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在游戏上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在游戏上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幼儿园中的游戏有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如区域活动、集体游戏活动,有幼儿自发的游戏,如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自己组织、创造出的游戏,还有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游戏形式,即“寓教于乐”。其中任何一种游戏,都有内在的价值,对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语言等的提高都有帮助。游戏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人们越来越发现游戏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实践,我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这里主要对教师在游戏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一点体会和想法。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创设丰富的环境,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一是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投放幼儿游戏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其他相关的材料。这些材料要赋予启发性、层次性,并能构成丰富的游戏情景。如我班开展的“超市”,投放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有各种瓶瓶罐罐、小碟子……姚诗逸小朋友把“旺仔牛奶”的罐子放到了下面,把一个小碟子放到了上面,用来作秤,一边称东西,一边还说“这个×斤”。可见,幼儿在丰富的游戏环境中就能萌发出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行为。二是要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只有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才会有愉悦的心态,才会大胆的创造、活动。

其次,要肯定幼儿的大胆创造。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师应肯定他们的想法,不能否定或进行反面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另外,幼儿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教师应使用正面评价性的语言。如我班的梁凯雯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时,遇到了娃娃要过生日但没有生日蛋糕的情景,她就提议,没有蛋糕我们就自己做。老师听到后就肯定了她的想法:“梁凯雯,你的办法真好!”接着,娃娃家里的成员就一起做起了“蛋糕”,他们个个都很认真,娃娃家进行了热闹的生日庆祝会。

再次,教师应以适当的身份适时的进行指导。

我们知道,教师在游戏中的身份是环境的支持者、维护者,观察者、记录者,引导者,教师要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适时的改变角色,以相应的身份适时的介入幼儿的游戏。如当幼儿在无目的的摆弄操作材料时,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老师和你来一起玩好吗?想想这些拼板能做什么?”幼儿拿了一块梯形的拼板说:“可以用来做手枪。”“好,那手枪是谁拿的?”“是警察拿的。”“那你想不想来当警察?”“想。”教师就引导了幼儿利用手里的玩具当警察,并告诉他要再想出新的点子。

最后,要及时的鼓励、表扬幼儿,给幼儿成功的体验。

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幼儿再创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今后的游戏中能继续主动的创造和想象。我班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会组织幼儿来讲述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并给一些有创造性行为的幼儿以五角星奖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幼儿。

3个月宝宝如何早教

1、发展幼儿语言是早期教育的关键

人的智力核心——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发展儿童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早期教育的成败。

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的阶段,这时期儿童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已大大提高。幼儿期语言发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自言自语;二是说个不停。发展幼儿的语言,主要通过和成人的语言交流。因此,幼儿的家长和教师(包括保姆),应当注意和幼儿的语言交流,把增加幼儿词汇量和提高幼儿理解语言意义的能力,作为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

2、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点

想象力的发展帮助智力发展。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想象力有利于儿童品格的培养。音乐在发展幼儿想象力中有相当作用。此外,运用情节迷人的故事、绚丽多彩的绘画、生动活泼的影视、形象有趣的玩具、品种繁多的动植物,甚至俯身可拾的沙土、木块等,都可激发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游戏是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手段

幼儿期也称“游戏期”,这是因为儿童的天性喜欢游戏。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疗的手段,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最有效途径。

角色游戏的指导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充实、新颖,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幼儿对外界的事物有了较丰富而深刻的印象,为幼儿在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否则组织游戏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例如:某幼儿园小班,教师提供幼儿制作糕点的材料,试图引发“糕点厂’’的游戏,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试图让幼儿能用橡皮泥制作糕点,并放进“电烤炉”烤制,结果幼儿根本不予理睬,糕点厂的游戏也没玩起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幼儿不知道“糕点厂”、“电烤炉”为何物,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幼儿园、图书及影视等方面。教师应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幼儿参观了解成人的各种劳动,丰富印象。如外出游览和参观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等等。只有在生活中观察得细致,感性认识越丰富,在游戏中的反映才越逼真。教师也可要求家长配合,经常带孩子散步、参观、听故事、看电影,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外出旅游,扩大幼儿的眼界。“

