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眩晕病中医疗法

​眩晕病中医疗法

首先,中药治疗眩晕体现了整体治疗的优势:

在治疗眩晕原则方面,考虑到"平肝潜阳,健脾益气,化痰降逆,益气养阴"中医原理,从中药组方来说,强调什么是标?什么是本?标本缓急,熟重孰轻,考虑得相当全面。在治法上,追求标本兼治,阴阳平衡。在减轻发作症状、控制发作的同时,同时改善血管弹性及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彻底治愈,杜绝复发。

第二,中药在缓解期的治疗眩晕症上有明显优势:

西药在缓解期治疗阶段,只强调止吐止晕,忽视了对整体性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恢复,此外药物品种的变化不大。中药则不同,调节平衡体内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消除水肿,强力渗透药物,充分弥散、吸收,深层次碎解,隔离淤毒,对病灶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除修复前庭组织神经细胞损伤,增强机体免疫,激活FLD神经介质,提高免疫,抑制病灶感染,促进人体平衡,恢复健康本能。

第三,中药毒副作用小:

西医西药在眩晕的治疗过程中,有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毒副作用较大。应该指出;控制眩晕发作,西药有它的优势,但过强的抑制作用会使大脑神经功能受到影响,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容易影响眩晕症患者的内分泌、心脏及肝肾功能。因此在治疗眩晕症时,可以先用西药治疗,控制急性症状发作,同时加上中药以巩固疗效。一旦眩晕症症状得到控制,应尽早停服西药,继续服用中药,以巩固疗效,杜绝复发。

​眩晕怎么办中医外治眩晕的方法

中医辩证将眩晕分为四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痰浊中阻型、肾精不足型。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是由"风、火、痰、虚"等原因引起,多与"肝、心、脾、肾"的功能失调有关。中药在全面消除各型眩晕症状的同时,针对引起眩晕的"风、火、痰、虚"等症进行全面调理,本虚则适量补之,标实则适时疏泻,聪耳明目,清肝补肾,养血健脾,宁心安神,清热化痰,醒脑定志,以达到熄风清火、涤痰填精之目的,从根本上铲除眩晕的病因。

同西药相比较,中药治疗眩晕有其自身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已被广大患者认可和接受。

首先,中药治疗眩晕体现了整体治疗的优势:

在治疗眩晕原则方面,考虑到"平肝潜阳,健脾益气,化痰降逆,益气养阴"中医原理,从中药组方来说,强调什么是标?什么是本?标本缓急,熟重孰轻,考虑得相当全面。在治法上,追求标本兼治,阴阳平衡。在减轻发作症状、控制发作的同时,同时改善血管弹性及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彻底治愈,杜绝复发。

第二,中药在缓解期的治疗眩晕症上有明显优势:

西药在缓解期治疗阶段,只强调止吐止晕,忽视了对整体性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恢复,此外药物品种的变化不大。中药则不同,调节平衡体内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消除水肿,强力渗透药物,充分弥散、吸收,深层次碎解,隔离淤毒,对病灶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除修复前庭组织神经细胞损伤,增强机体免疫,激活FLD神经介质,提高免疫,抑制病灶感染,促进人体平衡,恢复健康本能。

第三,中药毒副作用小:

西医西药在眩晕的治疗过程中,有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毒副作用较大。应该指出;控制眩晕发作,西药有它的优势,但过强的抑制作用会使大脑神经功能受到影响,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容易影响眩晕症患者的内分泌、心脏及肝肾功能。因此在治疗眩晕症时,可以先用西药治疗,控制急性症状发作,同时加上中药以巩固疗效。一旦眩晕症症状得到控制,应尽早停服西药,继续服用中药,以巩固疗效,杜绝复发。

对于眩晕病这一疑难杂症,由眩晕专科孙主任经过多年的筛选与临床验证过程中,结合当地气候、居民体质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创立中医"熄风、化痰、补虚"三步定眩法。以"平肝熄风、化痰祛湿、益气养血"为原则,精选地道优质中药材合理组方:三眩定晕汤,药性平和,不躁不滞。

三眩定晕汤辩证施治 针对眩晕病直达病灶

第一步:平肝潜阳,祛痰逐瘀,补气通络 能快速渗透脑、耳屏障直达病灶之所,强效疏通堵塞经脉,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增加血液流量,使机体血氧饱和度增加,改善"神经平衡中枢"的缺血缺氧状态,抑制眩晕产生。

第二步:修复病灶,恢复功能 调节平衡体内微循环,改善脑部新陈代谢,消除水肿,强力渗透药物,充分弥散、吸收,深层次碎解,隔离淤毒,对病灶进行全面、彻底的清除修复前庭组织神经细胞损伤,增强机体免疫,促进人体平衡,恢复健康本能。

第三步:增强免疫,杜绝反复 通过健脾补气,升清降浊,调和体内阴阳平衡,宁心安神而达到治愈此病,防治复发的目的。

膝关节疾病中医疗法怎么样

膝关节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慢性损伤、肥胖、老化、超负荷运动、饮食、性别、种族、环境、细胞因子以及免疫因素等等。

膝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膝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骨痹”、“膝痹”范围,其病因主要由于年老体虚,加以外邪侵袭而发病;外邪指的是风、寒、湿、热等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中医认为当人近50岁时,肝肾气血衰少,而肝主筋、肾主骨,与筋骨的关系非常密切,肝血不能养筋、肾精不能充骨,加以正气虚弱,不能抵抗风、寒、湿等外邪,风、寒、湿三气夹杂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膝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肿胀、畸形、运动障碍4大症状,各症状还有不同兼症和特点,如有些伴有膝关节腔积液、晨僵以及弹响声等。

