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林下参的栽培

林下参的栽培

选地:海拨240以上东西走向山脉的东南、北坡、

西坡为好。坡度25--55之间较好。

土质:最好上面黑腐土,下面黄沙土,含量20%--40%为好。

选场:天然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次生林,郁闭度0.4--0.6之间。

人参种子长脖子芦籽每千克20000粒左右,每亩3-6市斤左右。

园田棚栽要全阴棚,离地70公分左右。

收获:三年后可收种子,12--15年可收获。

淫羊藿的繁殖方式

种苗繁育以无性繁殖(分株繁殖或根茎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

选地做床

选择阴坡或半阴半阳坡的自然条件,坡度35℃以下,土壤为微酸性的树叶腐殖土、黑壤土、黑沙壤土,可以利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及果树经济林下栽培。将林下地面草皮起走,顺坡打成宽120-140厘米、高12-15厘米的条床,横条沟栽苗,开沟深度6-10厘米。[3]

挖茎移栽

淫羊藿 ⑴休眠期移栽:春季4-5月萌芽前或秋季9-10月地上茎叶枯萎时,挖取地下根茎,取有芽茎段,切成8~10厘米小段,每段保留1-2个芽胞,用赤霉素和生根粉药剂处理后,栽于条床内,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覆细土5厘米,踩实后,再用湿树叶覆盖3-5厘米。

⑵生长期移栽:夏季6-8月高温多雨时林下栽培。将野生生长旺盛的植株整株带土移栽,24小时内随挖随栽,最好6选择阴天或下雨前后。株行距20×25厘米,覆土3-5厘米,踩实后,覆盖树叶3-5厘米。这种栽培方法不缓苗,成活率高达85%以上,且根茎分蘖芽生长快,第二年春分枝多、产量高。

淫羊藿的繁殖方式

种苗繁育以无性繁殖(分株繁殖或根茎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

选地做床

选择阴坡或半阴半阳坡的自然条件,坡度35℃以下,土壤为微酸性的树叶腐殖土、黑壤土、黑沙壤土,可以利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及果树经济林下栽培。将林下地面草皮起走,顺坡打成宽120-140厘米、高12-15厘米的条床,横条沟栽苗,开沟深度6-10厘米。[3]

挖茎移栽 ⑴休眠期移栽:春季4-5月萌芽前或秋季9-10月地上茎叶枯萎时,挖取地下根茎,取有芽茎段,切成8~10厘米小段,每段保留1-2个芽胞,用赤霉素和生根粉药剂处理后,栽于条床内,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覆细土5厘米,踩实后,再用湿树叶覆盖3-5厘米。

⑵生长期移栽:夏季6-8月高温多雨时林下栽培。将野生生长旺盛的植株整株带土移栽,24小时内随挖随栽,最好6选择阴天或下雨前后。株行距20×25厘米,覆土3-5厘米,踩实后,覆盖树叶3-5厘米。这种栽培方法不缓苗,成活率高达85%以上,且根茎分蘖芽生长快,第二年春分枝多、产量高。

婆罗门参栽培技术

季节

一般采用春播秋收北方地区5~6月播种,10月下旬收获,收获后进行窖藏。南方地区6月份播种,10月下旬成熟,植株可在露地过冬,随时食用随时挖收。为了延长供应期,也可采取春种夏收的栽培方式。

施肥

最好在播种前一年深耕,使土地充分晾晒,耕作层要在50cm上下。播种前施入基肥,每亩用腐熟的牛马粪或其它厩肥2500kg,深施40~50cm。

播种

婆罗门参一般蚕蛹种子繁殖,每年播种均应使用新种子。土壤施肥后,开沟直播,播种前一天浇足底水,水渗后开沟或穴。开沟播种时行距35cm,种子播于沟内,深2.5cm,播种不易过密。

管理

播种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覆盖稻草等保墒防干,勤浇水。播后大约10~12天出苗,揭去覆盖物。待幼苗长成后间苗,2~3次间苗后,最后定苗时株距也分别为35×25cm,间苗时要注意区别幼苗和杂草。生长期间应及时中耕,拔除杂草,一般在封垄前中耕2~3次。在肉质根增长前期进行2~3次追肥。在肉质根增长中期每亩可追施硫酸铵5kg。夏季生长中要注意排除田间积水,施肥要避免浓度过大,并要离根部稍远一些,以免烧根。

