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怎么艾灸 艾灸天枢通调肠腑
消化不良怎么艾灸 艾灸天枢通调肠腑
取穴:采用仰卧姿势,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两三指即为该穴。
艾灸功效:健脾和胃,通调肠腑。
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腹疼艾灸哪个位置
腹疼艾灸应该辩证分型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寒邪腹疼
病因:感受风冷,侵袭于中,或寒冷积滞于胃肠,恣食生冷太过,中阳受戕,均可导致气机升降失常,阴寒内盛作痛。
主证:腹疼较剧,腹部喜温怕冷,大便溏薄或泄泻,腹中雷鸣,小便清白,四肢欠温,口不渴,舌苔白腻,脉象沉紧,寒凝气滞者,则便秘,腹胀拒按。
艾灸方法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艾灸处方:中脘,足三里,天枢,神阙,合谷。
取穴方义:中脘,足三里温中理气,天枢调理肠胃,神阙温下元以散积寒,佐以手阳明经的原穴合谷,发汗解表,调整传导功能,诸穴共灸,以奏散寒止痛之效。
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4穴,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2次。
2.艾柱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3-5壮,每日1-2次。
3.隔盐灸:于神阙穴按隔盐灸法操作,用中艾炷灸5-10壮,每日灸1次。
阳虚腹疼
病因:脾阳不运,脏腑虚而生寒,或因中阳虚馁,寒湿停滞,或因气血不足,脏腑失其温养而致腹痛,亦有因房事之后为寒邪所中而致阴寒腹痛者。
主证:腹疼隐隐,时作时止,疼时腹部喜按,大便溏泄,面色少华,精神疲乏,腰膝酸沉怯寒,舌质淡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脉沉细而迟。
艾灸方法
治法 :温肾益脾,缓急止痛。
艾灸处方: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方义:肾俞,关元补肾壮阳以祛寒,脾俞,足三里健脾补气以生血,三阴交健脾止泻,气血温煦濡润,经脉通利,脏腑得到温养,则腹疼可除。
灸法:
1.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次,每日灸1次。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3-5壮,选用麦粒大艾炷,每日灸1次。
3.温盒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
泄泻如何艾灸
泄泻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急性泄泻, 治疗以除湿导滞,通调腑气,多选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慢性泄泻,治疗以健脾温肾,固本止泻,多选取任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
寒湿泄泻艾灸疗法
主证:病人临床可见大便清稀,甚如水样,腹胀痛,肠鸣,胸闷食少,尿少,肢体倦怠,或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表证,舌苔白腻。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施灸穴位:主穴取天枢,足三里,阴陵泉;配穴:大肠俞,神厥,中脘。
施灸方法:
1.温和灸:将艾条距皮肤2-3cm进行熏灸,使皮肤产生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5分钟,若皮肤产生小的水疱,任其自然吸收,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隔姜灸:用2-3mm厚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5-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脾虚泄泻艾灸疗法
主证:病人临床可见大便时溏时水,迁延反复,水谷不化,进油腻植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兼有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等。
治则:健脾益气止泻。
施灸穴位:主穴取关元俞,天枢,中脘,足三里;配穴取脾俞,大肠俞。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火头距离皮肤3cm进行熏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5-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用2-3mm厚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3-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间隔3天。
肾虚泄泻艾灸疗法
主证:病人以老年人多见,临床可见泄泻便溏或有完谷不化,泄泻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冷,舌质淡苔白。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施灸穴位:主穴取天枢,命门,关元,百会。配穴取中脘,足三里。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火头距离皮肤3cm进行熏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5-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用2-3mm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3-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
3.隔附子饼灸:每次选用2-4穴,附子饼上置艾炷施灸,每穴灸3-5壮,隔日1次,以局部红晕为度,5-7次为1个疗程。
减肚子艾灸哪个部位 艾灸减肚子的常用手法
艾灸原则:祛湿化痰,通经活络。
艾灸取穴: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
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或灸盒灸),距皮肤25毫米左右,每穴持续灸20分钟。隔日灸1次,可长久施灸。
艾灸功效:曲池,天枢以疏导阳明经期,通调肠胃;阴陵泉,丰隆清热利湿;太冲疏肝而调理气机。
中风艾灸哪里
艾灸治疗中风的效果
艾为温辛,阳热之药,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点燃后,热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治疗中风能够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能够激发人体正气,醒脑开窍,急救固脱,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消瘀散结。
