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维生素的发源
各类维生素的发源
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亦称美容维生素,脂溶性。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间发现。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B1,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是水溶性维生素。由卡西米尔?冯克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维生素B2,核黄素,水溶性。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G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 。缺少维生素B2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
维生素PP,水溶性。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发现。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克酰胺(烟酰胺)两种物质,均属于吡啶衍生物。多存在于菸碱酸、尼古丁酸 酵母、谷物、肝脏、米糠。
维生素B4,现阶段已经不将其视为真正的维生素。胆碱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发现。维生素B族之一,1849年首次从猪肝中被分离出,此后一直认为胆碱为磷脂的组分,1940年Sura和Gyorgy Goldblatt根据他们各自的工作,表明了它具有维生素特性。蛋类、动物的脑、啤酒酵母、麦芽、大豆卵磷脂含量较高。
维生素B5,泛酸,水溶性。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发现。亦称为遍多酸。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蔬菜。
维生素B6,吡哆醇类,水溶性。由Paul Gyorgy在1934年发现。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蛋类、乳制品。
生物素,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水溶性。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谷物。
维生素B9 叶酸,水溶性。也被称为蝶酰谷氨酸、蝶酸单麸胺酸、维生素M或叶精。多存在于蔬菜叶、肝脏。
维生素B12,氰钴胺素,水溶性。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发现。也被称为氰钴胺或辅酶B12。多存在于肝脏、鱼肉、肉类、蛋类。
肌醇,水溶性, 环己六醇、维生素B-h。多存在于心脏、肉类。
维生素C,抗坏血酸,水溶性。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发现。亦称为抗坏血酸。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钙化醇,脂溶性。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发现。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维生素E,生育酚脂溶性。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发现。主要有α、β、γ、δ四种。多存在于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维生素K,萘醌类,脂溶性。由Henrik Dam在1929年发现。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多存在于菠菜、苜蓿、白菜、肝脏。
孕妇所需维生素的来源
孕妇所需要的维生素来源请参考下文:
- 维生素A。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脏、蛋、鱼肝油、牛奶、胡萝卜和西红柿等。
- 维生素B。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小米、面、豆类、猪肝等,其中粮食的皮和胚芽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而精制的米面里含量较少。
- 维生素C。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水果和蔬菜,尤其是枣的维生素C含量很多。
- 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鱼肝油、奶等。人的皮肤经日光照射后也能合成维生素D,孕妇应多见阳光。
维生素D的来源和代谢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
另一来源是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得(外源性),如动物肝脏、蛋类、乳类都含有维生素D,而植物性食物如植物油、蘑菇中所含的麦角固醇须经紫外线照射后变为可被人体吸收的骨化醇即维生素D2。无论是内源性维生素D3,或外源性维生素D2和D3,均无生物活性,需经体内进一步代谢才能获得很强的抗佝偻病作用。
维生素D,先在肝细胞内质网和线粒体中经25-羟化酶系统的作用转变为25-羟胆骨化醇[25-(OH)D3],具有微弱的抗佝偻病作用。然后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经1-羟化酶系统作用进一步羟化为1,25-二羟胆骨化醇[1,25一(OH)2D3],其生物活性大大增强,可经血循环作用于远处靶器官(主要为肠、肾及骨)。
肝脏产生的25-羟胆骨化醇及肾脏产生的1,25一二羟胆骨化醇都可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身调节。维生素D2的代谢与维生素D3相同维生素D3除受自身血浓度调节外,并直接受血磷浓度、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及间接受血钙浓度的调节。低血钙促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1,25-(OH)。D,合成增加而使血钙上升;高血钙促进降钙素分泌而抑制1,25-(OH)2D3的合成;低血磷直接促进1,25-(OH)2D3合成增加,高血磷则起抑制作用。
吃什么维生素对头发好 维生素A
维生素A对细胞生长有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头发生长。因为维生素A可以促进头皮健康,增强头皮抵抗力,促进头皮上的皮脂分泌,让头发健康有光泽,减少干燥和头屑,还可以增强头发的抵抗力和增加头发密度。
蔬菜水果维生素C的来源
