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菜图片
委陵菜图片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①《中国药植志》:"治阿米巴痢。"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母猪疯,羊癫疯。"
③《东北药植志》:"煎汤洗疥疮。"
④《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治赤白痢下,风湿疼痛,瘫痪。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
《贵阳民间药草》载:“治风湿疼痛”。故有祛风利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疼痛,风瘫等。还可配白木槿花,加水煎汤服。以增强委陵菜的疗效。用于湿热痢疾或腹泻。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熄风定痫
委陵菜性苦寒,入肝经。《贵州民间方药集》载:“治羊癫疯。”故有熄风定痫之功效。若因肝风内动,痰随风动,风痰闭阻,心神被蒙而致痫证发作,症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二便失禁,或有短暂神志不清,舌苔白腻,脉弦滑,可用本品,熄风定痫。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贵阳民间药草》载:委陵菜有“清嫩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痢疾、疗疮、痈肿疮毒等证。委陵菜煎汤可洗疥疮。配野菊花,委陵菜药用根类,甚善泻火。相须为用,治上焦热盛之火,泻热利湿,治皮肤疮胂。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杀虫止痒
委陵菜味苦,苦能泻火、解毒燥湿、杀虫。《东北药檀志》载:委陵菜“煎汤洗疥疮。”故有杀虫止痒之功效。疥疮多因直接接触疥疮患者,或使用病人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服、被席、用具等。由疥虫传染而得。主要表现为,患处有针头大小的丘疹或水疮,自觉奇痒,遇热及夜间更甚,常常影响睡眠。可用委陵菜,杀虫止痒。
委陵菜的营养价值 委陵菜的营养成分
委陵菜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从委陵菜中分出山柰素、槲皮素、α-儿茶酚等黄酮类;及熊果酸等三萜类。还有有机酸类、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纤维等。
翻白草的介绍
翻白草(学名:Potentilla discolor Bge.)是蔷薇科,委陵菜属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花茎直立,上升或微铺散,叶柄密被白色绵毛,小叶对生或互生,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顶端圆钝,基部楔形、宽楔形或偏斜圆形,边缘具圆钝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白色或灰白色,基生叶托叶膜质,茎生叶托叶草质,聚伞花序有花数朵至多朵,疏散,花梗外被绵毛;萼片三角状卵形,花瓣黄色,花柱近顶生,瘦果近肾形,5-9月开花结果。全草皆可入药,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可治疗痢疾、腹泻、白带、疟疾、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
委陵菜怎么吃
委陵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野菜,一般生于向阳的山坡、荒地中。主根发达,为圆柱形,茎直立或斜生,表面密生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委陵菜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主产于山东、辽宁、安徽。
委陵菜的药用功效
委陵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可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等。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委陵菜在大部分地区作翻白草入药,少数地区作白头翁使用,称为黄州白头翁。
委陵菜的食用方法
委陵菜嫩苗叶及根可食,全草入药,一般4~6月间采嫩叶,8~10月间挖根,夏秋季采全草。委陵菜根含鞣质、蛋白质等;嫩苗富含维生素C。
委陵菜嫩叶可以凉拌、清炒,也可以做成委陵菜蜜枣汤;块根则可以生食、煮食,或者磨成面掺入主食。春季未抽茎时采挖,除去泥沙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置通风干燥处,以备生用。
委陵菜的营养价值 治风湿骨痛
委陵菜对人类的风湿骨痛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在治疗时可以把委陵菜和大风藤以及五香血藤等中药材各选准备半斤,一起洗净以后泡酒,泡好以后直接饮用药酒,每天早晚各服用一两就可以。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化学成分】新鲜植物含水分62.39%,抗坏血酸49.4毫克%。干品含水分12.12%、蛋白质9.18%、脂肪4.03%,粗纤维21.89%、灰分7.25%、P2O5-0.26%、Ca0-2.63%。
【药理作用】委陵菜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作用较白头翁为弱,参见"白头翁"条。
