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患儿最好卧床休息
水痘患儿最好卧床休息
水痘虽然多见于冬春季,但事实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传染性非常强,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经过呼吸道传染,也有的是因为接触水痘患者痘内胞浆污染的物件或者母婴垂直传播而感染的。感染后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下降、水痘处剧烈瘙痒以及合并感染等,同时还可见口腔、咽部和眼结膜出现疱疹,病程一般需要2—3周。
对于发病的患儿,最好的办法就是卧床休息,多喝水,并进行退热处理,局部可以涂龙胆紫溶液,也可以使用中成药治疗。家长需注意不要让孩子抓破水痘,以免留疤。
由于水痘传染性强,所以一般水痘结痂干燥后才能解除隔离。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水痘痊愈后,病毒未被全部清除而潜伏在体内,这种情况可能被重新激活引起复发性疾病——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该病疼痛剧烈,可引发坐骨神经痛、肺炎、脑炎甚至失明。预防的方法除了要接种水痘疫苗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熬夜、过度劳累等。
水痘的保健小贴士
【生活调理】
(1)发现水痘患儿应立即隔离,隔离期限为从发病到皮疹全部结痂为止。
(2)患永痘的小儿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勤洗手,把指甲剪短,避免抓破皮疹引起继发感染。
(3)注意饮食调养,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饮开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食疗】
(1)忌吃燥热和滋补性的食物。
(2)出疹期间,应每天用下列材料煲汤:紫草、芫荽、马蹄(荸荠)、白茅根、竹蔗、红萝卜。(若小孩有气喘、咳嗽等问题,不要用马蹄(荸荠)和红萝卜)。
(3)出疹过后,应用:膨鱼腮煲粥;青天葵(或称乌青葵)加瘦肉、少量南北杏煲汤,以清肺热。
【护理】
(1)避免小孩因痕痒难耐而抓破水泡,引致发炎,同时细菌亦会蔓延至其他皮肤破损的部位。
(2)若婴儿染上水痘,可为套上棉手套,避免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响视力。
(3)用温水(不是热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体温、呼吸、脉搏、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常以心力衰竭、心律紊乱、感染、惊厥为主要死亡原因,应及时发现其早期表现,并随时与医生联系。
2、保证患儿卧床休息 休息时期视病情而定,一般少尿期、多尿期均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适当活动。
3、营养护理 少尿期应限制水、盐、钾、磷和蛋白质入量,供给足够的热量,以减少组织蛋白的分解。不能进食者从静脉中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透析治疗时患儿丢失大量蛋白,所以不需限制蛋白质入量,长期透析时可输血浆、水解蛋白、氨基酸等。
水痘患儿的饮食禁忌
水痘患儿的饮食禁忌1、发之物水痘与麻疹虽都为发疹性热病,麻疹贵于透解,需用发物。而水痘则宜清热,不可运用发物,食用发物后会使水痘增多、增大,从而延长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发物,如芫荽(香菜)、酒酿、鲫鱼、生姜、大葱、羊肉、雄鸡肉、海虾、鳗鱼、南瓜等。
水痘患儿的饮食禁忌2、食辛辣之物水痘与其他热性病一样,忌食辛辣之品,辛辣之品可助火生痰,使热病更为严重,这类食品如辣椒、辣油、芥末、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胡椒等。
水痘患儿的饮食禁忌3、油腻之物水痘患儿常因发热而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等情况,故忌食油腻之物,如油煎、油炸的麻球、巧果、麻花、炸猪排、炸牛排、炸鸡等各种油腻碍胃之品,这类食品难以消化,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水痘患儿的饮食禁忌4、热性食品水痘的治疗宜用清热解毒为主,故食物中属热性的不可服用,这类食品有狗肉、羊肉、鹿肉、雀肉、蚕豆、蒜苗、韭菜、龙眼肉、荔枝、大枣、粟米等。
水痘日常护理的八大须知
1、水痘病儿应隔离
隔离至患儿皮疹全部干燥、结痴为止。家中如果还有其他健康儿童,则应避免与患儿接触,不要用病儿用过的衣物和用品。
2、注意营养和休息
水痘患儿由于发热和出疹,使患儿造成一些不适,应使患儿得到休息,并给子易消化常于营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的流食为主,如粥、米粉、挂而、藕粉、蒸蛋等,并可让病儿多吃些水果。
3、防止疱疹感染
由于疱疹有明显的痒感,因此应避免让病儿搔抓。对病儿的手要经常洗净,指甲要剪短,不要让他抓破水泡疹。皮疹痒得厉害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搽止痒,对已抓破的皮疹、皮肤则可用1-2%龙胆紫药水涂擦。
4、衣服消毒
病儿用过的衣物、用品要在阳光下硒或放在锅内煮沸消毒。患儿的衣服、床单要勤换、勤洗,保持清洁。
5、皮肤的护理
