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杏仁的常用选方

杏仁的常用选方

1、麻黄汤(《伤寒论》),用治外感风寒。

2、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治感受风邪,鼻塞身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绻,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3、大青龙汤(《伤寒论》),用治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火,壅遏于肺的喘咳证。

4、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伤寒论》),用治风湿在表的风寒表湿证。

苦杏仁的选方

苦杏仁的选方

①治肺寒卒咳嗽:细辛25克(捣为末),苦杏仁2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上药,于铛中熔蜡半两,次下酥一分,入细辛、苦杏仁,丸如羊枣大。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含化咽津。(《圣惠方》)

②治咳逆上气:苦杏仁三升,熟捣如膏,蜜一升,为三分,以一分内苦杏仁捣,令强,更内一分捣之如膏,又内一分捣熟止。先食已含咽之,多少自在,日三。每服不得过半方寸匕,则痢。(《千金方》苦杏仁丸)

③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睡卧不得者:苦杏仁(去皮尖,微炒)25克,胡桃肉(去皮)25克。上件入生蜜少许,同研令极细,每50克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姜汤嚼下,食后临卧。(《杨氏家藏方》苦杏仁煎)

④治上气喘急:桃仁、苦杏仁(并去双仁、皮尖,炒)各25克。上二味,细研,水调生面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姜[3]、蜜汤下,微利为度。(《圣济总录》双仁丸)

⑤治气喘促浮肿,小便淋沥:苦杏仁50克,去皮尖,熬研,和米煮粥极熟,空心吃二合。(《食医心镜》)

⑥治肺病咯血:苦杏仁四十个,以黄蜡炒黄,研,入青黛5克,作饼,用柿饼一个,破开包药,湿纸裹,煨熟食之。(朱震亨)

⑦利喉咽,去喉痹,痰唾咳嗽,喉中热结生疮:苦杏仁去皮熬令赤,和桂末,研如泥,绵裹如指大,含之。(《本草拾遗》)

⑧治久病大肠燥结不利:苦杏仁400克,桃仁300克(俱用汤泡去皮),蒌仁十两(去壳净),三味总捣如泥;川贝八两,陈胆星四两(经三制者),同贝母研极细,拌入杏、桃、蒌三仁内。神曲四两研末,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早服15克,淡姜汤下。(《方脉正宗》)

⑨治暴下水泻及积痢:苦杏仁二十粒(汤浸去皮尖),巴豆二十粒(去膜油令尽)。上件研细,蒸枣肉为丸,如芥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食前。(《杨氏家藏方》朱砂丸)

⑩治上气,头面风,头痛,胸中气满贲豚,气上下往来,心下烦热,产妇金疮:苦杏仁一升,捣研,以水一斗滤取汁,令尽,以铜器螗火上从旦煮至日入,当熟如脂膏,下之。空腹酒服一方寸匕,日三,不饮酒者,以饮服之。(《千金方》苦杏仁膏)

⑾治眼疾翳膜遮障,但瞳子不破者:苦杏仁三升(汤浸去皮尖、双人)。每一升,以面裹,于煻灰火中炮热,去面,研苦杏仁压取油,又取铜绿一钱与杏油同研,以铜箸点眼。(《圣济总录》苦杏仁膏)

⑿治鼻中生疮:捣苦杏仁乳敷之;亦烧核,压取油敷之。(《千金方》)

⒀治诸疮肿痛:苦杏仁去皮,研滤取膏,入轻粉、麻油调搽,不拘大人小儿。(《纲目》)

⒁治犬啮人:苦杏仁五合,令黑,碎研成膏敷之。(《千金方》)

⒂清肺化痰丸:成份:胆南星(砂炒)30g,苦杏仁60g,法半夏(砂炒)60g,枳壳(炒)60g,黄芩(酒炙)60g,川贝母30g,麻黄(炙)30g,桔梗60g,白苏子30g,瓜蒌子60g,陈皮60g,莱菔子(炒)30g,款冬花(炙)30g,茯苓60g,甘草30g。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6g,大蜜丸每次1丸;日2次。

儿茶的常用选方

1、消痰:儿茶、薄荷叶、细茶。为末蜜丸。饭后含化三、五粒。(《本草述》)

