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止血带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以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止血带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止血带绕扎部位 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 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使用充气止血带,成人上肢需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以66.7kPa(500mmHg)为宜。
3.持续时间 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 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常用的止血带类型
(1)橡皮管止血带:常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时使用。
(2)弹性橡皮带(驱血带):用宽约5cm的弹性橡皮带,抬高患肢,在肢体上重叠加压,包绕几圈,以达到止血目的。
(3)充气止血带:压迫面宽而软,压力均匀,还有压力表测定压力,比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动性大出血或四肢手术时采用。
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目前有人主张把止血带扎在紧靠伤口近侧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止血带止血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医通无忧网提醒您首先须明确,止血带只能结扎在肢体,而不能在躯体的任何部位使用止血带。上肢止血带应结扎在上臂的上1/3(上臂中间1/3因为有桡神经贴近肱骨通过,故不能结扎止血带,以防损伤该神经造成伸指、伸碗障碍);下肢止血带应结扎在大腿。前臂和小腿因为有两根干骨,且有一部分人两骨间的骨间动脉粗大,止血带受骨干阻挡,不能有效阻断动脉血供,相反,却阻断了所有的回流静脉血管,不仅不能止血,反而可以使出血增加。
2、止血带材料:常用的止血带为空心橡胶管。在没有胶管的情况下,则可用布带、领带、手帕、毛巾等替代。注意切勿使用电线、铁丝、细麻绳、细尼龙绳等作为止血带,以防止损伤肌肉、神经和血管,被迫高位截肢。
3、绑扎止血带的方法:可用手帕、领带或三角巾等叠成带状,绕肢体一圈,打一活结,然后取一小木棍或钢笔、筷子等穿在带圈内,将小棍依顺时针方向绞紧,将小棍的一端插在活结的小圈内拉紧固定。也可用橡皮管在肢体上紧绕2~3圈,将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面固定。
4、止血带应结扎在伤口近心端,并要加衬垫,防止皮肤勒压损伤。
5、绑扎松紧要适宜,以肢体远端出血停止,不能摸到动脉膊动为好。
6、止血带绑扎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否则可以因血管内凝血造成阻塞,即使再松开止血带也不能恢复组织供血。所以,每隔40~50分钟,应放松止血带2~3分钟。因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7、为使其他救护者掌握绑扎止血带的时间,在开始绑扎的时候就要写明时间标签,插在止血带上端。如果肢体远端已经严惩毁损,预计只能截肢治疗,则不必间断放松止血带,以免出血过多,引起休克。
8、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9、上止血带的位置应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出血部位。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因为该处有桡神经从肱骨表面通过,止血带的压迫可造成桡神经损伤,进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后难以恢复。
10、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肢体上,准备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一层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用以保护皮肤。
11、用毛巾、大手帕等现场制作的布性止血带时,应先将其叠成长条状,宽约5厘米,以便受力均匀。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细绳等过细而且无弹性物品充作止血带,因为这些物品不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损伤皮肤,为日后的治疗和康复带来麻烦。
12、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上带过松只压住静脉未压住动脉,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上带成功的标准是,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上止血带部位要准确,缠在伤口的近端。上肢在上臂上1/3、下肢在大腿中上段、手指在指根部。与皮肤之间应加衬垫' ,
(2)止血带松紧要合适,以远端出血停止 、不能摸到动脉搏动为宜。过松动脉供血未压住,静脉回流受阻,反使出血加重;过紧容易发生组织坏死。
(3)用止血带时间不能过久,要记录开始时间,一般不超过1~1.5小时放松一次,使血液流通5~10分钟。
什么办法止血快呢
1、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身边没有器材或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2、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3、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如没有橡皮管也可用宽布带以应急需。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然后打结。止血带不应缠得太松或过紧,以血液不再流出为度。上肢受伤时缚在上臂,下肢受伤时缠在大腿,才会达到止血目的。
注意:缚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小时,如需较长时间缚止血带,则应每隔半小时松解止血带半分钟左右。在松解止血带的同时,应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地震后常用的人工简易止血方法 止血带止血
止血带不能和皮肤直接接触,要先用棉制品做衬垫,确定好松紧度后每半个小时松开一次,解开止血带后用指压止血法遏止流血,2分钟后再次扎紧止血带。
注意事项:止血带可以用来控制肢体出血但是也会造成肌肉和神经系统损伤,从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若非紧急情况,不要使用。
车祸现场如何急救
措施一:止血
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在这里首先来了解一下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
1毛细血管出血
这种情况下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根据伤者的出血状况判断出血情况后,就要根据情况采取具体的止血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包括以下几种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方法二: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方法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措施二:包扎
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腹壁伤致肠管外露时,应使用清洁的碗等物扣住外露肠管,达到保护目的,严禁将流出的肠管还纳。
止血带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1 止血带的使用 根据病区患者多少准备足量的止血带,要求多于日平均患者数10-15根,以备用。护士输液时,根据输液人数将止血带取出放入清洁干燥的容器内,置于治疗盘中,一人一止血带,使用后的止血带放入弯盘内,统一集中处理。
1.2 止血带的回收及处理 将使用后的止血带由科室自行清洗消毒改为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浸泡于消毒液中→常水冲洗→加酶洗涤剂洗涤→专用长毛刷刷洗→常水冲洗→去离子水精洗→干燥箱干燥→用清洁包装袋包装→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期、责任人→下送临床科室。每天更换。
2.结果
病区止血带连续使用1 h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病原菌检出率为100%,经科室自行消毒处理后病原菌检出率为5%,菌落数>15 CFU/cm2,且有致病菌存在。统一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后,经细菌培养 1~9 d,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 cfu/cm2,均无致病菌生长。
3.讨论
在临床治疗护理中,止血带因使用频率高,与患者接触密切,大多重复使用,已成为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大隐患。病区加强止血带的规范管理,切实做到一人一带一使用一消毒,而且通过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保证了止血带的消毒质量,切断了致病菌的传播途径,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采血时怎样合理使用止血带
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使用时间应尽量缩短。抽血时,见到回血应立即松开止血带,减少血行阻滞时间(也不应鼓励被抽血者长时间、用力攥拳)。
(1) 血脂项目、凝血项目、血常规项目抽血时止血带使用应限定在1分钟以内。
(2) 止血带束缚太紧、时间过长(如超过3分钟),会造成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以上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错误诊治。
(3) 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