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病发病有何特点
我国高血压病发病有何特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欧美一些国家发病率高达20%以上,我国在1979~1980年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抽样普查,除台湾省以外都参加了这次普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7.89%,1992年我国又进行了第三次抽样普查,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6%,较1979~1980年有明显增加。在地区分布上,华北、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和西部内陆地区,这可能与地理、气候、种族、环境、饮食习惯、社会文化、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在性别、年龄方面,高血压的患病率男性为6.96%,女性为8.4%,女性高于男性。一般来说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5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妊娠和更年期内分泌变化有关。从发病年龄上看,小于20岁年龄为3.11%;20~39岁年龄组为8.6%;50 ~59岁年龄组为11.38%;60~69岁年龄组为17.23%,说明老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
民族方面,以拉萨的藏族人患病率最高,为17.76%;其次是内蒙古锡盟蒙族,为10.7%;维吾尔族为1.15%;新疆柯尔柯孜族为0.63%;四川凉山彝族人患病率最低,仅为0.34%。
在城市与农村也存在差别。城市高血压患病率达10.84%,农村为6.24%,究其原因除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和生活工作较紧张外,也与城乡的环境因素差别有关。
此外,我国高血压病发病情况还有以下特点: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高于无高血压病家族史者;肥胖者高于不肥胖者;高盐饮食习惯者高于低盐饮食习惯者;嗜烟酒者高于不嗜烟酒者;司机和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又较少的职业者更易患此病。
降血压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一、高血压与控制饮食
说起高血压,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儿童会庆幸“跟我没联系”。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上升至7%左右,体重与血压有直接联系,肥胖者高血压病发作率比正常者体重高3倍以上。我国高血压病正趋向年轻化进展。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病首先应减肥。
俗话说,病从口入。减肥就是要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肥胖儿童逐日摄入的热量不超过1300千卡,提倡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及粗粮等低热量的食品,多食用动植物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能保证身体滋长发育所需的氨基酸,限制脂肪的摄入,少吃肥肉、奶油蛋糕、汉堡包、炸鸡块等。伴随,要尽量少吃咸菜、腐乳、咸肉等腌制品,由于钠盐摄入增加2倍,高血压病的发作率亦增加2倍。
二、高血压与运动
多运动有利于降血压。运动有利于多余热量的消耗,使新陈代谢良性循环。注意从小的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对于适合自己的运动要长期坚持下去,年龄较大者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健身操、散步15分钟或1小时、缓慢游泳、慢跑等。
尽量少吸烟。吸烟被证实是脑卒中、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危险起因之一。吸烟咳促使肾上腺素增加,动脉硬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做到运动和节食,加之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降血压就会事半功倍。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中年人的工作、生活都比较繁忙和紧张,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或机会减少,又值容易发胖的年龄,故中年人高血压是处于该病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年人高血压的特点如下:
中年人高血压分类中,以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为主,约占中年人高血压的90%左右,而继发性高血压在5%~10%。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多见,而第一次发现高血压的年龄高峰为40~49岁的中年人,且多数又属于第二期或接近第三期,即发现时病情就较严重。
中年人高血压,有不少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有些虽有某些症状也不引起重视,相当多的人只是在偶尔体检中才被发现。已发现高血压者,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故易贻误病情。
部分老年性高血压病,可以是青、中年高血压病的延续和发展。
目前,我国将60岁或60岁以上的人,划为老年人范畴。这部分人员所患的高血压,绝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故统称其为老年人高血压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高血压特殊类型的老年人高血压,多数是青年、中年期发病的继续和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病症。老年人高血压病与成人普通高血压病不同,有它自身的特点,现概要介绍如下。
患病率高 在40~4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其高血压病患病率就增加10%左右。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病率约在20%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0%以上患高血压病。
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居多 有人认为,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或不相称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差大于80毫米汞柱(>10.6千帕)。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血压者与普通型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降低,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65~69岁是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其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增高,80岁以上患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47%。