室内温度适宜,衣服宽大柔软、被褥整洁不宜过厚、勤换洗,以免造成患儿不适增加痒感。保持手的清洁,剪短指甲,婴幼儿可戴并指手套,以免抓伤皮肤,继发感染或留下疤痕。一般无合并症的水痘皮疹,不需做特殊处理,仅对症治疗。皮肤瘙痒吵闹时,设法分散其注意力,或用温水洗浴、局部涂0.25%冰片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或口服抗组胺药物。疱疹破溃时涂1%甲紫,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有报道用麻疹减毒活疫苗0.3~1ml皮下注射1次,48小时内疱疹全部结痴,不再出现新疹,疗效明显。皮疹处用治疗仪照射有止痒、防止继发感染、加速疱疹干涸及结痂脱落的效果。
6、降低体温
患儿多仅有中、低度发热,不必用降温药物,可控制室温、多饮水、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止。同时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7、病情观察
水痘临床过程一般顺利,偶可发生播散性水痘、肺炎及脑炎,应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及护理。
8、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激素类软膏)
因可使病毒在体内增殖和扩散,使病情恶化。应用激素治疗其他疾病的患儿一旦接触了水痘病人,应立即肌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0.1ml/kg,以期减轻病情。如已发生水痘,应争取在短期内递减,逐渐停药。
温馨提示:一旦患了水痘应注意隔离,在完全治好以前不应去幼儿园或上学。即使是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小孩,也应隔离观察2~3周。因为感染病毒后不是立即发病,一般要经14~17天的潜伏期,长者可达3周。
小儿如何预防水痘的发生
1、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2、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3、学校每天要做好晨检工作,发现水痘患儿及时报告,患儿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病好之后才能复学(自发病起大约3周)。
4、给孩子接种水痘疫苗。
如孩子出现水痘应马上隔离护理:治水痘一般不需用药,隔离治疗并加强护理即可。尽量让孩子卧床休息,室内常通风,不要过分保暖。如果孩子发烧导致体温过高,可应用退热剂。还要勤修指甲,防止小孩抓破水疱。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患儿接触过的被褥、衣服等在阳光下暴晒6-8小时。如症状较重,可使用清热解毒凉血类中药,如板蓝根冲剂。
另外,孩子饮食上要注意:发病时忌食发物、辛辣、油腻之物和热性食品,如香菜、羊肉、狗肉、海虾、辣椒、辣油、芥末、咖喱等。多给孩子吃易于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如开水、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孩子出水痘要注意哪些事项
1、不可滥用激素:水痘患儿只要不感染或发生并发病,就不需要用抗生素。对于水痘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必要时可酌情对症处理。如发热较高时,可以给予退热药,但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能应用激素类药品。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去氢可的松(强的松、泼尼松),是临床上儿科的常用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感染引起的发热,可为何出水痘的孩子却不能用呢?因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抑制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减少抗体生成,降低机体免疫力,不但不能抑制和杀灭病毒,反而能阻止溶酶体的破裂,使之不能释放出核酸酶去破坏病毒核酸。故而在对水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若应用可的松,就有激活水痘病毒的可能,从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2、家居要舒适:家中若有水痘患者,要保持居室通风、光线充足,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在饮食上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为主;衣被不宜过厚过多,太热会使皮疹发痒。保持衣服被褥清洁,患者用具要暴晒或煮沸消毒;剪短患者指甲、勤洗手,保持双手的清洁以免抓破水痘,引发感染。
水痘的治疗:
1、病毒唑+双黄莲静脉滴注直至疱疹开始枯干、结痂(4—5天);外搽阿昔洛韦软膏,口服阿昔阿洛韦片和板蓝根冲剂(5—7天)。7天后可用银花、绞股蓝、田基黄等煮水喝至痊愈。
2、树豆(又称木豆)+千里光煎水冼患处,一天一次,连冼一周。如无树豆,可用银花代替。
如搔痒较为严重者可口服非那根, 疱疹破裂者可涂1%龙胆紫,如有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四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或抗菌素等。
学龄前儿童易感染水痘
