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什么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是指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乳头状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经产妇多见,尤多发于40-50岁妇女,本病恶变率达5-10%,被称之为癌前病变,临床上应予足够重视,必要时要对肿块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一般认为本病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有关。乳头溢液:间歇性、自主性乳头溢出血性、浆液血性液体,20%的病例可触及乳晕结节或条索状肿块,体积一般较小,多在0、5-1CM之间,偶可在2CM以上,多数病例不伴有疼痛,少数病例体积较大堵塞导管时可有疼痛,溢液后有所减轻。一般来讲单发的大导管内乳头状瘤较易发生溢液,而多发的中小导管内乳头状溢液的机会相对较少。
如何鉴别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需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及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相鉴别。
(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两者均可见到自发的、无痛性乳头血性溢液;均可扪及乳晕部肿块,且按压该肿块时可自乳管开口处溢出血性液体。
由于两者的临床表现及形态学特征都非常相似,故两者的鉴别诊断十分困难。一般认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溢液可为血性,亦可为浆液血性或浆液性;而乳头状癌的溢液则以血性者为多见,且多为单侧单孔。乳头状瘤的肿块多位于乳晕区,质地较软,肿块一般不大于1cm,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而乳头状癌的肿块多位于乳晕区以外,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粘连,肿块一般大于1cm,同侧腋窝可见肿大的淋巴结。
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突然中断,断端呈光滑杯口状,近侧导管显示明显扩张,有时为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导管柔软、光整者,多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若断端不整齐,近侧导管轻度扩张,扭曲,排列紊乱,充盈缺损或完全性阻塞,导管失去自然柔软度而变得僵硬等,则多为导管内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状癌可找到癌细胞。最终确立诊断则以病理诊断为准,而且应做石蜡切片,避免因冰冻切片的局限性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2)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导管扩张综合征的溢液期均可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但导管扩张综合征常伴有先天性乳头凹陷,溢液多为双侧多孔,性状可呈水样、乳汁样、浆液样、脓血性或血性;乳头状瘤与导管扩张综合征的肿块期均可见到乳晕下肿块,但后者的肿块常较前者为大,且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可与皮肤粘连,常发生红肿疼痛,后期可发生溃破而流脓。
导管扩张综合征还可见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突然中断,有规则的充盈缺损者,多为乳头状瘤;若较大导管呈明显扩张,导管粗细不均匀,失去正常规则的树枝状外形者,则多为导管扩张综合征。必要时可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组织病理检查。
恶性肿瘤乳腺癌与良性乳房肿瘤的区别
1、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发生于20岁~25岁的青年妇女。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体和纤维组织所构成, 表面光滑,质坚韧,肿瘤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在乳房内容易推动,触之有滑动感。乳腺纤维腺瘤生长缓慢,可数年内可无变化,癌变几率较小。
2、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生于40岁~50岁的妇女,且75%的患者发生在接近乳头的大乳管内,还可发生在乳头附近与乳管相连的囊肿内。乳管内乳头状瘤瘤体很小,但常带有绒毛及较多的薄壁血管,极易出血,可有乳头血性溢液。
需要注意的是约6%~8%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可癌变,因此应在治疗手术前进行导管造影或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应通过手术将患病乳管及其周围腺体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后患。而年龄较大的妇女,应做乳房单纯切除。
乳房屋硬块有疼痛感
常见疾病及症状
临床上查到的乳房肿块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病变,如乳腺腺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结核等。乳腺腺病也就是乳腺增生,就肿块的特点来看,乳腺腺病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发现多个大小不等,界限不清的结节,可被推动。乳腺纤维腺瘤多为单发,摸起来境界清楚,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且可活动。乳腺囊肿是乳腺组织老化时形成的肿大的小叶,肿块是光滑的且可移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常在乳晕下或乳晕边缘摸到一圆形质地较软的肿物,直径一般在0.3~1cm,多数伴有乳头溢液。乳腺导管扩张症又名浆细胞性乳腺炎,常以肿块为首发症状,边缘不整,表面欠光滑,多位于乳晕深处,大小常在3cm以内。乳腺结核初起时多为孤立结节,逐渐形成一个至数个肿块,边界不甚清楚,易与皮肤粘连。乳房肿块中仅少数为癌,乳腺癌的肿块多为单发结节,边缘不规则,多数质地较硬,常与皮肤粘连。