高血压为何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导致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据报道,美国高血压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 2~3倍。日本是世界上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高血压病人患脑血管病者是正常人的13 .1倍。在我国有人报道,80%的脑血管病人与高血压有关,其中86%的脑出血和71%的脑梗塞都有高血压病史,而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同时研究中还发现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对脑血管病的危险性都很大。收缩压大于19.4kpa(1 50mmhg)的人,发生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收缩压小于19.4kpa的人的28.8倍,而舒张压大于12.0kpa(90mmhg)的人,是舒张压小于12.0kpa的人群的19倍,所有这些结果都充分说明了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病的机制,主要是加速脑动脉发生硬化引起的。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管壁发生病变,管腔狭窄,内膜增厚,当脑血管管腔进一步狭窄或闭塞时,可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还可引起小动脉壁透明样变,纤维素样坏死,进而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可使这种已经变硬脆弱的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有效地控制血压,可明显的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而降压药一般都有扩张脑血管、保护脑细胞、维持红细胞变形能力等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可根据情况选用,常用药物有零号、格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等。建议患者使用每一种降压药时不要经常更换,否则会给疗效大打折扣,高血压患者控制住自己的饮食,可同时使用邦尔健麝香抗栓丸进行未病先治,因为其含有脂代谢平衡素,可以有效加速脂类物质的代谢和血液中的垃圾物质的排出,让血液中多余的脂类物质得到排泄调理脂类物质的代谢平衡,让高血压患者的身体逐渐康复,并有效防止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有高血压遗传怎么办
高血压作为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危害是巨大的。我国高血压发病人数已超过一半,并且出现低龄化趋势,许多的中青年人已进入或开始进入这一行列。因此它已成为人类头号大敌,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双亲是正常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可能性。
双亲是高血压患者,其子女患病率。
父母一方是高血压患者,其子女患病率是无高血压者的1.5倍。
孪生子女有一方患高血压,另一方也易患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产妇的婴儿出生后几天,其血压比正常产妇婴儿的血压高出许多。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高血压确实与遗传因素有关。这个结论对于有家族性高血压的年轻人来讲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高血压患者也不用太过悲观。因为悲观对于此病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使心情抑郁,更加大了患高血压病的可能性。
好的血压是吃出来的
古人说“药食同源”,可见“吃对了”能防病。5月17日在卫生部召开的“世界高血压日暨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促进活动”启动仪式上,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指出:“高血压的发生可以通过健康的饮食来预防。”可见,好血压是吃出来的。
中国高血压病人超2亿
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教授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为7.7%;到了本世纪初,迅速上升到 18.8%;而近10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长了31%。“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估计已超过2亿,而且这一趋势仍会继续延续,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出现逆转。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在今后的15年中将增长50%。”
因为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尽管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但它却并不因此减少对机体的伤害。“大量的人群流行病研究证明,从血压110/75毫米汞柱起,随着血压升高,心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就会增高。此外,血压长期过高,还会带来诸如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失明及慢性肾病等恶果,直接缩短病人的寿命,更不用谈他们的生命质量会如何了。
高血压是生活方式病
虽然高血压已日渐成为社会中的“流行语”,对国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但好在它并不是不可预防的。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发生,而且能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国多年来一直是北方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南方高。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同。”王文教授解释说:“首先,北方人吃盐较多;其次,北方人超重、肥胖的远多于南方人;最后,北方人生性豪爽,喝起酒从来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很少懂得节制。”而高盐饮食、超重肥胖和过量饮酒是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此外,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又缺乏运动,高血压自然就找上门来了。“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人类行为是致病的罪魁祸首。”王文教授痛心地说。
控制血压,一定要管住嘴
“虽然现在高血压已成为健康的主要杀手,但至少它是可以控制的,并且通常是可以预防的,这首先就建筑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王文教授说:“总的原则是,保持热量摄入和消耗平衡,摄取足够的满足身体需要的、比例适当的营养素,多吃低盐、低脂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当然,也不是说光注意饮食就万事大吉了,保持平和的心态,加上每周三四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也很重要。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即使过去身体健康,也必须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真正远离高血压。”
吃得太腻,血压高
