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炎的药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胃炎的药方有哪些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症范畴。中医认为由气滞、脾虚、血瘀,诸邪阻滞于胃或胃络失养所致。该病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表现,病因可能除急性病外,还与胃粘膜受理化因素、细菌或毒素反复刺激和直接损害有关。
1.蒲公英汤治胃肠病
[配方]蒲公英叶和根混合。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强化胃肠。用治因饮食不慎而导致的消化不良。
2.黄蒿汤治胃脾虚寒消化不良
[配方]黄蒿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用治胃脾虚寒、消化不良。
3.三棱莱菔子汤治胃炎消化不良
[配方]三棱、莱菔子各适量。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用治胃炎、消化不良。
[制用法]水和为丸,如梧子大。煮令熟,盐少许,和汤汁空腹吞下。
[功效]用治脾胃虚弱、食而不化、汤饮不下、呕逆反胃。
4.五灵二丑香丸治食积肿痛
[配方]五灵脂、香附、黑丑、白丑。
[制用法]将香附去毛,水浸1日,与五灵脂研末;二丑共研为末,一半微火炒黄,半生用,和匀,以醋糊为丸,如萝卜子大。姜汤送下。
[功效]此方药料寻常,功效甚大,消食、消积、消痞、消肿、消痛、消气、消血、消嗝、消胀、消虫、消痢。用治食积肿痛。兼治痰迷心窍,有病则除,神效无比。药到病除,无不即愈。
5.猪血粉治胃滞胀满
[配方]猪血(不着盐)适量。
[制用法]去水晒干,研为细末。酒服,取泄。
[功效]用治中满腹胀。旦食不能暮食。
以上详细的介绍了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方有哪些,大家应该对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方有所了解了吧,如果对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建议大家可以咨询胃肠科专家,让专家告诉你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方有几种。
治疗慢性肠胃炎药方有哪些
①寒邪犯胃证: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香附)。
②宿食停滞证: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
③肝胃气滞证: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芍药、枳壳、陈皮、川芎、香附、甘草)。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丹皮、泽泻、贝母)。
中医治疗胃炎的方式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
建议你用传统中药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砂仁,厚朴,三棱,穿山甲,寸曲,麦芽,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治疗可以快速治愈,这些中药可以清除脾胃湿热,快速修复胃肠粘膜,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原方为丸剂,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枳实10-12g黄连10-20g生姜6g半夏10g 厚朴10-15g人参10-20g炙甘草6g 白术10-15g茯苓10g麦芽15g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
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气滞肠腑者,加木香;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
食疗方法:
1,老柚皮 15 克,细茶叶 10 克,生姜 2 片,水煎服.适用于急性胃肠炎.
2,姜汁适量,大米 100 克.先将大米用水浸泡后,用麻纸 5~6 层包好,烧成灰,研细末,早晚 2 次服完,饭前用姜水冲服,轻者 l 剂,重者连服 3 剂,服药后 1 周内以流食为主,勿食生冷油腻之物.本方对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尤其对病情轻,病程短者疗效更佳。
治疗胃炎的偏方
对于如何治疗胃炎,其实方法有很多种的。下面小编就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胃炎的偏方有哪些。之后再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治疗胃炎的方法哦,那我们就先来看看治疗胃炎的偏方吧。
1.取焦山楂15克,延胡索9克,香附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取北沙参30克,淮山药30克。将北沙参、淮山药分别洗净切碎,一同入锅,加适量水,先浸渍2小时,再煎煮40分钟,取汁:药渣加适量水再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合并两次药汁。日服1剂,分早晚2次温服。
3.取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炒枳壳各10克,焦槟榔、厚朴、鸡内金、青皮、木香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中医治疗阑尾炎药方
通腑阑尾方,枳实、厚朴、大黄、白花蛇舌草等等,水煎饮片后服用汤药,一日一付分3次服用。
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中医治疗胃炎偏方
潞党参白术治胃炎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清热活血。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
