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腹泻是如何引起的

慢性腹泻是如何引起的

1、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腹泻与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等。

2、肝、胆、胰腺疾病

(1)肝炎、肝硬化、肝癌。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3)胆囊切除术后。

3、胃肠道疾病

(1)胃肠道肿瘤。

(2)炎症性肠病。

(3)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

(4)感染性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

(5)药源性多种药物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慢性腹泻。

腹泻的病因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1、细菌感染 细菌性痢疾: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可伴恶心与呕吐。腹泻特征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次数不等。2病毒感染:多见于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可有腹痛、腹泻等,腹泻每天数次不等,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

2、病毒感染:多见于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可有腹痛、腹泻等,腹泻每天数次不等,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

3、真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中晚期,患者肠道可发生真菌感染,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形成而导致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轻者为稀软便可伴黏液,每天数次不等,有时大便呈蛋清样表现;重者大便可呈黏液脓血样。

4、食物中毒:进食了污染了的食物后,可出现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及脱水的症状,称之为食物中毒。患者大便可呈稀便或水样便,常伴有黏液,少数可有脓血。

5、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甚多。肠道感染是引起慢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常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的特点是粪便呈糊状或水样,每天3~5次不等,重者可达10次以上,常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慢性腹泻是怎么回事

(1)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菌痢)多由于急性菌痢治疗不当演变而成,细菌学分析,近10多年来国内志贺型菌痢逐渐减少,而弗氏型与宋氏型相对增多,弗氏型易于演变为慢性。

(2)溃疡型肠结核:肠结核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有肠外结核,以肺结核居多,可有消化不良症状,在急性进展期可有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盗汗,腹痛,腹泻,体力减退,消瘦等,排便每天3~4次,多在餐后发作,粪便呈糊状或水样便,一般无脓血便。

预防感染性腹泻的方法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小肠每天吸收7~8L水,大肠每天吸收400— 1000ml水,当肠道受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的时候,肠道的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肠道不能正常的吸收水分以及电解质,所以发生腹泻。

(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感染性腹泻虽然病原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多感染性腹泻是摄入不洁食物(如凉菜、变质的虾蟹、饮料等)和水,导致细菌或病毒污染,再加上宝宝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病从口入,容易在幼托、学校等出现暴发。如宝宝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应立即送到医院就诊,自行买药容易出现误诊吃错药的情况。应借助专业方法查明病因,控制疾病的蔓延。对于患病小儿,要防止出现脱水症状,补液非常重要,同时要适当改善其胃肠道功能,减轻腹泻程度。

引起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哪些原因可引起急性腹泻?

急性腹泻是指病程少于2周者。引起急性腹泻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细菌及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如诺瓦克病毒感染、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等。多为进食了不干净的饮食所引起的腹泻,其中细菌性痢疾还是肠道的传染病。比较少见的有真菌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如阿米痢疾、真菌性肠炎。

②药物性引起的腹泻:因服用各种药物而引起的腹泻,有些药物是泻药或缓泻药物,有些是药物的副作用,如硫酸镁、甘露醇、中药番泻叶、生大黄等是泻药;抗生素、肿瘤化疗药物等引起的腹泻是药物的副作用。

③中毒性腹泻:因食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污染的食物、重金属污染的食物和杀虫剂、有毒生物和植物中毒如食用鱼胆、毒蘑菇中毒等引起的腹泻。

哪些原因可引起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反复腹泻,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以外的慢性疾病引起。老年人的慢性腹泻,多由器质性疾病所致。

慢性腹泻病因复杂,可分为:慢性肠道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如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寄生虫感染、结核杆菌感染等。慢性肠道非感染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放射性肠炎、缺血性肠炎、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胰腺炎等。

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以及盆腔炎等也会引起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肠道运动紊乱也是慢性的腹泻的原因之一。

