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概述
叶酸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概述
1.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维生素B12缺乏尚可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主要的临床类型有:
(1)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我国以西北地区较多见,主要见于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常有营养缺乏病史,新鲜蔬菜摄入少又极少荤食,加上饮食和烹调习惯不良,因此常伴有复合性营养不良表现,如缺铁、缺乏维生素B1、B2、C及蛋白质。婴儿期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应用山羊乳及煮沸后的牛奶喂养者,母亲有营养不良、患儿并发感染及维生素C缺乏易发生本病,维生素C有保护叶酸免受破坏的作用。
(2)恶性贫血:系胃壁细胞自身免疫性(毒性T淋巴细胞)破坏,胃黏膜萎缩导致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好发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多数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但也有少数幼年型恶性贫血,后者可能和内因子先天性缺乏或异常及回肠黏膜受体缺陷有关。90%左右的病人血清中有壁细胞抗体,60%的病人血清及胃液中找到内因子抗体,有的可找到甲状腺抗体,恶性贫血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显著萎缩,有大量淋巴、浆细胞的炎性浸润。本病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患者家族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于70%~95%的病例,也可先于贫血出现。胃酸缺乏显著,注射组胺后仍无游离酸。
(3)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这组药物包括前述干扰叶酸或维生素B12吸收和利用的药物,以及抗代谢药等。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分两大组:一组是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有效者,另一组是应用上述药物无效者。
2.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 在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表明,在受孕前给予含叶酸的营养补充剂进行干预,能有效和明显的降低婴儿神经管畸形(脊柱裂和无脑儿)的发生。另一项随机和有对照的试验也表明如果以前生过患神经管畸形孩子的妇女,当她再次怀孕前给以大剂量叶酸(4mg/d),能有效地预防下一个孩子发生神经管畸形。增加叶酸摄入量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机制至今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神经管畸形是由于复杂的基因和营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叶酸与宫内生长迟缓的关系 妊娠妇女体内的叶酸水平和婴儿的出生体重有显著相关,有报道妊娠妇女第3个月时血清和红细胞叶酸的水平(尤其是红细胞叶酸水平)可以作为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预测指标。同时孕妇的叶酸水平和流产、早产的发生率相关,叶酸水平高,发生率则低。
4.叶酸和心血管疾病 叶酸形成N5-甲基THFA后,将甲基转移至同型半胱氨酸上合成蛋氨酸。叶酸缺乏时蛋氨酸合成受阻,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并可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成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充足的叶酸摄入对心血管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叶酸缺乏症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1.摄入不足 常见于营养不良、偏食、挑食或喂养不当的婴幼儿中。叶酸衍生物不耐热,食物烹煮时间过长或重复加热都可使其破坏引起摄入不足。
2.吸收障碍 影响空肠黏膜吸收的各类疾病如短肠综合征、热带口炎性腹泻和某些先天性疾病时的酶缺乏使小肠吸收叶酸受影响。
3.治疗药物干扰叶酸代谢 如抗惊厥药、磺胺嘧啶在部分人群中可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氨甲蝶呤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转化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口服避孕药、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异烟肼、乙胺嘧啶、环丝氨酸等药物可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乙醇也影响叶酸代谢。
4.需要量增加引起相对缺乏 妊娠时尤其是最初3个月,叶酸需要量可增加5~10倍,此外,乳母、婴幼儿、感染、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和血液透析时叶酸需要量也增高,若不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则引起缺乏。
二、发病机制
天然食物中的叶酸以多谷氨酸形式存在,由空肠微绒毛黏膜上皮细胞的rL-谷氨酰羧肽酶催化,将其水解成双谷氨酸和单谷氨酸,通过被动(高浓度时)和主动(低浓度时)吸收。进入肠细胞后单谷氨酸被还原和甲基化成N5-甲基四氢叶酸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白蛋白松散结合,转运到肝脏和其他组织,并与对叶酸有高度亲和力的叶酸受体结合。在这些组织细胞内N5-甲基四氢叶酸在维生素B12的作用下脱去甲基重新结合成聚谷氨酸盐,贮存在细胞内或起辅酶作用。胆汁中的单谷氨酸可经重新循环被小肠重吸收。叶酸在尿中降解和排泄。