【偏方组成】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白茯苓10克,甘草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砂仁6克,木香6克,旋覆花10克,川楝子10克,蒲公英15克,徐长卿10克,神曲10克,莪术10克,乳香6克,佛手15克,冬瓜皮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连服3周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施某,女,45 岁,农民。上腹部隐痛、闷胀、嗳气时轻时重5年,经反复治疗效不显,近1周来,疼痛加重而就诊。经诊:脉涩,苔薄芪,舌淡红,边有齿印及瘀点,上腹隐隐作痛,食后尤甚,并伴饱胀、嗳气,胃脘有压痛。胃镜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红白相间和部分斑状改变,线胃片示胃下缘在髂嵴间线下1.5cm,B超查胆壁稍粗欠光。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多并症。先后服此方21剂,诸症消除,并以积实每日20克泡茶频服1个月以善后。1年后经胃镜及x线复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胃疼未发。
龙胆草蒲公英治胃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阴生津。主治幽门弯曲菌相关性胃炎。
【偏方组成】龙胆草3克,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0~15克,乌梅、甘草各6~10克,全当归、杭白芍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31例,治疗3月后,治愈(胃镜复查有改善,活检标本示幽门弯曲菌阴性,临床症状基本缓解)2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6%。
柴胡枳实治胃炎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行气消积。主治萎缩性胃炎。
【偏方组成】柴胡、枳实、炙甘草、厚朴各10克,白芍、乌梅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治疗1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其3年中西药治疗不能缓解。后服此方5剂,诸症减轻。前方加丹参、红花各15克,服药后症状悉减。前方继服3个月巩固疗效。半年后复查胃镜为轻度浅表性胃炎。
马齿苋蒲公英治胃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胃肠炎。
【偏方组成】马齿苋30克,黄岑15克,蒲公英20克,藿香、川连各10克,木香、生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加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剂。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87例,均获治愈。其中,服药2~3剂痊愈者32例;4~5剂痊愈者28例;6~7剂痊愈者20例;8~10剂痊愈者7例。
五味子治胃炎
【功能主治】主治萎缩性胃炎。
【偏方组成】五味子适量。
【用法用量】研末冲服,每次3克,每日3次。20天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王某,女,35岁。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经服吗叮林、胃复安,仍感胃脘胀满不适。遂给予五味子3克研末冲服,每日3次。服药10余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20余天,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再服用1个疗程。胃镜检查,病变显著减轻。
车前子治胃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
【偏方组成】炒车前子适量。
【用法用量】研末装瓶,每顿饭前服4.5克。
【宜忌】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病例验证】用上药治疗急性胃炎患者35例,其中痊愈21例,显效2例,有效2例;慢性胃炎患者45例,其中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溃疡病患者33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
百合潞党参治胃炎
【功能主治】理气和血,益胃滋萎。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偏方组成】潞党参30克,炒白术10克,白云苓10克,百合30克,怀山药30克,肉苁蓉10克,陈皮6克,砂仁6克,佛手10克,石斛10克,生地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蒲公英10克,川楝子6克,丹参10克,莪术10克,神曲10克,焙鸡内金6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加减】痛甚者,加五灵脂10克;脘腹胀甚,加莱菔子15克;嗳气频频者,加旋覆花10克;腹泻者,暂减肉苁蓉。
【病例验证】王某,男,69 岁,农民。上腹疼痛伴食后脘腹阻胀,反复发作10余年,经中西药久治无效。半年前经胃镜及活组织螵理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淋巴组织增生。服快胃片、温胃舒、养胃舒、三九胃泰及胃必治等,脘痛及食后胀满、暖气始终不减。诊脉细涩,苔少而微剥,舌质黯红、消瘦、乏力,大便时溏时结。从萎缩性胃炎以益胃滋萎汤治之。先后共服本方82剂,复查胃镜,粘膜组织改变减轻,病变范围缩小,苔舌已接近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再以原方制丸连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2 年,病例复发。
竹茹芦根治胃炎