膝关节炎的4种类型中医对膝关节炎的治疗长期以来累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根据不同的类型,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拔罐、推拿及药膳调理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中医一般把膝关节炎分为:寒湿阻滞型、湿热蕴结型、气血虚衰型及肝肾亏损型4种,看哪种外邪偏盛而选择用药,各类型可能互相夹杂,患者多伴有体虚,因为中医认为体虚是患病的关键,若“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针灸治疗效果较好中药治疗:常用方剂有独活寄生汤、二妙散、当归拈痛汤、大防风汤、麻桂温经汤、三气饮等,常用中药有独活、羌活、白芍、当归、黄芪、杜仲、细辛、川芎、桂枝、鸡血藤、苍术、牛膝、海桐皮、苡仁以及甘草等,医师会根据不同症型加减药物。除了内服药外,也可选用以上一些药材,置入布袋内加热后外敷于患处,或用煎汤药遗下的药渣以布袋包裹,趁热敷患处。

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颈源性眩晕

是指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许多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变,如伴有其他病变,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更易发病。此时,颈向一侧扭转或头向前向后弯曲,都可挤压椎动脉,从而影响内耳血供,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常伴有头昏、晃动、站立不稳和沉浮感等。眩晕反复发作,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颈源性眩晕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

治宜滋补肝肾、舒筋通络,给予通络汤:枸杞15克,菊花15克,熟地黄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20克,牡丹皮15克,泽泻15克,云苓15克,龟板15克,鳖甲20克,黄芪20克,鸡血藤30克,红花15克,水蛭10克,木瓜20克,鹿角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颈腰丸、骨痛丸口服。

脑血管性眩晕

老年人由于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出现脑供血供氧不足,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老人的细胞结构是脂肪多而水分少,因此容易造成脱水、血液过度浓稠,影响血液循环,故随时要补充水分。故老人患眩晕病不要使用利尿剂,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容易发生脑血管性眩晕。

治宜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给予眩晕汤:党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熟地黄20克,枸杞2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桃仁12克,红花15克,泽泻12克,坤草15克,地龙15克,川芎15克,白芷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杞菊丸、通脉丸口服。

焦虑性眩晕

情志刺激、过度疲劳与紧张焦虑等可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使血液中胆碱脂酶活性增强,致使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引起局部缺血缺氧而出现眩晕。精神性眩晕的防治与其他疾病不同,主要是减轻病人的焦虑不安,并借助于行为治疗法、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和生物反馈松弛法来解决基本的焦虑及失眠等问题。

治宜养血活血、重镇安神,给予安神汤:枣仁30克,石菖蒲15克,龙眼肉20克,珍珠母3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五味子15克,川芎15克,白芷12克,菊花12克,黄芩12克,麦冬15克,夜交藤30克,合欢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抗脑衰、养心丸口服。

治疗眩晕症的中医疗法有哪些呢

一、脑血管性眩晕

老年人由于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出现脑供血供氧不足,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老人的细胞结构是脂肪多而水分少,因此容易造成脱水、血液过度浓稠,影响血液循环,故随时要补充水分。故老人患眩晕病不要使用利尿剂,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容易发生脑血管性眩晕。

治宜益气补血、活血化瘀,给予眩晕汤:党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熟地黄20克,枸杞2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桃仁12克,红花15克,泽泻 12克,坤草15克,地龙15克,川芎15克,白芷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杞菊丸、通脉丸口服。

二、焦虑性眩晕

情志刺激、过度疲劳与紧张焦虑等可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使血液中胆碱脂酶活性增强,致使内耳小动脉发生痉挛,引起局部缺血缺氧而出现眩晕。精神性眩晕的防治与其他疾病不同,主要是减轻病人的焦虑不安,并借助于行为治疗法、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和生物反馈松弛法来解决基本的焦虑及失眠等问题。

治宜养血活血、重镇安神,给予安神汤:枣仁30克,石菖蒲15克,龙眼肉20克,珍珠母3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党参30克,五味子15克,川芎15克,白芷12克,菊花12克,黄芩12克,麦冬15克,夜交藤30克,合欢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抗脑衰、养心丸口服。

三、颈源性眩晕

是指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许多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变,如伴有其他病变,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更易发病。此时,颈向一侧扭转或头向前向后弯曲,都可挤压椎动脉,从而影响内耳血供,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常伴有头昏、晃动、站立不稳和沉浮感等。眩晕反复发作,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颈源性眩晕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

治宜滋补肝肾、舒筋通络,给予通络汤:枸杞15克,菊花15克,熟地黄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20克,牡丹皮15克,泽泻15克,云苓15克,龟板 15克,鳖甲20克,黄芪20克,鸡血藤30克,红花15克,水蛭10克,木瓜20克,鹿角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颈腰丸、骨痛丸口服。

通过以上的阅读,希望能对你的眩晕症有所帮助。患者出现眩晕症状要辨别出发病的根源,是颈椎病引起的还是脑血管异常引起的,找到病因在对症治疗。通过以上重要治疗的方法,副作用比较小,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还能够缓解病情。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疗法

清热解毒法。皮疹常有红热肿痛的特点,属于热的牛皮藓患者。常用药物有二花、黄芩、黄柏、黄连、野菊花、蒲公英。

活血化瘀法。皮疹具有色素增加紫斑,出现暗红色结节等特点,属于血瘀的牛皮藓患者。其常用药物有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丹皮等药物。