肚子疼拉肚子是什么导致的

.急性腹泻的病因 肠道感染,包括食物中毒在内,是引起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

(1)细菌感染 细菌性痢疾: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可伴恶心与呕吐。腹泻特征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次数不等。显微镜下发现大便中含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沙门菌属感染:多有不洁饮食史,常有腹胀、腹痛与腹泻症状。大便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少有脓血,大便每天3~5次不等。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沙门菌或伤寒杆菌等)。

(2)病毒感染:多见于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可有腹痛、腹泻等,腹泻每天数次不等,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

(3)真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中晚期,患者肠道可发生真菌感染,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形成而导致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轻者为稀软便可伴黏液,每天数次不等,有时大便呈蛋清样表现;重者大便可呈黏液脓血样。粪便常规检查找到或培养发现致病的真菌时可明确诊断。

(4)食物中毒:进食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嗜盐杆菌或肉毒杆菌等污染了的食物后,可出现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及脱水的症状,称之为食物中毒。患者大便可呈稀便或水样便,常伴有黏液,少数可有脓血。

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甚多。肠道感染是引起慢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肠结核多见于青少年和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的好发部位是回肠末端或右半结肠,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常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的特点是粪便呈糊状或水样,每天3~5次不等,重者可达10次以上,常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未彻底治愈可演变为慢性,亦可在慢性基础上呈急性发作,表现为每天大便3~5次不等,可伴黏液、脓血,多有里急后重感,少数患者有左下腹疼痛。慢性菌痢时大便培养阳性率较低,一般只有15%~30%,故应反复多次培养始能发现致病菌等。

慢性腹泻是怎么回事

(一)消化系统疾病

1.肠道感染性疾病

下列病原体常引起慢性蝮泻: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痢疾;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部分患者感染性腹泻后可出现肠易激综合征。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3.小肠吸收不良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①热带性口炎性腹泻;②成人乳糜泻。

(2)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①消化不良:a.胰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瘘等;b.双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症等;c.胆汁排出受阻和结合胆盐不足,如肝外胆管梗阻、肝内胆汁淤积、小肠细菌过多(盲袢综合征)等。

②小肠吸收面减少:a.小肠切除过多(短肠综合征);b.近段小肠.结肠吻合或瘘道等。

③小肠浸润性疾病:whipple病、α-重链病、系统性硬化症等。

4.胰原性慢性腹泻

5.肝、胆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二)内分泌代谢疾病

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尿毒症、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三)慢性中毒

主要包括慢性金属中毒、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药物中毒、慢性工业中毒及其他中毒。

(四)免疫性疾病

主要包括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桥本甲状腺炎、免疫球蛋白A重链病、皮肌炎等。

(五)功能性疾病

肠蠕动紊乱(多数为加速)引起。如肠易激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迷走神经切断后、部分性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六)肿瘤

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七).药原性腹泻

①泻药,如酚酞、番泻叶等;②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③降压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④肝性脑病用药,如乳果糖、乳梨醇等。

儿童腹泻怎么办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发病率高。虽然常见,但腹泻却危害不小,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长期、慢性腹泻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儿腹泻症状出现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家长不妨再给孩子补点锌。专家介绍,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迁延性、慢性腹泻占腹泻的9%左右。

由于肠吸收能力受损,持续的腹泻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是导致小儿腹泻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急、慢性腹泻常导致锌缺乏,含锌的口服补液能有效缩短病程和降低发病率。目前,有关补锌和微生态治疗在婴幼儿腹泻的防治策略中,成为除补液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世界卫生组织已向全球推荐5岁以下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口服10-20毫克锌,持续10-14天。

痢疾是不是拉肚子 什么是拉肚子

拉肚子又称腹泻,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它可以有多种疾病引起。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

腹泻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来的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每日或隔日排成形便一次,少数人习惯每日排便2-3次,亦属正常。腹泻是指原来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含有脓血。如果单纯是排便次数增加而粪便成形,不应称为腹泻。在直肠便秘时,由于粪便嵌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黏膜,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加、里急后重感,这种情况亦不应列为腹泻。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有较强的季节性,好发于夏秋二季,慢性腹泻是指反复发作或持续两个月以上的腹泻。

