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赤芍栽培技术

赤芍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耕翻30厘米左右,清除田间石块、杂草和草根,然后打垅或作畦。如砂质较重透水好的地块,宜采用平畦,土质较粘透水不良的地块,宜采用高畦。畦高15厘米左右,畦宽100-140厘米,畦间距35厘米。

(二)种植方法

1、畦面顺向开浅沟,沟深5-7厘米,条播,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覆土5厘米左右,稍镇压。最好上盖厩肥。第2年5月开始出苗,每年5-6月追施农家肥1次,冬季在畦面铺圈肥或土杂肥,以保安全越冬。培育2年后作种苗进行移栽,移栽方法同芽头栽法。种子繁殖,因生长年限长,一般需用5年左右才能收获,生产上多不采用。

2、芽头栽法 可采用大垄栽培。在垄上开沟,将选好的芽头按株距30厘米栽种,芽朝上,用少量土固定芽头,再用腐熟饼肥或有机肥料施入沟内,覆土后稍压即可。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栽种后,头两年幼苗矮小,最好在畦面铺上圈肥,不仅增加肥力,并抑制杂草的生长。栽后第2年红芽露出后,应立即中耕除草,此时的赤芍根纤细,扎根不深,不宜深锄。5,6月各中耕除草一次。

2、培土、灌溉 每年冬季在清理枯枝残叶的同时,应培土1次,以防止越冬芽露出地面枯死。在夏季高温干燥时期,也应适当培土抗旱。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灌溉。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

3、摘蕾 现蕾时,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以利根部生长。留种的植株,可适当去掉部分花蕾,使种子充实饱满。

4、间作 栽后当年和第2年,可适当在赤芍空间栽种玉米、大豆,以降低夏季地表温度,又能收获粮食。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芍药灰霉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叶、茎、花等部位均会被害。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叶脱落,在土中越冬。一般在开花以后发病,阴雨连绵时最重。防治方法:发病后,清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采取轮作或选用无病种芽,平时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保持通风透光。易发病期和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喷晒植株,每隔10-14天喷1次,连续进行3-4次。

芍药锈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危害叶片。7、8月病情加重。防治方法: 芍药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在发病初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效果良好。

2、害虫 有蛴螬、地老虎、蝼蛄等危害根部。每亩可用辛硫磷2公斤,制成毒土,结合整地撒入土中毒杀。

荆芥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一般都用种子繁殖,在4月份播种。[3] 整地施肥荆芥播种比较密,生长期施肥非常不便,所以土地选好后,应多施基肥,每

荆芥穗亩可施用堆肥、厩肥或熏土等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重茬地要增施底肥,禁用硝态氮肥。将基肥均匀撒于地面后耕深25厘米左右,深耕后,做成宽1.2米左右、高10厘米的畦。畦做好后,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应进行浇灌塌墒,待土壤干爽后,再进行浅翻。在翻地之前可撒施土壤处理颗粒剂,防止地下害虫对种子造成为害,影响发芽率。翻地不宜过深。5~6厘米即可,整平后待播。[3] 浸种、播种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拣出其中的杂质和已损伤的种子,然后用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晾晒到通风干燥处,这样可使种子内部新陈代谢加快,增强成活力,提高发芽率。由于荆芥种子细小,为使播种更均匀,可等到种子表面无水时掺拌适量细沙或细土,种子与沙土的比例为3:1,搅拌均匀后即可播种。在畦上用工具顺畦开沟,沟距20厘米左右,沟深5厘米左右。将种子撒入沟内,通常每亩地用种量为1千克左右。播种后,盖土1~2厘米厚,用脚稍踏实,再用铁耙耧平,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后浇水,保持畦面土壤湿润,有利出苗。播后地温在16~18℃时需10~15天出苗,如地温在19~25℃、湿度适宜,约1周就可出苗,出苗前后也要保持土壤湿润。[3]

管理养护

间苗定苗当苗高6~10厘米时,间去过密的弱苗、小苗。当苗高10~15厘米时按行株距10~15厘米留苗2~3株进行定苗,如有缺苗,应将间出的大苗、壮苗带土移栽,最好选阴天移栽,避免在阳光强烈时进行。移