【功能主治】轻清凉润,理气止痛。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偏热者。其特征是:胃脘轻痛,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胃无大热,服清胃散太过者。
【偏方组成】竹茹12克,芦根30克,公英15克,枳壳10克,石斛10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水煎300毫升,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每周服5剂。
【加减】胃脘痛甚者,重用芍药(30~60克)、甘草,加元胡15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加儿茶10克、瓦楞子粉15克,去石斛;口渴者,加生石膏15克,渴止即去之;便干者,加全瓜蒌20~30克;呕吐者,加生姜10克。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69例,随访1年,其中痊愈43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2%。
佩兰延胡索治胃炎
【功能主治】芳香解郁,行气止痛。适用于慢性胃炎、胃痛、胃神经官能症。
【偏方组成】佩兰10克,普洱茶5克,延胡索10克,素馨花12克,厚朴5克,克甘草5克。
【用法用量】先将水物用冷水浸泡20分钟后煮煎。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20分钟,合得药液300毫升左右为宜。每天服1剂,分2次空腹温服。7~10天为1疗程。
【加减】如痛甚者,可加白芍15克、广木香6克;并胁肋胀痛者,加炒麦芽15克、郁金12克;吐酸嗳气者,加淡鱼骨15克、佛手花10克;纳食不馨者,加炒谷芽巧克、鸡内金10克。
【病例验证】张某,女,41 岁,工人。两年多来每逢饭后均感胃痛,上腹中部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嗳气,吐酸或食后饱胀难耐。每因情绪波动程病情加剧。两个月前曾住院治疗,经B型超声波和纤维胃镜等检查,肝、胆、脾、胃等脏器均未发现异常器质性病变,遂诊断为胃神经官能症。经服中西药治疗1个多月,症状无明显改善程出院转门诊治疗。来诊时,胃脘胀痛,嗳气频频,胸闷太息,时有干呕,胃纳呆滞,口干不欲多饮,睡眠欠佳,大便量少,舌质偏红,苔白厚腻微黄,脉弦细。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湿阻中焦。用此方连服4个疗程程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中医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是如今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我们对于这个的治疗也是有着不少的经验。在治疗这个问题上,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都是各有千秋,但下面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属于我们的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中医治疗胃下垂。
1中药治疗:
①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少食纳呆可加鸡内金6g,炒稻芽、麦芽各12g,恶心呕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汤。
②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脉象沉细小滑。治以温阳化饮、和胃降逆,方用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黄连3g、吴萸6g。
③肝胃不和型:两胁胀而不适,脘腹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酸,善太息,苔薄腻,脉弦小。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与逍遥散加减化裁。
④胃阴不足型:面色略红,唇红而干,脘腹胀满,灼热不适,口干苦,口渴思饮,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以濡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合一贯煎加鸡内金6g,炒麦芽15g,莱服子12g。如呕吐较著,可养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合竹茹汤。
⑤胃络瘀滞型:胸膈痞满,脘腹胀坠,脐上刺痛,按之濡软,恶心,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象沉细或涩。治以疏肝养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
2针灸治疗:
①可选内关、足三里、中脘透梁门、脾俞、胃俞、气海、章门,任选2~3穴,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min。如胃痛属实加期门、阳陵泉;偏虚者选脾俞、胃俞、章门;泄泻加关元;便秘加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②以补法针刺太溪穴0.5寸左右,以平补平泻法针刺足三里1.5寸左右,三阴交1寸左右,间隔5min行针1次,留针25min。1次/d,10次为1疗程,有效率为96.94%。
3.其他治疗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维生素B1 0.1g与当归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每次3穴,交替使用,有效率为96.5%。另外,电兴奋疗法,按摩、推拿疗法、气功疗法以及几种疗法综合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以上的 三种治疗方法就是中医上治疗胃下垂的方法了,这些方法都是有着不错的效果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面对生活,避免被胃下垂以及其他麻烦的问题缠上。
... ...