乳头溢液的女性需注意什么
●血性溢液,可为鲜红色、咖啡色、淡黄色、褐色等不同的颜色。此种溢液是危险的信号,应高度警惕,其中50%~75%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5%的乳腺癌。如血性溢液发生于绝经后,则75%是乳癌。
●溢液是双侧还是单侧。双侧性溢液则是生理性的,如停止哺乳一年内,多数妇女仍会有少量乳汁分泌。
●溢液是单孔还是多孔。乳头有15~20个乳管的开口。出现溢液时要观察液体从哪一个或几个开口溢出。单孔溢液多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孔溢液可能是生理性的、药物性的、全身良性疾病或乳腺增生症。
●溢液是真性还是假性。真性溢液是指液体从乳腺导管内流出。假性溢液常见于乳头凹陷者,由于乳头表皮脱落细胞积存于凹陷处,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样的渗出,时常有臭味。一旦拉出凹陷乳头,保持局部清洁,“溢液”即会消失。
●淡黄色溢液是最常见的一种溢液,几乎见于各种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症为多见。也有一部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因此,这是需要提高警惕的。
●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这种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信号,应进一步检查。
乳头溢液的女性需注意什么,淡黄色溢液是最常见的一种溢液,几乎见于各种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症为多见。也有一部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因此,这是需要提高警惕的。
乳头溢液是一个重要的乳房症状,其中10%~15%可能是乳癌。出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乳头溢液还有真性和假性之分,真性溢液是指液体从乳腺导管内流出。假性溢液常见于乳头凹陷者,由于乳头表皮脱落细胞积存于凹陷处,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样的渗出,时常有臭味。
据统计,以乳头溢液为首要症状就诊者占乳腺疾病的3%~14%,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房疼痛。所以乳头溢液应当积极的治疗。
乳腺乳管瘤的原因是什么
乳腺导管瘤是指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乳头状瘤。根据乳腺导管瘤病灶的多少及发生的部位,可将其分为单发性──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多发性──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两种。乳腺导管瘤有5%-10%的癌变机率。临床上应予足够重视,一旦发现乳房不适,立即到医院做个乳房检查,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乳腺导管瘤的原因是什么?
本病病因不清楚,但因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可能是一种退行性改变,与乳头的内陷或畸形,鳞状上皮伸入导管内壁,造成角化鳞屑的阻塞,或脂质分泌物刺激导管壁,造成炎症、瘢痕增生及继发感染有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可能,因为本病后期,常合并浆细胞性乳腺炎,在病理中常见有大量浆细胞浸润,病变呈反复发作,故有人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在生活当中只有我们更多的去了解这些疾病,那么在它发生的时候,才能够及时的发现采取治疗措施,尽可能的降低一些不利的影响和危害,所以说为了你的身体健康,每个人都应该注重这些常识的了解,科学有效的治疗。
乳头溢液是怎么回事
一 、发病原因
1、分类:
乳头溢液有真性溢液及假性溢液两种。真性溢液指非妊娠、非哺乳期乳头自然溢液,假性溢液是指乳头浅表糜烂或乳瘘的渗液。
2、病因:
真性乳头溢液的病因可因血友病、紫癜病、内分泌失调、导管本身病变及乳腺内病变引起。如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内癌等,是乳头溢液的常见原因。。
二、发病机制
乳头溢液是不同性质的异常分泌液体由乳腺导管排出。
造成乳头溢液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乳腺的大导管系统受到不同病变的侵犯,而产生炎症、糜烂、出血等现象,或者恶性肿瘤侵犯大导管而产生上述的病理改变。
1、临床分型:
(1)根据发病机制,真性乳头溢液分为2型:
乳腺导管内型:
包括原发于乳腺导管上皮的新生物、导管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症、囊性增生性疾病等。
乳腺导管外型:
包括乳腺的化脓性炎症、结核、肿瘤等导管以外的病变,累及或侵犯导管而使分泌物由乳头溢出。
(2)乳头溢液常为单侧性,亦可两侧同时发生。溢液的乳管可为单管,也可为多管。根据溢乳乳管,可分为以下两种:
单侧性单管乳头溢液:
常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单侧性多管溢液常见于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
双侧性多管溢液:
多见于内分泌紊乱、药物反应、闭经-溢乳综合征或某些乳腺良性疾病。
2、乳头溢液性质:
乳头溢液溢出的部位和性状,对推断疾病的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根据乳头溢液的性质可分为以下7类。
(1)乳样液:
溢液的颜色似去脂乳汁。常见于闭经-溢乳综合征(乳溢症)、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综合征,或口服避孕药后。
因垂体被抑制泌乳素释放过多所致,部分乳腺增生症病人也可出现,此时常为两侧多管溢液,自动性流出。
(2)粉刺样溢液:
多由乳腺导管扩张症引起,病人多有先天性乳头凹陷,乳头有脂质粉刺样带有臭味的分泌物溢出。
此种溢液黏稠,多种颜色混杂,自动外溢。通常也是双侧多管,患者常伴有灼热、肿胀、瘙痒,还可见于更年期或中青年妇女性腺功能低下者。
(3)水样液:
溢液稀薄如水样,多由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癌等疾病引起。
(4)脓性液:
溢液似脓汁,常见于产后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