养血润燥法。皮疹常见有干燥、脱屑、皲裂、革化等特点,属于燥的牛皮藓患者, 应该用当归、地黄、元参、麦冬、白芍、首乌、胡麻仁药物治疗。

上述是寻常型牛皮癣中医治疗方法的介绍,医师提醒患者在选用治疗方法时一定要看自己牛皮癣的症状以及病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不能看到别人使用某种方法后治好了牛皮癣,自己也一定适用,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不同患者所患病情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需患者正确选择。

眩晕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眩晕症可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也可辅助中药治疗、穴位注射等方法,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对急慢性患者均有疗效。

(1)体针:肝阳眩晕急性发作可针刺太冲穴,泻法。气血虚眩晕,可选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取补法或灸之。肝阳上亢者,可选用风池、行间、侠溪等穴,取泻法。兼肝肾阴亏者,加刺肝俞、肾俞用补法。痰浊中阻者,可选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泻法。各种虚证眩晕急性发作均可艾灸百会穴。

(2)耳针:选用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捻针。每日1次,5—7日为1个疗程。

(3)头针:选双侧晕听区,每日1次,5~10日为1个疗程。

中药疗法一般都采用片剂、丸剂治疗,而恰恰最利于吸收的是合剂,基于中老年不利于吸收.采用合剂治疗是最好的。如:天麻眩晕宁合剂

穴位注射法一般选穴同针灸选穴,方法为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隔日1次。

中医外治眩晕3个方法

1.药枕疗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湿热敷法 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加热,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有条件者,亦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浓缩液至100ml,用8cm×12cm与12cm×12cm绒布两块,浸透药汁,置于颈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两块电极板,通以15mA强度的直流电作离子透入。本法是中医湿敷疗法的扩大应用,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引入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3.塞耳疗法 灵磁石10g,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双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续5~7天。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肾虚眩晕。民间还有用鲜生地塞患侧耳治眩晕法。

矽肺病中医疗法

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所致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还有人认为尘肺是粉尘在肺内的蓄积和引起的组织煤工尘肺反应。前一种定义只将粉尘引起的肺反应达到组织纤维性病变程度者列入尘肺,符合此条件的尘肺种类有限,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

治疗尘肺有很多种方法,不要盲目的选择,合理的疗法才是关键。脱敏治疗:一般需要连续治疗3-5年,或5年以上才能巩固,难以坚持。

中医治疗:过敏究其根本乃“因虚致敏”,肺脾肾不虚则过敏自愈。中医中药益肺健脾补肾治疗,能从根本上治愈过敏性尘肺病。但传统中医也有着不足的地方,见效慢等弊端。

西药治疗:西药副作用大,易发生药物依赖性,造成终身服药。

糖尿病中医疗法大全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病范畴。本病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消疼”。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历代医籍中尚有“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内经》的消渴记载,散见于十四篇之中,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及预后等都分别作了论述。之后,辨证论治出自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了唐宋,为后世医家研究消渴病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本病发病率仅决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三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糖尿病患者一亿人,并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我国卫生部已将本病列为重点疾病之一。本病以中年以上为多见,少数为青少年患者。由于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受到遗传、体质、代谢、免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患病个体的差异性很大。治疗上,现代西医学自1921年发现胰岛素以来,对治疗糖尿病是一大贡献。但白平原发性糖尿病病因未明,至今仍无特效治疗措施。

现大运平中医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最早见于1954年。多病例(20例)观察约首次报道在1977年。此后,本病的中医治疗开始引起中西亚界广泛注意。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大量的治疗病例和临床总结性资料不断涌现。根据初步统计,累计多泽本报道内病例已超过8000例。集40多年的临床观察和资料积累,中医在探索和总结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遣方用药、并发症的台疗等厅面,均取得可喜的进展。不少研究者还对糖尿病人做了治疗前后血糖、尿糖糖耐量试验等对照检查。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不仅临床疗效满意,而且颇有独到之处。目前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论治,疗效多在85%以上。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进一步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如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联系的研究;老年人及老年人前期糖尿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释放曲线关系的探讨;有关调整脂质代谢紊乱的研究;单方草药的研究,以及寻找降糖、降脂的有效方药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等等。从中探索临床规律,为中医更有效地治疗本病提供了某些客观依据。

[病因病机]

本病是综合性的致病因素,尤与嗜酒、喜食膏腴和过度精神紧张有关,三者综合发病者较多。不论情志、房劳、厚味、嗜酒等因素,其造成消渴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为积热伤阴,阴虚火旺,耗损肺、脾(胃);肾诸脏,热伤肺阴,肺液干涸’,敷布失职,多饮而烦渴不止;邪伤胃阴,胃火炽盛,消谷善饮,肌肉消瘦;热邪伤肾,肾阴亏虚,精气不足.固摄失机,精微不藏,多尿而濒,或有甜味,或如脂膏。此三者其始虽异,其终则同,最后损伤肺、胃、肾阴液,而致成本病。现分述如下;

燥热内生长期过食甘肥,醇酒厚味,以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操伤津,易致消渴。亦有意欲长寿,或快情纵欲,长时服用温燥壮阳之剂,或久病误服湿燥之晶致使燥热内生,阴津亏损,发为消渴。

