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也属温病
手足口病也属温病
实际上,温病并不局限于大的瘟疫,疟疾、水痘、麻疹、非典、流感、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流脑、痢疾、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都属于中医所说的温病的范畴。防治温病,一定要固表为先。外感病的发生,是邪气从体外侵袭人体,初期的病变部位在体表,中医称之为表证。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给邪气找出路。也就是说,凡是表证,都要解除表邪,治疗用解表法。
常见的解表法包括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辛平表散法等。可以看到,这些解表法都包括一个“辛”字。“辛”是指药物的味,它有发散作用。辛凉解表与辛温解表虽然都用辛味,但是一凉一温却又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表热证误用了辛温,就如同“火上浇油”;如果表寒证误用了辛凉解表,就如同“雪上加霜”。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
尽管很多家长非常讲卫生,也给孩子收拾的很干净,但是孩子总会有疏漏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摸了脏东西,或被人传染,也是很难摆脱手足口病的,家长为了避免手足口病的蔓延,总是想通过吃药等快速的方法来解决。那么,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呢?其实也没有特效药。
手足口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传染病,西医目前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中医院的医生们以清热解毒、凉血去湿、调脾助运、养阴生津为治法,将长期行之有效的经验散剂加以比较、补充,最终筛选出三散联合应用。经临床2000余例患儿应用,达到了症状迅速减轻、病程明显缩短、治愈率高的可喜疗效。
小儿手足口病是上世纪8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年龄一般在5岁以下,尤以婴幼儿多见,夏秋季节易于大范围流行。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中医师认为,尽管小儿手足口病历代中医典籍未曾记载,但根据辨证应将其列为温病的范畴,病机是风热病毒蕴于肺、心、脾、胃,蒸腾气营所致,病邪在卫气营之间。故治疗应以消热解毒、运脾养阴为总则。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家长可以选用羚凉通散和平脾羚散,两大散剂类型又各含有三个不同药物组成的散剂。在风邪犯肺、心脾蕴热型的急性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色红,发热,口渴,便干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以清热解毒、凉血去湿为主。采用羚凉通散,主要成分为双花、连翘、豆豉、大黄、石膏、防风、荆芥、黄芩等。
在脾胃失运、阴虚火热型的恢复期,证见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散在或消退,身热渐退,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以调脾助运、养阴生津为原则。采用平脾羚散,主要成分为陈皮、厚朴、神曲、羚羊角、芦根、麦冬、苍术、砂仁等。
两期均以三种散剂互相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利湿之功,使热去疹自退,脾运正常,虚火自灭,养阴津自生。
可见,手足口病的治疗是没有特效药的,必须有一个过程才能治愈,到底手足口病吃什么药?或是输液,或是怎么治疗,都应该去正规医院检查后,由医生决定,当然,家长也可选择采纳合理的治疗方法,以便更好的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手足口病为什么要隔离
因为手足口病是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凡是传染病都能通过传染源传染给别人,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即是患者本身,可通过与手足口病的患者接触或共用手足口病患者曾经用过的东西,都可能会被感染手足口病,因此手足口病患者需要进行隔离。
手足口病该如何用药
手足口病该如何用药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那么,手足口病吃什么药最好的呢?
手足口病发病时的表现
主要有:宝宝在发病前1~2周,通常有与手足口病患儿的接触史。大多表现出突然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伴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发热同时或1~2天后口腔黏膜、唇内出现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以至于患儿流涎不止、烦躁不安、不停哭闹、拒绝进食。继而,在患儿的手心、脚心及臀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疱疹。3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根据手足口病的起病、病程、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证,具有外感病证的邪正消长特点,分为邪盛初期、邪盛极期、邪减正复期。依据病程、皮疹特点及全身症状来辨别邪正消长情况,一般初起病邪在肺卫,继而邪及气营而见疹,终则邪减正复而向愈。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
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有优势
根据中医理论,手足口病属温病范畴,由湿热疫毒所引起。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早期干预,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效果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因此,中医在防控手足病方面具有优势,中医越早介入防治,就越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疗效,还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如何用药
在应用中药预防手足口病方面,除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可用板蓝根或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给小孩服用预防感染。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选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黄散一种,吹敷口腔患处,每日2次,可治疗口咽部疱疹。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该如何用药