(5)浆液性液:
呈浅黄色,大部分病例为乳头下部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引起,亦可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腺癌。
(6)血性液或浆液血性液:
血性液呈红色、浆液血性呈粉红色。血性溢液以导管内乳头状瘤较为多见,若50岁以上病人单侧乳头血性溢液,常提示可能为导管内乳头状癌,应高度重视。浆液血性既可由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引起,也可由导管内乳头状癌所引起。
(7)淡绿色溢液:
分泌物为浅色较淡的绿色液体,较少见。常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管的疾病鉴别
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
两者均可见到自发的、无痛性乳头血性溢液;均可扪及乳晕部肿块,且按压该肿块时可自乳管开口处溢出血性液体。由于两者的临床表现及形态学特征都非常相似,故两者的鉴别诊断十分困难。一般认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溢液可为血性,亦可为浆液血性或浆液性;而乳头状癌的溢液则以血性者为多见,且多为单侧单孔。乳头状瘤的肿块多位于乳晕区,质地较软,肿块一般不大于1cm,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而乳头状癌的肿块多位于乳晕区以外,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粘连,肿块一般大于1cm,同侧腋窝可见肿大的淋巴结。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突然中断,断端呈光滑杯口状,近侧导管显示明显扩张,有时为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导管柔软、光整者,多为导管内乳头状瘤;若断端不整齐,近侧导管轻度扩张,扭曲,排列紊乱,充盈缺损或完全性阻塞,导管失去自然柔软度而变得僵硬等,则多为导管内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状癌可找到癌细胞。最终确立诊断则以病理诊断为准,而且应做石蜡切片,避免因冰冻切片的局限性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2、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
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导管扩张综合征的溢液期均可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但导管扩张综合征常伴有先天性乳头凹陷,溢液多为双侧多孔,性状可呈水样、乳汁样、浆液样、脓血性或血性;乳头状瘤与导管扩张综合征的肿块期均可见到乳晕下肿块,但后者的肿块常较前者为大,且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可与皮肤粘连,常发生红肿疼痛,后期可发生溃破而流脓。导管扩张综合征还可见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突然中断,有规则的充盈缺损者,多为乳头状瘤;若较大导管呈明显扩张,导管粗细不均匀,失去正常规则的树枝状外形者,则多为导管扩张综合征。必要时可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组织病理检查。
导管内乳头状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导管内乳头状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乳头溢液。
据临床统计,绝大多数患者是以乳头溢液为主诉前来就诊的,而其中仅有20%左右的病例可触及乳晕部肿块。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出现的乳头溢液症状可在挤压乳腺时而出,但更多者为自发性的。溢液可呈持续性,亦可呈间歇性,有些仅在内衣上留下棕黄色的污迹。多数病例不伴有疼痛,少数情况下,当肿瘤较大而阻塞输乳管时,可产生疼痛和肿块,而随着积血积液的排出,肿块会变小,疼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由于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瘤体很小,所以多数情况下不能扪及,仅有少数患者可在乳头乳晕处发现肿块。肿块呈结节状或条索状,质地较软,轻轻按压时即可有血性或咖啡样液体自乳头溢出。多发性乳头状瘤的肿块则位于乳腺的边缘区域,边界不清,质地不均。
如何根据乳头溢液颜色判断是否患乳腺癌
乳头溢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溢液一般是在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出现的一种泌乳现象,有时口服避孕药或者镇静药后也会引起乳头溢液。另外,绝经后的妇女单侧或双侧乳头也可能会出现少量的溢液,这些都无大碍,并不是疾病的预兆。关键是与这些情况不相关的病理性溢液,它多发生在一侧乳头,数月甚至数年都出现溢液,就必须立即到医院检查了。
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和乳腺癌都有可能出现乳头溢液。如果溢液浑浊,多是乳腺导管扩张症或者浆细胞性乳腺炎;如果出现淡黄色溢液,最大的可能是乳腺增生,也有可能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者乳腺癌。如果溢液中带血,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了,患者必须要高度警惕,50%~75%的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也有15%的可能性是乳腺癌。另外,患者如果是在绝经后出现溢液带血,那么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如果溢液像清水一样,也要引起警惕,这也可能是乳腺癌的症状,而且这类溢液无色透明容易被忽略。
这里,通过乳头溢液颜色只能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哪种乳腺疾病,患者自己了解这几种情况后,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怀疑和猜测。但它毕竟不是评价乳腺疾病的标准,除了用肉眼观察外,最好去妇科专业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