食物中叶酸进入人体后被还原成具有生理作用的活性形式四氢叶酸(tetr- ahydrofolic acid,THFA),它是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叶酸携带一碳基团形成N5-甲基THFA、亚甲基THFA等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进一步合成DNA和RNA。参与甘氨酸和丝氨酸之间,组氨酸和谷氨酸之间,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参与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如血红蛋白、肾上腺素、胆碱、肌酸等。
女性缺乏叶酸的症状表现
一、女性缺乏叶酸的症状表现
缺乏叶酸的症状并不太明显,你可能会腹泻、没有胃口、体重减轻,也可能出现虚弱、嗓子疼、头疼、心跳加快和易怒等情况。
缺铁是造成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由于叶酸有助于使你的血液保持健康,所以,叶酸摄入不足,也可能会让你发生贫血。缺乏叶酸引起的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类似的疲劳和虚弱症状,可能使你变得爱生气、急躁。
另外,有研究指出,叶酸不足可能会导致皮肤颜色发生变化,或者加重皮肤已经变色的现状。
如果你是轻度缺乏叶酸,虽然也许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任何症状,但就不能给宝宝早期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最佳叶酸量了。所以,即使你感觉相当不错,如果你计划怀孕,还是应该早早地服用叶酸补充剂。
二、缺乏叶酸的原因
1、摄入不足
偏食、挑食,叶酸衍生物不耐热,食物烹煮时间过长或重复加热都可使其破坏引起摄入不足。
2、吸收障碍
影响空肠黏膜吸收的各类疾病如短肠综合征、热带口炎性腹泻和某些先天性疾病时的酶缺乏使小肠吸收叶酸受影响。
3、需要量增加引起相对缺乏
妊娠时尤其是最初3个月,叶酸需要量可增加5~10倍,此外,乳母、婴幼儿、感染、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和血液透析时叶酸需要量也增高,若不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则引起缺乏。
4、治疗药物干扰叶酸代谢
如抗惊厥药、磺胺嘧啶在部分人群中可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氨甲蝶呤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转化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口服避孕药、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异烟肼、乙胺嘧啶、环丝氨酸等药物可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乙醇也影响叶酸代谢。
苏子油对孕妇的疗效
如果孕产妇摄入α-亚麻酸不足,会产生α-亚麻酸缺乏症,主要症状如下:
1、新生儿脑发育不良,视力不佳,反应迟钝,抵抗力弱;
2、产后乳汁少,并且乳汁质量低;
3、孕产妇精力不足,时常有疲劳感;
4、孕产妇体重增长幅度大;
5、睡眠不好,情绪烦躁不安;
6、产后体重超重,体形、皮肤、精力恢复慢。
食用苏子油则能明显改善以上症状。苏子油选用长白山地区优质紫苏籽,以传统的物理压榨方法精制而成,也可以采用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1] ,充分保留紫苏籽的营养精华,油色淡黄,油质澄清,气味清香。
苏籽油是目前所知α—亚麻酸(a-LNA)含量最高的食用植物油,而以紫苏籽油品质最好,油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70%左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鉴于α—亚麻酸的重要性和人类普遍摄入不足的状况,建议专项补充α—亚麻酸。
增补叶酸适量就好
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对细胞的分裂生长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胎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研究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叶酸的膳食来源主要是各种绿叶蔬菜、动物肝脏及蛋黄等,食物中的天然叶酸的吸收率较低,加上烹调过程中会损失50%—80%,育龄妇女叶酸缺乏较为普遍。
现在存在一个广泛的认识误区,认为只有怀孕了才需要补充叶酸,其实在准备怀孕之前,女性就应该补充叶酸,怀孕前三个月就要开始补,前后大概要补半年左右。一般认为,对于无叶酸缺乏症的孕妇来说,每日摄取不宜过多。现在市面上有两种叶酸剂型,一种是5毫克剂型,另外一种是每片0.4毫克的小剂型。一般来说,孕妇每天摄入0.4毫克-0.8毫克就已足够。摄入过多的叶酸不但不能起到预防胎儿畸形的目的,还可能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干扰锌的代谢,引起孕妇锌缺乏或者神经损害等其他不良后果。
吃叶酸会推迟月经吗 一天吃多少叶酸好
成人的建议是400微克DFE,孕期600微克DF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每日1000微克DFE,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可引起中毒。一般来说凡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都含叶酸,因此,没有明显叶酸缺乏症的人,在非孕期可以不必额外补充叶酸制剂。
美尼尔症主要症状
1、眩晕:往往无任何先兆而突然发作的剧烈的旋转性眩晕,常从梦睡中惊醒或于晨起时发作,病人自诉周围物体绕自身旋转,闭目时觉自身在空间旋转,病人常呈强迫体位,不敢梢动,动则可使眩晕症状加重,在发病期间神志清楚,发作时有恶心,呕吐,出冷汗,颜面苍白及血压下降等症状,数小时或数天后,眩晕症状逐渐消失。
2、听力障碍:听立为波动性感音性耳聋,在早期眩晕症状缓解后,听力可大部或完全恢复,可因多次反复发作而致全聋,部分病人尚有对高音听觉过敏现象。