见多识广”,开展各种角色游戏就有了基础。加强对游戏过程的具体指导对于小班幼儿,应着重在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常常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教师应以游戏的口吻经常提醒;对于中班应注重游戏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角色意识强烈,往往争当同一角色,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间的矛盾,学会用自报公议、推选、轮换等方法来确定角色;在大班则应注重鼓励幼儿与同伴商量确定角色的分配,并懂得谦让。此外还应促进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想象与使用,使幼儿能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

与小班孩子做角色游戏

第一,游戏观察到情感共享,我们参与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真正玩伴。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将自身的生活经验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成人社会的模仿,角色游戏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是最为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能了解到孩子实际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教师能准确寻找到孩子游戏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不应急于将自己的认定的游戏目标、游戏内容灌输给孩子,要时刻认识到:游戏是孩子们的游戏,游戏满足的是孩子们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教师要先安于做“旁观者”,在小班孩子游戏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观察重点。

例如:刚进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是喜欢玩“角色的游戏”的,虽然他们对“角色游戏”这个名词并不理解。但是面对着教室里琳琅满目的玩具孩子们会忍不住地去摆弄摆弄,在与玩具的“交流”中他们会很简单地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比如:我们班的李睿瑜爸爸妈妈给他理了一个光头,他就拿着玩具理发器拉住班级里另一个孩子给他理发,嘴里不停地念叨:“给你剔个光头、给你剔个光头……”;陈歆家住在浦东,坐地铁是他和爸爸妈妈的出行的首选,他在游戏中找到了方向盘,玩起了乘地铁的游戏;文文抱着娃娃的孩子会去找碗、调羹喂娃娃吃饭;史越玩煤气灶不停地炒啊炒;孩子们还会出现一些相当简单的语言比如:“你别哭懊!”“你吃呀!”……作为教师,我们没有马上对孩子的游戏进行干预,而是将观察重点放在让孩子充分自由的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来自不同背景家庭的孩子在游戏中反映出的不同的生活经验,我们的观察就落在对孩子已有的水平的了解上,熟悉孩子们各自的经验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我们班级的角色游戏的主题,从而使游戏更符合孩子们的需求。在角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对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水平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我们就能真正地和孩子们进行游戏的交往,在游戏中准确地找到孩子游戏的最近发展区,并以玩伴的身份引领幼儿的发展。

又例如: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游戏水平有所发展了,经验更为丰富了,此时孩子在游戏中会不断地有闪光点,教师此时的观察重点就要捕捉闪光点。在游戏中原有的医院主题中出现了新的情节:医生找来了一张硬纸在窗的移动槽上来回划动。于是,我们对小医生说:“呦!医生,你们医院又有新的机器了?”此时,孩子会很自豪地对我们说:“是呀!这是刷卡的呀!”我就进一步对孩子说:“我是电脑工程师,我和你一起把你的机器搬到你的办公室,这样你就不用跑来跑去的了。”于是,孩子和老师一起动脑筋对小医院进行了“办公自动化工程”的改造,小医院的游戏内容的到了丰富和完善,孩子体验到了自己创新的成功。在角色游戏中只要用心观察我们会经常发现孩子们新花样,教师要先仔细观察并且和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意图,通过了解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给幼儿的认知结构带来了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体现出这些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此时,教师就应当根据幼儿实际的发展与他们共享他们的“创新”让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充分的发扬。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教师要把握好观察的重点,只有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更能和孩子在游戏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而然地会以玩伴的身份和孩子进行游戏做到适时有效的指导。

第二,从情感支持到环境提供,我们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提供充分的空间。

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原因使他们的游戏进行不仅需要情感的支持,更需要环境的提供。游戏是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形式,儿童通常将一些刚刚经历过、看到过的新鲜事物反映在游戏中;儿童也常常把一些已经熟悉的各种事物综合起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但是由于年龄所限,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大都停留在动作的模仿,尤其在角色游戏的初期孩子并无明确的目的和角色意识,而且,这些情节通常随该幼儿角色的变换而消失。因此,教师不仅应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游戏现状,预测幼儿的发展水平,更要从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所及出发,把握游戏中的闪光点,及时提供支持游戏发展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创设适宜的环境,适时适当的进行指导。教师应让小小的闪光点得以发扬光大,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既使幼儿自主游戏,又使其获得各方面的提高。这方面的例子在我们班级的角色游戏中有很多:医院里的医生要为病人吊盐水,可是“吊针”很难固定在病人的身上,于是我们及时提供了白色即时贴,剪成帮迪的形状,放在医院的药箱里。孩子们在游戏中看见了就立即领悟了,他们将即时贴背面的纸撕下就可以贴在病人身上固定“吊针”了。娃娃家的爸爸下班了坐在沙发上说:“我要看晚报。”可是晚报在哪里呢?孩子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说:“从信箱里拿的。”于是,老师提供了一只小盒子并在盒子上开了一个小口子,孩子们就把它当作了信箱放在了娃娃家的门口,就这样娃娃家的爸爸有报纸看了同时还衍生出了邮递员送报纸的情节……