高血压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物中的营养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世界各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饮食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在工业越发达,生活越富有的国家,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越高。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老百姓富裕了,饮食结构逐渐西方化,表现为脂肪含量很高的西方快餐食品越来越多地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接受。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
为什么高脂食物会导致高血压呢?这是因为摄入过多的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后,除了会造成脂肪沉积产生肥胖以外,还会增加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中的含量,这也是造成血压增高的重要原因。
另外,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会使人身体的氧化负担过重,造成一氧化氮(NO)生物活性降低,从而引起高血压。200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瓦则瑞博士做了一个有名的动物实验,他仿照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为大鼠制订食谱,结果发现,高脂饮食造成的氧化负担过重能诱发动物高血压。瓦则瑞博士进一步说:“实验进行了2年以后,我们终止了给大鼠喂食高脂饮食,而代之以健康饮食,发现大部分异常可以逆转。这充分说明,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永远不晚。”
谁最容易患高血压
据中国高血压联盟提供的资料显示:北京、上海、沈阳和广州等地的18家医院在对35岁以上人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1999年与1991年相比,高血压的发病率已高出了28个百分点。根据近年来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患高血压的人群在逐渐扩大,医学专家说,现在这种病已不仅仅是老年人、肥胖者和有不良生活习惯者的专利,长期精神紧张的中青年人患高血压病的也越来越多,高血压被人们视为“无声的杀手”。
专家指出,当患者通过检查,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的时候,就已经血压升高,超出正常值了,或者正常偏高了,可能在本人并不知道的情况下,它没有任何症状,但它已经在身体里,已经危害着一些重要的器官,比如:心脏,脑子,肾脏等等。
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其中精神长期紧张是年轻患者患病的重要原因。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精神长期得不到松弛,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失调,影响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使心脏收缩加强,血输出量增多,导致血压升高。由此看来,即使是年轻人和体型较瘦的人也万万不可忽视自己的血压。另外,针对那些偏爱美食的人来讲,也应当适当控制一下自己的胃口。
体内脂肪的堆积,使身体不断发胖,导致体重超标,医生强调,超重与高血压病有直接的关系。专家说,由此看来,对于胖人来讲控制体重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应当合理地安排饮食结构,多吃深绿色的叶菜及红黄颜色的蔬菜水果,每日达到400克——500克;瘦肉每天不超过100克,增加豆类和杂粮,提倡每天坚持喝奶。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加强体育运动,做到心理平衡,定期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避免或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老年人吃的太咸容易高血压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其中每3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5%,25~34岁年轻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0.4%。高血压已经成了我国成年人健康的最大威胁。
我国高血压多发首先是由于高盐的摄入,高盐使血容量增加,高血压患者对盐更敏感,产生血压增高的几率就也更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而在中国,北方人每天吃12~18克盐。中国人不但盐吃得多,血压还对盐很“敏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而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原因是高血压病的另一大诱因。
此外,吸烟、有害饮酒、高脂、高盐饮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和肥胖等都是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再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压力大,不爱运动,对健康的关注度很低,使高血压在我国渐呈年轻化的趋势。
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说防治
发病攀升 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心力衰竭400万人,心房颤动800万人,由于严重心律失常而猝死大约50万人。大量患者因病致残,失去劳动和生活能力,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巨大负担。不断上升的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是引起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快速攀升的根源。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血脂异常患者2亿,糖尿病患者3000多万;超重者2.4亿,肥胖者7000万,吸烟者3.5亿。我国面临的心血管病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以常见的高血压病为例,除本身的直接危害外,更主要的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威胁国民健康。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1959年第一次全国高血压普查患病率是5.11%,1979年达到7.33%,1991上升到11.16%,呈持续快速上升态势。与我国高血压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91年我国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处于极低水平,分别只有27%、12%和3%。即使到了2002年,也只有30%、25%和6%。其与国外先进国家的高血压防治水平有着明显差距。高血压的防治成为心血管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2003年中国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301.17亿元,占同期中国医疗总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22.65%和19.74%。以2003年为基期年,扣除价格影响(根据gdp平减指数计算)后,得到1993年至2003年间,中国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33%,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8.95%)。排在2003年中国心血管病直接医疗费用前三位的病种分别为高血压(366.03亿元)、冠心病(264.33亿元)、脑梗死(237.32亿元),占同期中国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6.37%、4.60%、4.13%。
