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左右少年的成长
网络左右少年的成长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现已有9400万网民,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到16.4%。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在互联网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帮手的同时,上网成瘾又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互联网的本质与青少年的特征
要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的问题,要了解互联网与青少年的内在联系,一定要明确两个主体:互联网与青少年的特征。
从青少年成长角度认识互联网
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里,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的张扬,平等的交流,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满足了人们追求便捷与舒适的享受。这些特质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显然高于其他社会群体。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的如下特点对青少年的发展影响很大。
一是自主性。尼葛洛庞帝说:“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互联网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来自各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数量按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在互联网上,你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信息,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互联网的自主性为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是开放性。互联网上全球各种信息汇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共存。它是一个随时变换的开放信息系统。进入网络,你就犹如进入了信息的海洋,整个世界此时不过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人只要遵守一定的协议,随时随地都可以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信息。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使超地域的文化沟通变得轻而易举,它带来了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既拓宽了青少年闲暇生活的视野,但又过早地使他们了解了成人社会的内容,从而使青少年趋于早熟,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网络成瘾原因分析
1。玩,是我们一种根深蒂固的一种天性,无论大人小孩,对玩无一没有不津津乐道,快乐无比的体验,人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就是对“玩”的一种最好的诠释,因此在人类天性中就存在着游戏的“基因”,并在某特定人群中有很高的概率。电脑、因特网的出现。使我们的“玩”法增添了更大的乐趣,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各类游戏,极大的激发了青年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令许多人身不由己,欲罢不能;而某些网站为了达到其商业目的,更是不折手段的通过大量黄色内容来吸引网民,让大量的青少年正中下怀。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每天忙忙碌碌,精疲力尽的人们多少需要一点幻想来慰藉一下自己的心灵,而虚拟空间便是最好的去处。因为在虚拟空间中你可以不用做你自己,你可以做你想成为的人,改变自己的性格、模仿他人的语言,总之你可以成为想象中最优秀的形象,而不被他人发现自己的虚伪。青年人对情感需求强烈,但又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3。与每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网络成瘾症患者往往具有某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如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并且大多数成瘾者在对因特网上瘾之前,常常已经患有其他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嗜好是与人的年龄结构、需要类型密切相关的。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学生来说,可以把自己的无穷幻想投入到游戏所创造的虚拟情节中去,而一个二十几岁的人则情愿把时间花在与现实交际方式大相径庭的网络交往中。
4。与人的个性特质有关,网络成瘾者绝大多数都有着非常要强的性格,在受到某种打击、挫折之后,他们变得不自信起来,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他们很要强,觉得自己应该成功,但是现实却不是那样如意,于是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对现实采取的行为往往是不敢去面对,而是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应对,把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愿望通过网络来实现,通过虚拟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达到逃避现实的目的,用网络来麻痹自己。
5。与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关,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爱、关注、理解与支持,但遗憾的是往往很多父母忙于他们的工作或疲于应酬,没有时间去陪孩子聊天或者带孩子出去玩,那么孩子就不知道要怎么去理解别人,也不懂得怎么和别人沟通交往,最后孩子就逐渐的封闭自己,疯狂迷恋网络,荒废了自己的学业,等父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阻止挽救时,往往就变成了与父母为敌,甚至少数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上网堵不如疏
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上网?单纯禁止孩子上网可不可行?4月21日“与孩子的心灵对话”论坛之“净化网络,护卫孩子———网络时代如何做家长”活动在养正西山学校举行,(见右图)。孩子、家长及专家在活动中畅谈如何上网、上网过多的原因等等,以期达到既提升自身素质,又抵御网络垃圾带来的侵扰。