维生素C有氧化还原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抗氧化剂,可有效防止脂质过氧化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危害作用。
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中的重要辅助因子,胶原蛋白是体内最多的蛋白质, 如存在于皮肤中。
缺乏维生素C时,出现创伤不易愈合、毛细管出血等症状。维生素C还参与体内某些代谢反应,并可以促使钙、铁的吸收。维生素C对感冒、感染等的作用也有众多报道。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C主要存在蔬菜和水果中,蔬菜中的柿子椒、番茄、菜花及各种深色叶菜和野菜类,水果中的柑橘、柠檬、青枣、山楂、猕猴桃、刺梨、沙棘等维生素C含量十分丰富。植物种子(粮谷、豆类)不含维生素C,动物性食物除肝、肾、血液外含量甚微。维生素C在一般烹调条件下极易被破坏,因为其水溶液不稳定,也不耐热,不耐碱。建议大家对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能生吃的尽量生吃,如要烹调,也应遵循“现洗现切,现切现炒,急火快炒”的原则,才能把维生素C因烹调而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
维生素C的需要量:每天摄入20mg维生素C,即可预防坏血病。我国营养学会提出的维生素C需要量如下: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白菜
每100克白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51毫克。白菜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药用价值,丰富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防治结肠癌。
维生素怎么补 常见的维生素的食物来源
一: 维生素a
1:作用:与视觉有关,并能维持粘膜正常功能,调节皮肤状态。帮助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对眼睛保健很重要,能抵御细菌以免感染,保护上皮组织健康,促进骨骼与牙齿发育。缺乏症:夜盲症、眼球干燥,皮肤干燥及痕痒。主要食物来源:红萝卜、绿叶蔬菜、蛋黄及肝。
二: 维生素b12
作用:这是一种几乎不含于植物性食物的维生素,是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缺乏症:它是红血球生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果严重缺乏,将导致恶性贫血。主要食物来源:它主要存在于肉类、乳类及动物内脏等食物中。人体维生素b12需求量极少,只要饮食正常就不会缺乏。
三: 维生素d
作用:能够促进膳食中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钙化,缺乏时容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佝偻病等。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症状包括骨头和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失眠,紧张以及痢疾腹泻。主要食物来源: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鱼肝油、蛋黄、牛奶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是吸收维生素d的最好“帮手”。
四: 维生素c
作用:人体需求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具有防治坏血病的功效,因此又被称为抗坏血酸。其主要功能是对酶系统的保护、调节和促进催化作用,同时还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在体内能够防止过氧化作用,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另外,它在体内还协助铁和钙的吸收以及叶酸的利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也有重要作用。主要食物来源: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中。
五: 维生素b1
1:作用:强化神经系统,保证心脏正常活动。促进碳水化合物之新陈代谢,能维护神经系统健康,稳定食欲,刺激生长以及保持良好的肌肉状况。缺乏症:情绪低落、肠胃不适、手脚麻木、脚气病。主要食物来源:维生素b1来源丰富,如粗粮、豆类、花生、瘦肉、动物内脏及酵母等。
六: 维生素b2
1:作用:又叫核黄素,参与体内广泛的代谢过程,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瘴,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之新陈代谢,并有助于形成抗体及红血球,维持细胞呼吸。缺乏症:缺乏时会出现上火、口角炎、脂溢性皮炎等,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结膜炎、眼睑炎、角膜血管增生、畏光等症状。主要食物来源:蛋黄、河蟹、鳝鱼、紫菜等。
缺乏维生素C的症状 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新鲜蔬菜与水果。蔬菜中,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胡萝卜,红薯、芹菜等中含量丰富。
蔬菜中,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居第一位,可见辣椒是很好的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
水果中,酸枣、鲜枣、草莓、柑橘、柠檬、柚子等中含量较多;在动物的内脏中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
猕猴桃号称是维C之王,可见其维生素C的含量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橘子、柠檬、柚子等含有维生素C较多,事实确实如此。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1个橘子就几乎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C量。
橘子含有170余种植物化合物和6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数物质均是天然抗氧化剂。柚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降低血液中有胆固醇,但是柚子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