五志化火长期过度精神刺激,情绪紧张,五志过极,火热内生,灼阴伤肺而失诒节;亦有忧愁思虑,情怀不畅,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力盛,致心脾精血暗耗,肾阴亏损,水火不济,发为本病;

肾阴亏康先天禀赋不足,肾脏累虚;或病后阴血亏衰,火旺阳亢,消灼明津;或因房室不节,劳伤过度,伤耗明津,肾阴亏损。阴虚火旺,上蒸肺胃,遂致肾虚、肺燥、胃热发为消渴。

[辩证分型]

关于糖尿病的辨证分型,各医家意见不一。在60年代以前大多以上、中、下三消分治,60年代以后分型日趋增多,有以肺、胃、肾分治;有以气、血、津液辨证;也有以瘀血、肝气来辨治。现结合古今多数医家的经险,归纳为下列六型:

1.燥热炽盛此型多见于疾病初起,来势较急。多食,消谷善饥,或胃院嘈杂,口渴多饮,甚则渴饮无度,咽干舌燥,形体消瘦,小便频数色黄旷大便秘结或干燥。舌苔薄黄腻或黄燥,舌质红或带芒刺,脉滑数或弦滑。

2.气阴两虚此型是本病的基本型。三多症状明显,倦怠乏力,心慌气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或心悸健忘,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形体消瘦,唇红咽干,尿频色黄,大便干。舌苔薄白或少苔,舌质红少律,脉沉细或细数。

3.阴虚火旺此型多见于病久迁延不愈。咽干口燥,日苦,口渴多饮;或牙龈肿痛,牙宣口臭,或口舌生疮,消谷善饥,院痛如灼,伴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或心烦失眠,形体消瘦,尿频量多,或溺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舌苦薄白或无苔、花剥,或薄黄,舌质干少津,脉细小数或滑数。

4.阴阳两虚此型多见于疾病后期。三多症状迁延日久,形寒肢冷,面色眈白或黛黑,浮肿,皮肤毛发干枯无华,头晕乏力,耳鸣耳聋,腰酸腿软,夜尿频数,大便稀溏,多伴有并发症,或有酮中毒现象。舌畜薄白,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

5.脾肾阳虚此型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畏寒怕冷,尤其腹部怕凉,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无力,耳鸣耳聋,滑精或阳瘘,自汗,小便频数量多或清长÷或失禁,或如脂膏,大使溏薄,或五更泄泻。舌苔白润,舌质淡胖或淡红,脉关尺沉细弱。

6.瘀血内阻此型多见于糖尿病经治疗三消不减,形体日渐消瘦,出现合并心脑血管及神经病变者。三多症状轻重不一,伴胸闷胸痛、刺痛,或上下肢疼痛,或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面有瘀斑,月经血块多色紫。舌紫暗或淡暗,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怒张;脉来细涩。

根据本病的症状,舌苦,脉象,将本病演变临床上归纳为五个阶段,即燥热炽盛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脾肾两虚型。瘀血内阻型则大都为本病的并发症见症。

21nx.com

糖尿病中药分型治疗

1.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三多自觉症状消失,化验空腹血糖正常,尿糖阴性。

显效:(具有下列三项中的二项者)(1)三多症状基本消失;(2)空腹血糖基本正常;(3)24小时尿糖定量明性或<5克,尿糖定性阴性。

有效:(具有下列三项中的二项者)(1)空腹血糖下降20%以上;(2)三多症状明显好转;(3)尿糖定量减少刃%以上。

无效:临床三多症状无好转,血糖下降不明显。

2.分型治疗

(1)燥热炽盛

治法: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党参15克,甘草6克,粳米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15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天花粉15克,玄参10克,栀子10克。

加减:烦渴频饮者,倍生石膏、天花粉、天麦冬用量;胸闷暖气,脘腹作胀,加玫瑰花、佛手花、川楝子;肠腑热结,大便秘结选用郁李仁、瓜萎仁、火麻仁、大黄;气短懒言,自汗神疲,脉细弱,合生脉散;肌肤并发痛、疮病者,酌加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鸭跖草、败酱草等。

用法:每日1剂,生石膏打碎先前,分2次服。

常用成方:白虎加人参汤、玉女煎、麦门冬汤、消渴场、玉泉丸、玉液汤、于金黄连丸、增液承气汤、竹叶黄茂汤、五味消毒饮。

(2)气阴两虚

冶法:益气养阴,佐以清热。

处方:生黄茂30克,黄精15克,太子参15克,生地10克,天花粉10克,淮山药15克,白术10克,元参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构把子15克,石斛10克,女贞子15克。

加减:小磨怔仲,肺结代加桂枝、牡蛎、枣仁;肺气虚加重黄茂用量,太子参易党参;便溏加茯苓、生薏仁、车前于;遗精加知母、黄柏;不思食,恶心干呕加乌梅、鸡内金、半夏、竹茹。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黄茂汤、增液汤、玉液汤、生脉散、六味地黄场、降糖甲片、降糖合剂、自拟益气养阴汤。

(3)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降火,养阴润燥。

处方:北抄参10克,麦冬10克,杞子10克,当归10克,生熟地各15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知母10克,石膏巧克,黄连6克,黄精10克,五味子10克。

加减:肾经根火偏旺加黄柏;目于涩,视物模糊加菊花、青箱子、草决明;胁肋疼痛甚加畜草根、泽兰、玄胡、郁金;失眠多梦,健忘加女贞子、首乌藤;渴饮无度,口干少津加天花粉、哈粉、王竹。