2、治咳嗽:儿茶二两,细辛四钱,猪胆一个。前二味药共研末,取胆汁炼熟,三味药共为丸,每丸重一钱。每日四次,每次一丸,空腹含化。(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止血:煅龙骨、象皮、陈石灰、老松香、降香末、血竭、儿茶、白及末等分。共为细末,研至无声,撒于疮口。(《实用正骨学》)

4、治牙疳口疮:孩儿茶、硼砂等分。为末搽。(《纲目》)

5、治走马牙疳:孩儿茶、雄黄、贝母等分。为末,米泔漱净搽之。(《积德堂经验方》)

6、治急性扁桃体炎:儿茶、柿霜各三钱,冰片二分,枯矾二钱。共研细粉,用甘油调成糊状,涂抹患处。(《全展选编·耳鼻咽喉疾病》)

7、治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本草权度》)

8、治下疳阴疮:孩儿茶一钱,真珠一分,片脑半分。为末敷。(《纂要奇方》)

9、治痔疮肿痛:孩儿茶、麝香为末。唾津调敷。(《孙天仁集效方》)

10、治一切痈疽、诸疮破烂不敛者:儿茶、乳香、没药各三钱,冰片一钱,麝香二分,血竭三钱,旱三七三钱。上为末撒之。 (《医宗金鉴》腐尽生肌散)

11、治龟头烂:孩儿茶合冰片涂之。(《本草撮要》)

丝瓜药用选方

①治肠风:绵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二钱,空心下。(《续本事方》)

②治痔漏脱肛: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为末,以诸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肛门酒痔: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纲目》)

④治白崩:棕榈(烧灰)、丝瓜。上各等分,为细末。空心酒调下。(《奇效良方》)

⑤治风热腮仲: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纲目》)

⑥治痈疽不敛,疮口太深:丝瓜捣汁频抹之。(《仁斋直指方》)

⑦治天疱湿疮:丝瓜汁调辰粉频搽之。(《纲目》)

⑧治玉茎疮溃: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赖搽之。(朱震亨)

⑩治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丝瓜一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寿域神方》)

⑾治经脉不通:干丝瓜一个为末,用白鸽血调成饼,日干,研末。每服二钱,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汤三服。(《海上名方》)

⑿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者:干丝瓜一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二钱。一方煨食之。(《经验良方》)

⒀治乳汁不通:丝瓜连子烧存性,研。酒服一、二钱,被覆取汗。(《简便单方》)

⒁治风虫牙痛:经霜干丝瓜烧存性,为末擦之。(《仁斋直指方》)

(15)生丝瓜适量,煮汤服食,可预防麻疹。

(16)生丝瓜绞汁和蜜少许服;或用丝瓜藤切断,自然滴下之水一小杯,炖热加冰糖服,治百日咳。

(17)生小丝瓜(连蒂)数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服,治哮喘。

(18)生丝瓜(或叶),捣烂取汁,涂患处,治天泡疮,黄水疮,热疖,荨麻疹。

(19)经霜丝瓜一条,切碎,泡开水服,治急性喉炎、喉痛声哑。

(20)丝瓜仁30克,煮鲢鱼食,治乳少。

(21)丝瓜仁焙干研末,每服10克,治咳痰不易。

(22)鲜丝瓜叶洗净捣烂,涂擦神经皮炎患处,直至局部发红,甚至见隐血为止,每七天一次,治神经性皮炎。

(23)老丝瓜(去皮),放瓦上焙干存性研末,用黄酒调服10克,治肺痈,疝气疼痛,产后腹痛。

(24)丝瓜速溶饮:经霜老丝瓜一条,洗净去子切碎,加水适量煎熬一小时后去渣,液汁继续用小火煎熬至稠粘时停火,加入白糖粉100克拌匀装瓶。随时用10克,开水冲化食用。可治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等症。

(25)丝瓜瘦肉汤:鲜丝瓜250克左右切块,猪瘦肉200克左右切片。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用食盐调味,佐餐食用。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作用。适用于夏天暑热烦渴,初期内痔大便出血等症。

(26)痘疮不快。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27)痈疽不敛,疮口很深。有丝瓜捣汁频频涂搽。