冬去春来,一些儿童容易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如风疹、水痘、“流脑”等也开始悄然肆虐。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给易感儿童注射减毒风疹疫苗是预防的关键,一定不要拖延。患儿在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进食流质及半流质食物,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果患儿出现头痛、嗜睡、抽风、高烧不退、呕吐,或有心悸、胸痛、乏力、精神萎靡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较长,通过空气水沫传播,患者以3-15岁儿童多见。患病的孩子需隔离至肿大的腮腺(颌下腺)完全消退为止。患儿宜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腮肿局部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或“六神丸”碾成粉加食醋调成糊状直接外敷。如有个别患儿皮肤对食醋过敏,可改用淡茶调制。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排大小便异常及腹痛、浮肿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易感儿应按规定,接种流腮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居室要经常打开门窗充分换气,幼儿园等公共场所要采用紫外线照射,有效预防和减少流腮的流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流脑经呼吸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儿童患病率最高。家长要注意,每年的11、12月按时带孩子去注射流脑疫苗加强预防。另外,春季要避免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家中也要定时打开门窗通风。在疾病流行季节,可每天给孩子用2%-3%黄连素溶液或0.2%呋喃西林溶液滴鼻,或多吃一些大蒜。
从出生6个月以上的婴儿到学龄期前后的儿童,都容易感染水痘。水痘俗称出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来说,水痘患儿必须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一般至少6天)。水痘患儿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患儿高热瘙痒明显的,要采取适当退热措施,应用抗组胺药物或镇静剂,保证孩子睡眠,防止过度抓挠引发感染。如水疱破溃有黄色痂皮,则表示已继发感染,须使用有效抗生素加以抑制。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或因慢性病正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孩子,要避免同水痘患儿密切接触。
水痘的传染期究竟有多久
水痘由水痘-疱疹病毒感染诱发,水痘-疱疹病毒通过飞沫,如打喷嚏以及与受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进行传播。一般来说,0~6个月以内宝宝具有母体来的抗体,发病率较低,2~6岁学龄前儿童为发病高峰群体。而且,水痘是极其容易传染的,如果是宝宝出水痘,一定要注意护理,避免传染给其他小伙伴或者家人。
正常情况下,水痘结痴后病毒才消失,所以传染期是从出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大约7~8天左右。当然,传染期的长短也与个体差异有关,要看个人体质,最多2个周时间。在传染期之类,水痘患者要尽量减少和别人接触,更不要自己去抠,水痘抠破了会留疤的哦!水痘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具有传染性,因此也不要在结痂但是还未干燥的情况下放松警惕,如果是宝宝出水痘,必须早期隔离患儿卧床休息,给予患儿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水疮,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直到水痘消退。
水痘患儿要注意些什么
对于水痘患儿主要是加强护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护理上应注意的事项 如下: (1)水痘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它的传染性很强,只要没有得过水痘 者,传染后约90%会发病。因此,水痘患儿必须早期隔离,直至皮疹全部结痂脱 落,无传染性时为止。 (2)患儿如有发热,应卧床休息,多喝水,进食易消化食物及多吃水果。如 有高热,可服用退热剂。 (3)水痘的疱疹一般不会自破,不必涂药。如有破溃,局部可涂2%龙胆紫。 如继发感染,可给予抗生索治疗。若患处痒得厉害,可局部涂擦5%碳酸氢钠溶 液或石炭酸氧化锌药水。 (4)患儿要经常更换内衣、床单,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洗手,剪指甲,避免抓破水痘痂皮引起感染。 (5)对于水痘出得多而密,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以缩短病程,促进早日治愈。 (6)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患儿,要注意观察病情,如发现患儿精神差、高热不退、嗜睡、皮肤红肿等,要及时就医,因水痘偶可致脑炎等并发症。 (7)对于正在服用激素治疗其他疾病的小儿,如果接触了水痘患儿或自己 出了水痘,应在医生...