用法:石膏打碎先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常用成方:一贯煎、知柏地黄龙、六味地黄丸、天花粉散、梅把场、大补阴丸、生脉散。

(4)阴阳两虚

治法:温肾滋阴,调补阴阳。

处方:附子10克,肉桂3克,熟地、0克,生地10克,淮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茧丝子15克,五味子10克,黄茂20克,金樱子15克。

加减:血瘀加红花、丹参、泽兰;合并肾病加车前子、复盆子、川断、桑寄生;有感染加蒲公英、银花;合并冠心病胸闷加瓜萎、薤白头、丹参。

用法:上方附子先煎,肉桂后下;每日1剂,分2次服。

常用成方:金匮肾气丸、八味地黄汤、二仙汤、秘元煎。

(5)脾肾阳虚

治法:健脾温肾,阴阳并调。

处方:附子10克,干姜5克,熟地15克,萸肉10克,构把子15克,补骨脂10克,苍白术各10克,莲子肉10克,山药15克,鸡内金10克,五倍子10克,赤石脂15克,禹余粮15克。

加减:心悸证件加枣仁、远志、柏子仁、朱茯神;面色黛黑,四肢失温加鹿角片、紫河车、丹参、桂枝;尿有余沥,夜尿多加白果;腰冷腰酸加肉桂、桑寄生、续断、仙灵脾;阳展加阳起石、巴戟天。

用法:附子先煎,1日1剂,分2次服。

常用成方:附桂八味丸、金匮肾气丸、促脾补肾降糖汤、益气扶阳饮、右归丸。

(6)瘀血内阻

治法:汛血化瘀,益气养阴。

处方:生黄茂30克,淮山药3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干地龙10克,川芎10克,当归1n克,赤芍10克,丹参30克,获警,10克,生地20克,元参10克,丹皮10克,葛根10克。

加减:头昏疼痛明显加草决明、白芷;胸闷、肢体疼痛较剧加桂枝、生山楂、瓜萎、鸡血藤、希莶草、丝瓜络;瘀痰百结,头晕身重,喘逆,胸闷,加桔梗、牛蒡子、皂荚、路路通;合并心血管病变加黑豆。蚕蛹、何首乌、杞子、炒核桃仁、白茯苓。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补阳还五场、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活血降糖方胭燥活血方、五香散。

疗效:按上述六型辨证治疗,据52篇30例以上临床资料4265例的

疗效统计,基本治愈527例,显效1128例,有效1899例,无效711例,总有效率为83.3%。

附:并发症治疗

在上述分型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见症,进行加减或辅助用药治疗。

①糖尿病酮症上消偏重用生石膏、天花粉、麦冬、玉竹、党参、知母、黄连、生地、石料、按参;中消偏重予调胃承气场合臼虎汤加黄连、天花粉获效;或用生地60-90克、川连1.5-3克、黄茂9--15克,内服能使酮体转阴。

②并发肾病及尿路感染肾病出现蛋白尿者,用白花蛇舌草、续断及大量黄茂治疗;尿路感染症见尿浊,尿频尿急尿痛者,用萆解、菖蒲、乌药、车前子;石苇等治疗。

③合并周围神经炎糖尿病性神经障碍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一般用牛车肾气丸治疗。刀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患者,用沙参、天花粉、麦冬、玉竹、构把子、生地、知母、黄岑、黄连、丹参、泽兰、鬼箭羽等,另眼指迷在等丸治疗。感觉障碍,肢体酸痛者用黄茂、桂枝五物汤加减。运动障碍,肌肉萎缩用人参白虎汤。若四肢窜痛,皮肤灼热为络脉不畅,用四藤一仙汤(鸡血藤、络石藤、海风藤、钩藤、威,灵仙)。

④合并视网膜病变雀目、耳聋,肝肾阴虚者用相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羊肝明目丸;白内障加丹参、阿胶;眼底出血用凉血止血韵青葙子、谷精草、草决明、杞于、菊花、茺蔚子、大小蓟、田三七、云南白药等。

⑤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合并冠心病以养血活血化瘀为主,常用黄茂、当归、丹参、赤白芍、川芎、蚕茧、桃树胶、益母草等。合并脑血管意外半身不遂用补阳还五汤或血府逐瘀汤。

⑥合并疱疡痈证见牙龈脓肿,久久不愈,甚则高热神昏用清热解毒之五味消毒饮、牛黄解毒丸。

3.专方治疗

(1)降糖甲片

组成:生黄茂、太子参、生地、天花粉、五味子等。

用法:以上药物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2--3克,日口服3次,每次6片,3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观察405例,气阴两虚组290例,显效148例,有效88例,无效54例,总有效率为81.4%;阴虚热盛组55例,显效21例,良效巧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5.5%;阴阻两虚组60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6.5%。

(2)降糖益心丸

组成:炒苍术、甘草、丹参、怀牛膝、桑寄生、自芍、川芎、五味子、蒲公英、黄精、泽泻、黄连、山药、白术、生地、元参、薏仁、柴胡、丹皮、构把子、麦门冬、葛根、红参须。

用法:上药研本制成丸药。每日服3次,每次肋丸,饭后温开水送服。本方为治疗三消合二通用方。

疗效:共治疗113例,基本治愈23例,显效26例,有效4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4.1%。

(3)滋肾蓉精丸

组成:黄精20克,肉苁蓉15克,制首乌15克,金樱子15克,推山药15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五味子10克,佛手10克。