慢性腹泻是为什么

(1)糖尿病腹泻与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等。

2.肝、胆、胰腺疾病

(1)肝炎、肝硬化、肝癌。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3)胆囊切除术后。

3.胃肠道疾病

(1)胃肠道肿瘤

(2)炎症性肠病

(3)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

(4)感染性肠结核、阿米巴肠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

(5)药源性多种药物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慢性腹泻。

天天早起都拉肚子怎么回事

慢性腹泻(功能性腹泻)病因症状腹泻是指肠管蠕动增快而引起排便次数增多(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解1-2次成形的褐黄色大便),粪便稀薄,或有脓血、粘液相杂者。

如果仅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仍然成形者,称为假性腹泻。起病急,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腹泻,多由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肠道变态反应、饮食不当等所致;起病缓慢,常有反复发作,病程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常由慢性腹泻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

这里指的是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包括结肠过敏、情绪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或消失,稀便与硬便交替出现。

中医将伴有腹部觉冷,四肢不热,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时即腹痛而泻的称作脾肾虚寒腹泻;将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胀并有下垂感,四肢沉重无力的称作脾胃气虚腹泻;将精神郁怒即痛泻,泻后疼痛减轻的称作肝旺克脾腹泻。慢性腹泻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达数月、数年不愈。

慢性腹泻是为什么

不少成年人常有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有的是早晨一起床就先去厕所,吃完早饭又去厕所,便前腹痛急迫,便意难忍,便后腹痛消失,便意不尽感。一般早上和上午大便次数较多,常因吃凉食水果、腹部受凉、精神紧张、吃韭菜喝牛奶后,腹泻加重。许多患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病程可长达数年以上,去医院检查一般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也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医学将这种慢性腹泻称之为肠易激综合症,属胃肠功能性紊乱的疾病范畴。慢性腹泻患者很痛苦,怕出门,怕出去旅游,一出门首先做的事就是上厕所,因为一有便意,非上厕所不可。

中医认为是健康原动力不足导致脾胃虚弱、脾气不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是造成慢性腹泻的根本原因。

相关推荐

煮熟的苹果能止泻吗

腹泻, 俗称拉肚子,中医腹泻为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有的带有黏液,脓血或者未消化的食物。腹泻属于一种消化道疾病症状。腹泻常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舒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急性腹泻的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的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可造成脱水、营养不良等症状,具体表现为皮肤干燥、舌干燥、眼球下陷、皮肤皱褶。 治疗腹泻,最重要的对症下药。腹泻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的分类,感染性腹泻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受

长期腹泻的原因

(1)饮食不当 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频繁地调换新食品,或吃了腐败变质有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等,都容易引起小儿腹泻。 (2)不良剌激 受凉、过热、精神情绪不佳,或过分紧张或受惊吓,也会引起腹泻。 (3)过敏性腹泻 往往过敏性腹泻很容导致长期腹泻的,而过敏性腹泻主要因为吃了一些具有过敏原的食物所引起腹泻的。 (4)其他 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原性腹泻病等。

腹泻小常识

腹泻什么? 健康人每日解成形便一次,量不超过 200-300 g。排便次数增多(>3 次/日),粪便量增加(>200 g/日),粪便稀薄(含水量>85%)就称为腹泻。腹泻超过 3~6 周或反复发作称为慢性腹泻。 2012 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发布了全球指南:成人和儿童急性腹泻的全球观点。该指南中将腹泻发作分为三类:急性腹泻(在起病 24 h 内表现为 3 次或以上异常的糊状或水样便)、痢疾(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便)、持续性腹泻(急性起病,持续 14 天以上)。 腹泻的发病机制 从病理生理角度来讲腹