荆芥苗时尽量多带原土,补苗后要及时浇水,以利于幼苗成活。[3]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荆芥生长发育良好的关键措施,主要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铲除杂草,这样才能够促进根系发育,保证幼苗的健壮生长。当苗高5厘米左右时,用小锄松土,划破地皮即可,防止伤根。幼苗期中耕要突出“早、浅、细”3个字:“早”是指出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浅”是指中耕深度不能超过5厘米,以防伤根、伤苗、跑墒;“细”是指中耕时做到深浅一致,土壤疏松细碎。荆芥进人生长期后,也要经常中耕除草,保持田间土松无杂草,20天左右进行1次,或视具体情况再定,撒播的因不便中耕,所以要注意除草,或适当中耕1~2次,一般封行后就不便进行松土了。松土宜浅,以免伤根。中耕宜在土壤干湿度适中时进行。[3] 施肥排灌荆芥幼苗期需氮肥较多,为了促使秆壮穗多,也应适当追施磷、钾肥。当苗高15~20厘米时,顺行间撒入一些化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饼肥25~40千克。幼苗期应经常浇水,以利生长。成株后抗旱能力增强,可不再进行浇灌,但夏季久旱无雨,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植株呈萎蔫状态时应进行轻浇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荆芥在此时期最怕水涝,如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掉田间积水,以免引起病害。当苗高20~25厘

荆芥米时,加施氯化钾10千克,开沟施人,施后培土。当苗高30厘米以上时,每亩撒施腐熟饼肥60千克,并可配施少量磷、钾肥。7月份荆芥进入生长后期,此时一般不进行田问管理,让其自然生长,这样可以抑制生殖生长,有利于营养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3] 采收与加工采收茎叶宜在夏季孕穗而未抽穗时,芥穗宜于秋季种子50%成熟、50%还在开花时采收。选晴天露水干后,用镰刀割下全株阴干,即为全荆;摘取花穗晾干,称荆芥穗;其余的地上部分由茎基部收割、晾干,即为荆芥梗;在收获药材时,需选留种株,待种子充分成熟后再收割,放在半阴半阳处晾干,干后脱粒,除去茎叶等杂质后收藏。[3]

病虫防治

栽培技术

条播栽种

种子繁殖3月上、中旬将芦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垡,结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清除杂草

芦蒿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层内,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浇水保湿

芦蒿耐湿性很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病虫防治

芦蒿生长期间病虫害时有发生,主要有蚜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刺蛾及芦蒿大肚象等害虫,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大棚覆盖

芦蒿地上部被严霜打枯后,应齐地面砍去芦蒿茎杆,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浅松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80公斤,浇足底水,5-7天后扣棚盖膜。一般在11月下-12上进行,同时用地膜直接浮面覆盖在植株上,棚四周压严压实。如土壤湿度过大,则地膜覆盖可推迟进行。晴天中午要在背风处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收获管理

芦蒿栽培有露地或设施栽培,设施栽培芦蒿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分期分批覆盖,可提早上市,排开上市,均衡供应。大棚覆盖栽培芦蒿,一般覆盖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露地栽培芦蒿,随着自然界温度变化自行萌发,当日平均气温12-18℃时,嫩茎迅速生长,4月上中旬是露地芦蒿上市高峰。采收时,用利刀平地面在芦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即崐可上市。大棚覆盖芦蒿,第1茬采收后,应立即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并追施肥水,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覆盖后管理同上。这样再经45-50天,即收获第2茬。一般大棚芦蒿冬春季可收获2-3茬,亩产量达800-1000公斤。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咖啡黄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中国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整地作畦

咖啡黄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厘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生育周期

发芽期: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其中第一二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开花结果期: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第一二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一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一片真叶。[2]

田间管理

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气温较低,应连续中耕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风地区,最好选用1米左右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浇水施肥

浇水,咖啡黄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咖啡黄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30000-45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300-450千克。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植株调整

咖啡黄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生育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虫蔓延。采收嫩果者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采收种果者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采收

咖啡黄葵从播种到株高30厘米左右、真叶7-9片时即开花结荚,第一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10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左右,甚至更长。

采收标准

总的要求嫩果应硬韧、色绿、鲜亮,种粒开始膨大但无老化迹象。供鲜食的嫩荚,气温高时荚长7-10厘米,横径1.7厘米;温度较低时荚长7-9厘米,横径1.7厘米。供加工的嫩荚,长6-7厘米,横径1.5厘米为甲级品;长8-9厘米,横径约1.7厘米为乙级品;荚长10厘米以上为等外品。无论鲜食或用来加工,荚长都不要超过10厘米。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