在材料的提供和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孩子的情况建立了不同的途径:有的环境由老师帮助提供,有的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师要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首先要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幼儿成为“幼儿园的主人”,使其享有充分自主的权利,这样,教室里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在小班下期天气转热了,孩子们想到了要为娃娃家装空调。孩子们有了设想,我们就带着孩子一起到幼儿园的仓库里寻找可以做“空调”的材料,结果孩子们找到了旧纸板箱,在老师的帮助下娃娃家里新添的“小空调”;生活角里练习扣钮扣的小衣服成了大舞台演员的新装;大型的积木被用来搭建成了一个淋浴房;元宵节的小灯笼在游戏中变成了霓红灯,点心店有没有开张只要看看霓红灯有没有亮……幼儿创造性的萌芽,将在这点点滴滴中慢慢滋长起来。

第三,从环境创设到适时回应,我们建构幼儿经验与教师预设之间的桥梁。

材料提供了、环境创设了,教师并非大功告成了,还要注意幼儿在材料的使用和新的环境中的适应反馈情况,建构幼儿经验与教师预设之间的桥梁。例如:当娃娃家有了“大浴缸”后,“爸爸”洗澡时又想出用矿泉水瓶做龙头。这一新点子立刻受到其他孩子的青睐,相继仿效。但是,几天后热情很快消失了。教师经过观察发现,原来这种新“龙头”极易被碰落,“安装”也不方便。分析得出:由于操作不便,幼儿丧失兴趣,材料是干扰和影响游戏发展的因素。于是,我们在游戏中生成了用什么方法将“龙头”固定住方便娃娃家使用的研究实践性主题。老师和几个对解决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孩子成立了“物业维修公司”开始在娃娃家进行研究,教师从中预设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尝试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孩子们通过实践采取了他们觉得最佳的对策:可以用绳子将水龙头拴在门上,绳子就是橡皮水管可以弯曲扭动这样娃娃家洗澡的时候也很方便了。新“龙头”安装好后再观察,发现由于操作简便,幼儿乐意采用,这一情节很快又回到游戏中。当幼儿陷入困境时,如果教师不闻不问,幼儿的创意可能就此消失,所以需要教师细致观察,分析把握幼儿的游戏动向,预设孩子可发展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在游戏中不断推动孩子游戏水平的发展,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当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了支持,对游戏环境逐渐适应后,孩子渐渐有了与同伴交往分享的愿望,尤其是在小班下期,幼儿渐渐喜欢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游戏体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要有意识地捕捉发现孩子们生成的问题,回应幼儿在过程中引领幼儿达到预设的发展目标。例如:娃娃家经常发生角色混乱的情况,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进出出各忙各的。在游戏的讨论中,他们都说自己是到娃娃家做客的。怎样做客?怎样做主人?孩子们有各自的说法,于是我们就回应孩子生成了〈小主人和小客人〉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达成了预设的目标。

和小班的孩子一起做角色游戏我们追随孩子的发展,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从观察到情感共享,我们参与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真正玩伴;从情感支持到环境提供,我们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提供充分的空间;从环境创设到适时回应,我们建构幼儿经验与教师预设之间的桥梁。孩子们就会在游戏中发挥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在游戏中分享快乐,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1.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如在“医院”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医生,用听诊器给人看病,往往并不能正确地使用听诊器,会出现病人说头痛则听头,说肚子痛则听肚子,说脚痛则听脚;有时幼儿还会病人哪里痛就给哪里打针;也有的幼儿会一边打针一边说:“小朋友,别害怕,阿姨轻轻地打”,“小朋友,真勇敢!”等等。这些都证明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在角色游戏中,创造性想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游戏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如扮演妈妈、老师、司机、经理等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儿运用“各种材料,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自己对这些角色的认识与体验。二是对游戏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还能一物多用。如用纸条当“面条”,用小积塑片当“饭”,用冰棒棍当“筷子”等。同样一种物品在不同游戏中可以充当不同的东西,如积塑条可以是老爷爷的“拐杖”,可以是火车的“铁轨”,可以是护士的“注射器”,还可以是警察叔叔的“警棍”等。三是对游戏情景的假想(情景转换)。幼儿常常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和想象,将游戏情景进行浓缩或转换,如玩娃娃家,妈妈一摸孩子额头,“呀!小孩发烧了,送医院吧。”结果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回来了,说打针了,孩子病好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

