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不可少

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不可少

据统计资料显示,约有80%的糖尿病人是死于糖尿病并发症,这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糖尿病患者除了经常性的监测指血糖外(血糖波动大者建议每天测血糖,并携带监测记录就诊),还应定期进行一些相关指标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尽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糖类的结合产物,它与血糖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抽血前2~3个月的血糖控制好坏的指标。

2.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生化全套指标。

生化全套指标包括:肝肾功能、血脂、尿酸等。肝脏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服用药物需要肝脏代谢,而且有些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脂肪肝,因此要定期检测肝功能的指标。

糖尿病病人较一般人群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这不仅与血糖的控制程度、高血压等因素有关,还与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脂质代谢异常可使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3.每年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以监测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程度,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则需按照肾内科专科医生的意见定期复诊。

4.每年检查一次眼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引起失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糖尿病眼部最严重的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逐渐恶化,视力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因此要定期检查眼底。一旦发生眼底出血,病情逆转将很困难。

5.每年进行一次心、脑血管及肢体动脉的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脑血流图、血管超声等。

据统计资料显示,约有80%的糖尿病人是死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心梗、脑梗因预后较差一般能够引起患者的重视,所以大多数患者会定期于心内科、神经内科就诊完成心血管、脑血管的相关检查。

但糖尿病足因起病较隐匿往往不能早期发现,常于足溃疡发生后才引起重视,此时的生活质量已开始降低,严重时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除心脑血管外,下肢动脉的病变也应及早筛查,及早干预。

糖尿病患者如何勤检查

勤检查:(1)糖尿病患者除血糖检查外还应到医院做以下有关的检查:

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现近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应每2—3个月复查一次,它能够更好地评价您的血糖控制好坏,正常值为4~6%,最好控制在6.5%以下,如果超出这个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将明显增加,应该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尽快控制达标;另外,此项检查还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因此,应坚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测。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通常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来估计病情控制的好坏,仅仅控制好空腹和餐后血糖,忽略糖化血红蛋白的话,不利于糖尿病的监控和治疗。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两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美国及英国糖尿病血糖控制试验(DCCT和UKPDS)也证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紧密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21%,因此,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长期评估指标。如果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4~6%)则糖尿病并发症会大大减少,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为控制良好,控制在7.0%以下为控制达标,超过7.0%为控制不良,应该尽快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为控制达标,我国2型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达标率不足30%,这是糖尿病导致的心、脑、肾等脏器并发症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控制的金标准,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

②初诊患者必须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以保证用药安全和全面评估您的病情,以后每3~6个月测一次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如有高血压每月检测血压,即使血压正常也要每半年检测一次。

③糖尿病神经血管筛查,通过这项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神经和下肢血管病变,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防止发展为糖尿病足,导致截肢。

④眼底检查,如果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年查一次“眼底”,如果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医生的要求定期检查,一般在第三期病变要做激光治疗,否则治疗效果不会好,容易导致失明。

⑤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为明确早期的糖尿病肾脏病变应检测8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如果异常应每3个月复查。

附:如何留8小时尿(指晚10点至早6点的尿)测白蛋白排泄率(UAER)?

晚10点排尿弃去(因是晚10点以前的尿)→晚10点以后的尿无论尿多少次都排在尿盆中→早6点无论是否有尿意排最后一次尿于尿盆中这才算8小时的尿,→量量尿的容量(多少毫升)或量量尿的重量(多少斤、两)均可,并写在化验条上→将尿摇匀后取一点尿液(约送检瓶的多半瓶即可,不要放满)送到医院化验。如果没注明尿量无法计算,需重留。

⑥定期到有关科室做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检查与治疗,例如进行颈部动脉彩超、双下肢动脉彩超、心脏彩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复诊。

⑦在初次发现血糖异常时(空腹血糖过高和糖耐量低减期、糖尿病早期),可以进行胰岛细胞功能检测(同时做糖耐量试验),以后每1-2年复查一次。有些病人需按医生指定的时间复查,以掌握胰岛素抵抗情况,胰岛β细胞暂时功能恢复情况或功能下降衰竭情况,及时地、正确地调整治疗方案。

喝豆浆有什么好处 防止糖尿病

豆浆含有大量纤维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减少糖分,因而能防止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糖尿病的保健都有哪些?

不管是什么疾病,一旦发生了,治疗虽然很重要,但是其保健更为重要。特别是糖尿病这种疾病,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身体带去危害,很多患者都知道这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疾病,最大的可能就是从饮食或者生活上做好保健,控制疾病。

糖尿病的保健都有哪些?