中医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是如今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我们对于这个的治疗也是有着不少的经验。在治疗这个问题上,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都是各有千秋,但下面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属于我们的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中医治疗胃下垂。
(1)中药治疗:
①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少食纳呆可加鸡内金6g,炒稻芽、麦芽各12g,恶心呕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汤。
②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脉象沉细小滑。治以温阳化饮、和胃降逆,方用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黄连3g、吴萸6g。
③肝胃不和型:两胁胀而不适,脘腹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酸,善太息,苔薄腻,脉弦小。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与逍遥散加减化裁。
④胃阴不足型:面色略红,唇红而干,脘腹胀满,灼热不适,口干苦,口渴思饮,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以濡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合一贯煎加鸡内金6g,炒麦芽15g,莱服子12g。如呕吐较著,可养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合竹茹汤。
⑤胃络瘀滞型:胸膈痞满,脘腹胀坠,脐上刺痛,按之濡软,恶心,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象沉细或涩。治以疏肝养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
(2)针灸治疗:
①可选内关、足三里、中脘透梁门、脾俞、胃俞、气海、章门,任选2~3穴,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min。如胃痛属实加期门、阳陵泉;偏虚者选脾俞、胃俞、章门;泄泻加关元;便秘加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②以补法针刺太溪穴0.5寸左右,以平补平泻法针刺足三里1.5寸左右,三阴交1寸左右,间隔5min行针1次,留针25min。1次/d,10次为1疗程,有效率为96.94%。
3.其他治疗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维生素B1 0.1g与当归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每次3穴,交替使用,有效率为96.5%。另外,电兴奋疗法,按摩、推拿疗法、气功疗法以及几种疗法综合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以上的 三种治疗方法就是中医上治疗胃下垂的方法了,这些方法都是有着不错的效果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面对生活,避免被胃下垂以及其他麻烦的问题缠上。
中医治疗胃病
说起中医治疗胃病,是一种深受很多胃病患者青睐的治疗胃病的手段,由于中医治疗胃病有着不损伤健康的旗号,因此,很多胃病患者在面对西医治疗胃病和中医治疗胃病方面会更青睐于中医治疗胃病。
中医治疗胃病的方法有哪些?
脾气虚损: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症见胃脘隐痛,呕吐清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甚则呕血,大便色黑。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方选归脾汤化裁,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肝火犯胃:因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瘀血阻络:因久病胃痛,反复发作,气机不利,伤及胃络,血瘀阻滞,不通则病而致。症见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宛如针刺,夜间尤著,或彻胸背,呕血便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选金铃子散加味,药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参,五灵脂,生蒲黄,赤芍,广木香,佛手,制没药,制乳香,甘草等。
热伤胃络:因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日久化热而致。症见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口渴引饮,大便黑干,小便黄赤。舌质绛红,苔黄燥,脉象洪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选三黄泻心汤化裁,药用黄芩,黄连,大黄,赤芍,丹皮,生石膏,知母,生地黄,侧柏炭,大蓟炭,甘草等。
看了本文中关于中医治疗胃病的方法介绍,相信大家对中医治疗胃病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要提醒胃病患者,由于自己患有胃病,因此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胃部,切不可因为食物太美而大吃大喝,以免加重胃病的病情。
中医治疗胃下垂
1中药治疗:
①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少食纳呆可加鸡内金6g,炒稻芽、麦芽各12g,恶心呕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汤。
②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脉象沉细小滑。治以温阳化饮、和胃降逆,方用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黄连3g、吴萸6g。
③肝胃不和型:两胁胀而不适,脘腹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酸,善太息,苔薄腻,脉弦小。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与逍遥散加减化裁。
④胃阴不足型:面色略红,唇红而干,脘腹胀满,灼热不适,口干苦,口渴思饮,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以濡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合一贯煎加鸡内金6g,炒麦芽15g,莱服子12g。如呕吐较著,可养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合竹茹汤。
⑤胃络瘀滞型:胸膈痞满,脘腹胀坠,脐上刺痛,按之濡软,恶心,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象沉细或涩。治以疏肝养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
2针灸治疗:
①可选内关、足三里、中脘透梁门、脾俞、胃俞、气海、章门,任选2~3穴,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min。如胃痛属实加期门、阳陵泉;偏虚者选脾俞、胃俞、章门;泄泻加关元;便秘加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②以补法针刺太溪穴0.5寸左右,以平补平泻法针刺足三里1.5寸左右,三阴交1寸左右,间隔5min行针1次,留针25min。1次/d,10次为1疗程,有效率为96.94%。
3.其他治疗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维生素B1 0.1g与当归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每次3穴,交替使用,有效率为96.5%。另外,电兴奋疗法,按摩、推拿疗法、气功疗法以及几种疗法综合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胃癌的实用偏方有哪些
在中国几千的医学经验中,医学巨典卷帙浩繁。先人们亲尝百草,为我们这些后人流传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医学药方。这些药方,单方,偏方,虽然没有经过现代医学的正规记录,但是在生活着确确实实发挥着独特的效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偏方几经流转,仍在民间流传的重要原因。那么在民间,治疗胃癌的实用偏方有哪些?