用法:上药共培于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山楂粉炭未包衣,打光干燥。每次服6克,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酗例,基本治愈19例,显效9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5%。

4.老中医经验

邹云翔医案

刘XX,男,58岁,干部。1977年3月4日初诊:患者因明显消瘦3月余,伴口渴多饮,小溲量多,而于1977年2月23回住某医院治疗。经检查,3个月内体重下降12公斤(原67.5公斤,入院时55 5公斤)。空腹血糖364毫克%;空腹尿糖(+++)cb(++++);尿酮阴性;24小时尿量2500毫升,尿糖定量95克-179克问月1日尿糖定量为179克,24小时尿量3225毫升)。诊断为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频多,形体消瘦,面色灰黑,脉沉细而缓,舌苔淡嫩。证屑肾虚下消,且阴伤及阳。治宜温阳滋肾,金匮肾气汤主之。

处方:大熟地18克,淮山药24克,山萸肉15克,粉丹皮9克,云获警12克,炒泽泻9克,淡附片9克,骨碎补15克,肉桂粉1.2克(冲)。

3月23日二诊:服药1周,口渴之症好转,尿量减少。今日渴已明显减轻,胃院不舒,大便偏稀;24小时尿量1900毫升,尿糖定量5.45克;空腹血糖200毫克;空腹尿糖转阴性;中、晚餐饭前尿糖(+)。舌苔淡嫩,脉象沉细。以3月4日原方续进。至4月6日尿糖定性阴性,24小时尿量1900毫升;空腹血糖126毫克。至4月14日,24小时尿量1070毫升。5月4日主食增加。5月13日复诊时,患者已出院活动,无明显自觉症状。24小时溲量1000毫升-1200毫升之间,一切检查均正常,仍以原方巩固之。

按患者以消瘦人院,确诊为糖尿病。采用饮食控制并服用中药治疗而获近期显效。邹老认为患者口渴多饮,小便频数量多,接近于饮二按一之程度。乃下无虚惫,真火不足。阳不能升,犹如釜底无火,不能蒸化津液;而肾气不固,不能摄水,致精微下注,小溲量多。面色灰黑属肾气伤败之象,脉沉细而缓,舌苔淡白,皆属阳虚大力微弱症候。辨证为下消,阴阳两虚证。选用八味丸加味,以温肾滋阴,水火并补。方中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肉挂、附子、骨碎补补火扶阳,如釜底加薪,补阳即可鼓肾气,可蒸水化气。生津以润上止渴,滋肾助阳,水液升降功能正常,病即可愈。

5.用药规律

从1954年至1990年,共查阅到52篇30例以上临床报道,筛选出68首治疗本病的自拟方,共涉及药物94味,归纳如下表:

从上表中看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养阴益气药;其次为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健脾温肾、调补阴阳药。可见,临床治疗以养阴益气、清热健脾、温肾为主,其他药物次之。至于活血化瘀药则用于本病后期及并发症的治疗。

21nx.com

糖尿病中医疗法

(1)针灸治疗糖尿病

①体针

取穴:主穴:脾俞、膈俞、足三里。配穴:肺前、意舍、承浆、胃俞、丰隆、肾俞、关元、复溜、三阴交、阴陵泉。

操作:主穴均取,酌选配穴。以针刺得气为指标,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的,则留针15分钟。针感不显者可重复运针。冬季可采取皮下埋外法。每日针1次,12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总双察45天。

疗效:观察病人24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2%。

②耳针

取穴:胆、肾、缘中、内分泌;交感、下屏尖、三焦、渴点、饥点。

操作:耳廓常规消毒后,将毫针速刺入耳穴,留针1-2小时;间隔30分钟捻转1分钟。隔日针1次,每次选5-6穴,两耳交替,共针.10次。

疗效:观察病人25例,针刺2-3次后,三多症状基本消失,血糖随针刺次数增加而下降,尿糖转阴,血压、血脂下降,其它症状亦有明显好转。治疗前空腹血糖为262.07rog,治疗后降为162.79mg;餐后2小时血糖从治疗前的324.07mg,降为治疗后的218.1lmg;有显著性差异。尿量从治疗前的2669毫升降为1650毫升。患者针刺后胰岛素平均用量从36单位降至2单位或停用,口服降糖药也显著减少或停用。

(2)单方验方治疗糖尿病

①丽仁降糖丸

组成:本片为荔枝核加工制成浸膏片。

用法:每天3次,每次4片,3个月为一个疗程。

疗效:观察45例,显效8例,有效韶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

②亚腰葫芦制年剂

组成:亚腰葫芦干品,药用壳。

用法:煎剂:每日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针剂:50%针剂,2ml/支,每次肌注1支,每日2次;片剂:每次口服2-5片,每日2次。