一、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以后,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不能因为症状不明显就不检查。糖尿病必须坚持定期体检,要特别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查,不但有助于了解自身病情,同时,也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自身的病情是很有帮助的。

二、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的进行血糖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中之重。糖尿病患者从患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糖尿病的治疗。一般而言,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越好。

三、不能忽视药物引发的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不要忽视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危及生命。此外,低血糖有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因此,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治疗时,一定要合理用药,不要用药过猛,给糖尿病患者身体带来伤害。

四、关注体重。做好糖尿病保健工作,一定要关注自己的体重,如果出现了肥胖现象就要重视。对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是对本身就伴有肥胖、超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增加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糖尿病的保健是每个患者必须做到的,如果不及时做好保健的话,就不会控制好疾病,会加重病情,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保健,如果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好检查以及治疗,听从医生的嘱咐。

地中海贫血患者产前检查不可少

李红是一位25岁的广西籍孕妇。在其12周孕期时到医院进行首次产前检查。这是她的首次怀孕,她非常关注她怀的小孩会患家族其他成员出现的一种遗传性血液病的风险。李红本身有轻度贫血史,但是并没有她的哥哥那么严重。她哥哥患有严重的地中海贫血,需要经常输血,并在10岁时去世。李红曾被诊断为贫血,但比较轻微,没有任何贫血的症状,也就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患有地中海贫血。体格检查符合12周妊娠,超声波检查确诊为12周宫内妊娠,血液检查显示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为90g/L)。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显示血红蛋白A2(HbA2)含量增高4.0%,胎儿血红蛋白量也增高。符合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表现。为了检查胎儿是否患了地中海贫血,孕妇进行了绒毛膜穿刺检查,几个小时后得到了诊断。胎儿确诊为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不仅使患者本身痛苦、并且波及后代,而且目前还缺少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为了不让胎儿受罪,也不让自己受累,地中海贫血的患者或者携带者,都应该通过产前诊断淘汰受累胎儿,婚前、产前地中海贫血诊断特别重要,希望携带者不要不重视。等到孩子真的出生,就什么都迟了。

糖尿病患者检查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糖尿病患者要做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人必做的检查项目有:

一、空腹血糖检查: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二、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是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常规体检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几乎要漏诊50%的糖尿病患者。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可以协助判断胰腺B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以上介绍的就是糖尿病的检查,相信大家都是可以明白的。糖尿病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它的并发症更加严重。因此患者发现疾病以后,一定要积极的做好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社会、家庭的经济负担。

豆腐脑的功效与作用 防治糖尿病

豆腐脑含有大量纤维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减少糖分,因而能防止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儿童口腔检查不可少

定期口腔检查应该从一、两岁就开始进行,一直持续到恒牙完全萌出,年龄大约14岁左右,以后可以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牙齿,即使是成人也需要每年定期检查口腔。定期的口腔检查不仅仅针对龋齿,还可以及早发现牙齿不齐、地包天等影响颜面发育的畸形,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龋齿的自我检查

龋病易发生于牙体不易自洁的滞留区,特别是磨牙合面的沟隙或牙列的拥挤嵌塞食物处。其龋坏深度分三种:

1)浅龋病变仅局限于牙釉质或牙骨质,局部可见白色或灰黑色的龋斑。无自觉症状,探查时可卡住探针尖端,探针滑过病变部位有粗糙感,探之无痛苦。

2)中龋病变较深,累及牙本质浅层,局部变黑,可有温度或化学性激发痛,探之有明显龋洞且敏感。

3)深龋病变深及牙本质深层而接近牙髓腔,遇食物嵌塞或冷热酸甜等刺激均产生疼痛,局部多见黑洞。探针可探查洞底在牙本质深层,探之极敏感或疼痛,无自发痛史。

糖尿病治疗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血糖、血压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的进行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中之重。糖尿病患者从患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糖尿病的治疗。一般而言,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越好。

第二、关注体重

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体重,如果出现了肥胖现象就要重视。对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对本身就伴有肥胖、超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增加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工作不利。

第三、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不能因为症状不明显就不检查。糖尿病必须坚持定期体检,要特别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查,不但有助于了解自身病情,同时,也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

第四、不能忽视药物引发的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不要忽视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危及生命。此外,低血糖有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因此,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治疗时,一定要合理用药,不要用药过猛,给糖尿病患者身体带来伤害。

糖尿病检查哪些方式好

糖尿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要早发现糖尿病,必要的检查不可少,目前发现高血糖的检查方法有多种,各有优劣。

指尖血糖:扎手指检测,优点是可以几十秒出结果非常方便,其检测结果与抽血结果相差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不足之处是手指血血糖稳定性差,因此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医药招商网抽取静脉血,要求隔夜空腹至少8~12小时未进食后,上午9点前且早餐前采的血,是目前诊断糖尿病最常用指标。