2.角色游戏的指导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充实、新颖,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幼儿对外界的事物有了较丰富而深刻的印象,为幼儿在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否则组织游戏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例如:某幼儿园小班,教师提供幼儿制作糕点的材料,试图引发“糕点厂’’的游戏,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试图让幼儿能用橡皮泥制作糕点,并放进“电烤炉”烤制,结果幼儿根本不予理睬,糕点厂的游戏也没玩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幼儿不知道“糕点厂”、“电烤炉”为何物,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

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幼儿园、图书及影视等方面。教师应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幼儿参观了解成人的各种劳动,丰富印象。如外出游览和参观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等等。只有在生活中观察得细致,感性认识越丰富,在游戏中的反映才越逼真。

教师也可要求家长配合,经常带孩子散步、参观、听故事、看电影,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外出旅游,扩大幼儿的眼界。“见多识广”,开展各种角色游戏就有了基础。

(2)加强对游戏过程的具体指导。

对于小班幼儿,应着重在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常常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教师应以游戏的口吻经常提醒;对于中班应注重游戏中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角色意识强烈,往往争当同一角色,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间的矛盾,学会用自报公议、推选、轮换等方法来确定角色;在大班则应注重鼓励幼儿与同伴商量确定角色的分配,并懂得谦让。此外还应促进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想象与使用,使幼儿能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

家庭如何开展亲子游戏

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因此,首先家长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家长创设的亲子环境要让孩子可看、可听、可触摸,能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如家长可为孩子腾出一个角落,用布隔开,或利用废旧材料为孩子布置一个特殊的游戏环境。

幼儿在亲子游戏时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更需要一个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往往会在游戏中对幼儿提过高的要求,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又如对孩子大声恐吓、责罚,或把孩子当玩具逗乐等,这种所谓的“游戏”,会让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更不会主动地提出玩游戏的愿望了。在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时,家长应该摆平心态,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从而科学地玩亲子游戏。

游戏内容需精益求精,亲子游戏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兴趣倾向,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游戏。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大肌肉的控制和应用能力发展迅速,逐渐能控制小肌肉的精细动作;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好奇,好“自己动手”,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来设计亲子游戏。如“卷春卷”、“身体变变变”等。如中、大班幼儿可适度地进行一些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游戏,如:“兜兜乐”、“摘果子”等。

亲子游戏时,家长要特别尊重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内容,珍惜幼儿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如带孩子到公园,家长预设的游戏是“捉迷藏”,但孩子发现了地上的树叶,并很感兴趣,这时家长可以顺着孩子的意愿,引导他玩“拣树叶”的游戏。孩子的创意被承认,增强了孩子自信心以及对亲子游戏的兴趣。

绘画会使孩子变聪明吗

绘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有趣的美术活动,成人如能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绘画的引导和培育,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致,提高其作画水平,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的种类很多,如意愿画:就是根据孩子的愿望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目的是发挥其想象力,它适合初学画的孩子。添画:在大人画好的画面上,让孩子添上横,竖线等,使画面更加完善。主题画:由大人命题,让孩子画,适合大一点的孩子。装饰画:孩子用各种图案装饰枕套,雨伞,车轮等。在教孩子绘画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察优美的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其创造力。

1、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2、在绘画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3、在绘画中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 绘画是幼儿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幼儿喜怒哀乐的重要载体,对幼儿进行绘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可以启迪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发展幼儿的智力。同时幼儿绘画教学和幼儿园其他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彼此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从小培养幼儿画画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益处。