疗效:共治疗26例,显效5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8%。

(3)推拿治疗糖尿病

操作:患者取坐位,医者手法操作头面、上肢、胸背部时,取站立位;操柞胁肋、腹、腰骰及下肢部时,取坐位。①头面颈项部:拿五经,推跃弓,拿颈项,分居弓,点睛明,分迎香、人中、承浆,扫散角孙,合颈项。②躯干部:平推胸背,两胁肋、院腹及少腹、腰骶。③上肢部:拿前后血浪,开电门;平推上臂,理掌背、五指、臂四缝,掌击拳面,运膀子,搓手背,抖肩臂,拿合谷。④下肢部:点冲门、血海、太溪,提拿大小腿前后肌群,平 推大小腿内、外侧,搓揉大小腿。⑤重复头面颈项部手法。③掌击:卤门;拳击大推、八髓穴。在实施上述手法操作中,根据上、中、下三消分型不同年法重点各有不;同。上消:着重平推上胸部和三指直推两乳间,并兼用中指点揉膻中、中府、云门、气户、库房等穴;在平推背部时,兼用拇指推揉肺俞、隔俞、大推诸穴;在平推援抖上肢时,兼用拇、食指拿按曲地、手三里、少商诸穴,最后提拿搓揉肩并穴5次。中消:重点斜推两胁部和横推脘腹部,兼用中指点揉期门、章门、中脘、气海、关元、天枢诸穴; 在乎推背部时,兼用拇指推点脾俞、肝俞、胰俞清穴;在乎推下肢时,兼用拇指揉血海、足三里、三阻交,上述手法均似酸胀为度,最后重出大椎穴之下。下消:着重演推腰骶和斜推少腹部兼用拇指揉肾俞、命门、志室、八髓诸穴,以有酸胀为度;用中指按揉气海、关元穴;平推下肢时,兼用拇指点揉三阴交、涌泉穴,均以有酸胀为度。隔日治疗1次,每次约扔分钟,4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48例,基本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17%。

(4)食疗

组成:新鲜柠檬30-50克,鸡肉100-200克。

用法:用上药炖熟后:饮汤或吃鸡肉,分1--2次吃;或单以柠檬绞计或水饮亦可,每日3次,10-15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5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

其他措施

为了保证长期治疗的严格执行和获得较好的疗效,做好病人的宣传工作,包括介绍治疗基本知识、尿糖定性自测法、生活安排及随访检查。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饮食,拟订糖尿病饮食食谱。

中医巧治老人眩晕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无风不作眩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忧郁恼怒,疏泄失常,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耳鸣,面色红赤,血压偏高,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

治宜平肝熄风,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15克,桅子10克,黄芩10克,石决明3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夜交藤15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10克。水煎2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无痰不作眩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脾胃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上蒙清窍,令人眩晕。症见眩晕,头重不举,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宜化湿祛痰,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天麻10克,泽泻15克,牡蛎30克,甘草10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l剂。

无虚不作眩由于思虑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化源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失濡养,发为眩晕。淫欲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治疗选方若气血亏虚型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不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宜补益心脾,培补气血,可用归脾汤为主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炒枣仁20克,远志10克,桂圆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若肾精耗伤,症见眩晕,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肾阴虚者,尚可见五心烦热;偏肾阳虚者,尚可见四肢不温。

肾阴虚宜滋补肾阴,可用左归饮加减: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龟板10克,女贞子15克,牛膝10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肾阳偏虚者,可用右归饮补肾助阳:熟地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30克,肉苁蓉20克,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鹿角胶15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一旦发生眩晕病,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辨证施治,采用适当方药,定会有较好的效果,一般服药5~7剂即可显效。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富于营养、新鲜、清淡,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居室宜安静,光线暗淡,保证充足的睡眠。还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发病和减轻发作十分重要。

头晕目眩中医治疗

眩晕类似于现代所谓的前庭眩晕、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周围性眩晕常为发作性,多呈旋转型或上下左右晃动,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短,从数秒至数日不等,常伴耳鸣、听力减退,水平或略带旋转的眼球震颤。中枢性眩晕常见的有摇摆感、地动感、倾斜感,或是头晕脑涨,头重脚轻,脚步虚浮感。眩晕程度较轻,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较少伴耳鸣、耳聋。

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外治法可有效地防治眩晕。

1、药枕疗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湿热敷法 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加热,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有条件者,亦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浓缩液至100ml,用8cm×12cm与12cm×12cm绒布两块,浸透药汁,置于颈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两块电极板,通以15mA强度的直流电作离子透入。本法是中医湿敷疗法的扩大应用,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引入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3、塞耳疗法 灵磁石10g,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双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续5~7天。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肾虚眩晕。民间还有用鲜生地塞患侧耳治眩晕法。

4、耳穴疗法 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贴于双耳穴上(取穴:神门、脑、皮质下、交感,双侧,每次2~3个穴位),3天1换,4次为1疗程。用药时应将橡皮膏严格密封周围,防止冰片挥发。个别人贴药后有欲寐感,以后转清醒,不必多虑。本方也可治失眠证。

5、敷百会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眩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

6、填脐疗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7、敷手心法 曼陀罗叶10g。最好用鲜叶,捣碎,加白酒数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换药2次,对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本品有毒,慎勿内服。

8、敷涌泉法 吴茱萸20g,肉桂2g,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9、足浴疗法 取山栀子、钩藤各 10g,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 1~2次,每次 15~30分钟,连续 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钩藤、桑叶、菊花各 20g,水煎足浴。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10、穴位注射法 患者取坐位,选准双侧风池穴,医者用5号皮试针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推进0.5~0.8寸,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缓缓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此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佳。

相关推荐

眩晕病如何治疗

1.病因治疗 (1)前庭功能尚属可逆损害性眩晕 这一类预后较好,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浆液性迷路炎等。治疗应针对病因,一旦病因解除,眩晕消失,前庭功能可恢复。 (2)前庭功能一次性损害不可逆转的眩晕征 如化脓性迷路炎、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病因虽除,迷路或前庭功能完全破坏,前庭功能不能恢复,需依靠前庭中枢代偿消除眩晕。 (3)病因难治的前庭功能波动性损害或不可逆性损害 如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等,治疗效果差。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1)眩晕发作时保守治疗 选择最舒适体位

