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常见呼吸道疾病咋应对
宝宝常见呼吸道疾病咋应对
不同医院的住院指证并不相同,一些大的专科医院因床位紧张,常常只收治比较严重的疾病。对于家长来讲,住院还是挺大的事,觉得我不住院还可以,住院好像就很严重了,有的时候跟家长说住院,家长就非常紧张,有的妈妈反应就会很激烈,有的妈妈甚至会哭。有一部分住院患者是因为病情较重,另一部分是因为孩子在医院能都得到更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及治疗,在医院因活动半径小,能够很好的休息。
什么样的情况不用看医生,什么情况下必须通过医疗手段保护孩子的健康
这个问题特别好,对家长来说也特别实用的,到底什么情况我要立刻带着孩子看病?尤其是夜间的急诊。有的时候在影视节目里,老有那种镜头,医生会说:”孩子发烧严重,再晚来一点这个孩子很危险了……“。实际上我们要跟家长说,发烧不是孩子紧急就诊的指征,我们临床当中碰到这种情况非常多见,家长抱着高烧的孩子,或者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发高烧了,家长直接抱着孩子去医院了,非常着急就诊,有的时候在隆冬的深夜,孩子发高烧裹着棉被去急诊的非常多,家长去了以后说大夫我们发高烧,赶紧给我们处理,但是你会觉得大夫好像很慢待你,实际上我们急诊室比高烧重的孩子不计其数,很多危重的孩子需要立即救助的。
怎么觉得我孩子烧到39度快40度还没有人理我呢?就说吃个退烧药吧,就没人管了?其实医生并没有更强大的退烧药。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发高烧,第一件要做的事,在家先把退烧药吃进去,然后再观察看看,如果体温退了,精神状况不好去医院看,如果孩子体温退了,孩子活蹦乱跳的,或者睡觉睡的挺安稳,可以第二天再去看。或者观察半天一天再去看,有的时候刚烧了两个小时就去看了,去了以后,医生说给你处理完了,退烧了,你回家吧,家长也不理解,怎么什么都不看,什么药都不开,你如果是医生的话,这个病就两个小时,你说怎么判断?其他症状都没有出现,什么走向都有可能,医生只能说先回去观察,有其他症状再来,比如孩子出现咳嗽、喘了或者拉了、吐了再来。
医生也不能未卜先知,而是要结合孩子整体情况来判断疾病,病程这么短的时候,医生不能判断了。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第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
第二、肺炎
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临床上分为细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一种肺炎,同样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而患上细菌性肺炎的患者则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胸痛和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第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分为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防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上感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有些有发热、伴以咽喉痛、扁桃体肿大等。
第四、肺结核
是由结核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我国有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现象是我国目前急需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午后潮热、乏力、盗汗等。
第五、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爆发流行。临床特征是急起高热、乏力、肌肉酸痛,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患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冬春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
警惕呼吸道疾病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四类,普通感冒最多,其次分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尤其是近年来,后三类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烟草市场后,慢阻肺在我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激增。过敏性疾病在北京、上海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增幅非常明显。而SARS等新毒源的出现,加上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强,更容易加快病毒的传播速度。
但是,生活品质提高的现代人,抵抗力却没有相应提升。临床上,常常有患者觉得,如今得了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症状重了,治疗难度也大了。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某些区域出现毒力强的病毒,但更主要的是个人抵抗力弱了。
此外,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免疫力和呼吸道的抵御能力。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也助长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正常人的呼吸道有一套防御机制,上皮细胞的纤毛像一把把扫帚,将黏液毯上粘住的病毒和脏东西都“扫”出去。如果气候过于干燥,纤毛黏液毯的功能会明显受限,即使能粘住病毒,也摆动不起来。
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是,有些呼吸道疾病越来越难治了。如一些肺炎,因为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滥用,而出现耐药。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 细支气管炎
多发生于两岁以下的幼儿,为病毒感染;引起细小气管发炎阻塞的症状。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要的病毒之一。症状开始像一般的感冒,随后出现呼吸急促、哮喘、厌食等现象,有些会有呕吐、腹泻,大多数约一周左右会改善。若出现呼吸变快、合并胸部凹陷、鼻孔随着呼吸而搧动、无法进食时,有必要安排住院,给予氧气和点滴注射。
肺炎
初期与感冒的症状相似,不过肺炎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像是发烧较高、较多天,呼吸急促、疲倦、胸痛、胸凹等。若判断为细菌性肺炎,应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秋季常见呼吸道疾病
一般来说,有五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在秋冬季比较常见和容易流行。
普通伤风感冒、咽喉炎、急性气管炎、某些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加剧、肺部感染增多,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水痘、麻疹等,都进入高发或流行期。