中风艾灸的方法
将艾条点燃后,不断吹火,助艾火尽快燃尽,艾热迅速传入体内,不待燃至皮肉便扫除,火力壮而短促,灸后不按施灸部位,使体内蕴热之邪随艾火之热迅速发散,起到消散的目的。
中风艾灸取穴治疗
中经络
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言语不利加廉泉,哑门。
操作方法:艾条直接灸疗3-5壮。病久者用平补平泻法,有滋阴熄风,化痰通络之功。
中脏腑
脱证取穴:关元,神阙。
操作方法:隔盐灸,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 急灸3-5壮。有扶正固脱,益气回阳之功。
闭证取穴:水沟(捏按),合谷,劳宫,太冲,涌泉,丰隆。
操作方法:用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急灸3-5壮急救,可起清热化痰,熄风开窍之功。
中风后遗症艾灸手法
方一:
取穴:主穴取曲池,外关,肩髃,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昆仑,解溪;配穴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者加中脘,内关;便溏,纳呆者加天枢,中脘;语言不利者加哑门,廉泉;口眼歪斜者加阳白,下关,地仓,颊车,内庭等穴。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5-7穴,每穴灸20-30分钟,日灸1次,1周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3-5穴,每穴灸5-10壮,艾炷如黄豆大,隔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
方二:
取穴:中脘(单穴),足三里(双穴),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方三:
取穴:环跳(双穴),阳陵泉(双穴 ),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刮痧可以治疗便秘吗 辨证加减刮痧治疗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
刮拭穴位:天枢,曲池,合谷,支沟,照海。
刮拭步骤:先刮腹部天枢,再刮上肢曲池,合谷,支沟,最后刮下肢照海。
取穴原理:天枢为大肠募穴,可通调大肠腑气;曲池,合谷清泻大肠腑热;支沟,照海合为治疗便秘之经验要穴。
主要症状:大便秘结,胸胁满闷,腹中胀痛,肠鸣矢气,嗳气频作。
刮拭穴位:中脘,天枢,支沟,照海,太冲。
刮拭步骤:先刮腹部中脘,天枢,再刮上肢支沟,最后刮下肢照海,太冲。
取穴原理:天枢通调大肠腑气,支沟,照海为治疗便秘之经验要穴,中脘,太冲疏调气机。
解除腹胀揉三穴
有个专门治疗肚胀的穴位,叫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脐旁2寸,犹如天地交合之际,是脾胃升降清浊的枢纽。
如果把腹部比作是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那么枢穴就是红绿灯,起着疏通交通,引导通行的作用。所以,天枢穴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就疏调肠腑、理气行滞。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刺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功效。
家长给孩子按天枢穴时,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家长手掌放在孩子腹部,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能快速疏通积滞在肠胃的气体,缓解腹胀。
同时,为了增强疗效,如果患儿下腹胀得厉害,可以同时按揉气海穴。如果上腹胀的厉害,还可以加上按揉上脘穴。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直下1.5寸处。气海,顾名思义就是气的汇聚之处,如同大海。刺激此穴也可以理气消滞,缓解肚胀。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家长为孩子按揉天枢穴的时候配合上这两个穴位,效果会提升一大截。
学会按揉这三个穴位,爸爸妈妈见到孩子腹胀不会再束手无策了。
肠胃不好怎么按摩 按摩天枢穴调中和胃
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又是大肠经的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之处,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功效,适宜于腹胀肠鸣,绕脐痛,消化不良,恶心,胃胀,腹泻,便秘等疾病调理。
穴位定位:肚脐两旁,距离肚脐2寸,是上下腹的分解,处于人体的中间地带。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同侧天枢穴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1-3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宜,每天坚持按摩,能促进小肠运动,增加指腹代谢,减少腹部和全身肥胖。
艾灸可以治疗什么病 艾灸治疗腹痛腹泻
腹部部定时疼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变稀,水分增加,甚至粪便中含脓血,粘液,未消化食物,脂肪,或变成黄色稀水,气味酸臭,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大便是有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等症状。
下巨虚:在足三里下6寸,条口下约一横指处,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肠胃,通经络,安神志之功效,主治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肋间神经痛,下肢麻痹痉挛等症。
天枢穴:采取仰卧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量三指即是,艾灸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作用,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有补肾益气,培肾固本等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消化系统病症。
艾条温和灸:悬灸下巨虚或天枢穴,每次10-2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
艾条回旋灸:选合谷,天枢,下巨虚穴,将艾条一段点燃,与穴位保持一定距离,左右来回回旋施灸,一个穴位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每日一次,痊愈后即可。
艾灸天枢的功效 艾灸天枢的作用