采收时间

一般第一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天采收一次。

采收方法:采收人员要穿长裤和长袖衫,并戴手套,防止手、腿刺痛;要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切勿用手撕摘,以防损伤植株;注意剪净,不要漏剪,如漏采或迟采,不仅单果老、质量差、影响食用和加工,而且影响其他嫩荚的生长发育。

采后保鲜

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应注意保鲜。即将嫩荚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经10分钟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相对湿度,可保鲜7-10天。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早晨剪齐果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荚发暗、萎软变黄时,应即处理,不可再贮藏。

留种

咖啡黄葵采种技术比较简单。当其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制生长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做种用;植株顶部果荚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晒干、脱粒、清选后,贮存于布袋中备用。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种植石韦应选树下岩石有苔藓植物的地主才易栽活,亦可利用石坎壁栽种。

分株繁殖

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方式:栽前选营养叶片较多的老株,连根挖起,每3-4节剪成1段,放水中加新高脂膜浸1昼夜,吸足水分后栽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栽时按行株距23-27cm,把苔藓植物刨开,放入1-2段根茎,用湿润的腐殖质土压紧。

田间管理

在它生长旺盛的季节可以适当的喷洒肥料,并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并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用种子、扦插根茎或分株形繁殖。

田间管理

注意花谢后及时剪掉残花序,保持株形整洁,浇水适量,防止太阳曝晒。

病害防治

常有褐斑病和蚜虫危害。

褐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蚜虫用2.5%鱼藤精乳油1000倍液喷杀。

菊花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扦插育苗地有水源以浇灌方便,栽植地选地势高燥处。视土地原有肥力酌施基肥、耕翻耙乎后作成宽1—1.2米、高25—30厘米的高畦,畦间距30厘米。

繁殖方法

分根法:菊花采收后,选健壮的植株,割除残茎,用马粪或土杂肥覆盖保暖越冬,使根芽翌春早发。翌春3—4月当新苗萌发后,扒开覆盖的粪土并加速生长。4月下旬至5月上旬,苗高20厘米左右时,将其全部挖出,按新苗分株。在畦上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挖深10厘米左右的穴,每穴植入分株苗1—2棵,覆土压实。

扦插法:选留种的母株及覆盖越冬法与分根法同。4月下旬苗高15—20厘米时,沿地面将其割下,从中选10厘米以上长的粗壮苗,摘除最下部2—3片叶,按行株距7×7厘米扦插于扦插育苗床。遮阴保湿,20天左右可生出新根,扦插后有2片新叶长出时,即可移栽,移栽方法与分根法栽植相同。

知母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为好。在选好的地块,每亩施腐熟的厩肥2000公斤及草木灰,捣细,均匀地撒人地内。该地如属酸性土壤,则必须适些石灰粉,以矫正酸度,也可多施些有机肥料或秸秆还田,以提高缓冲能力。底肥施足后,深耕25厘米,将肥料全部翻入底土中,耙细,整平。北方干旱地区,多作成90厘米宽的平畦,畦内搂平,畦埂宽、高各为10厘米,畦长自定。如墒情干旱,则先向畦内灌水,待水下渗、表土稍干松时再下种。

(二)繁殖方法知母多用种子繁殖。近几年来,为了缩短生长周期,许多地方也采用分株繁殖法。1、种子繁殖(1)采种 知母播种后第二年开始抽生花茎,2年生植株只抽1支花茎,3年生植株抽5〜6支花莲,每支茎穗上的花数约150〜180朵,开花后60天左右果实成熟。采种要选用生长3年以上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8月中旬〜9月中旬为果实成熟期,成熟时间不一致,且果实极易脱落。所以,在果实刚刚成熟时就应顺次摘取。采收后将种子搓出,簸净杂质,贮存待用。(2)选种 试验证明,知母种子的发芽率并不高,前1年采收的种子发芽率为40%〜50%,故播种宜选用贮藏时间在2年以内的种子。(3)催芽 在3月上中旬进行浸种,将种子用60℃温水浸泡8〜12小时,捞出晾干外皮,用2倍的湿润细沙拌匀,在向阳温暖处挖浅塘,将种子堆于塘内,盖土5厘米〜6厘米厚,再用农膜覆盖,

周围用土压实。该种子适合发芽的温度较高,发芽早晚与当时的气温高低有关。平均气温在13℃〜15℃,约25〜30天开始萌动;气温在18℃〜20℃时,约14〜16天萌发。待多数种子的胚芽刚刚伸出种皮时即可播入大田,亩播种量约3公斤。(4)播种期 知母秋播或春播均可,秋播在上冻前,春播在4月份。(5)播种方法 在事先整好的畦面按行距20厘米开沟,沟深2厘米。将催过芽的种子按1:5的比例与硫酸铵混合,然后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盖平,稍加镇压,保持土壤湿润。只要墒情好,气温正常,约10〜20天就能出苗。

