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风按摩治疗方法图解 足三里

痛风按摩治疗方法图解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因为内分泌功能异常,导致不能很好的调节尿酸,而出现痛风,而足三里可以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另外,痛风患者的脾胃不能正常运化,而足三里能够调整脾胃功能,从而起到调节尿酸的作用。

拇指按揉时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每次按压5~ 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 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慢性阑尾炎的按摩治疗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以持续性伴阵发加剧的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主要特征,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急性起病多在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为阵发性,说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急性阑尾炎最好选择手术治疗,而慢性阑尾炎则可以选择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当以缓急止痛,清热通腑,行气活血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嘱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施术者站于患者右侧,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三穴3-5分钟左右,按揉足三里和上巨虚两穴时,可稍用力,以皮肤微汗为度。此外,按摩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时,向头部方向用力。

上巨虚是大肠经的经下合穴,其内合大肠揉之可以理气血,化淤滞,通脉络,天枢是沟通上下之枢纽,内连脾胃,气转中焦具有疏通胃肠转化气滞之功,加上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调气和血,止血化瘀的作用。三穴相配,通补兼施调理胃肠,具有止痛化瘀生新的作用,对于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胃不舒服按摩哪里图解 按摩足三里

位置:位于膝盖下方凹陷处,小腿肌腱外侧的穴位。

适应症:胃酸分泌过少,消化速度慢,腹胀积食,饭后立即会有胃部不适的人。

用力按摩足三里穴,会觉得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脚尖,每日饭后按摩10分钟,可以缓解胃部不适。

痛风按摩治疗方法图解 其它按摩穴位

痛风按摩治疗主要在于上述五个穴位,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按摩一穴位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位置: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拇指或由手掌大鱼际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各按揉20次,反复10次。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按摩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最好。

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按摩方法: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拇指腹按压在复溜穴上,按而揉之,局部产生酸、胀、痛感,再屈伸踝关节,加强指压的感觉,然后用揉法放松。左右二侧交替进行,约10-15分钟。每日2~3次。

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

按摩方法: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

位置:其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3分钟,反复2到3次,要以产生酸胀甚至胀痛感为宜。

痛风按摩治疗方法图解 按摩治疗痛风的好处

按摩疗法治疗痛风,可以提高患者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尿酸,按摩直接作用于皮肤肌肉,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增加肌肉组织对对于尿酸的吸收,利用和排泄,可以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有较好的活血止痛效果并缓解和治疗血管神经并发症,反射性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三伏贴治疗风湿关节炎的配方

三伏贴治疗风湿关节炎的配方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

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风湿关节炎可以用按摩来治疗

【按摩选穴】

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脾俞、肾俞、肝俞、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涌泉等。

【按摩方法】

1、充分按揉拿捏病变的关节。

2、按揉或拿捏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各10~20次。

3、按揉脾俞、肾俞、肝俞各100次。

4、尽量屈伸各病变关节各5~10次。

5、捻捏手指各关节3~5分钟。

6、拔拉各指各1次。

7、擦涌泉200次。

按摩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有脊柱病变的,要滚按脊柱两侧的肌肉5~10分钟,按压脊柱3~5遍。治疗本病要有恒心,要坚持长期运用按摩治疗。患部热敷有一定帮助。

妇科病按摩治疗图解 痛经按摩治疗

本穴为足太阴脾经之郄穴,为血中之气穴,能活血祛瘀止痛,是治疗痛经的首选穴。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腹痛,腹泻,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腧穴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按压穴位,每次三分钟,以感到酸痛为宜。

本穴为足少阴肾经郄穴,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主治妇科,生殖系统疾病等,经常按摩水泉穴对缓解痛经有很好的效果。主治痛经,月经不调,小便不利,淋痛。

腧穴定位:在足跟区,当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压水泉穴,以感到酸麻胀为度,每次3分钟。

本穴为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具有健脾统血的作用,善治崩漏,痛经等多种妇科疾病。主治痛经,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牙龈出血等症。

腧穴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掐按或用圆珠笔顶端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每次3分钟。

痛风按摩治疗方法图解 三阴交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三阴交能够调理脾胃,而痛风与脾胃功能异常有关,所以按摩三阴交能够治疗痛风。

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揉三阴交,持续10分钟。叩击法,一手握拳有节奏地叩击对侧三阴交穴,20次左右,交替进行。摩擦法,手掌擦热后摩擦三阴交穴,20次左右。

来月经肚子疼按摩改善

(一)取穴

(1)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

(2)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

(二)治法: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药液(如药油、药酒),后再进行按摩:

1、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节至腰椎第2节,并揉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

2、用拳头轻捶背腰部压痛处;

3、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等穴;

