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析失眠症和睡眠障碍的区分
详细解析失眠症和睡眠障碍的区分
睡眠障碍包括
1.入睡困难,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常常超过0.5-1小时,多与不良情绪及不良生活习惯,如焦虑、抑郁、睡前吃东西、喝浓茶等有关;
2.睡眠不实,时常觉醒,稍有一点轻微刺激,如声响便会醒来,再次入睡比较困难,多与心事较重有关;
3.晨醒过早,常在凌晨2-4时就醒来,之后再无睡意,多与抑郁症有关;
4.睡不醒即多睡,但醒后仍觉没睡够,昏昏沉沉,多与最近一段时间工作或学习紧张而造成的“睡眠剥夺”有关,一般为暂时性的。
一般来说,睡眠障碍的原因比较明确,大多可以查找出来并能加以纠正。另外,睡眠障碍并非是什么疾病,仅是睡眠不好的表现,是一种应引起重视的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在某一时间内或偶尔出现一次两次的睡眠障碍,不必惊慌,也无需特殊治疗,适当调节或治疗那些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发病如抑郁症即可改善睡眠。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失眠是指3周以上的睡眠障碍,且专指那种呈现睡眠不足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等,使患者严重感觉睡眠不足,自觉疲劳,头昏、精神不振。若任其发展,常常能够进一步加重而引起其它许多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心血管疾病、早搏、心律失常等。
对于失眠症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防治:
一是努力找出造成失眠发生的生理与病理,以及精神因素的影响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或调整;
二是建立起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重要的是生活规律,按时作息,讲究睡眠卫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是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和心理治疗;四是科学的辅助用药治疗。药物治疗应为短期疗法,一般不超过4-6周,以防产生成瘾性和依赖性。
什么是抑郁性失眠
抑郁性失眠症特别是心因性抑郁失眠症,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悲哀,日常生活中的兴趣和欢乐消失,有自责、自罪心理。
抑郁性失眠症主要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患者活动减少、无力、易疲劳,绝大多数病人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的潜伏期缩短(正常认为90分钟,而抑郁症性失眠症病人的首次睡眠出现后50分钟以内)早醒及深睡眠减少,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后半夜睡眠障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主要多为早醒和后醒很难在易入睡。
抑郁性失眠症病人经常在半夜两至三点钟醒来,思绪万千,千情纠缠在悲哀境地而不自拔。失眠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当病情严重时,睡眠时间极度缩短,但白天并无明显困意,只感到极度的疲劳和失落感,这是因为觉醒水平增高,使白天入睡也较困难。
失眠症诊断鉴别
失眠症诊断鉴别
诊断要点
1)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3次,并维持1个月以上。
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鉴别诊断
1)继发性失眠,引起继发性失眠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①任何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躯体疾病;
②身体方面的痛苦或不适,如皮肤疾病的痛痒或疼痛,癌性疼痛等,常造成失眠;
③酒,咖啡,菜或药物等引起的失眠;
④精神疾患,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有失眠症状,特别是焦虑症及抑郁症患者几乎均有失眠,只要临床表现(包括病史,体检,各种检查结果)足以诊断以上疾病之一者,原发性失眠诊断不予考虑。
2)其他睡眠障碍,如夜惊,梦魇患者可有失眠。
3)一过性失眠障碍,这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不需任何治疗,身体可做自然调节,故病程不足者不诊断失眠症。
失眠诊断标准包括哪些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有了对失眠的主观与客观的评定的方法,我们还需要失眠症的诊断标准,这样才能对失眠症作出一个准确的诊断。失眠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失眠的主要标准。对失眠有忧虑或 恐惧 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如果失眠是某种 精神障碍 如 神经衰弱 、 抑郁症 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
失眠诊断标准:
1 睡眠障碍 为几乎惟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 易醒 、 多梦 、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 疲乏 或白天困倦。
2 上述 睡眠障碍 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3 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4 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 精神障碍 症状的一部分。
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检查
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可出现血气分析异常。
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呼吸暂停生理记录仪、血气分析、Holter、咽喉镜、头部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睡眠障碍及其病因的诊断。
以上是对于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老年人睡眠障碍易混淆疾病。
老年人睡眠障碍如何鉴别?:
一、鉴别
应区别心理生理性失眠、外源性失眠、药物依赖性失眠、躯体疾病导致失眠等。
失眠,睡眠障碍,无法入睡
失眠考虑神经衰弱,植物神经调节紊乱导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安神补脑液或者枣仁安神颗粒进行治疗较好,平时要多吃坚果类食物,例如核桃,葵花籽等,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避免劳累,不要经常熬夜。以上是对“失眠,睡眠障碍,无法入睡。”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为什么难以入眠
为什么人难以入睡?目前中国内地成人睡眠患病率高达57%,65%的工作人群存在睡眠障碍,这是中国睡眠研究会研究的最新数据,失眠是不是一种疾病?这一比例远超过欧美国家。睡眠障碍因其发病率高、影响工作生活、危害身心健康,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失眠不光威胁睡眠,还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外伤、脑肿瘤等,因此,失眠病不是小病。请不要再说,睡不着不是病了。
睡眠理论专家研究提出,我国成年人睡眠障碍疾病的发病率高达57%,失眠理论研究需要临床科研,发现人的大脑处理信息时分为觉醒状态和抑制状态,正常的抑制状态是睡眠状态,正常的觉醒状态主要体现的是人的认知。失眠主要分为失眠症、醒觉不全综合症、嗜睡症、睡行症等多种类型。失眠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可由精神、心理和身体疾病所引起,入睡困难或起始性失眠往往常伴有焦虑、恐惧或抑郁等情绪障碍。
虽然失眠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由于长久失眠会对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引起感知方面变化,患者会出现一些诸如视野变化、幻视、免疫功能降低、消化功能和性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脾气变得暴躁、性格改变等症状