栽培技术

(1)育苗

①苗床选择:

为使菜秧生长良好,苗床应选择靠近大田栽培、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多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粘性壤土,如选用西瓜地等旱地做苗床,应在播种前深水漫灌3天,再放水搁燥翻耕,以减少病菌感染。

②苗床要高标准平整,要做到耕翻、起沟、细锄,达到深沟、平畦、泥碎。同时要施足基肥,基肥的用量;过磷酸钙30kg/667m,人粪便1000kg/667m,并用农地乐等杀虫剂作土壤处理,以预防地下害虫危害菜苗。

(2)适期播种

在浙江鄞县邱隘,春菜适宜的播种期一般以10月12日至10月20日为宜,每 667m2播量以150克-250克左右为宜,稀播的菜秧健壮,根系发达。播种时要力求均匀,播后要加盖草木灰,最好还要加盖稻草或麦草,以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种子发芽和出苗。当种子发芽达到80%时应将稻草或麦草拿去,以免造成“长脚苗”。

(3)苗期管理

①、删苗匀苗:

出苗后1-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删去密集苗和轧棵苗,第二次删苗在3-4叶时进行,删去徒长苗、细弱苗、无心苗、病苗及其他劣苗,苗距掌握两指宽即3-5cm,当苗长至有5-6片真叶,苗高10-13cm时定苗,此时苗距定为三指宽或每m空间有苗135株,秧本比1:15,删苗匀苗时还应顺手拔除杂草。

②肥水管理:

如苗期干旱,应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不可太多,否则易造成霉根。苗期追肥可结合浇水、删苗匀苗进行,一般可在4叶期后视苗情亩施尿素2.5-3kg兑水拨浇或浇施1:8-10度的腐熟人粪便,移栽前5-6天施起身肥,每亩用尿素4-5kg左右。

③、病虫害防治

苗期害虫主要有蚜虫、青虫和黄条跳甲。黄条跳甲可用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或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和青虫可用“一遍净”10-20克兑水50kg喷施。一般每周可喷药一次,整个苗期要防3-4次,以求通过灭蚜来达到防病(病毒病)的目的。如遇多雨天气还应及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病害的发生。

本田栽培和管理

(1)适时移栽并确保移栽质量

①适时移栽在鄞县邱隘,春菜移栽的适期,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5日前。

②确保移栽质量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在起沟前,本田可用过磷酸钙40kg/667m+碳铵40kg/667m+复合肥40kg/667m或腐熟猪肥2500kg(或鸡粪10-12箩)/667m+复合肥25-30kg/667m作底肥;移栽时要合理定畦,每畦净畈1.55m,沟宽0.25m,行距0.45m,株距0.35m,沟泥上畈,锄碎即可移栽,移栽密度4000株/667m。移栽时还应用“四合一”的肥料(配比:70kg焦泥灰+过磷酸钙2.5kg+复合生物肥肥力高200克+干有机肥10kg)约300kg/667m左右塞根,如遇晴燥天气,还应用清水点根,以促进成活。

(2)移栽后的管理

①补苗保活

栽后5-7天左右,要进行查苗补缺,如遇连续干旱,可采用沟灌以提高成活率。沟灌一般在傍晚进行,以半沟水为宜。

②施好追肥

春菜本田追肥,一般按农历时间分两个阶段,即年内与年外。年内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栽后20-30天,第二次在农历年底前。每次施尿素5-7.5kg,过磷酸钙10-15kg/667m,加水1000-1500kg浇施。年外肥也分两次施,第一次雨水前后(2月中旬),第二次在惊蛰与春分之间(3月10日-15日),每次可在行间开浅沟条施尿素15kg+氯化钾10-15kg/667m,并结合清沟复土,以提高肥效。

枳壳栽培技术

植物特性

1.酸橙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条有针刺,幼枝三棱形。单叶互生,长卵椭圆形,叶柄有小翼形成箭叶。花白色,芳香,单生或数叶腋着生,花瓣五片。果实球形或略扁,熟时橙黄色,花期3~4月,果熟期10月。