高血糖检查方法

餐后2小时血糖:抽取静脉血,多数指从早餐吃第一口时算起的两个小时,检测时间应该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前后15分钟;不足之处是测餐后血糖影响因素多、抽血时间受限,较少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随机血糖:抽静脉血,一天24小时的任何时候静脉血糖。

以上就是有效检查糖尿病的方法介绍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做好疾病相应的检查对我们自身有很大帮助,祝患者早日康复。

糖尿病患者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空腹血糖检查: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二、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是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常规体检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几乎要漏诊50%的糖尿病患者。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可以协助判断胰腺B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人到中年五项检查不可少

血压测量

血压可以经常测量。一般来说,如无心脏病,在50岁以前应1-2年测量一次,超过50岁应当每年检查。如有家族高血压史,或心脏病、糖尿病及体重过重,测量的频率应高些,甚至要持续一段时间动态观测血压情况,具体由医生来定。

血脂检查

血脂检查尤其检测胆固醇水平,这可以帮助你评估患冠心病的概率。从20岁开始,应该每年做一次检查。如果胆固醇水平比正常高,或有冠心病家族史,则应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更频繁地检查。

直肠、结肠检查

检查主要从45-50岁开始,如果结果是正常的,则以后每3-5年检查一次。如果有息肉、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的家族史,检查的次数应更多。如果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性状改变如血便等,应立即请肛肠科医生诊断。

前列腺检查

前列腺是男性身体重要的一部分,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都是常见病,却也是容易反复的病症。普通的数字型直肠检查(DRE),可直接检查前列腺的异常增生或肿瘤。前列腺特别抗原检查(PSA)可测量一系列隐藏在血液中的蛋白质。建议从35-40岁开始,每年都进行前列腺的有关检查。

睾丸检查

医生建议每月自我检查睾丸是否有异常的变化,但这不能代替医生的专业检验。目前认为,睾丸癌愈早确诊愈容易治愈。15-35岁的男性,应至少每2-3年进行一次睾丸检查。

识别这些信号

注意血糖、胆固醇、血压。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血压问题也经常出现在年轻男性身上,特别是那些有家族遗传病,或是本身血压就高的人,当你常常感到头晕,恶心,早上起来头痛时,就要及时就医。

勿把背痛当小病。据调查,80%的成年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背痛经历。一旦背痛起来,难受起来却让人心乱如麻,坐立不安。严重的背痛患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常坐办公室的人和司机,在每年的体检中,最不能疏忽的就是背部,年龄越大,就更要好好检查。

25岁以后乳房检查不可少

据了解,全球每年有50万人死于乳腺癌。每3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每1分钟,就有一位女性因乳腺癌逝世。而在中国,现今已有150万女性罹患乳腺癌,预测到2021年,中国乳腺癌患者将高达260万。在“相约春天,关注生命‘腺’”的健康普查活动现场,济南乳腺病医院主任医师王兆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春天是各种疾病高发的季节,特别是乳腺疾病,如今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疾病,而乳腺癌也成为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乳腺癌患者数量每年递增2%,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幸“中枪”。

“45-55岁是乳腺癌的高发病年龄,而且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王兆太表示,除了家族因素外,月经初潮早,绝经迟,生活不规律,绝经后肥胖,产后不哺乳等都容易导致乳腺癌的发生。除此之外,在乳腺疾病中“独领风骚”的乳腺增生也不容忽视,“70%的女性都患有乳腺增生,其中30%的患者需要进行治疗,这部分患者中可能有乳腺不典型性增生(乳腺癌前兆)。”

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合理预防,定期检查,才能防患于未然。王兆太介绍,乳腺癌早期并无病症,当发现乳房异样时,病症往往演化得较为严重。“建议女性25岁之后,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每两年进行一次目钯检查;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以上两项检查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预防乳腺疾病,女性应该保持良好睡眠和心情舒畅,在饮食上少吃油炸食品和雌激素高的食品。专家介绍,食用含有较高雌激素食物,会打破女性体内雌、孕激素原有的平衡,导致乳腺疾病和妇科疾病的发生。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尿常规检查不仅肾病患者的常用检查手段,也是其他某些疾病的辅助分析工具。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肾病检查,不少患者感觉不舒服时常去医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看看有无蛋白尿等情况,防止肾病。但是部分患者检查后看不懂结果,现在我们简单的做些尿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肾病患者最好用晨尿做检查。留尿标本应取中段尿:即先排挤一部门尿弃去,以冲去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细菌,然后将中段尿留取送检。