五大变化 彰显综合防治成效
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居民各种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与遏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
在我国以社区为基础,以高血压防治为突破口的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已进行了40余年。1969年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首都钢铁公司建立了第一个人群防治基地。上世纪70年代各地陆续建立了一批开展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基地。80年代以来,以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形式,国内20个单位协作,对南北不同地区的十余组人群进行了心血管病发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监测。90年代初,北京、上海、长沙等地进一步开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防治。1995年世界银行卫ⅶ贷款健康促进子项目在我国七市一省启动。1996年卫生部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从1997年起在全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24个省(区、市)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
在这40年中,我国的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历经五个重大变化:从数千人群到数十万人群的综合管理,从仅管理高血压患者到管理社区全人群(包括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及多种慢性病(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管理,从注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监测到重视提高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如上海、浙江),从专家以科研、项目为实施手段到以政府为主体、多部门合作的一体化管理(如北京的折子工程),从普及健康知识着手到提高社区基层医生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为重点(如全科医生教育、卫生部全国高血压患者健康行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社区综合防治逐步向规范化、规模化、信息系统化发展。
试点经验 亟待社区推广实施
多年实践证明,开展社区心血管病防治,实施人群规范化管理,有效控制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水平,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本身的医疗费用,而且可以减少相关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所引起的医疗费用。
依据人群心血管病归因危险约40%为高血压病所致这一重大研究成果,我们自2005年以来在全国大范围试点,开展“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的研究。在全国22个省市的18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探索社区以高血压防治为突破口的心血管病综合干预模式,管理高血压患者20多万,一年时间血压控制达标率从22%提高到70%左右。在治疗率提高的同时,居民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我们认为,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作为技术规范和模式探索阶段业已完成,应该在全国层面作为适宜技术加以推广实施,尽快实现全国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律失常人群防治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中年人高血压分类中,以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为主,约占中年人高血压的90%左右,而继发性高血压在5%~10%。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多见,而第一次发现高血压的年龄高峰为40~49岁的中年人,且多数又属于第二期或接近第三期,即发现时病情就较严重。
中年人高血压,有不少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有些虽有某些症状也不引起重视,相当多的人只是在偶尔体检中才被发现。已发现高血压者,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故易贻误病情。
部分老年性高血压病,可以是青、中年高血压病的延续和发展。
目前,我国将60岁或60岁以上的人,划为老年人范畴。这部分人员所患的高血压,绝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故统称其为老年人高血压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高血压特殊类型的老年人高血压,多数是青年、中年期发病的继续和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多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病症。老年人高血压病与成人普通高血压病不同,有它自身的特点,现概要介绍如下。
患病率高 在40~4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其高血压病患病率就增加10%左右。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病率约在20%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0%以上患高血压病。
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居多 有人认为,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或不相称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差大于80毫米汞柱(>10.6千帕)。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血压者与普通型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降低,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渐增高。65~69岁是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其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增高,80岁以上患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47%。
好的血压是吃出来的
古人说“药食同源”,可见“吃对了”能防病。5月17日在卫生部召开的“世界高血压日暨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促进活动”启动仪式上,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指出:“高血压的发生可以通过健康的饮食来预防。”可见,好血压是吃出来的。
中国高血压病人超2亿