一周岁宝宝腹泻怎么办的呢

宝宝腹泻的话看他什么类型的腹泻,到底急性腹泻还慢性腹泻,当然最好请医生看看。我们家长初步可以判断的方法有几种,宝宝每天拉的次数不多,每天就2,3次,那不要紧的,如果超过6次,那就需要去医院看看,让医生诊断到底急性腹泻还慢性腹泻,还有腹泻着凉引起,还消化不良又或者病毒感染。不同的腹泻,应对的方法也不一样的。 如果腹泻情况轻微时,只要将牛奶浓度冲淡,减少乳糖浓度,这样腹泻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等腹泻好了再调回原来的浓度。每天拉的次数很多的话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跟电解质,口服电解质水一般医院都

宝宝腹泻怎么引起的 过敏性腹泻

进入宝宝肠道各种食物都可能致敏原。宝宝的肠粘膜通过自身免疫机制形成了粘膜屏障,防止这些抗原进入体内出现免疫反应。当粘膜屏障功能减弱或丧失时,这些抗原便进入人的体内,激发人体产生主要为lge型的抗体,抗体与这些抗原再次相遇时便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胃肠道疾病。 这种腹泻会有家族过敏史或者个人过敏史,也区分一般肠炎的方法;过敏性腹泻也属于自限性疾病,会反复发作,但愈后良好。 症状: 在宝宝2个月时便会出现症状,主要为腹泻,大便型呈烂糊状,严重时可呈水样状,带粘液或血,6个月至14岁宝宝可出现较严重全身症状,如

自家桃树桃胶能吃吗 拉肚子能吃桃胶吗

能吃 腹泻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古籍《纲目》记载桃胶,"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由此可见,桃胶可用于腹泻、痢疾等症状,因此拉肚子能吃桃胶,但桃胶不能完全代替药物的治疗,情况严重者还需医生指导用药。

拉肚子的原因有哪些

1、胃原性腹泻:胃酸缺乏症、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晚期胃癌等疾病,因胃酸缺乏可导致腹泻。胃切除后的病人也可引起腹泻,由于胃内容物流入肠腔过速,食物未经充分的消化所致。 2、肠原性腹泻:肠道炎症可致腹泻,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肠道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也都可以引起腹泻,如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菌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感冒、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肠道肿瘤中以右侧结肠癌引起的腹泻最多见;肠道恶性淋巴瘤也可致腹泻;肠粘膜或肠系膜淋巴结病变引起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时,可致腹泻,如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肝硬化门静

母乳性腹泻什么

母乳性腹泻什么 1、母乳性腹泻,在现实生活中不很多,当发生腹泻的时候,应该首先排除疾病的可能。 事实上,母乳性腹泻具有明显的特点,这种腹泻一般每天大便3--7次,大便呈泡沫稀水样,气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绿,有泡沫和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腹泻时没有发热,婴儿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大便化验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腹泻程度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婴儿精神活泼,食欲良好,虽腹泻病程较长,但体重增长每10天在300左右,迁延不愈。 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

腹泻的症状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患者每日便2-3次或每2-3d一次。粪便的性状无异常也属正常范围。正常粪便一般成形,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 150-200 g,含水分50%-80%。腹泻指粪便合未消化食物、脓血、摊液或脱落的薄膜。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3个月。 根据病程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病程少于2个月者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为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适、便失禁等症状。 起病急,可伴发热、腹痛。病变位于直肠和(或)乙状结肠的患者多有里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

什么慢性腹泻

疾病概述 腹泻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疾病病因 国内一组433例慢性腹泻病因分析中,肠道感染性疾病占36.7%,肠道肿瘤29.6%,原因未明20.6%,小肠吸收不良6.4%,非感染性炎症3.3%,其他少见。 1.肠道感染性疾病; 2.肿瘤; 3.小肠吸收不良; 4.非感染性炎症; 5.功能性腹泻; 6.药源性腹泻。 发病机制 胃肠道的功能可概括为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