肾虚中医疗法

肾虚不是男人的专题,女人也会肾虚。肾是女人永葆青春美丽的重要器官,平日里要加以重视才行。 (一)肾虚需知: 1、肾气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肾虚则是人体元气不足,身体机能减退,故衰老,女人易表现在面部。 2、面容苍白的女人多半为肾阳虚,还会伴肾虚不是男人的专题,女人也会肾虚。肾是女人永葆青春美丽的重要器官,平日里要加以重视才行。 (一)肾虚需知: 1、肾气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肾虚则是人体元气不足,身体机能减退,故衰老,女人易表现在面部。2、面容苍白的女人多半为肾阳虚,还会伴有腰膝酸冷、四肢发凉

鼻炎的中医疗法

最近天气转冷,又到了鼻炎的高发期,各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每天接诊的鼻炎患者逐渐增多。鼻炎难以治疗彻底,很多人会求助于中医大夫,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鼻炎都适宜口服中药治疗。 鼻炎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演变成慢性鼻炎。慢性鼻炎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性单纯性:以间歇性、交替性鼻塞为主要症状特点,最为常见;一种是慢性肥厚性:以持续性、渐进性鼻塞为主要特点。慢性单纯性鼻炎不宜采用手术治疗,易引起后遗症,最为常见的就是“空鼻症”,就是患者感觉鼻腔异常干燥,而中药内服具有明显的优势。 慢性鼻炎属中医

​老人眩晕试试中医妙方

若气血亏虚型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不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宜补益心脾,培补气血,可用归脾汤为主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炒枣仁20克,远志10克,桂圆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若肾精耗伤,症见眩晕,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肾阴虚者,尚可见五心烦热;偏肾阳虚者,尚可见四肢不温。肾阴虚宜滋补肾阴,可用左归饮加减: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菊花15

渐冻人的中医疗法 渐冻人症中医疗法

目前,西医对于渐冻人症还没有寻求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实,在中医看来,渐冻人症也属于肌肉萎缩的范围。肌肉萎缩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身体血脉运行不畅。想要治疗肌肉萎缩早期可以服用当归四逆汤加大量的黄芪、鸡血藤、葛根、地鳖和水蛭,来达到血气顺畅的目的。所谓当归四逆汤主要取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木通和大枣而成,而其中的黄芪能够补气,帮助推动身体血脉的运行,黄芪量可以适量加多;葛根能够起到起阴和阳的作用,帮助气血进入肌肉;而地鳖和水蛭这两种虫类可以帮助活血化瘀。到了渐冻人症后期可以用当归四逆汤加补肾强身的药材

眩晕症的典型症状表现有哪些

眩晕症是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运动性幻觉,临床上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病因较复杂。临床上根据眩晕症类型的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一样,治疗方法也有所差距,因此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还需选择正规的医院,以免误诊。 (1)前庭性眩晕(真性眩晕):病人自觉外物或本身呈阵发性旋转、晃动或自身浮沉、翻滚,方向明确,常伴有明显的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和自主神经症状。发作无定期,每次发作持续数十秒至数小时不等,很少超过数天者。多见于内耳迷路、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等部位病变。临床症状一般较重。 (2)非

附件炎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本病时应分清寒热虚实的不同,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型 治以清热利湿,方用止带方加减。 取猪苓、车前子(包)、赤芍各12克,黄柏、牛膝、丹皮、苍术各10克,泽泻、茵陈各6克。加减:若腹痛明显,加用元胡、川楝子各10克,以行气止痛;若纳差便溏可改苍术为炒白术10克,加生苡仁20克,云苓18克,以健脾祛湿。 2、瘀热互结型 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当归元胡汤加减。 用败酱草20克,当归、元胡、酒大黄、赤芍、桃仁各15克,香附12克。水煎服。 加减:若小腹刺痛明显,加用乳香、没药各10克以化瘀止血;

眩晕症艾灸治疗方法 痰湿中阻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少食多寐,舌苔白泥,脉滑。 施灸方法:化湿祛痰,用平补平泻法。 施灸穴位:中脘,内关,丰隆,三阴交。

疱疹的中医疗法

(一)中药抑制疗法 目前最为有效治疗方法:生殖器疱疹是一种顽固的疾病,很难将其根治,传统药物一直对于生殖器疱疹束手无策。外用疱力康药物中富含活性极强的蛋白溶解酶,能快速溶解疱疹病毒的蛋白外壳,使药物成份迅速进入病毒内部破坏基因链。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活性,使其无法繁殖、断子绝孙。 (二)抗病毒药物治疗 1.无环鸟苷(ACV)是一种开链嘌呤核苷,能抑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而对宿主细胞DNA的合成作用较少。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抗HSV药物。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给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mg,每8小时1次,共5~

血精的中医疗法

血精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性交时射出红色精液,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精囊炎,临床较为少见。本病常与前列腺炎并发,其感染途径多为尿道和前列腺感染直接蔓延;其次是淋巴感染和血行感染。由于细菌的入侵,炎症的刺激,引致精囊充血,当性交时,平滑肌和血管收缩,以致精液中渗混大量的红细胞和脓细胞。 中医认为,血精多由于病人肾阴不足,相火偏旺,迫血妄行;或因房事过多,血络受损,血随精流;或因湿热下注,熏蒸精室,血热妄行所致。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药方]:生地15 丹皮12 泽泻12 知母12 山萸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