根据中医理论,手足口病属温病范畴,由湿热疫毒所引起。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早期干预,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效果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因此,中医在防控手足病方面具有优势,中医越早介入防治,就越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疗效,还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如何用药
在应用中药预防手足口病方面,除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可用板蓝根或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给小孩服用预防感染。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选用西瓜霜或冰硼散、珠黄散一种,吹敷口腔患处,每日2次,可治疗口咽部疱疹。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怎样判断孩子手口足病 处理方法不同
如果是轻症的手足口病,一般不需要繁琐的处理,因为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性疾病,有自限性,一段时间后可以自愈。
此时,家长只需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比如:出现发烧症状时进行退烧处理;孩子不吃东西,注意补充电解质液;出现咳嗽,对症吃一些止咳药;5~7天左右,孩子的症状逐渐减轻,疱疹消失问题就不大了。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的严重症状,孩子是无法自愈的,甚至危及生命,要及时送医治疗,如果你仍然分不清手足口病的轻重程度,一旦出现症状,立即去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好的快 藿香消毒汤
药物:藿香、白蔻、茵陈、黄芩、连翘、射干、薄荷、滑石、石菖蒲、甘草等。
用法用量:每1剂药用清水煎约120ml左右,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适用于手足口病属湿热夹毒证。低至中度发热;患儿流涎,述口痛,不敢进食,哭闹不休;手足疱疹,部分患儿累及臀部肛周,常有搔抓,口内多处有米粒大小水疱,可迅速破溃呈白色糜烂或浅溃疡,适用于手足口病的患者。
手足口病症状轻者可以自己治愈吗
大部分症状轻的患者,可通过以下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达到自愈。
因为手足口病属于自愈性疾病,且临床上90%以上的手足口病患者都是病症轻者,通常医生会在诊断后,给出患儿家长的一些家庭护理建议,如护理得当一般是无需住院治疗的,多数情况下,只需根据下面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便可达到治愈效果。
虽然手足口病病症轻的患者可以通过正确的家庭护理达到治愈效果,但临床上由于很多家长都无法辨识患儿手足口病到底是轻还是重,因此当患儿出现上述相关的手足口病病症表现时,就需要赶紧到医院检测,通过血检和尿检以及粪便等检测患儿的病情轻重,可以早一步知道患儿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做好相关的重症护理措施,避免出现死亡比例。
已经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长大后还会得吗
已经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说明体内已经产生这一种引起这次手足口病的病毒的抗体,再之后的几年是不会得由同样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了,这一点各位家长朋友们是可以完全放心的。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至少有二十多种,所以这次手足口病好了之后,还是有可能马上又得手足口病。这不是这次手足口病的复发,而是又得了一种新的手足口病,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卫生。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长大还是会得手足口病的。也有可能和小时候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因为人体内抗体最多可以存在几年,但并不是永久性的,也有可能是新的病毒引起。
孕妇得手足口病影响胎儿吗
可能引起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果在怀孕早期,孕妇感染了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可能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
导致胎儿神经缺损
手足口病会导致孕妇出现发烧的症状,如果,在怀孕5-6周左右时,孕妇体温高于38.9℃,且柴旭超过24小时,就可能增加胎儿发生神经管缺损的几率。
影响胎儿发育
手足口病会导致孕妇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不少孕妇在怀孕期间食欲较差,再加上口腔溃疡引起疼痛,不想吃东西,就可能导致营养缺乏,影响到胎儿生长发育缓慢。
孩子手足口病已经好了还是一直咳嗽该怎么办
这是病毒引起的咽喉炎症,不用太着急,多喂点水给他喝了,过两天就没事了。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去药店买点消炎药给孩子吃,像急支糖浆、蜜炼川贝枇杷霜、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都是很不错的止咳药。
手足口病一般的潜伏期是3-7天,儿童感染后会出现咳嗽、发热、恶心呕吐的现象,手足口腔还会有皮疹或疱疹(疹子会发红,或冒脓)出现。发现这些症状的时候,要及时送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清热解毒、抗病毒药物。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家长要特别注意干净卫生,家里要经常通风。患儿的贴身衣物要经常更换,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经常接触的玩具和日常用品要用开水消毒,避免儿童好了以后又重复感染。
常见的小儿手足口病
家长如何在早期发现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真的很可怕吗?手足口病常通过什么来传播的?这是很多家长都想了解的,本文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患者会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家长如何在早期发现手足口病?
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凡是有以上相关症状家长要警惕手足口的可能,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真的很可怕吗?
手足口近几年发病率相对高,但它不是一个新病,是一个老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手足口病属于常见病、多发病,EV71感染往年在北京也有,医院都有丰富的救治经验。只要及时发现治疗是很快可以康复的。家长不必担心。
手足口病常通过什么来传播的?
手足口病常通过患病幼儿的玩具、餐具以及日常用品传播,容易在幼儿园中造成小范围流行。
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传播给他人;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