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下巨虚的作用 下巨虚穴位局部解剖

下巨虚的作用 下巨虚穴位局部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拇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和腓深神经;浅层布有绯肠外侧皮神经等结构。

上巨虚一按疼痛的原因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区别

主要有以下不同。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上巨虚和下巨虚两者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上巨虚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在巨大空隙处之上方;而下巨虚在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其次就是上巨虚主要用于治疗大肠类疾病;而下巨虚主要用于治疗小肠类疾病,作用具有一定不同。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位置及功效

位置

上巨虚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在巨大空隙处之上方,上巨虚属于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下合穴。而下巨虚在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

上巨虚和下巨虚是人体常见的穴位,都属于足阳明胃经腧穴,经常进行按摩可以治疗胃肠道疾病;其中上巨虚主治大肠的疾病,比如便秘、过敏性肠炎等;而下巨虚对于小肠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痢疾、泄泻等。

下巨虚是什么经络 下巨虚的治疗用法

1、艾灸方法:下巨虚穴,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2、针刺方法:下巨虚穴,直刺0.5—0.9寸,局部酸胀,向下扩散至足背。

按摩丰隆最佳时间 丰隆穴名解析

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隆,象声词,为轰隆之假借词,该穴名意指条口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化雨而降,且降雨量大,如雷雨之轰隆有声,故名。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位置及功效

上巨虚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在巨大空隙处之上方,上巨虚属于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下合穴。而下巨虚在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上巨虚和下巨虚是人体常见的穴位,都属于足阳明胃经腧穴,经常进行按摩可以治疗胃肠道疾病;其中上巨虚主治大肠的疾病,比如便秘、过敏性肠炎等;而下巨虚对于小肠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痢疾、泄泻等。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区别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作用

上巨虚为大肠的小合穴,下巨虚为小肠的下合穴。经络中的下合穴是指脉气从足三阳经上分出,注入六腑的部位,所以下合穴和六腑的关系非常紧密。小肠,大肠作为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基本任务就是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与排泄。现代人“文明病”,“富贵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机体新陈代谢与排泄功能的障碍与紊乱,因而,像体内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形体肥胖等疾病,都可取上,下巨虚穴进行必要的调整。

上巨虚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消积化滞,疏经调气,清利湿热,主治腰痛,痢疾,肠鸣,便秘,泄泻,肠痈,下肢瘫痪等。

下巨虚功能主治:调理肠胃,疏通乳络,主治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乳痈,下肢痿痹,肋间神经痛。

脊中的意思是什么 脊中的配伍疗法

1.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腹胀胃痛;

2.配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治腹泻痢疾;

3.配鸠尾穴、大椎穴、丰隆穴:治癫痫;

4.配肾俞穴、太溪穴:治腰膝痛;

5.配至阳穴、阳陵泉穴、胆俞穴:治黄疸。

按摩手法解酒肠胃不适

在中医里面认为,经常做穴位按摩,可以帮助健胃消食、化积滞等胃部养生。足三里、下脘、四缝等这几个穴位就是肠胃问题的关键穴位。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下脘穴这个穴位是在腹部,它离胃非常近。在我们中医里面有个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有问题的器官周围找穴位,这边有点就近原则的意思。

用上面这几个穴位再加上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治疗泄泻效果很好。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吃什么补气补肾

所谓“男不离韭,女不离藕”说的就是男人补肾首先韭菜的意思。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补肾的食物比如说有,核桃、枸杞子、鸽子等等,搭配喝(御圣茶),强身补肾。

此外,还有一些穴位也是强身补肾的,比如说有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手术后按摩哪里会放屁

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要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湿热作用,因此按摩这个部位是可以帮助放屁的。

下巨虚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的位置,主要有调肠胃、通经络、安神志的作用,因此按摩这个穴位,也可以帮助放屁。

下巨虚是什么经络

1、下巨虚穴:经穴名。属足阳明胃经,小肠之下合穴。《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素问·气府论》名下廉。

2、别名:巨虚下廉、足之下廉。

3、《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巨虚,指小腿部胫腓两骨之间较大的空隙处。《素问·针解》“巨虚者,跷足独陷者。”为与上巨虚相对,《千金翼方》冠以“下”字。《灵枢·本输》称“巨虚下廉”,其意相同。

4、穴义:胃经气血在此处于较高的天部层次。

5、下巨虚:下,下部也。巨,范围巨大也。虚,虚少。(下,下方;巨,巨大。虚,中空。穴位于胫、腓骨之间的空隙下方,故名。)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 物质处于较高的天部层次,较低的天部层次气血物质虚少。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足三里穴及下部胃经诸穴汇聚而成,为天之上部的水湿云气。由于气血物质位于天之上部,天之下部的气血物质相对虚少,故名。下廉、巨虚下廉名意与下巨虚同,廉为廉洁,指气血虚少之意。

6、小肠合穴:本穴物质为天之上部的水湿云气,其性及所处层次与小肠经气血相同,故为小肠经合穴。

上巨虚的命名由来

巨虚,巨大空虚;穴在下巨虚上方,胫骨,腓骨之间大的空隙处,该穴意指足三里传来的气化之气,因其气水湿较多且滞重,到本穴后所处为较低的天部层次,天之上部的气血相对于空虚之状,故而得名。