冬季预防水痘的方法有哪些
水痘患儿的疱疹液、血液及口腔分泌物中,有病毒存在,故与患儿接触或吸入患儿咳嗽、说话时喷出的飞沫后,易感儿童或成人可被传染。在小儿的集体单位中(幼儿园、学校等),如未及时发现、隔离水痘患儿,可导致易感儿童中水痘流行,发病率达80%-90%。但发生水痘是初次感染水痘病毒的临床表现,此后,患儿获得免疫力,一般终生不会再出水痘。
家有水痘患儿,家长的护理特别重要,患了水痘的患儿一经确诊,应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上学或入托的患儿,一般可在家中隔离,家中如还有其他未患过水痘的小孩,有条件时应另择居住处或不与患者同住一房间。发热时要让患儿休息,饮食要清淡,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喝开水和果汁。病情好转时,给予半流食。为了避免继发感染,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双手保持清洁,可以用纱布包裹婴儿双手,避免抓破疱疹。另外,患儿皮肤、衣服、床具要保持清洁,衣被不要过厚过热,以免发痒加剧,不利于病情好转。
水痘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特别是在冬春季,因为室外温度低,人们通常将门窗紧闭,这就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外,冬季人的抵抗力较低,特别是儿童更易感染水痘病毒。
医师提醒: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员聚集的地方或公共场所,避免让小孩接触水痘病人,也可接种疫苗提前预防,目前正值水痘的高发期,1岁以上、没出过水痘的儿童可到医院接种水痘疫苗,终生获得免疫。
风湿热病理是什么?
风湿热是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免疫性炎性疾病,病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心脏损害尤为严重,是儿童和青少年后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风湿热是于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发生的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
发生于链球菌咽峡炎后1 ~3 周;风湿性关节炎多呈急性起病,风湿性心脏炎可呈隐匿进程。发作活动期一般不超过6 个月,但再次患A 组链球菌咽峡炎后可反复发作。
一般表现为发热、不适、疲倦、食欲不佳、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和腹痛等,个别有胸膜炎和肺炎。
三、治疗
急性风湿热应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控制严重症状并防止疾病复发。急性期无心脏炎患儿卧床休息2 周或至急性症状消失,随后逐渐恢复活动。心脏炎无心力衰竭患儿卧床休息4 周,于4 周内逐渐恢复活动。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需卧床休息至少8 周,在以后2 ~3 个月内逐渐增加活动量。控制链球菌感染应用青霉素治疗10天,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其他有效抗生素。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最重要的居室让小儿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减少耗氧量。患儿需要卧床静养一段时间,等病情好转,心影缩小后再开始活动。如果患儿疼痛难忍、烦躁不安,可以适当使用镇痛药。
1、卧床休息:在急性期至少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减少心脏负担及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更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心影缩小再开始逐渐活动。
2、镇静及镇痛处理: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肤痛及肌痛时,应及时处理,可用解痛镇静药。
3、控制心力衰竭:并发心力衰竭必须及时控制,由于心肌炎对洋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故多选用速效及速排的制剂,在急性心力衰竭控制后即可停药,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多主张长期使用偏小的维持量,直至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为止。利尿药的使用要注意补钾,防止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4、肾上腺皮质激素:经一般治疗后心力衰竭或末梢循环衰竭未能控制及有严重心律失常者,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在感染早期(起病18天内)一般不宜应用,因激素有抑制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
5、维生素C的应用:维生素C有促进心肌病变的恢复、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和纠正心源性休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