孩子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人群,许多青少年从小开始就在家中或网吧使用互联网。上网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暴露出社会、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仍存在较多的盲区,而由于大部分孩子上网都是在校外时间,因此家庭对孩子上网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上网问题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措施:多数家长要求孩子在上网时必须有人监督,有的家长更是严令禁止孩子上网,同时还有部分家长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对孩子上网采取放任态度。
成年人尤其是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上网,趋利避害,让广阔而纯净的网络世界给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带来更多成功的收获与快乐,是现代家庭和社会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心理专家于东辉表示,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远离网络”只是权宜之计,远离信息时代最重要工具的青少年素质及心理健康会大受影响。然而,孩子们选择一些内容健康、知识性和趣味性强的网站、电子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让其学习网络知识、上网查资料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同龄人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玩一玩游戏以调剂紧张的学习也未尝不可。
作为基层教育人士,养正西山学校校长区淑玲表示,“堵”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只会激起孩子更强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而青少年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一味地放任自流将更加危险。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网络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各种挑战,让网络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才是正途。
孩子:“我爱上网”PK家长:“上网不利孩子成长”
在论坛上,来自养正西山学校的学生及家长500余人对该如何上网展开了讨论,孩子与家长纷纷讲出了自己对上网的看法。
交流让孩子健康成长
学生小何:与父母交流不多,父母最多的还是关心成绩,其它什么都不关心。所以我爱玩游戏,感觉在游戏里我就是主宰,将来长大了我还要开发游戏,做游戏公司老板。
家长陈女士:每次孩子回到家就开电脑,打开QQ照看宠物,同时打开暴力游戏杀怪的时候,我有些担心了。如果再不正确地引导孩子,恐怕,网络之于他,除了游戏,别无其他了。
心理专家于东辉:从孩子的表现上来看,还是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不多。在游戏世界孩子可以做“大哥”,做主宰,但在现实世界中,孩子一切都要听家长的,家长与孩子也没有过多沟通交流,都是使用强制性要求,这就导致孩子沉迷游戏那种主宰感觉。要改变这种状态还是需要家长加强与孩子沟通,多交流。在我看来,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出现这种情况的基本很少。
长时间上网易致性格孤僻
学生小佳:周末我不愿意出去玩,一天我可以上网10个小时,感觉上网很快乐。
家长肖女士:家里做生意,也没时间管,虽然知道上网多了容易出问题,但孩子出门玩又怕出危险,也就默许她呆在家里上网了。
心理专家于东辉:孩子若是长时间的上网,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网络就会削弱其社会交往的能力,容易形成孤僻、内向性格,不愿与人交往的不良趋向。因此,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锻炼、走亲访友,还可以培养孩子看书、画画等兴趣。与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富有意义的活动,能使孩子的心情得到调节,视野也会更加开阔。
上网是趋势引导是关键
学生小琴:父母严格禁止我上网,平常在家连电脑也不能碰,所以周末有时间我就偷偷到网吧上网。
家长劳先生:现在网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万一孩子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怎么办,我们还是不让他上网的好。
儿童心理学硕士潘燕华:家长对孩子的监督是有限的,特别是上班一族的家长,早出晚归,也许只有周末才能与孩子说上几句话,孩子活动的空间,交流的对象更多的还是学校、同龄人。这样,既使能防止自己的孩子不上网,也不能保证其他孩子不带动他上网。在我看来上网是趋势,引导是关键。
跳绳为什么能长高 跳绳增高的注意事项
1.刚开始练习跳绳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速度由快到慢。
2.跳绳的时间每周不少于四次,但不可多于六次,每次跳绳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到100分钟之间,时间太少起不到增高效果,时间过长会导致身体疲劳。
3.跳绳的同时要注意营养补充,如果跳绳之后得不到良好的营养补充,对于骨骼来说是一种损伤,这种方式也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青少年缘何迷恋网络
网上的内容很广泛,有聊天、游戏等,而孩子大多比较贪玩,喜欢探索未知世界,网络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加上学校、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有些孩子便到网上去寻求希奇、刺激的东西。网上的东西较新鲜,对孩子有诱惑力,如果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就很容易上网成瘾。网上的一些内容很能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网上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有些网络游戏与赌博的性质差不多,这种游戏采取积分上层次的方式。玩者第一次在网上玩,打到一定的分数,如果再打一定的分数就可上一个层次,上了层次其功能和能力就会更高更强。有了这种不断上层次、能力不断增强的吸引,孩子很容易玩上瘾。
社会上对于网吧的宽容,使家长和学校对于孩子的管理越来越难。由于人们从网络上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所以不少孩子以上过网为荣,在网上看到新奇的内容,他们就可以在同学、同伴之间相互炫耀,这种虚荣心使许多未进过网吧的孩子纷纷踏进了网吧的大门。在孩子们眼里,上网吧是非常时尚的事,而且当前在舆论上对于“网虫”还是网开一面的,并没有批评的成分。所以,不少青少年虽然把钱“送”给了网吧,他们却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前卫的表现。