培养快乐性格提高幼儿情商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性格的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气氛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要提高他们的情商技能,最好的学习地点还是幼儿园。因为只有集体的生活环境和游戏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快乐的性格和乐观幽默的品性,才能让幼儿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技能。如果离开了像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幼儿的情商就几乎无法培养,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让幼儿在集体环境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游戏活动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游戏活动是儿童的工作。”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喜爱游戏、乐于游戏,进而在游戏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知识中游戏成长。同时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积极愉快的情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快乐的情感呢?首先游戏活动应该是健康的、丰富的,为幼儿喜爱的。再就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幼儿来说应该是“我要玩游戏,而不是你要我玩。”特别是幼儿在一个他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成人的干预已经降到了最低限度,由此幼儿获得了巨大的自由感,幼儿的身心放松,机能状态良好,没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幼儿充分体验到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从而沉浸在一种真正的快乐之中,培养了幼儿快乐的性格,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情商。

为幼儿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

合作交往是幼儿快乐的重要源泉,幼儿在合作交往中既享受了快乐,又制造了快乐。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相互关爱,使他们懂得了被人爱和爱他人都是快乐的。同情和关爱他人,也是情感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关系到幼儿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对于独生子女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来说,幼儿在这个方面的情商如何,更是关系重大。如今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幼儿是三个家庭的未来,是三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六个成年人的精神寄托!如果培养出一个性格开朗的好孩子,那幸福是没法形容的,但如果家里出了一个逆子,那精神痛苦则不堪言状。所以我们应重视与幼儿之间的交流,给幼儿关心别人的机会,和他们一起进入快乐的交往游戏之中。这些光靠“说”是绝对不行的,还必须要让幼儿有亲身经历。因为人的大脑分为思维和情感两个部分,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商智力技能,只有通过亲身交往体会才能有效地在情感大脑中发育出来。

怎么开发宝宝智力方法

(1)为幼儿创造合适的游戏运动环境:从游戏中促进幼儿动作和技能的发展。

(2)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应鼓励孩子大胆说话,引导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感觉。多教孩子说歌谣、唱儿歌,这不仅可以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还能训练他的音乐节奏感,培养艺术意识。

(3)让幼儿多看、多听、多动手:智力开发总是离不开知识的掌握,而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看、听、摸等感知活动。应让幼儿多接触自然和社会环境,多动手以亲身感知事物,促进智力发育。2~3岁的幼儿听故事时会听得津津有味,家长应抓住孩子好奇、求知的这一心理经常给孩子讲些有趣易懂的故事,这样可增长幼儿的知识。

(4)启发幼儿多提问题、多思考:好奇多问是儿童的天性,有些孩子喜欢提问,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家长要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而不能敷衍了事;有些孩子提不出什么问题,家长应设法启发他们让他们自己提问,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提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回答。

(5)鼓励幼儿的创造精神:孩子在做游戏、搭积木时,应鼓励孩子的创造精神,引导孩子不重复别人做过的东西等,而帮助孩子自己想象着做,孩子拆弄玩具时,不要求全责备,因在 “顽皮”的举动中,往往可能是创造力的表现。幼儿创造的欲望仅仅开始萌芽,需要家长、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如完全按大人要求的模式做,则会抑制孩子的创造精神。

浅论创造性游戏中教师的作用

一、积累。

德国的内蒂·克里斯藤森指出“游戏是儿童运用知识经验与语言,借助客观事物的身体运动,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其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儿童积累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在游戏中的内容就越会变得复杂,情节更曲折。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去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幼儿接触社会、了解生活的机会,从而为创造游戏奠定了基础。例如,为了让幼儿能玩好“邮电局”的游戏,教师可组织幼儿去参观邮电局,让幼儿观察邮电局的布局,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看教师怎样买信封、邮票,怎样寄信等,使幼儿了解营业员、邮递员、分拣员、经理等角色之间的分配及其关系。让幼儿在此基础上模仿社会角色、大胆想象,进行创造性游戏。

二、支持。

教师首先应以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创造性游戏活动,尽量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各种需要。例如,当教师发现幼儿要玩“医生“的游戏缺少一些材料,便尽快提供听诊器、药瓶等物品,以支撑幼儿游戏的延伸;吃点心的时间到了,可幼儿的玩兴正浓,教师可灵活地推迟一下吃点心时间,使幼儿的游戏活动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让幼儿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尽情地体验角色的情感,心满意足地离开游戏区。