大多数病原体都是通过飞沫或不卫生的手和用具传播。秋季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呼吸道,引起肺炎,有些由病原微生物、物理化学因素或过敏物质引起,物理因素包括冷空气,化学因素主要指一些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导致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常见过敏物质有花粉、动物皮毛、尘螨等。患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而出现咳嗽、咳痰,可伴有发热等。也因气温骤降、转凉,空气中粉尘等有害颗粒或病原微生物的流动加速,易通过呼吸侵入呼吸道造成的。
因此,提醒人们注意,如发现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倦怠、精神不振、畏寒、食欲不振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要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防控。
蒲公英花的功效与作用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蒲公英花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它能消炎杀菌,可以消灭人体内的伤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类经常出现了咽喉炎,气管炎以及肺炎等常见呼吸道疾病,都有明显预防和缓解作用。
9招让宝宝远离呼吸道疾病
一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庭居室应阳光充足,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初冬天室温以18~22℃,相对湿度以45%~55%为宜。大人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污染空气,伤害孩子呼吸道。
二是常带孩子到户外适当运动。经常带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踢球、做操、游戏、骑小自行车等,让孩子用凉水洗手洗脸,可增强孩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三是避免接触传染源。父母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酒楼茶馆、超市等公共场所玩耍,尤其是不要带孩子到患有感冒及其他传染病的人家串门,更莫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去医院探望病人,以防止传染得病。
四是饮食营养均衡合理。对婴儿最好完全母乳喂养,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周岁断奶后要培养孩子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饭菜要荤素搭配,粗细粮混吃,甜咸适中。由于小儿代谢生长旺盛,要注意摄入优质蛋白质,多吃些蛋类、瘦肉、鱼类和乳类制品。还要给孩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B及C,如动物肝脏、蛋黄、胡萝卜、青菜、五谷杂粮等,有利于增强呼吸道抗感染的本领。
五是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常让孩子喝白开水,尤其是25℃左右的新鲜凉开水,表面张力、密度、黏滞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生物活性和细胞内水分子活性近似,最易透过细胞膜发挥作用,加快代谢,促使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并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是脚部保暖。脚是肢体的末端,血循环较差,尤其是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脚部着凉,可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潜伏在体内的致病菌会大量生长繁殖而引发呼吸道感染。因此,父母要注意给孩子的脚部保暖,睡前用40℃热水给孩子泡泡脚,并按摩涌泉穴,对防范呼吸道感染大有裨益。
七是保证高质量睡眠。孩子体内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是在夜间熟睡时,若睡眠不足或作息不规律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既影响健康发育,又会使抵抗力下降。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孩子夜夜睡个好觉,可说是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良方。
八是经常洗手。手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脏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70个小时,而干净的手上则不易存活。所以,孩子在饭前便后、平时玩耍后一定要用流水洗净双手。
九是合理服用药物。有的父母常给孩子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有的是让孩子喝“凉茶”,认为这样才能预防感冒。殊不知,常吃寒凉药易伤孩子的脾胃,损耗人体正气,给病菌入侵开了方便之门。有的父母一见孩子有个头痛脑热,就用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使体内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身体变得弱不禁风。因此,对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不可滥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服用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临证应用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方能达到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幼儿支气管炎的治疗
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冬春季节达高峰,当患支气管炎时,宝宝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减退或者伴有呕吐、腹泻等等,较小的宝宝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细支气管炎的表现,尽管少数患儿可能发展为支气管肺炎,但大多数患儿病情较轻,在家里用药治疗和护理为主,治疗上家长要注意给宝宝保暖,多给宝宝喂水,保证充足的营养,可以拍拍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如果宝宝症状加重,出现咳嗽、喘息、精神不佳的时候,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 哮吼
指喉部会厌下与气管出现发炎肿胀,且并发呼吸窘迫。发生时,孩子的咳嗽声会变得嘶哑,严重时伴随呼吸困难。
孩子哮吼发生时:
1、让他的身体保持温暖。
2、多补充水分,可以从饮水或奶类中补充。
3、若出现呼吸困难,请立即就医。
4、若是哮吼情况没有改善,也须向医师求助。
秋季宝宝易患呼吸道疾病
秋季宝宝为何多发肺炎?
