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火怎么办 清心经 3-5分钟
宝宝上火怎么办 清心经 3-5分钟
位置:位于宝宝中指掌面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手法:用右拇指从中指末节推向指尖;
作用:清热退心火。
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症。
推拿可以缓解儿童惊吓过度
主要选穴
包含心经、肝经、总经、大横纹、小天心、内八卦、囟门等。
具体按摩方法:
1、清心经3分钟(心经是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十二经脉之一。)
2、清肝经3分钟(全称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
3、分手阴阳3分钟(大横纹又名横纹,即腕部掌侧的横纹。)
4、揉小天心2分钟(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
5、运内八卦2分钟(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
6、摩囟门2分钟(小婴儿的头顶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较软的地方,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小婴儿的前囟门。它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宝宝吃奶粉大便干该怎么办呢
吃奶粉的宝宝上火是妈妈们最头痛的事情,很多宝宝刚开始喝奶粉时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像大便干硬,小便黄等常见现象,甚至出现便秘,有的宝宝脸上还会出现红点。宝宝上火有以下几个原因:饮食因素引起“上火”,例如奶粉、米糊、鲜奶等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冲调奶粉时没有遵照正常比例,过浓会造成宝宝食积上火;没有补充适当的水份,也很容易上火;此外,薯片、饼干等油煎炸食的摄入或者是地区天气炎热或潮湿,水质偏热,也易引起宝宝上火。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肠胃还在发育阶段,过多摄入高蛋白质奶粉难以消化,会加重宝宝胃肠道消化的负担,食积上火就在所难免了。
如果宝宝正值上火期间,适当减少一点喂奶量。喝奶粉的宝宝一般需要在餐前半小时补充一些白开水,约为喂奶量的1/2,具体为: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个月后50--60毫升;3个月时60--75毫升;4个月时70--80毫升;6个月时80--100毫升;8--12个月时100--120毫升(摘自育儿网,育儿论坛)。同时,还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等食物残渣,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
当吃奶粉的宝宝上火时,出现大便干燥,小便发黄;有口臭,出现口腔溃疡;晚上睡觉不安稳,哭闹不止;早上起床时宝宝的眼屎增多等等现象时,建议妈妈给宝宝喂些三公仔小儿七星茶,它是专门为宝宝设计的去火产品。其成份山楂、稻芽消食健脾助消化,防止食积发热,薏苡仁清热利湿,淡竹叶清心火利小便,热从便出,治疗宝宝上火有很好的效果。
小儿推拿治惊吓偏方
1、清心经3分钟,心经是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十二经脉之一。
2、清肝经3分钟,全称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
3、分手阴阳3分钟,大横纹又名横纹,即腕部掌侧的横纹。
4、揉小天心2分钟,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
5、运内八卦2分钟,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
6、摩囟门2分钟,小婴儿的头顶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较软的地方,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小婴儿的前囟门。它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宝宝上火怎么办 太冲穴 3-5次
位置: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趾缝间上1.5寸)。
手法:以拇指在太冲穴上掐3~5次。
提示:清肝经、清心经、清天河水,对于肝火旺盛的宝宝效果也不错,妈妈可以连同以上两套按摩一起做。
宝宝上火怎么推拿 清心经
定位:中指末节掌面。
推拿手法:拇指在患儿的中指末节掌面,自掌侧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推拿功效:退心火之热。主治口舌生疮,夜啼,尿黄等。
宝宝上火怎么办 清天河水 3-5分钟
位置:宝宝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称为天河水。
手法: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称清天河水。
宝宝夜哭推拿手法图解 心经热致夜哭推拿手法
主证:夜间啼哭,哭声粗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恶光,手足心热,便秘,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脉数有力。
治则:清心泻火。
推拿取穴:推清心经2分钟,推大清天河水5分钟,推退下六腑10分钟,揉小天心5分钟,推清肺金5分钟;四横纹掐1分钟。
推拿功效:推清心经,推大清天河水,清热泻火,除烦躁;推退下六腑,推清肺金,清虚热,润燥通便;揉小天心,镇静安神,止夜哭;恰四横纹,行气活络以消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