砍去芦蒿茎杆,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浅松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80公斤,浇足底水,5-7天后扣棚盖膜。一般在11月下-12上进行,同时用地膜直接浮面覆盖在植株上,棚四周压严压实。如土壤湿度过大,则地膜覆盖可推迟进行。晴天中午要在背风处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收获管理
芦蒿栽培有露地或设施栽培,设施栽培芦蒿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分期分批覆盖,可提早上市,排开上市,均衡供应。大棚覆盖栽培芦蒿,一般覆盖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露地栽培芦蒿,随着自然界温度变化自行萌发,当日平均气温12-18℃时,嫩茎迅速生长,4月上中旬是露地芦蒿上市高峰。采收时,用利刀平地面在芦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即崐可上市。大棚覆盖芦蒿,第1茬采收后,应立即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并追施肥水,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覆盖后管理同上。这样再经45-50天,即收获第2茬。一般大棚芦蒿冬春季可收获2-3茬,亩产量达800-1000公斤。
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
1.羊肚菌是一种昂贵的菌类
羊肚菌味道具是特别的香的,同时营养价价值也特别的高,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壮阳,可以补脑,也可以提神,所以说羊肚菌的价格特别高,羊肚菌在国内的价格是500-700元/KG,国际市场上面的羊肚菌的价格就会更高了。可是羊肚菌是一种野生菌类,资源是特别有限的,现在有人在做羊肚菌的人工养殖,羊肚菌的人工栽培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2.羊肚菌的生长条件
羊肚菌的菌丝生长温度是20-24℃,子实体生长需要的温度是15-18℃,菌丝体的生长是不需光线的,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过高,否则会产生畸形菌。PH要求的是7.0-8.0。
3.羊肚菌栽培配方
木屑(或棉子壳)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这些境况基和水的比例是1:1.3。先把这些培养基装进袋子里,每袋500-600克,先灭菌,然后再接种、然后再培养,菌丝满袋以后再培养上五六天就可以进行栽培了。羊肚菌的栽培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选用高产、抗病、抗逆优良品种
2.及时整地,施入足够的基肥BR>3.适时播种,保证苗全、苗壮、苗旺,为后期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4.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保证坐瓜。
5.果实膨大期天气变化,合理、适时、适当浇水;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发展,做出正确、及时、合理应对
6.适时采收、贮藏、出售。
南瓜性喜阴凉湿润气候,栽培极易,种在院边墙头,地边埂埝,均可生长良好,瓜果硕大。用种子直接播种。育苗移栽也行。
直接播种,可在头年冬天将地整好,施足底肥,第二年春二、三月将种子埋入即可,因苗蔓长,生长速度快,
需在四、五、六月间追施肥料,并注意浇水。南瓜的管理比较粗放,因根系发达,叶节间生根,所以要注意培土,以便吸收养分。
一苗南瓜可生许多枝叉,为不使养分过于分散,要打叉,一苗留主蔓2——3 根,并根据地力和瓜苗长势,在生有几个胎后可打去顶芽。南瓜只要土壤肥沃,勤浇水施肥,一般3——5 叶溜一瓜,留瓜多则长不大。瓜腋处极易生支芽,要注意摘除,不然与瓜争夺养分,使瓜养分不足而枯萎掉落
都适量食用,为身体补充多种营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