沉溺于网络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不少到网吧去的青少年心理极其矛盾,一方面他们的心理状态不是很稳定,由于受到上网的吸引,控制不住要去网吧;而另一方面,来自家长、学校及升学方面的压力又迫使他们不得不考虑放弃上网,这种心理不平衡会使孩子出现失眠、焦虑等现象。研究发现,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其人格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中,脱离了社会后,人际关系、朋友之间的交往都容易出现问题。长期上网,还会引起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行为控制障碍,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对,但控制不住;品行障碍,如说谎、逃学、偷窃等;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情绪不稳等。由于整天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中,参加学校、集体和同伴之间的集体活动减少或不再参加这类活动,还极容易导致孩子的社会退缩。
网络世界引导得好,对青少年的智力开发、信息增加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整个社会都应重视起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使孩子把精力放到学习上,还可组织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把孩子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一旦孩子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家长要及时带孩子看心理医生,由心理医生来帮孩子解除心理困惑、心理负担,帮他们纠正不良的习惯和行为,避免孩子出现过激行为。
青年成长中十大心理障碍
理想型
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眼高手低,不愿脚踏实地地干平凡的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件事没有做完,又想到第二件事,不切实际。
自卑型
自以为事事不如人,受到冷遇更受不了,总觉自己是一个局外人,郁郁寡欢,自暴自弃。
闭锁型
有些青年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别人不同,又不易为别人所理解,因而他们倾向于把自我体验封闭在内心,而不愿向他人表白。
失意型
失意,是当人的期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感到沮丧的心理体验。它使有些人会产生不正常的自我评价和期望,将导致个人社会适应的失调。
嫉妒型
这不但有碍于别人,而且有害于自己,对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惟分型
考试流于重本本、条文的弊端,牢牢地打下“分数第一”的心理基础。在这种惟分心理支配下,人们只得为“分”而奋力拼搏。
怯懦型
这种心理的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常多虑,犹豫不决,稍有挫折就退缩,不想有所作为。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都气质脆弱,无所谓创新、成才。
情绪型
青年情绪的变化带有两极性,容易动情、喜悦、激动和振奋。同时,也容易悲观、消沉、忧愁和苦闷。对于青年的这种正常心理活动,重要的是在行为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以减少不良影响。
习惯型
习惯的形成,一是自身养成的,一是传统影响的。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节奏缓慢,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等保守的心理习惯,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妨碍人才成长的不良习惯。
厌倦型
一旦遇到波折、困难或不顺心的事,都要抱怨他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悔恨“明珠暗投”,牢骚满腹,对生活失去兴趣,对美好的东西失去追求。这种厌倦心理磨损人的志气,是成才的一个致命伤。
青少年补钙应该多吃些什么
青少年缺钙的现象并不少见,因为青少年成长的速度太快了,营养跟不上所以才缺钙。青少年补钙吃什么好,首先应从膳食中获得,钙的食物来源以牛奶及奶制品为主,牛奶及奶制品中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同时奶制品还提供优质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可供其成长所需。此外,豆制品、海产品、芝麻、坚果、花生等均含有丰富的钙。
少年补钙仅仅依靠食物是不行的,要结合钙片一起吃补钙的效果才更好,含有维生素D的钙片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所以尽量选择含有VD的钙片。 补钙时还应适当做些户外运动,保证一定的日照时间,而且运动可促进骨骼生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保健品中一方面要注意钙剂的选择,另一方面要注意配方的合理性,维生素D具有强烈的促进钙的吸收作用。
近四成的青少年学习性教育靠网络
一般性教育起始的年龄就是在十三岁到十六岁,而有百分之十八的人没有接收任何的性教育,而一般青少年获取性教育的渠道就是杂志,朋友,互联网,还有书籍,还有学校。
其实现在的青少年绝对不是一个生理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心理的问题,一些自己的观念和情感,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还是很缺乏,一定要继续的加强,并且也要改变传输性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性教育。
现在青少年获取的性教育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就是因为面不是很广,并且很多的信息也不是很准确,甚至还有一些很不健康的性知识存在。
现在中国的人口是有很多的,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要加以重视,不仅仅要在学校方面加以努力,更多的是要在家人和政府作出更多的贡献。
伙伴关系与青少年成长
1.抑制青春期的躁动性。
研究显示,孩子学习克制自己的冲动大多是通过与伙伴之间的交往,而不是他们通过与家庭和学校的相互关系所起的作用。
2.获得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获得独立性。
伙伴群体把孩子们从对家庭的信赖引向较为独立的生活。
3.提供机会使孩子们去体验各种思想、情感和行为。
因为在伙伴群体中有许多对话、讨论、争论甚至会发生冲突和必须解决相互的矛盾,这有助于锻炼孩子们的性格。
4.培养正确的性态度和性别角色行为。
研究证明,科学的性态度和性别角色行为可以通过伙伴群体的相互影响而得到初步培养,这种影响通常在父母对孩子冷淡和忽视的情况下更显重要。
5.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价值观。
科学研究显示,伙伴群体的交往数量和质量都关系到孩子们的道德发育水平。
6.提高和维护孩子们的自尊感。
青春期少男少女可能通过伙伴群体参与社会生活,这有助于他们以间接的方式去获得、保留或公开某些信息,从而维护或增强自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