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剂灌肠是诊断脱肛时必要的
钡剂灌肠是诊断脱肛时必要的
直肠脱垂为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而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发病率高于男性。
(1)钡剂灌肠。主要用于观察大肠的病变,如息肉、癌、憩室及炎症等,对肠穿孔、急性出血及感染性疾病则属禁忌。本法是经口服钡剂或钡剂灌肠对结肠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因本法对结肠的生理状态显示比较理想,故对结肠病变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有利于微小病变的显示。
(2)腹部透视或平片。腹部透视或平片可以对腹腔器官有个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可看到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可发现肠腔内积气、积液,这对诊断大肠穿孔、大肠梗阻及肛管闭锁程度很有帮助,亦是急腹症常用的检查方法。
(3)排粪造影检查。排粪造影是一种在生理状态下进行的检查,用以确定直肠可能存在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主要适用于排便困难,排便失禁,直肠性便秘及里急后重,非腹泻性黏液便或血便,排便时腹痛或会阴疼痛,以及临床疑有直肠脱垂的患者。
(4)瘘管造影。本法主要用于复杂性肛门直肠瘘的检查诊断。多取碘油或含碘的水溶液造影,可明确瘘管或窦道的行走方向。
(5)CT检查。大肠的CT检查主要适用于:恶性肿瘤的术前分期和预后的评价;肠内和肠外肿块的鉴别;恶性肿瘤治疗后有无转移、复发;消化道造影和内镜检查未发现明确病变,但有不能解释的结肠症状者。
(6)结肠血管造影检查。结肠血管造影主要用于大肠肿瘤、炎症、出血的鉴别诊断,特别是恶性肿瘤,血管造影可显示病变扩散和肠管外浸润的程度,以及是否转移到其他脏器,对决定手术适应证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7)淋巴造影。淋巴造影检查可预知是否有淋巴转移以及转移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是判断大肠癌肿进展程度的辅助手段,是外科手术时对淋巴清扫的有力指征。
(8)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对已确诊为直肠癌、结肠癌的患者,了解有无肝、胰、胆转移时,可通过B超检查,其图像可检出直径1.5~2cm的转移灶。
先天性巨结肠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钡剂灌肠
X线下钡剂灌肠是判定病变范围和选择术式的重要依据。钡剂灌肠目的是显示痉挛段及其上方的扩张段,因此确认扩张段即可,不要过多灌入钡剂继续向上检查,以免加重病儿腹胀及其危险。
痉挛段范围在降结肠以下者,侧位显示最清,故一般仅摄带肛门标记的侧位X线片,但痉挛段达乙状结肠时从正位观察才能全面。X线钡剂灌肠的诊断率,目前仍徘徊在90%左右,其原因主要有3个:①新生儿巨结肠确诊困难,一般认为新生儿巨结肠的形态学改变,生后2周才形成,有的需要3~4周甚至几个月。尽管开展了灌肠后24~48h,动态观察钡剂贮留或排泄的功能性改变,但梗阻症状很重时,钡剂灌肠后必须洗肠或手术,不允许延迟观察;并发肠炎时,难于保留钡剂达24h以上。②对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尤其是超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难与特发性巨结肠鉴别。③对特殊型先天性巨结肠易于漏诊或误诊。
2.直肠肛管测压
是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方法,具有经济、简便、快速而安全,以及无损伤性,可反复检测等优点。关于测压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准确率,文献报道不一(76%~100%)。研究证明,正常儿直肠内气囊注入2~3ml气体后,1~3s内肛管压力迅速下降(称正常反射),而先天性巨结肠病儿,向直肠内气囊注入很多气体,肛管压力都不变(称阴性反射),即无直肠肛管反射或无正常反射,有的先天性巨结肠病儿,肛管压力不但不下降,反而上升(称异常反 射)。阴性反射和异常反射统称为病理反射,经检测156例慢性便秘病儿,直肠肛管测压的准确率为93.33%,其中误诊率为2.88%(104例病理反射者,3例除外先天性巨结肠:2例为新生儿,6个月后复查正常;另1例为胎粪性腹膜炎),漏诊率为7.69%(52例有正常反射者,4例为先天性巨结肠病儿)。为提高测压诊断的准确性,必须注意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
直肠肛管测压诊断新生儿巨结肠应当慎重。有作者动态检测50例正常新生儿,仅13例于生后第1天出现正常反射,48例(96%)在生后1周内出现正常反射,另2例因出院未能连续检测,分别在生后100天和8个月测检时出现正常反射。理论上应该说,新生儿生后自动排便,标志有直肠肛管反射,但经测压观察,我们认为这种刚刚形成或建立的反射,并未成熟也不稳定,故测检中不易显示或捕捉。
常见直肠肿瘤的诊断方法