(28)风热肋肿。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水调涂搽。

(29)坐板疮。用线瓜皮焙干,研为末,烧酒调匀涂搽。

(30)手足冻疮。用老丝瓜烧存性,调腊猪油涂搽。

(31)痔漏脱肛。用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共研为末,以猪胆、鸡蛋清及香油调药敷贴,直至脱肠收上。

(32)肠风下血。用霜后干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空心服二钱,酒送下。

(33)血崩。用老丝瓜烧灰、棕榈烧灰等分,盐酒或盐汤送服。

(34)乳汁不通。用丝瓜连子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二钱,厚盖发汗即通。

(35)小肠气痛,绕脐冲心。用老丝瓜连蒂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病重者服两、三次即消。

(36)卵肿偏坠。用老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以好酒关服一匙。

(37)腰痛。用丝瓜子炒焦,捣烂,酒送服。以渣敷痛处。

(38)喉闭肿痛。用丝瓜研汁灌下。

(39)化痰止咳。用丝瓜烧存性,研为末,加枣内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40)风气了牙痛。用生丝瓜一个,擦盐火烧存性,研为末频频擦牙,涎尽即愈。如肋肿,可用末调水敷贴。此方治蛀牙无效。

(41)刀疮。用古石灰、新石灰、丝瓜根叶、韭菜根各等分,捣至极烂,作成饼,阴干,研末涂搽。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42)诸疮久溃。用丝瓜老根熬水洗搽。

独活的药用选方

【选方】①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力度。

②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藭、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

③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

④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

⑤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

⑥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

⑦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

春天吃什么润肺 杏仁

这里指的杏仁为中药杏仁,而非美国杏仁。一般人常吃的美国杏仁为扁桃仁,实际上没有杏仁的味道与价值。而杏仁又有甜苦之分,甜杏仁常用于食疗上,有止咳效果,但含有小毒氢氰酸;而苦杏仁则多用来入药,其毒性比一般甜杏仁略高,但经过煮熟后食用,可降低毒性。建议可与水梨、木耳一起炖煮,对秋冬剧烈咳嗽很有效果。

禁忌:不建议过量食用。

白果叶的常用选方

⒈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栓塞,再生障碍性贫血 707片(白果叶制剂,每片含黄酮2mg)每次2片,每日3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⒉治冠心病心绞痛:白果叶、瓜蒌、丹参各15g,薤白12g,郁金9g,生甘草5g。煎服。(《安徽中草药》)

⒊治冠心病心绞痛银杏叶、首乌(何首乌)、钩藤各4.5g,制成片剂,一日量,吞服;或银杏叶水煎浓缩成浸膏片(每片含黄酮量约2mg,相当于生药0.5g),每次舌下含服1~2片,每日3 次。

⒋治血清胆固醇过高症 银杏叶提取主要成分黄酮,制成糖衣片,每片含黄酮1.14mg,每次4片,每日3次。(2~3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⒌治泻痢 (银杏)叶为末,和面作饼,煨熟食之。(《品汇精要》)

⒍治小儿肠炎 银杏叶3~9g。煎水擦洗患儿脚心、手心、心口(巨阙穴周围)严重者擦洗头顶,每日2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⒎治雀斑 采白果叶,捣烂,搽,甚妙。(《滇南本草》)

⒏治灰指甲 (银杏)叶,煎水洗。

⒐治鸡眼 鲜(银杏)叶10片。捣烂,包帖患处,两日后呈白腐状,用小刀将硬丁剔出。

⒑治漆疮肿痒 银杏叶、忍冬藤。煎水洗,或单用银杏叶煎洗。(7~9方出自南药(《中草药学》

仙茅的常用选方

1、治阳痿、耳鸣:仙茅、金樱子根及果实各五钱。炖肉吃。(《贵州草药》)

2、治老年遗尿:仙茅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3、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仙茅、淫羊藿各15克,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肾虚腰痛:仙茅15克,薏苡仁30克,桂枝9克,细辛3克,木瓜9克,茭瓜蔸60克。水煎浓汁,冲鸡蛋2个服用。

5、治冲任不调症状的高血压病:仙茅、仙灵脾、巴戟、知母、黄柏、当归,六味等分,煎成浓缩液。日服二次,每次五钱至一两。(《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二仙汤)