其次,还要求教师随着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发展、升华,而不断地给予支持、帮助,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游戏的进程,清楚地意识到幼儿什么时候可能会需要教师什么样的指导、帮助,及时给幼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刺激游戏的进一步展开。例如,当教师发现一个胆怯的幼儿正在独自一人玩积木,她一会儿把积木叠起来,一会儿又把它们推倒;今天这个幼儿又穿了双新鞋,她为此感到骄傲,于是,教师走上前去,指着地上的小积木,说:“你有这么多双鞋子呀,卖掉了几双?”“还没有。”“那你为什么不用那些大一点的积木来做个鞋架子呢?这样顾客就能看到你要卖的鞋子了。你要我帮你找一些顾客来吗?”在幼儿的允诺下,教师又到其他主题游戏区,建议那些幼儿到这个“鞋店”里参观,买双“鞋子”。

此外,教师还必须善于倾听幼儿的思想、观念,理解幼儿游戏的初衷,这样才不会曲解幼儿的游戏内容与情节,真正做到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恰如其分的帮助,使创造性游戏顺利地发展下去。

三、引导

美国着名幼教专家奥克·西笃明认为:“幼儿的游戏活动是与生俱来的,自发而易转为自流。”在开展幼儿创造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这种“自发”和“自流”的关系,既要鼓励孩子们游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注意在游戏主题和情节上加以引导,不能使游戏活动成为脱缰之马、溃堤之水,而要把幼儿自主自发的感受、体验与希望幼儿掌握的社会经验通过有目的、有内容的游戏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幼儿分享与整理经验和感受,引导幼儿在表象水平上,认识事物之间比较隐蔽的关系与联系。这种经验的系统化的过程有利于幼儿的经验体系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有利于幼儿掌握智力活动的方法,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这种引导不能生搬硬套、僵化机械地强加在幼儿身上,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不着痕迹,不喧宾夺主。比如,在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扮演角色,参与游戏,给幼儿作出角色的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形成游戏的基本技能,促进游戏的进一步发展。但不论采取哪种形式参与游戏活动,都要注意参与的时间、地点、情景和方法,只有适时、适宜、适当的参与,并及时退出,才不会干扰、破坏创造性游戏的延续、发展。如当教师发现几个幼儿都在娃娃家里抱着娃娃,而没有玩起创造性游戏时,便过去对她们说:“我是儿科医生,来检查你们孩子的身体的。”教师对“儿科医生”这个角色的扮演,将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接着教师又把一根铅笔当着“温度计”,给每个娃娃测量体温。这样,不仅使幼儿学会了扮演“孩子父母”特别是“儿科医生”角色的技艺,还引导了游戏的发展。

教师对创造性游戏的引导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主题的发掘与升华上。例如,在玩“理发店”游戏时,幼儿一般能模仿理发师的基本活动(如礼貌待客、正确使用理发工具,认真理发等),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理发师的有关活动(如细心、耐心、卫生地理发等),引导幼儿理解和学习人际之间(理发师之间、理发师和顾客之间)交往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引导幼儿在玩“理发店”的基础上将这些社会角色良好的交往过程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在生活中体现出来,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幼儿是创造性游戏过程的主人,处于主体地位,具有高度的目的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处于幼儿这一主体和玩具材料这一客体之间的媒体地位,起着连接两者的桥梁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积累、支持、引导”等手段,象催化剂一样引起连锁的“化学反应”,把幼儿从精心组织的游戏中体验到的人际关系、社会经验、自然法则等逐步消化吸收,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去,成为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链,在顺应幼儿天性和发展需求的创造性游戏中不断提高其素质,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推荐

开发孩子创造力游戏活动

卡洛尔-斯盖弗勒是3个孩子的母亲和《父母》杂志艺术和手工内容编辑,她向我们提供了一些对孩子们最喜欢的手工活动稍做改变的建议。让孩子尝试这些能开阔他们的视野。 如果孩子喜欢画画:给孩子彩色画笔和一张剪成圆形的纸。除了长方形,看看换个形状能激发孩子什么样的创造力。 如果孩子喜欢用手指画画:用等量的剃须膏和白色胶水混合,再在混合物里面滴上颜色,让颜色和胶水的混合物在纸上成形,看看干的时候颜色在里面的形状。 如果孩子喜欢串珠子:让孩子在小塑料管上穿小珠子(任何有合适大小的洞的珠子)。孩子可以把穿好珠子的小管子随意