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教授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为7.7%;到了本世纪初,迅速上升到18.8%;而近10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增长了31%。“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估计已超过2亿,而且这一趋势仍会继续延续,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出现逆转。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在今后的15年中将增长50%。”
因为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尽管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但它却并不因此减少对机体的伤害。“大量的人群流行病研究证明,从血压110/75毫米汞柱起,随着血压升高,心血管病的发生几率就会增高。此外,血压长期过高,还会带来诸如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失明及慢性肾病等恶果,直接缩短病人的寿命,更不用谈他们的生命质量会如何了。
高血压是生活方式病
虽然高血压已日渐成为社会中的“流行语”,对国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但好在它并不是不可预防的。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发生,而且能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国多年来一直是北方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比南方高。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生活习惯不同。”王文教授解释说:“首先,北方人吃盐较多;其次,北方人超重、肥胖的远多于南方人;最后,北方人生性豪爽,喝起酒从来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很少懂得节制。”而高盐饮食、超重肥胖和过量饮酒是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此外,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又缺乏运动,高血压自然就找上门来了。“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人类行为是致病的罪魁祸首。”王文教授痛心地说。
控制血压,一定要管住嘴
“虽然现在高血压已成为健康的主要杀手,但至少它是可以控制的,并且通常是可以预防的,这首先就建筑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王文教授说:“总的原则是,保持热量摄入和消耗平衡,摄取足够的满足身体需要的、比例适当的营养素,多吃低盐、低脂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当然,也不是说光注意饮食就万事大吉了,保持平和的心态,加上每周三四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也很重要。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即使过去身体健康,也必须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真正远离高血压。”
吃得太腻,血压高
高血压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物中的营养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世界各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饮食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在工业越发达,生活越富有的国家,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越高。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老百姓富裕了,饮食结构逐渐西方化,表现为脂肪含量很高的西方快餐食品越来越多地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接受。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
为什么高脂食物会导致高血压呢?这是因为摄入过多的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后,除了会造成脂肪沉积产生肥胖以外,还会增加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中的含量,这也是造成血压增高的重要原因。
另外,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会使人身体的氧化负担过重,造成一氧化氮(NO)生物活性降低,从而引起高血压。200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瓦则瑞博士做了一个有名的动物实验,他仿照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为大鼠制订食谱,结果发现,高脂饮食造成的氧化负担过重能诱发动物高血压。瓦则瑞博士进一步说:“实验进行了2年以后,我们终止了给大鼠喂食高脂饮食,而代之以健康饮食,发现大部分异常可以逆转。这充分说明,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永远不晚。”
吃盐一天别超5克
古人说,盐是百味之祖。没了盐,食物索然无味,还会引起倦怠乏力、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嗜睡等一系列症状。可盐吃多了也会出问题,特别是引起高血压。
目前普遍认为,高血压是遗传与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高盐饮食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每人每日食盐的建议量由6克减到5克。
研究表明,长期过度摄入钠盐,会从两方面引起血压升高:首先,高钠会刺激口渴中枢,使人大量饮水,导致血容量扩张,使血压升高;其次,血液中钠离子增多,会协同钙离子进入细胞,造成细胞水肿、平滑肌收缩,加重高血压。我国调查表明,一般人群中有1/4的人对高盐摄入敏感,表现为血压升高。
科学的食盐方法是:正常成年人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若出汗过多、呕吐腹泻时,钠和氯丢失较多,可适当增加食盐;若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患者,则应严格限盐,防止病情加重。
有效预防高血压的方法有哪些
1.普及高血压病知识:高血压病易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由于其患病率高,因此,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积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高血压病,对于降低高血压病发病率无疑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老年人群是高血压病的好发人群,因此更应积极了解高血压病的科普知识,群防群治,减少发病机会或使己患病者能良好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医务人员应有责任向广大群众解释、说明有关知识,引导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或配合治疗。
2.普查血压:提高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及控制率。政府各部门、医疗机构应担负起该项责任,加大投入,以社区医疗机构为主,定期对老年人的血压进行监测,使高血压病能被及时发现,治疗后情况得到及时反馈,这对于降低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减轻社会医疗费用负担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