3、耳鸣:为症状发作前之可能先兆,耳鸣为高音调,可能轻重不一,在发作前病人可能耳鸣加重,发作停止,耳鸣可逐渐消失。
4、同侧头及耳内闷胀感,多数病人有此症状,或感头重脚轻。
维生素缺乏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維生素主要包裹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4、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9、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食物供应严重不足,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降低,长期食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人群众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都会导致体内某种维生素的缺乏。
常见的缺乏维生素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到视紫红质的合成速度或停止合成。引起夜盲症,暗适应能力减弱;缺乏维生素D儿童将引起佝偻病,成人则可引起骨质软化病;缺乏维生素E容易发生未老先衰,产生疾病。缺乏维生素K将导致血中的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出血凝固时间延长,还会出现皮下肌肉和胃肠道常有出血现象。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疲倦,虚弱,关节疼痛,牙龈出血,龈炎和牙齿松动等症状,随后因毛细血管脆弱而引起皮下出血,小儿则出现生长迟缓,烦燥和消化不良,逐渐出现牙龈萎缩,浮肿,多处出血以及骨骼脆弱,坏死等症状,引起造血机能障碍。
维生素含量比较多的食物在我们生活中主要都是一些蔬菜水果,还有一些动物肝脏,奶蛋类食物当中维生素含量也是比较高的,生素缺乏症的出现一定要先确定自己是缺乏哪一种维生素,有针对性地补充,并且保持营养摄入的均衡性,对于身体健康,精神健康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叶酸缺乏有哪些症状
1.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维生素B12缺乏尚可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主要的临床类型有:
(1)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以叶酸缺乏为主,我国以西北地区较多见,主要见于山西、陕西、河南诸省,常有营养缺乏病史,新鲜蔬菜摄入少又极少荤食,加上饮食和烹调习惯不良,因此常伴有复合性营养不良表现,如缺铁、缺乏维生素B1、B2、C及蛋白质。婴儿期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应用山羊乳及煮沸后的牛奶喂养者,母亲有营养不良、患儿并发感染及维生素C缺乏易发生本病,维生素C有保护叶酸免受破坏的作用。
(2)恶性贫血:系胃壁细胞自身免疫性(毒性T淋巴细胞)破坏,胃黏膜萎缩导致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好发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多数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但也有少数幼年型恶性贫血,后者可能和内因子先天性缺乏或异常及回肠黏膜受体缺陷有关。90%左右的病人血清中有壁细胞抗体,60%的病人血清及胃液中找到内因子抗体,有的可找到甲状腺抗体,恶性贫血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显著萎缩,有大量淋巴、浆细胞的炎性浸润。本病和遗传也有一定关系,患者家族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于70%~95%的病例,也可先于贫血出现。胃酸缺乏显著,注射组胺后仍无游离酸。
(3)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这组药物包括前述干扰叶酸或维生素B12吸收和利用的药物,以及抗代谢药等。药物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分两大组:一组是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有效者,另一组是应用上述药物无效者。
2.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在一项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表明,在受孕前给予含叶酸的营养补充剂进行干预,能有效和明显的降低婴儿神经管畸形(脊柱裂和无脑儿)的发生。另一项随机和有对照的试验也表明如果以前生过患神经管畸形孩子的妇女,当她再次怀孕前给以大剂量叶酸(4mg/d),能有效地预防下一个孩子发生神经管畸形。增加叶酸摄入量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机制至今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神经管畸形是由于复杂的基因和营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叶酸与宫内生长迟缓的关系妊娠妇女体内的叶酸水平和婴儿的出生体重有显著相关,有报道妊娠妇女第3个月时血清和红细胞叶酸的水平(尤其是红细胞叶酸水平)可以作为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预测指标。同时孕妇的叶酸水平和流产、早产的发生率相关,叶酸水平高,发生率则低。
4.叶酸和心血管疾病叶酸形成N5-甲基THFA后,将甲基转移至同型半胱氨酸上合成蛋氨酸。叶酸缺乏时蛋氨酸合成受阻,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并可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成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充足的叶酸摄入对心血管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