1、直肠肛门指检,在中国有50%以上的直肠肿瘤发生在直肠,而80%的直肠肿瘤属于中低位,直肠肛门指检就可以检查出来。
2、粪便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筛选手段,或可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
3、钡灌肠X线检查:病变在乙状结肠上段或更高位置者,须进行X线钡剂灌肠检查。普通钡灌肠X线检查对较小的直肠肿瘤容易漏诊,最好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放射学诊断的正确率,并显示癌肿的部位与范围。
4、最明确的检查方法是大肠内窥镜,俗称肠镜,分为纤维结肠镜和乙状结肠镜。
诊断便秘要做哪些有针对性的检查
诊断便秘需要做以下必要检查。(1) 肠镜检查对45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 加重的患者应进行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肿瘤的可能;对于长 期滥用泻剂者,肠镜可确定是否存在泻剂性结肠或(和)结肠 黑变病;对伴有便血等症状患者,肠镜可确定是否有息肉、肿 瘤等病变。(2) 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必要 时进行肛门指诊。(3) 其他特殊检查包括胃肠通过试验、直肠及肛门测 压、直肠-肛门反射检查、耐受性敏感性检查、气囊排出试验、 盆底肌电图、阴部神经潜伏期测定试验及肛管超声检查等,这 些检查只在难治性便秘时选择。
便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粪便检查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影像学检查直肠指检:应仔细观察有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有无内痔,肛门括约肌有无痉挛、直肠壁是否光滑,有无溃疡或新生物等。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
便秘的检查方法
在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根据临床需要,应做必要的检查。首先要注意有否存在报警症状及全身其他器质性病变存在的证据;对50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加重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肿瘤的可能;对于长期滥用泻剂者,结肠镜可确定是否存在泻剂性结肠或(和)结肠黑变病;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
难治性便秘时可选择特殊的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通过试验(GITT)、直肠及肛门测压(RM)、直肠-肛门反射检查、耐受性敏感性检查、气囊排出试验(BET)、盆底肌电图、阴部神经潜伏期测定试验及肛管超声检查;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变。
诊断
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工作情况,既往的患病史、手术史,特别是有无痔核、肛瘘及肛裂史,近来有无服药史,尤其是有无长期服用泻剂史,通过相应的检查尽可能明确导致便秘的原因。对中年以上患者,发生大便习惯改变,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逐渐改变为每3天或数天1次者,应警惕有无左半结肠癌的可能。
便秘的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
1.直肠指检 应仔细观察有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有无内痔,肛门括约肌有无痉挛、直肠壁是否光滑,有无溃疡或新生物等。
2.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 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结肠的运动功能蠕动也可有较全面的了解。X线腹部平片如发现多个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可获得确诊。
便秘的诊断检查是什么
1.直肠指检 这是主要的便秘的诊断项目,应仔细观察有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有无内痔,肛门括约肌有无痉挛、直肠壁是否光滑,有无溃疡或新生物等。那么诊断便秘需要做什么检查?
2.结肠镜检查 此种便秘的诊断项目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可获得确诊。
3.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 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结肠的运动功能也可有较全面的了解。X线腹部平片如发现多个阶梯状液平,则对便秘的诊断有重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