检查尿液的比重,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波动,因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1.005~1.030,24小时混合尿比重增高时,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

24小时混合尿比重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尿常规检查结果测定任意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糖时,比重≥1.025,表示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示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如固定在l.010左右,称等张尿,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降低所致。

相关推荐

血脂检查的不适宜人群及不良反应风险

不适宜人群 1、服用过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药物服药史的患者检查。 2、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除非该检查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不良反应与风险 1、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2、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3、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

糖尿病人的饮食禁忌

1.糯米 米饭会在体内水解成大量的葡萄糖,而糯米比米饭含糖量更高,由于糖尿病对糖的代谢不正常,多以糯米是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的食物之一。 2.爆米花 无论是朋友之间的闲聊还是看电影,看电视,爆米花都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但是爆米花却被专家指出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因为爆米花属于淀粉类食物,再加上油炸,就单单这2点就是糖尿病饮食上的禁忌。 3.枣子 虽然红枣有益气补血的作用,但是枣含有很大的糖分,据营养专家统计,新鲜枣中的含糖量在35左右,而干枣中的含糖量高达60%,是糖尿病绝对不可以吃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该食用

降血糖的水果

木瓜 木瓜含有蛋白分解酶,有助于分解蛋白质和淀粉质,降低血糖。此外,木瓜还含有独特的番木瓜碱,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增强体质。 苹果 苹果胶质能保持血糖的稳定,所以苹果不但是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小吃,而且是一切想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必不可少的水果。

胃肠彩色检查的优势有哪些

一、检查无痛苦:三维立体彩超检查胃肠无需插管、无痛苦,患者检查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彻底解决了胃镜插管的痛苦,结合速溶助显剂,提高了胃肠道组织器官的声源清晰度,能准确检测各种胃肠疾病; 二、准确性高:该系统配有3.5到5.5兆赫的变频探头,能分清胃壁的五层结构,准确的查出胃肠道小米粒大小的肿瘤,并具有三维成像技术,可以使图像更加清晰,逼真。能分清胃粘膜有无糜烂,水肿,及肿块的发生。 三、快捷方便:只需30分钟胃肠疾病便能够一“查”究竟,无需繁琐的消毒、麻醉、插管等程序,体外操作快捷方便,大大节省了时

糖尿病患者能否喝苦丁茶呢

1、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我们比较喜欢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2、 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3、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不可少

大龄女孕前六项检查不可少

1、血常规 内容:常规血液检查 目的:及早发现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这项检查还可测得红血球的大小(MCV),有助于发现地中海贫血携带者。 2、生殖系统检查 内容:通过白带常规筛查滴虫、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阴道炎症、梅毒等传播性疾病。 目的:检查是否有妇科疾病,如患有性传播疾病,最好先彻底治疗,然后再怀孕,否则会引起流产、早产等危险。 3、脱畸全套 内容:包括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 目的:60%—70%的女性都会感染上风疹病毒,一旦感染,特别是妊娠头三个月,会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 4、肝功能 内容

糖尿病患者可以晒太阳吗 糖尿病患者可不可晒太阳

可以。寒冷的冬季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十分难熬的,晒晒太阳,进行一场纯天然的日光浴不仅可以抵抗严寒,还可以缓解病情,保健功效明显,对于病情的护理是非常有帮助的。

预防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

糖尿病眼病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眼病对于患者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所以为了保持健康糖尿病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发生才行,若是朋友们对此并不了解可以看下文中的详细介绍。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眼底的微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异常。除此之外,糖尿病病程、血压等全身因素及眼压、屈光等眼部因素均可导致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导致“糖性近视”、青光眼、白内障等多种疾病。糖尿病患者需定期做眼底检查,监测眼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

糖尿病患者运动不可过度

掌握“度” 病人每日或每周有数日定时进行锻炼,每次时间以持续20~40分钟为宜,这样才能使运动治疗达到“火候”。生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运动开始的5~10分钟,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运动时间20~30分钟,隆血糖的作用最佳;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虽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增加,会加重糖尿病病情。运动时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度。 控制节奏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在运动前要做简单的热身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肺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快结束时,至少要有5分钟的减速调整。 把握时机 有人担心,

血糖测量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专家指出,空腹血糖是指在早晨6~7时空腹时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目前临床上诊断Ⅱ型糖尿病最常用的一个检测项目。因为糖尿病患者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证从前一日晚餐后至次日清晨做检查时空腹8~12小时,所以检查时间最好在清晨6~7时,超过10时以后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糖尿病表现为血糖升高,但并不是所有血糖升高都是糖尿病。患有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某些应激状态下,饥饿时和慢性疾病患者,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等,以及一些内分泌性疾病,这些因素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