6、治妇人红崩下血,已成漏症:仙茅三钱(为末),全秦归、蛇果草各等分,以二味煎汤,点水酒将仙茅末送下。 (《滇南本草》)

7、治痈疽火毒,漫肿无头,色青黑者:仙茅不拘多少,连根须煎,点水酒服;或以新鲜者捣烂敷之。 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滇南本草》)

8、治蛇咬:天棕同半边莲捣烂贴患处。 (《草药单方临床病例经验汇编》)

山楂的药用选方

①治一切食积: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上为末,蒸饼丸,梧于大,服七十丸,白汤下。(《丹溪心法》)

②治食肉不消: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单方》)

③治诸滞腹痛:山楂一味煎汤饮。(《方脉正宗》)

④治痢疾赤白相兼: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空心下。(《医钞类编》)

⑤治肠风:酸枣并肉核烧灰,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⑥治老人腰痛及腿痛:棠梂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纲目》)

⑦治寒湿气小腹疼,外肾偏大肿痛:茴香、柿楂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盐、酒调,空心热服。(《百一选方》)

⑧治产妇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儿枕作痛:山楂百十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少许,空心温服。(朱震亨)

相关推荐

杏仁应该如何保存

杏仁保存的环境应该保持干燥,凉爽或低温,未拆封食用过的杏仁可置于干爽的环境里,而拆封食用过的杏仁最好置于冰箱冷冻,并且杏仁拆封后应尽快吃完,不宜存放太久以免变质发霉。杏仁如果置于潮湿的地方容易受潮和蛀虫,容易变质,杏仁如果置于阳光暴晒的地方会流失营养,不利于保鲜。 购买杏仁时应注意挑选颗粒饱满,颜色较浅,体积正常而非干瘪微小的,气味香而新鲜的杏仁,而不要挑选颜色过深,看起来干瘪的杏仁,这类杏仁多数用化学物品加工过,或者营养流失,发霉变质,不宜食用。

杏仁的食用方法

杏仁的食用方法 一、杏仁茶 原料: 杏仁200克、糯米100克、冰糖10克 做法: 1、杏仁用清水浸泡10分钟,撕去外面的果皮。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5-8小时; 2、将泡好的糯米、杏仁一起放入搅拌机内,加入200ml左右的清水,用低速搅打,直到颜色变得奶白 3、将打好的杏仁茶倒在漏网,过滤好的汁留在汤锅中,加入冰糖,用小火慢慢搅拌至冰糖溶化即可; 二、香煎杏仁南瓜饼 原料: 南瓜100克、面粉、糯米粉适量,杏仁。 配料: 黑芝麻、香菜叶子若干。 做法: 1、南瓜切薄片蒸熟;; 2、杏仁、香菜叶、黑芝麻洗干净

杏仁的选购

好的杏仁形状短而胖,小而鼓、均匀、饱满、有光泽的,形状多为鸡心形、扁圆形,颗粒大,表面呈浅黄略带红色;核壳相对较硬,开口率低。用指甲按压杏仁,坚硬者为佳。杏仁要干燥,用手捏紧时,其仁尖有扎手之感,用牙咬松脆有声者。若指甲能轻易按入杏仁里,代表已受潮,不新鲜。如果仁体有小洞的是蛀粒,有白花斑的为霉点,不能食用。 杏仁的存储 1.把从未开封的罐。杏仁储藏于干爽环境中,其保质期可长达两年。开封了的杏仁则应置于不透风的储物罐中。 2.在干燥、凉爽的储存环境中,杏仁的最佳食用期为3个月。所以,要避免将杏仁暴露在潮湿

杏仁药用附方

1、治肺寒卒咳嗽:细辛半两(捣为末),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上药,于铛中熔蜡半两,次下酥一分,入细辛、杏仁,丸如羊枣大。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含化咽津。(《圣惠方》) 2、治咳逆上气:杏仁三升,熟捣如膏,蜜一升,为三分,以一分内杏仁捣,令强,更内一分捣之如膏,又内一分捣熟止。先食已含咽之,多少自在,日三。每服不得过半方寸匕,则痢。(《千金方》杏仁丸) 3、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睡卧不得者:杏仁(去皮尖,微炒)半两,胡桃肉(去皮)半两。上件入生蜜少许,同研令极细,每一两作一十丸。