但是治疗胃癌常用的实用偏方有:
1.蚤休、黄要子各60克,夏枯草、白鲜皮、山豆根、败酱草各12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完,每完9克,每服5完,日3次。功能清热解毒,三结消瘀。
2.花生米、鲜藕根各50克,鲜200毫升,蜂蜜30毫升。捣烂共煮,每晚50毫升。功能益气养阴清热解毒,适用于胃癌。
3.茵陈25克,银柴胡12克,仙鹤草30克,蜂房12克,五灵脂、干蟾皮各9克,半枝莲30克,制胆星10克,紫草、石斛各15克,生地、麦冬各20克,黄芩15克,知母2克,枳实6克。
4.三七、蚤休、黄要子、冰篇、川乌、元胡、芦根各100克,麝香30克,大蒜汁适量。共研细末,炼蜜为完,每完6克,每服1完,日2次。功能破祛三结,解毒化积。
5.白花蛇舌草120克,煨莪术、煨三棱、赤芍各9克,代赭石粉、海藻、昆布、制鳖甲各15克,旋复花9克(包煎),夏枯草60克,白茅根30克,蜂蜜60克。每日1剂,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适用于胃癌。
6.海藻、海带、丹参各15克,牡蛎、瓦楞、白花蛇舌草、铁树叶各、蒲黄炭、仙鹤草各20克,夏枯草、赤芍、白芍各12克,当归、白及各10克,青陈皮各12克,木香9克,山楂、神曲、谷芽、麦芽各15克,党参30克,甘草10克。功能清积散结,健胃和胃,适用于胃痛。
虽然这些偏方在多次的实践中,发挥了独特的效果。但是由于个人身体差异和病情恶化程度不用,这些偏方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患者,因此胃癌患者应该在专业的正规中医医师的指导下,选择性的使用,切不可盲目而行,以免误用,加重病情。
同时,尽管这些偏方有时发挥着独特的效用,但是由于它的不确定性很强,因此这些偏方只能作为辅助的治疗方法来进行对待,不能取代正规的治疗。而是应该在坚持保守中医治疗的同时,听取医生意见,再适当的选择进行辅助治疗。
中医治疗胃窦癌
中医治疗晚期胃癌优势一:整体观念强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疾病发展到了晚期,早已不再是局部的病灶。肿瘤的生长是随着病情发展而发展的,晚期胃癌患者癌细胞早已扩散到其他器官,所以此时的治疗已不单单只是治疗病灶本身,应该要结合患者整体特点加以用药。而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不仅仅局限于疾病病灶本身,既考虑到局部治疗,又能够改善患者全身症状。
中医治疗晚期胃癌优势二:弥补西医不足
手术虽然能够快速的切除肿瘤,可是并不能够将体内微小病灶全部切除,所以采用中医药作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残留癌细胞,防止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放化疗也可以很快地消除癌肿,可是放化疗产生的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的副作用往往会使患者放弃治疗,所以在放化疗期间采用中医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还能够加强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胃癌晚期优势三:防止癌细胞转移和复发
胃癌癌细胞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发生转移,在手术之后若是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护理也会发生复发。尤其是晚期胃癌患者,西医已经无法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可是中医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还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增强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命周期,使患者达到长期无痛苦带瘤生存的目的。
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药方有哪些呢
一、脾胃虚弱型:益气和中,健脾养胃。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炒白术、苡仁、茯苓、木香、砂仁、陈皮、半夏、麦芽。
二、脾胃湿热型: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白蔻仁、杏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黄连、茵陈、丹参。
三、肝胃不和型:疏肝和胃,行气消胀。柴胡、枳壳、香附、当归、白芍、木香、元胡、佛手。
四、党参、克川芎、丁香、干姜用大火煎服,早晚各一次能够益气养胃,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有很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