4、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阴包、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

(三)疗效:一般按摩背腰部5分钟后开始减轻腹部疼痛。继续按摩背腰部和腹部20分钟,腹痛可消失。每天按摩1次,连续按摩3-5天,以往有痛经史者,可在月经到来前2天开始按摩。如要巩固疗效,可隔2-3天按摩1次,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持之以恒。参看《痛症按摩治疗图解》一书。

胃炎按摩治疗附图 按压足三里穴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大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用力要适宜,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20分钟左右,每日按压2-3次,双侧同时按压或交替进行。

作用:按压足三里穴能增强脾胃功能,并且有和胃止痛之功效,凡脾胃虚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以及胃脘部疼痛不适者,皆可按压此穴,平时按压足三里穴有强身健体之效果。

痛风按摩治疗方法

痛风发作时中医方面按摩哪里比较好,痛风急性期不宜做按摩治疗。急性期过后,可根据关节的炎症和疼痛的部位,可以取相应关节的主要穴位进行按摩,首先是要患者急性期红、肿、热、痛退过以后, 再进行一个按摩的治疗,采取平、推、拿、按、搓、摇等手法,由轻到重地进行。 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点按大椎、风池、肾俞,揉拿手足三阴经,点按手三里、肩贞、合谷,每次2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痛风的各证,但是这种要以患者的耐受为准。 第二是按搓足趾平、地五会等穴及足部各小关节及踝关节,重按足底侧,重推亦可;捻拔摇各趾及踝关节,每次20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痛风偏于下肢关节疼痛的患者。 点揉手背合谷、阳溪、阳池、手腰疼痛处、外劳宫及手部各小关节及腕关节。每次20分钟,每日1次。痛风按摩只能起到一个缓解的作用,具体的治疗还是建议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对症的治疗。

痛风按摩治疗方法图解 血海穴

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

血海穴既能够调理脾胃,又能活血化瘀,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待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恢复,就能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就诊尿酸钠接近沉积而引起的痛风。

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以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每天上午9~ 11时刺激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段是脾经经气的旺时,人体阳气处呈,上升趋势,所以直接按揉即可。

另外,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经伴有呕吐时,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痛风按什么穴位

1、痛风的中医按摩方法

1.1、可先轻柔昆仑穴,10分钟后移到膻中穴,同上再按内关及心包经其他的穴位,结束时可以对胆经进行按揉。

1.2、可先找到小腿脾经进行按摩,结合肾经的复溜穴一同按摩,来减轻肝脏的负担,然后达到补肝的目的。

1.3、通过对太冲穴的按摩,从太冲揉到行间穴让体内的一些难以排泄的尿酸物质及废物得以排泄。

痛风按什么穴位

2、痛风按摩的注意事项

注意当痛风发作时,按摩的同时用热水泡脚,可以令痹症得到减轻。

作用:通过长时间这种按摩,令那些长时间堆积于关节处的钠盐得到溶解,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令心、肺、肾脏功能恢复,然后达到控制尿酸、消除钠盐堆积、减轻痛风疼痛的目的。

中医穴位按摩用于别的疾病治疗较为常见,而用于痛风只能当作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是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它的治疗效果一点也不比药物的效果差。

3、痛风的中医艾灸方法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痛风按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痛风属于痛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治疗的效果是很好的。艾灸治疗痛风主要以痛点和肿胀的部位作为施灸的重点,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肾俞、腰阳关等穴位,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艾灸的主要功能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但艾灸治疗痛风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些患者见效快,有些患者见效慢。

另外,艾灸能够令气血和顺,令人体机能得以恢复,在日常防病保养方面有显着效果。如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五脏六腑之气血得以充养,使人形体康健;灸关元、气海可助藏精蓄血,使人阳气足,精血充,邪气难犯,达到养生保健之功。

妇科病按摩治疗图解 乳腺增生按摩治疗

本穴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位于两乳中间,能行气解郁,可治疗乳腺系统疾病。主治产后少乳,乳痈,乳癖,咳嗽,气喘,胸痹心痛,心悸等症。

腧穴定位: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按摩方法:手握空拳,以不感到疼痛的力度敲击膻中穴,每次2分钟,每天2次。

本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有通乳化瘀,宣肺理气的作用。主治乳痈,乳癖,乳汁不足,胸痛,心闷等症。

腧穴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按揉两侧穴位,每次2分钟,每天2次。

本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有清热消肿,止咳平喘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有助于缓解乳腺增生等乳部疾病。主治咳喘,胸胁胀痛,乳痈,肠炎,肋间神经痛。