杏仁的食用方法

杏仁可以直接食用,就可以直接吸收杏仁的丰富的营养。杏仁可以被做成很多的不同的形式,比如杏仁饮料、杏仁饼干等。杏仁还可以用来做菜煲汤等很多的食用方法。不可生食,宜炒熟或蒸熟或温油炸制为宜。 杏仁茶 原料: 杏仁200克、糯米100克、冰糖10克 做法: 1、杏仁用清水浸泡10分钟,撕去外面的果皮。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5-8小时; 2、将泡好的糯米、杏仁一起放入搅拌机内,加入200ml左右的清水,用低速搅打,直到颜色变得奶白 3、将打好的杏仁茶倒在漏网,过滤好的汁留在汤锅中,加入冰糖,用小火慢慢搅拌至冰糖溶化

杏仁粉的好处与坏处

杏仁粉也是根据杏仁制作而成的,因此在对人体的帮助上,它有着很不错的效果,那杏仁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它的作用较多,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让我们了解的更多。 杏仁粉的养颜美容作用:杏仁粉原料为杏仁,当然必不可少的会继承它的养颜作用,杏仁粉含天然维生素E,常吃能养颜美容会让你亮丽一生,杏仁粉含有49%的杏仁油可用于保养皮肤,如果你是爱美的女士,那么吃杏仁粉绝对不会错。 杏仁粉的清肠胃作用:杏仁内含丰富的粗纤维质,每天早上喝一杯杏仁茶能增加肠胃蠕动,可以健胃整肠、帮助消化、清除宿便、治便秘,及时清除体内垃圾。

仙人掌的药用选方

①治久患胃痛:仙人掌根一至二两,配猪肚炖服。 ②治胃痛:仙人掌研末,每次一钱,开水吞服;或用仙人掌一两,切细,和牛肉二两炒吃。 ③治痞块腹痛:鲜仙人掌三两,去外面刺针,切细,炖肉服。外仍用仙人掌捣烂,和甜酒炒热,包患处④治急性菌痢:鲜仙人掌一至二两,水煎服。 ⑤治肠痔泻血:仙人掌与甘草浸酒服。 ⑥治支气管哮喘:仙人掌茎,去皮和棘刺,蘸蜂蜜适量熬服。每日一次,每次服药为本人手掌之1/2大小。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⑦治心悸失眠:仙人掌二两,捣绒取汁,冲白糖开水服。 ⑧治透掌疔(即脚掌心生疔):仙人掌鲜全草适量,

杏仁的选购技巧

杏、扁桃在植物学上同属蔷薇科,但杏为杏属,扁桃为桃属,这两种植物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扁桃成熟时果肉会裂成两半,而杏的果肉自始至终都把种子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会开裂的。 杏核和扁桃核在外观上有很大区别,看外壳就可以轻松辨别。杏核表面光滑,边缘有沟纹,外壳为坚硬木质。而扁桃核有明显蜂巢状孔纹,呈长圆锥形,其仁皮为黄色,粒形较大。除了外观差别,杏仁和扁桃仁的营养价值和药理功能也不相同。 一、杏仁和美国大杏仁的区别 国产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果肉和杏仁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杏仁有苦甜之分

白菊花的药用选方

1. 用於风热感冒,发热头痛。 菊花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於疏散风热,故常用於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与桑叶、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 2. 用於目赤昏花。 菊花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共收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功。 3. 用於眩晕惊风。 菊花性寒入肝经,能清热平肝,故与石决

蒲菜的药用选方

热毒下痢:蒲根60克、粟米6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肺热衄血:蒲黄(系蒲菜上之黄粉)、青黛各3克,新汲水服之。 吐血唾血:蒲黄末60克,每日温酒或凉开水送服9克。 小便出血:蒲黄末每服1.5克,生地黄汁调下。 关节疼痛:蒲黄250克、熟附子30克研末,每次服3克,凉开水送服,一日一次。 香蒲狮子头 用料:净猪肋条肉800克,鲜蒲菜心400克,虾子20克,料酒20克,精盐15克,葱姜汁40克,干淀粉100克,鲜汤适量。 做法: 1.将猪肉细切粗斩成肉馅,放容器内,加葱姜汁、虾子、精盐、料酒、干淀粉拌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