【性味】苦,平。 ①《救荒本草》:"味苦微辣。" ②《山东中药》:"味微苦,性平,无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涩苦,寒,无毒。"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①《中国药植志》:"治阿米巴痢。"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母猪疯,羊癫疯。"
③《东北药植志》:"煎汤洗疥疮。"
④《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治赤白痢下,风湿疼痛,瘫痪。"
委陵菜的形态特征
委陵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圆柱形,稍木质化。花茎直立或上升,高20-70厘米,被稀疏短柔毛及白色绢状长柔 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5-15对,间隔0.5-0.8厘米,连叶柄长4-25厘米,叶柄被短柔毛及绢状长柔毛;小叶片对生或互生,上部小叶较长,向下逐渐减小,无柄,长圆形、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5厘米,宽0.5-1.5厘米,边缘羽状中裂,裂片三角卵形,三角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顶端急尖或圆钝,边缘向下反卷,上面绿色,被短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中脉下陷,下面被白色绒毛,沿脉被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叶片对数较少;基生叶托叶近膜质,褐色,外面被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边缘锐裂。[1]
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梗长0.5-16厘米,基部有披针形苞片,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直径通常0.8-1厘米,稀达1.3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副萼片带形或披针形,顶端尖,比萼片短约1倍且狭窄,外面被短柔毛及少数绢状柔毛;花瓣黄色,宽倒卵形,顶端微凹,比萼片稍长;花柱近顶生,基部微扩大,稍有乳头或不明显,柱头扩大。
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显皱纹。花果期4-10月。
蕹菜图片
蕹菜,又名空心菜、藤藤菜、蓊菜、通心菜、无心菜、瓮菜、空筒菜、竹叶菜,开白色喇叭状花其梗中心是空的,故称“空心菜”。中国南方农村普遍栽培作蔬菜。蕹菜性喜高温多湿环境。种子萌发需15℃以上;种藤腋芽萌发初期须保持在30℃以上,这样出芽才能迅速整齐;蔓叶生长适温为25~30℃,温度较高,蔓叶生长旺盛,采摘间隔时间愈短。空心菜能耐35~40℃高温;15℃以下蔓叶生长缓慢;10℃以下蔓叶生长停止,不耐霜冻,遇霜茎叶即枯死。种藤窖藏温度宜保持在10~15℃,并有较高的湿度,不然种藤易冻死或枯干。空心菜喜较高的空气湿度及湿润的土壤,环境过干,藤蔓纤维增多,粗老不堪食用,大大降低产量及品质。
蕹(wèng )菜,又称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原来仅于中国南方种植,北方各省新引进地区都称空心菜。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叶炒食或作汤,富含各维生素、矿物盐,是夏秋季很重要的蔬菜。
夏秋季节主要绿叶菜之一。在空心菜的嫩梢中,钙含量比西红柿高12倍多,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水上竹叶菜。利用水面栽培的竹叶菜吸收水中营养,其生长过程无需施肥用,同时可以改善水质,绿化水源。
夏秋时期的农贸市场,人们常肴见一种深绿色的、根茎空的蔬菜。这就是蕹菜,民间俗称空心菜。它不但鲜嫩可口.而且营养十分丰富,有一定的食疗功用。
空心菜含丰富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它所具有的钙、钾、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的含量均比一般疏菜高一至数倍。祖国医学认为,蕹菜性味甘咸、寒滑,其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作用,对热痢、痔疮、便秘、便血、奥此、虫咬皮炎及湿疹,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其中紫色的蕹菜还含有胰岛素样成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
委陵菜的鉴别
1)本品粉末灰褐色。非腺毛极多,单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缠结成团,细长,直径7~37μm,长约至4000μm, 壁厚。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组织中,直径6~65μm,偶有小方晶。木纤维长梭形,直径7~14μm,壁稍厚,孔沟明显。木栓细胞类多角形或扁长方形,内含黄棕色物。
(2)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温浸3 小时,滤过,滤液挥干,加乙醇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委陵菜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 三氯化铁溶液与铁氰化钾试液的等量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