腧穴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按揉两侧穴位,每次2分钟,每天2次。

相关推荐

按摩3个穴位治疗高血脂

如何通过按摩治疗高血脂 高血脂病人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正时针按揉内关,足三里,丰隆三穴,每穴按摩5至10分钟,以得气为好。另外,还可以采用滚,按,揉,推,拿,拨,叩等手法,以病人自觉明显酸,胀感为度。另外,亦可沿脾胃经循行位置施用手法治疗,每回推拿5至0分钟。在进行按摩治疗的同时,病人应该管理好自己的饮食,尽可能少吃高脂肪的饮食,多食水果和蔬菜。 足三里做为胃经合穴,不仅是治疗胃肠病患的要穴,并且是治虚劳诸证用于强壮保健的要穴;丰隆做为胃经络穴,在治疗痰湿病患方面有重要作用;配之内关,可荡清血管内的致病物

足三里按摩方法 按摩足三里的好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提高肠胃功能,帮助消化,促进吸收;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质细胞的功能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足三里穴可以单独按摩调理身体,也可配合其他穴位按摩来起到保健养生作用。下面来看看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

按摩可以治疗痛经

痛经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器质因素、内分泌因素和精神因素。在未婚少女中,原发性痛经较多见,多数女子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数月即发生痛经,每次月经来潮小腹疼痛,经血紫黯或有血块,痛经轻者一般用热水袋热敷一会儿可缓解。重者腹痛如刀绞,冷汗淋漓,唇青肢凉,头晕,甚至发生昏厥。因此,痛经较严重的女子每次来月经,精神都极度恐惧,紧张焦虑。加上月月遭受痛经折磨,耗血失血,则会引起贫血、面色苍白、形体消瘦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并易引起其它疾病,影响健康。对待痛经,临时用去痛片只能解一时之急,但不治本。 其实,用按

痛风按摩哪里比较好

按摩足三里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是治疗痛风很好的穴位。痛风的发生是嘌呤代谢发生了异常,也就是内分泌出了问题导致不能很好的调节尿酸,按摩足三里可以调节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再者患有痛风的人群脾胃不能正常运化,需要健壮脾胃,按揉足三里能调整脾胃功能,从而起到调节尿酸的作用。 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穴位,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按摩合谷能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疾病减轻或消除,因为合谷有清热泻浊的功效,通过按揉合谷,

女性拔罐位置图图解 缓解月经不调按摩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能力。 主治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中医治胃炎的方式是什么

1、拔罐治疗 (1)取中脘、期门、内关、足三里穴,用真空罐吸拔上述穴位,留罐10~20min,每日1次。此法适用于急性胃炎胃痛。 (2)取中脘、关元、脾俞、胃俞、大肠俞、内关、足三里、解溪穴,每次选2~3个穴位,用单纯火罐法吸拔穴位,留罐15min,每日1次。此法可改善急性胃炎之症状。 2、针灸治疗 (1)取中脘、气海、脾俞、内关、足三里、公孙穴,采用针灸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此法适用于寒邪犯胃之急性胃炎。 (2)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行间穴,用泻法进行针刺治疗。此法适用于急性胃炎出现脘腹胀满不适者。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按摩方法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穴位按摩法,帮助广大患者改善类风湿病症。 穴位选择: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脾俞、肾俞、肝俞、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涌泉等。 1、充分按揉拿捏病变的关节。 2、按揉或拿捏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各10~20次。 3、按揉脾俞、肾俞、肝俞各100次。 4、尽量屈伸各病变关节各5~10次。 5、捻捏手指各关节3~5分钟。 6、拔拉各指各1次。 7、擦涌泉200次。 按摩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有脊柱病变的,要滚按脊

胃胀气怎么办快速排气

1.按摩治疗胃胀气 按揉太白穴 取穴部位:该穴位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操作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太白穴,坚持2-4分钟,当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按摩该穴位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胃胀气。 按揉足三里穴 取穴部位: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 操作手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的同时,向上方使劲儿,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穴,能调节脾胃功能,按摩该穴位能缓解胃胀气的症状。 2.艾熏解治胃胀气 艾熏部位:足三里穴,方位同上。 操作手法:将干艾叶点燃熏灼

瘦腿按摩手法图解 按摩足三里美化小腿

取穴:屈膝,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双腿并拢屈曲,食指和中指伸直,指腹置于穴位上,用指腹垂直用力按揉,力度以出现酸痛,胀,麻的感觉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按摩功效:按摩足三里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小腿水肿及赘肉,使小腿玲珑纤细。但要注意,经期忌按足三里

胃痛怎么快速缓解 按摩足三里

中医认为,足三里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各种胃痛。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宽),胫骨边沿,点按有强烈酸胀感。操作上,以点按转圈为宜,也可进行艾灸,每次在100下,2-3组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