2.元江枳壳

叶柄的翅在,较上方的正式叶身还略为长亦较宽。花瓣四片,果皮特厚(肉厚),瓤小。

生长特性

宜生长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排水良好的沙质或砾质壤土。多栽于林旁路边、房前屋后或山坡。

栽培技术

1.繁殖

(1)育苗移栽

选壮年树上结的成熟果实采籽,阴干混沙三成,埋于沙坑中备用,苗床选沙质壤土作畦,惊蛰前后按行距8厘米条播,覆土约半厘米,轻压使种子与土接合,并盖麦秆浇水,出苗后,可揭去盖草并锄草,施稀粪水肥。秋天按株距7~8厘米间苗或补苗。待苗生长3~4年后,选无病虫害的壮苗,在夏季按株行距15厘米移栽定植。

(2)芽接(枝接成活较差)

在寒露节前后选2~3年生无病虫害的良种壮枝,摘叶留柄,再把枝睥芽和一小块木质部一齐削成盾形的接穗,然后在砧木(带根的苗木)的树干横向割断树皮(不割进木质部),再在其中央向下割一刀,使成丁字形。把接穗的木质部去掉以后,立即嵌到砧木的割口里,捆扎固定。接活后把接部以上的砧木割去,只让接穗生长。在接后第2~3年,按株行距45厘米定植,先挖抗,将苗木放上,理好根后填土,随后轻轻往上提苗木,使须根舒展,再填土踏实。

(3)高枝压条法

在12月前后,选壮树上2~3年生的枝,环切一条宽约1厘米的缝,剥去树皮,并缴湿泥,外用稻草包好,每天或隔天浇水一次,半个多月可生根,壮树每树可接6~10枝,约2个月后切断,栽于地里,5~6月再定植。

2.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每年三四次,过干灌水,过湿则排水。

(2)施肥

采用环状施肥法,在树冠下挖一条宽约7~8厘米,深约3厘米的圆沟,于开花前,果如指大(生理落果已定后)和采果后各施肥一次,可用人粪尿、塘泥、草木及、骨粉、厩肥等,每株每次约25~35千克。

(3)修枝

成树多在冬季进行,可剪去下垂枝(衰老)、刺、残留果柄、枯枝及分布不匀的密生侧枝、重叠枝、交叉枝和病虫害枝等。

3.病虫害防治

(1)溃疡病

危害枝叶果实,叶首先见黄色针状小斑,渐隆起破裂,海绵状带灰白色,常落叶,畸形。应及时修剪病枝烧毁,春芽前喷200倍波尔多液。

(2)疮痴病

危害叶、枝梢、果实,初起病斑棕红色,后扩大变暗,成疣状突起,防治方法同上。

(3)煤病

介壳虫、蚜虫等寄生后诱发,叶面现煤灰样的小病斑,后扩大,叶面被黑膜,应注意排水,修剪,通风透光,扑灭害虫。

天牛、红蜘蛛、介壳虫、潜叶蛾、柑桔大头蝇等,用适当杀虫剂处理。

相关推荐

细辛的栽培技术

种子直播 直播种子繁殖,繁殖系数大,减少发病,但生长速度慢,年限长,需要3~4年才能收获入药。在种子来源充足的情况下,采用直播是最好的方法。鲜种子播种期一般在7月上、中旬,最迟不宜超过8月上旬。鲜种子用25%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h,可防细辛菌核病;用50%代森锰锌1000倍液浸种1h,可防细辛叶枯病。沙藏种子也必须于8月上旬播完,否则种子裂口生根后再进行播种,既不便播种,也不利于发根。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两种。 撒播 在床面上挖3~5cm深的浅槽,用筛过的细腐殖土把槽底铺平,然后将种子混拌5~10倍细

沙糖桔栽培技术

一、园地选择: 沙糖桔与其他柑橘品种一样,抗逆性强,较粗生,对土壤和环境要求不严格,无论水田、山坡地、旱地都可种植,但要真正获得早结、丰产、稳产,最好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土层疏松、深厚,排灌方便,土壤PH值为5.5—6.5的地块种植。 二、种植前准备: 1、在山坡地、旱地种植应挖坑。坑宽0.8×0.8米,深0.6米,将表土填入坑中,并施足基肥,如厩肥、土杂肥等,将填土填到高于地面30公分。 2、在水田种植应起墩不必挖深坑。即将周围表土集中在一起,堆起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高30—40公分土墩或起垄进行栽培,并