艾灸可以治疗什么病 艾灸治疗腹痛腹泻

腹部部定时疼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变稀,水分增加,甚至粪便中含脓血,粘液,未消化食物,脂肪,或变成黄色稀水,气味酸臭,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大便是有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等症状。

下巨虚:在足三里下6寸,条口下约一横指处,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肠胃,通经络,安神志之功效,主治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肋间神经痛,下肢麻痹痉挛等症。

天枢穴:采取仰卧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量三指即是,艾灸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作用,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有补肾益气,培肾固本等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消化系统病症。

艾条温和灸:悬灸下巨虚或天枢穴,每次10-2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

艾条回旋灸:选合谷,天枢,下巨虚穴,将艾条一段点燃,与穴位保持一定距离,左右来回回旋施灸,一个穴位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每日一次,痊愈后即可。

相关推荐

肾结石疼痛按什么穴位

1、在4分钟内,用拇指尖分别按压“中极穴”、“关元穴”、“大横穴”、“腹结穴”60-80次,以酸胀为宜。 2、用拇指尖先压“肾俞穴”1分钟,然后再用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肾俞穴”30次,以酸胀为宜。 3、在3分钟内,用拇指依次按压“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巨虚穴”60-80次,以酸胀为宜。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膀胱的募穴。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大横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距脐中4寸。 腹结穴,足太阴脾经穴。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

腹泻艾灸穴位是哪个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

胃痉挛怎么办 刮痧缓解

刮拭部位:背部、腹部、上肢、下肢。 刮拭步骤: 1、先刮背部脊椎两侧膀胱经,从膈俞穴往下经肝俞、脾俞刮至胃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腹部正中任脉,从上脘经中脘刮至下脘处,然后再刮至腹部胃经,从不容穴经承满、梁门刮至天枢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心包经内关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胃经,从梁丘穴往下经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刮至丰隆穴;刮下肢脾经,从阴陵泉刮至三阴交穴;刮下肢足部肝经太冲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功效:背部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可行气活血、疏肝健脾;腹部任脉及胃经所刮穴位位邻胃

上巨虚和下巨虚位置图

上巨虚位于足三里穴下3寸,下巨虚位于足三里穴下6寸。先找到足三里穴,由此往下四横指,就是上巨虚,上巨虚再往下4横指,即为下巨虚。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半夜急性肠胃炎自救 方法四:家庭拔罐止吐泻

取天枢、气海、关元、脾俞、三阴交。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20~ 25分钟,每日1次。主治急性胃肠炎(吐泻)。一般3次即愈。 取中脘、神阙、天枢、关元。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 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主治急性胃肠炎。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取中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采用灸罐法。先拔火罐,留罐15~ 20分钟。起罐后温灸15分钟,每日1次。主治急性胃肠炎。突然恶心呕吐,腹痛水泻,脘腹痞满冰冷,苔白腻,脉迟或细弱。一般1~2次,最多5次即愈。 取曲池、天枢、足三里。采用刺络拔罐法。穴位常规消

下巨虚作用

下巨虚属足阳明胃经,为小肠经之合穴,有调理肠胃,疏通乳络,安神定制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偏风,下肢痿痹,足不履地,足跟或足趾间痛,下肢浮肿。 2.头面五官病症:唇干,流涎,喉痹。 3.消化系统病症:泄泻,大便脓血,痢疾,胃中热,胃脘痛,不思饮,肉脱。 4.神志病症:癫痫,暴惊,狂言。 5.其他病症:小腹痛,腰脊痛引小腹,胸胁痛,乳痈。

下巨虚的准确位置图 下巨虚功效作用

类属:为小肠经之下合穴。 功效:调理肠腑,行气活血,舒筋活络。 作用机制:1.该穴属胃经,为小肠经之下合穴,“合治内腑”,故本穴擅长调理肠腑,行气止痛,止泻,治疗小肠气痛,泄泻等;2.由于阳明经循乳里,该穴通过清泻阳明湿热可用于治疗乳痈;3.本穴通过舒筋活络可治疗下肢痿痹。

天枢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天枢的配伍疗法

1.治疗便秘:配伍丰隆,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治疗泄泻:配伍水分,下巨虚,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治疗腹胀肠鸣:配伍足三里,用刮痧板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4.治疗痛经:配伍关元,使用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或采用闪罐法拔罐10-15下,以皮肤发红为度。

胰腺炎针灸

针刺治疗急性胰腺炎,最早也见于50年代末,报道例数不多但效果显着。70年中,针灸救治本病受到了一些单位的重视,除了采用体针、耳针、电针和穴位注射外,发现毫针腹部深刺、穴位按摩等也有满意的效果。临床证明,针灸对本病有较好的止痛消炎,解痉止呕的作用。近来还有动物实验证实,电针可以显着抑制大鼠胰酶的分泌,有利于促进发炎胰腺的恢复,认为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应该指出的是,鉴于急性胰腺炎各型轻重程度不一,应用针灸疗法宜慎重考虑。一般地说,病变早期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可以针灸为主(或单独应用针灸

按摩3大穴位治疗消化不良

胃口不好的人分别对这几个穴位进行按摩,每天做一两次,坚持下来,胃口就会慢慢变好。如果消化不良的问题特别严重,出现了胃部疼痛、呕吐、腹泻等问题,可以找针灸大夫帮你在这几个穴位上扎针,效果立竿见影。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几大穴位的养生功效。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