怎样培养00后宝宝的情商

为00后宝宝创造良好的环境 性格的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气氛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要提高他们的情商技能,最好的学习地点还是幼儿园。因为只有集体的生活环境和游戏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快乐的性格和乐观幽默的品性,才能让幼儿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技能。如果离开了像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幼儿的情商就几乎无法培养,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音乐是宝宝大脑的开发师

1、音乐:宝宝大脑的开发师。给2岁宝宝播放音乐并非真的要每个宝宝都达到会弹会唱的效果,而是希望音乐可以刺激宝宝的智力发育,感受美好的世界。家长可以多在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儿童歌曲。家长还可以在听唱音乐时时和孩子玩互动游戏或打击节奏。每天让幼儿接触打击乐,可以增加孩子的控制能力,通过有节奏地拍打身体,增加孩子对手臂肌肉的控制能力,更好地完成精细尖动作,同时还能有效刺激孩子的智力发育哦! 两岁宝宝的早教音乐包括传统的中国古典乐,典雅的国外交响曲和简单明快的儿童歌曲。中国古典音乐有《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

孩子情商教育很重要

爱因斯坦曾说道:“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长,智力因素,即所谓智商仅占20%,而80%取决于“情绪情感”,它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面对挫折的承受力,自我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等,即所谓“情商”或“情绪商”。情绪商主要不是由先天遗传所决定,而是经后天逐渐培养形成的,它始于胎儿期,但关键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熟于儿童期。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精神生活导论》中指出:“人的性格在0-12岁时就定型了,父母的行为导向尤其举足轻重。”因此,必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而孩子到了幼儿园,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上厕所,玩具自己玩……而孩子长大了,进中学了,父母还要为他们收拾书包,送他们上车。有的孩子考大学了,考什么专业都是父母原先拟定的,没有一点自我的意愿。我认为, 矫治独生子女自私、懒惰、做事胆小、依赖性强等弱点,应从幼儿时期入手,尤其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尤为重要。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 一、游戏中体现自主 游戏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过程中的玩具和活动场地是幼儿最直接接触的。同时,游戏幼儿的基本活动,最能发挥主动性;它不仅使幼儿

幼儿雾霾天气怎么开展户外运动

合理巧妙地利用室内活动空间 合理利用现有的室内空间,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楼门大厅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所以要选择幼儿移动范围不大的投准、纵跳、力量素质练习等活动。巧妙地利用常规空间,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班级幼儿寝室中的过道、有序摆放的床铺,可以开展适宜的平衡、手臂支撑等活动;运用班内有序摆放的桌椅,可以开展平衡、钻、爬、侧滚等活动。 根据场地选择和提供玩具与材料 教师应该根据活动空间提供适宜的玩具、材料。班级为孩子提供了体积相对较小、功能多样的手头玩具,如适宜在室内使用的沙包、小球、沙袋、套圈等。而那些体积相对较

如何开发幼儿智力

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加强 幼儿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表现在他们的游戏、绘画、手工、讲故事等活动中。日常所见所闻是他们创作的源泉,他们会模仿成人学开汽车,学打仗游戏、玩过家家……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活动的目的性、创造性也相应增强。幼儿园开展多方面的活动,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而重述故事的内容,记住生字,这些要求能促使幼儿有意记忆能力的发展。这些培训都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的情绪已相当丰富,而且十分容易表现出来,不太稳定,缺少控制,通常对鬼怪、运动以及黑暗等有恐惧心理。此时,已开始发展如道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力吗?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力吗?答案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创造力只存在于极少数的天才和神童身上,是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教育无关。 最近20多年来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创造力是每个幼儿都具有的智力特征,凡是健康发育的幼儿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创造潜能。 但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却是大有讲究。父母通过正确的教育和营造宽松的环境,就能确保孩子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并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角色游戏意义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角色游戏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

怎样培养婴幼儿的想象力

1.通过多种活动扩大幼儿眼界,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发展幼儿想象的重要条件。 想象虽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 然而这种新形象的产生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的。换句话说,想象的内容是否丰富和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的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少。 因此通过观察、游览、散步、观察、访问等活动,扩大幼儿眼界,丰富感性知识经验,对幼儿想象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2.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 想象的发展和思维、言语的关系是很密切的。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