有些孩子经常感冒咳嗽,甚至发生肺炎,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与小儿的免疫功能及呼吸道的生理解剖有关。小儿刚出生时从母体带来一些免疫抗体,随着小儿的发育长大,5-6月时抗体用完了,而自身的免疫功能还未健全,加上小儿整个呼吸道比较狭窄,粘膜娇嫩,血管丰富,鼻腔内既无鼻毛又少粘液,不能滤过和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病菌。鼻腔粘膜中含有一种叫溶菌酶的物质,它能杀死一般的病原体,而小儿缺乏这种酶。
由于以上的种种不足,一旦孩子抵抗力下降,病原就很容易乘虚而入,进入呼吸道,侵犯粘膜,发生炎性肿胀,使本来就狭窄的呼吸道更加狭窄,造成呼吸不畅,反而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产生大量的分泌物——痰液。由于气管内纤毛运动比较差,不能将病原体随痰液而排出体外,堆积在肺部,容易患肺炎。
通过预防让宝宝远离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好的选择,而这种预防也并不复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吸尘而不是扫尘
宝宝的心、肺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吸入颗粒物过久会导致宝宝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除尘最彻底安全的办法就是吸尘而不是扫尘,因为灰尘颗粒很小,使用传统的清洁工具是难以清除的,把地面上的细小颗粒扫到空气中后更进一步加强了室内的污染。
方法让使用吸尘器的习惯代替使用扫埽,每周吸尘一次,特别是沙发、地毯等尘土较集中的地方。在住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大的吸尘器,不仅除尘率高,噪音也相对较小。
春季如何预防老年人常见呼吸道疾病
一、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具有不完全可逆性,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病因有吸烟、空气污秽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更易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后症状更严重更复杂。
临床特点:1.呼吸困难更突出,日常活动受限制,严重时患者轻度活动即可引起胸闷、气促发作。2.机体反应差,缺乏典型症状甚至典型症状消失(如在伴有感染时体温不升或不高,白细胞数不增加,咳嗽不剧烈,急不明显),但患者右面色灰紫,肺部有罗音且密集,或伴呼吸音减弱、精神萎靡嗜睡、食欲不振和胸闷等。3.由于气道屏障和免疫功能减退,故易反复感染,且并发症(如呼吸、心力衰竭)较多。
应对方法:1.初春不宜过早起床锻炼,运动量不宜过度,以不感明显气急、心悸为宜,可自数呼吸每分钟不超过23次,心率不超过100次。2.如果出现低热、鼻塞或流涕、咽痛或轻咳、精神不振、食欲差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将感染控制在萌芽状态。3.一旦出现紫绀、呼吸困难、双脚浮肿等症状,大多数为并发呼吸、心力衰竭,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去除上述病因,平时呼吸操增强肺功能,防止复发。
二、老年肺炎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直接死亡原因中占重要地位。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而免疫功能减退是老年人肺炎发病率、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统计资料显示,每100例老年人肺炎死亡率无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营养不良等) 者6.5%,有基础疾病者为13.3%。
临床特点:1.多无发热、咳痰等典型症状,有症状者仅占35%。2.首发症状为气急、呼吸困难者占56%,或有意识障碍、嗜睡、脱水和食欲减退等,无症状者占10%。化验可有白细胞升高或不高(但多数有核左移);C反应蛋白阳性;血沉增快;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时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升高);X胸片支气管肺炎表现者多见;易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应对方法:1.当无发热但出现咳嗽、咳痰、自服感冒药3天未见效时即到医院就诊,并同意医生做血常规和拍胸部X线片确诊。2.有少数患者并无发热、咳嗽咳痰症状,而突然出现气急、嗜睡、神智模糊、食欲感退和口干(为脱水或伴有糖尿病)等症状,为有基础疾病的肺炎表现,病情严重,应急送医院抢救。
预防措施: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呼吸节律障碍性疾病,是指患者在夜间7个小时的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反复发作 30次以上,或呼吸紊乱指数≥5次/小时。其发病原因为呼吸中枢调节异常、上呼吸道阻塞,或两者同时存在。我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4%,被认为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俗称“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夜间猝死关系密切。
临床特点:由于本病引起通气障碍和低氧血症,故可出现嗜睡、头痛、认知障碍、血压升高和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胸闷、气紧、心绞痛、心肌梗塞、呼吸衰竭、脑缺血缺氧以及脑卒中发作等,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应对方法:1.平时有夜醒迹象者,可嘱家人观察自已熟睡时有无呼吸暂停或打鼻鼾,一旦发现有此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2.当夜间出现从睡眠中惊醒,并伴有头晕、头痛、认识障碍、浑身无力时,应视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曾发作,可端坐休息,睡时垫高枕头,以使上半身与床铺成15度左右,减轻心肺积血,使呼吸顺畅。3.如果睡眠中出现胸痛、气急、神智不清、肢体麻木或不能活动时,大多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呼吸衰竭、脑缺血缺氧、中风发作,应立即由家人争分夺秒地急送医院抢救。
预防措施:观察有无呼吸暂停发作,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