50%是失眠是因为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和工作压大加大,精神负荷增大,生物钟打乱,形成很大的精神压力。针对这些失眠症,可以采用“药物+高频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不但恢复了正常睡眠,现在已近可以正常上班了,上班有精神了。
生活习惯可以辅助治疗失眠,床太软或太硬都会使腰背酸痛睡不着,光线和噪音也让人心烦意乱睡不着,室温过冷过热都会导致失眠,大家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以便早日恢复高质量睡眠。
长期失眠对人有什么危害呢
1、抑郁症:失眠和抑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抑郁症患者都有失眠的经历,而长期失眠也有可能引发抑郁症。
2、健忘症:常常表现为做事丢三落四,刚刚想说的话,一下子就忘了,严重时发展为老年痴呆症。虽然不能说失眠症可直接诱发老年痴呆症,但至少可以作为老年痴呆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3、习惯性脱发:现代医学表明:睡眠时间的长短与脱发有明显关系,而且脱发也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与长期失眠息息相关。
5、心脑血管疾病:长期睡眠不良者,血管硬化明显,口径变窄,严重影响供血,从而引起各器官的功能障碍,引起中风,心脏病等。
6、癌症:虽然没有失眠可引起癌症的医学证据,但很有可能长期失眠是引起癌症的一大诱因,所以良好的睡眠是减轻癌症发生率和战胜癌症病魔的法宝。
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保证良好的睡眠,适当的放松一下自己,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多注意饮食也可以在饮食中添加一些低聚糖(德施普水苏糖),微生态品,有助于治疗失眠。
失眠的诊断标准都是有哪些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有了对失眠的主观与客观的评定的方法,我们还需要失眠症的诊断标准,这样才能对失眠症作出一个准确的诊断。失眠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失眠的主要标准。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如果失眠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
(1) 以睡眠障碍为几乎惟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2) 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3) 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4) 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失眠的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失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不能以统计学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失眠的主要标准,对失眠有忧虑和恐惧心理,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如果失眠继发于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不得另诊断为失眠症。对失眠症的诊断标准,须从以下4个方面掌握:
(1)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继发的症状。
(2)以睡眠障碍为最重要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这些症状包括:多梦、早醒、易醒、难以入睡、睡眠不深、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3)上述睡眠障碍的症状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4)失眠引起显著的心情烦躁或抑郁,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日常生活和工作。
Tips——何谓失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研究表明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失眠占绝大多数。
中医如何治疗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量过度增多与睡眠量不足的失眠两种。中医关于睡眠障碍的辨证论治颇为丰富,近年来不少医者从临床实际出发,探求其发生的机理,提出了些新的辨证思路。下面详细介绍。
1、从五脏论治
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脾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分脏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
2、从精神情志论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取得良好效果。
3、从昼夜节律论治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4、从心肾相交论治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5、从肝脾论治
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睡眠障碍不仅仅是失眠
入睡困难,半夜易醒或醒后难以再入睡,以及早醒,人一生中或偶然、或频繁总会遭遇失眠的状况。偶尔失眠(一周不超过两次)不用紧张,通过自行调节可以解决。但若每周失眠超过3次,持续4周或更长时间,请不用犹豫,尽快到医院咨询睡眠专科医生。“因为失眠既可以是一种原发病,但更多时候是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失眠者中大概只有15%是单纯的失眠症。”
一些仅以失眠为表现的精神疾患及其他躯体疾病常常容易被漏诊。如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中多有失眠症状。临床发现,50%的失眠患者真正的病因是情绪障碍(例如焦虑症、抑郁症)。此外,失眠也可伴发于其他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打鼾)、不宁腿综合征等。有心脏病、高血压、呼吸问题、胃肠疾病、神经疾病的患者,也常常合并失眠。一些降压药、降糖药、抗哮喘药等也可引起失眠。“所以,找到失眠的真正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导致慢性失眠的原因是什么
(1)昼夜节律紊乱疾患:睡眠时相延迟综合症、睡眠时相前移综合症、时差反应、夜班工作等。
(2)慢性躯体疾病:如疼痛、心衰、慢性肺疾病、关节炎、慢性肾衰、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脑炎等等。
(3)行为因素:心理生理性失眠、不良的睡眠卫生、作息时间不规则等。在许多情况下,失眠的原因不易找到,按睡眠障碍国际分类则称之为原发性失眠症。
(4)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
(5)物及其他物质:酒精、尼古丁、咖啡因、儿茶酚胺、甲状腺素、β-阻滞剂、口服避孕等易致失眠。
(6)原发性睡眠疾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和不安腿综合征等。
失眠患者的鉴别诊断标准
对器质性躯体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应注意原发病的鉴别。
临床上需注意与下述睡眠障碍相鉴别:
继发性失眠,精神疾患,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有失眠症状,特别是焦虑症及抑郁症患者几乎均有失眠,只要临床表现(包括病史,体检,各种检查结果)足以诊断以上疾病之一者,原发性失眠诊断不予考虑。
其他睡眠障碍,如夜惊,梦魇患者可有失眠,若有典型的夜惊和梦魇症状观则不考虑失眠症。
一过性失眠障碍,这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不需任何治疗,身体可做自然调节,故病程不足者不诊断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