白芍是芍药吗 白芍和赤芍的区别

白芍和赤芍都是有芍药的根加工制成的,区别是,人工栽培的,去皮,水煮,为白芍;野生的,不去皮的,为赤芍。功效上,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白芍敛阴益菅,主补无泄;赤芍散邪行血,破积泻降。

苦瓜栽培技术

1.选种催芽 田间管理选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大白苦瓜和绿苦瓜915等品种。用55℃热水烫种、搅动,当温度降到30℃时浸种12小时。若把种子轻轻嗑开一条缝,有利于种子吸水,浸种8小时即可。随后将种子洗净捞出,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入30℃左右的温箱内催芽。每天用温水清洗一遍,4-5天开始出芽。 2.播种 露地栽培,可先在温室育苗。取没种过瓜类的田土、草炭、蛭石和人粪干按1:1:1:0.5混合,每立方米加磷酸二铵1000克过筛掺匀配成营养土。播种前一天将营养土装入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或育苗畦)内,浇

柴胡的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涝、宜选干燥山坡,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粘土和低洼地栽种。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从2-3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上采集种子。9-10月果实稍带褐色时,收割全株,晾干、脱粒、氯净。贮藏备用。直播法,春播于3-4月,秋播在10月,以秋播为宜,条播,按株距15-20cm开沟,深2cm开沟,深2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薄覆细土,稍加镇压,浇水,每1hm2用种量22.5kg。育苗移栽法,条播或撒播,按行距6-1

香榧的栽培技术

苗木培育 1、选择品种 香榧果实香榧品种繁多,几乎每个香榧产区都有当地的乡土品种,所以在选择香榧品种时,必须要遵循“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品种进行培育。如果需要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要事先对引种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只有引种地和引进地的生态环境相同或相似,引种才有可能获得成功。[4] 2、苗木培育香榧苗木培育分两个阶段:培育实生苗;在实生苗上进行嫁接,培育嫁接苗。3、实生苗培育 香榧 (1)种子选择选择种子时,要根据种子颜色来选取,一般当果实假种皮由青绿转成黄绿时作为育苗种子较为适宜。种

黄芩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应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也可种在幼果树行间等一切闲散土地。每公顷施厩肥37500千克加过磷酸钙300千克,黄芩为深根植物,要求深耕细耙,整平作畦,畦宽120厘米,长短不限。 2.繁殖方法 (1)用种子繁殖 黄芩花期长达3个多月,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种子发芽率60%。在15~18℃的温度下,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约11天出苗。播种分直播和育苗两种,直播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叉

番薯的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 整地要在晴天进行,土要打碎、打细。整平后,肥料条施在垄底,垄距8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肥料可使用专用有机复合肥,种植面积较大时,要求测定土壤n、p、k和有机质,南方还要测定土壤pH值。不提倡使用普通复合肥。[7] 整枝打顶 对分枝较多、生长较旺的薯田可用剪刀剪掉二三个分枝,如此可使养分回流,让薯块得到更多养分。打顶可调节养分运转,促使养分向根部输送。当薯苗长到40-60厘米时摘去嫩尖,分枝生长过旺时也要摘去嫩尖。 及时追肥 番薯提苗肥:在插后15天左右结合第一次中耕每667m2追施稀薄人畜粪

豇豆的栽培技术

育苗 豇豆易出芽,一般不需要浸种催芽,育苗的苗床底土宜紧实,以铺6cm厚壤土最好,以防止主根深入土内,多发须根,移苗时根群损伤大。所以当苗有一对真叶时即可带土移栽,不宜大苗移植。有条件的可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每钵两苗或三苗。 定植 断霜后定植,苗龄20-25天,定植田要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3000-5000kg,过磷酸钙25-30kg,草木灰50-100kg或硫酸钾10-20kg,定植密度行距66cm,穴距10-20cm,每亩3000-3500 穴,每穴双株或三株(育苗时即可采用两、三株的育苗方式,方便

香蕉栽培技术

一、香蕉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1、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要求 香蕉植株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以氮、磷、钾、钙为最多,其中以钾的含量为最高。不论是在植株或果实中,氮、磷、钾含量的比例都接近4:1:14。根据计算,如果亩产2000公斤果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23.9公斤氮,6.9公斤磷,87公斤钾。此外,在香蕉各器官中还有镁、钠、硫、氮、硅等其他元素。 对氮的需要:氮对香蕉植株的生长、开花、结果影响最大。缺少氮时,叶片淡绿,叶面积缩小,叶薄,新叶生长缓慢,假茎密实细小,分蘖减少,结果梳数少,单果数量少而且细短,产量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