天枢穴在肚脐两旁,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其位置对应着肠道,艾灸此穴能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可以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同时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大肠功能出现问题,天枢穴会有痛感,艾灸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肠腑功能,治疗大肠疾患。
天枢是大肠募穴,总辖大肠经的气血,而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又是相邻想通的关系,因此任何部位受外邪侵入都会在天枢有所反应,胃不舒服可以通过艾灸天枢穴来调理,增强肠胃功能,调整肠道蠕动,消除胃积滞,从而提高胃动力。
天枢主辖人体气机沉浮,艾灸此穴可调整人体气血运转,增强脾胃功能,提高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力,改善因虚火上浮引起的腹泻等疾病。
艾灸天枢不仅能调胃经经气,还能调整大肠功能,促进排便,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从而消除痘痘,口臭等问题。
艾灸天枢穴对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腹痛,特别是脐周疼痛有止痛作用。而且对某些原发病,如急,慢性肠炎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根据疼痛部位,性质的不同,宜用天枢穴配合其他穴位以加强疗效。
艾灸神阙的神奇功效 艾灸神阙主治疾病
艾灸神阙穴可以起到温补元气,固脱复苏的效果,艾火的热力透过肚脐,温暖盆腔,缓解肌肉痉挛,收缩,从而达到缓解腹痛的作用。长期坚持可以驱散寒湿。
神阙穴是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的枢纽,艾灸神阙穴可通经活络,固本回阳,理气散寒,对肠炎痢疾等症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神阙穴与脾,胃,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艾灸刺激该穴位,可以通过脐部的经络循行速达病灶,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润肠通便的作用,从而起到缓解便秘的好处。
神阙穴位任脉经穴,艾灸能温中散寒止痛,温暖胞宫,而三阴交穴为肝,脾,肾三交会穴,能调行气血,健脾益气,养血调经;神阙穴与三阴交穴同时艾灸,可以疏肝理气,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艾灸腹部减肥方法图解 天枢穴
定位:肚脐两旁,距离肚脐2寸,是上下腹部的分界,处于人体的中间地带。
艾灸作用:艾灸天枢穴有健脾和胃,通调脏腑的功效,能治疗消化不良,恶心,胃胀,腹泻,便秘等疾病,坚持艾灸能促进小肠运动,增加脂肪代谢,减少腹部和全身肥胖。
腹痛艾灸哪个部位 天枢穴
取穴:采取仰卧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量三指即是此穴。
艾灸功效:健脾和胃,通调肠俯。
主治:腹痛,便秘,腹胀,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状。
艾灸天枢的功效有哪些
天枢为调整上下腹部气机的枢纽,是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出入之门户,经常艾灸天枢,具有调中和胃,理气健脾的功效。
主要有以下作用:
防治便秘发生
天枢穴在肚脐两旁,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其位置对应着肠道,艾灸此穴能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可以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治疗大肠疾患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同时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大肠功能出现问题,天枢穴会有痛感,艾灸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肠腑功能,治疗大肠疾患。
提高胃动力
天枢是大肠募穴,总辖大肠经的气血,而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又是相邻想通的关系,因此任何部位受外邪侵入都会在天枢有所反应,胃不舒服可以通过艾灸天枢穴来调理,增强肠胃功能,调整肠道蠕动,消除胃积滞,从而提高胃动力。
治疗腹泻
天枢主辖人体气机沉浮,艾灸此穴可调整人体气血运转,增强脾胃功能,提高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力,改善因虚火上浮引起的腹泻等疾病。
排毒祛痘
艾灸天枢不仅能调胃经经气,还能调整大肠功能,促进排便,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从而消除痘痘,口臭等问题。
缓解腹痛
艾灸天枢穴对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腹痛,特别是脐周疼痛有止痛作用。而且对某些原发病,如急,慢性肠炎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根据疼痛部位,性质的不同,宜用天枢穴配合其他穴位以加强疗效。
消化不良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中脘健脾益胃
取穴: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
艾灸功效: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主治:胃痛,腹胀,腹痛,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及泄泻等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紊乱症。
艾灸天枢通调肠腑
取穴:采用仰卧姿势,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两三指即为该穴。
艾灸功效:健脾和胃,通调肠腑。
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艾灸足三里健脾和胃
取穴: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手的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即是。
艾灸功效: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改善消化不了,强壮身体,增强免疫功能,并对肠胃,心血管疾病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主治: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便秘,痢疾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