采收

婆罗门参的根部极耐寒,只要在冬天不十分寒冷的地区,可以露地过冬或去除叶片梢部,铺上一层覆盖物过冬。在冬天寒冷的地区,可将根部挖出,贮藏于冷窖中,下垫湿沙子,留几寸叶片,可长期贮存。但贮藏时间如果过长,其牡蛎鲜味将显著减少。

采种

采种用种株可在冬季收获时选留根形整齐、无伤病、反应该品种特性的种根。按行距80cm,株距30~35cm定植于采种田,并培土保护。翌年春发芽后除去盖土,进行中耕、施肥、浇水。种株应及时搭架支撑,避免倒伏。种子成熟后搓去冠毛,风选后贮藏。

贮藏

婆罗门参耐寒并耐贮运。肉质根在低温贮藏时可产生极佳的牡蛎样味道。适宜在冷库或冷窖中低温贮藏。贮藏条件:温度,0℃;相对湿度,95%~98%;气体成分:氧,3%;二氧化碳,3%。运输时可用箱、筐、袋装。

肉质根色正、整齐,无机械伤、无病虫害;筐、箱、袋装。婆罗门参也是一种易于迅速变色的菜食,因此在做熟后如不立即食用,就将去皮的肉质根放在碗里并加入适量的食醋或柠檬酸,以防止肉质根变成黄褐色。

病虫防治

叶斑病

病害诊断:只为害叶片,叶片发病以下部老叶发病为多。在叶片上产生长圆形、长条形病斑。病斑边缘不整齐,黑褐色,边缘色深,中央色淡。病斑外围常褪绿,枯黄。重病时病叶提早枯死。

致病菌为一种链格孢菌。病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常1~3根一丛,淡青褐色,直或弯曲,有1~3个隔膜,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棍棒状,淡褐色,有3~7个横隔膜,1~3个纵隔膜,顶端胞细长,无色。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起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引起田间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灌溉水传播。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由伤口侵入,也可穿透表皮直接侵入。病势在田间发展较慢,但在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害也会迅速发展。

病菌要求高温、高湿条件。病菌在10~3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4~26℃。要求90%以上相对湿度,有水滴存在时才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

防治措施:

⑴精细整地,适时播种或定植。密度不宜过大。

⑵施足粪肥,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尤其是钾肥。合理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注意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⑶适时培土,疏掉下部老叶、黄叶。发现病叶及时摘除深埋。

⑷发病初期及时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桃叶鸦葱

菊科,鸦葱属,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植株无毛。根粗,直立,根颈处常分枝形成地下直立或斜上升的根状茎,分枝或不分枝,外被深褐色的残存叶柄所成粗纤维。茎单生或数个 桃叶鸦葱丛生,直立或外倾。基生叶多数,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8mm,顶端渐尖,有的外弯,全缘,平或略皱曲,基部渐窄成不明显的柄,叶柄基部渐宽成鞘状,白色,抱茎,茎生叶苞片状,1-3枚,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长1cm,或更小。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钟状柱形,长15-18mm,总苞片4-5层,外层小,三角状卵形,长约5mm,内层条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膜质边缘较宽,无毛,舌状花黄色,干时淡紫红色,长约16mm,舌片长约8mm,深色脉纹清楚,前断齿裂。瘦果(未熟)无毛,或于上端冠毛之下有一圈毛,平坦或有小疣;冠毛淡黄褐色,长约8mm,羽毛状,上部1/3粗糙。花期6-7月。

黑婆罗门参

黑婆罗门参或西班牙婆罗门参(Scorzonerahispanica),亦称黑牡蛎植物,蛇根,和蛇蝎的草,是向日葵家庭(Asteraceae的)一名四季不断的成员。它有黄色光芒花头。它培养作为根菜类。稀薄的黑根生长一米长和2cm直径。它有黑皮肤与白色内部物质。

食物价值

黑婆罗门参被认为滋补:它遏制蛋白质、油脂、这苷氨羰基丙氨酸、胆碱undlaevulin,并且矿物比如钾、钙、磷、钢、钠,和维生素a、B1、e和C。自从它还遏制这苷土木香粉、包括果糖,它是尤其适当为糖尿病患者。

婆罗门参的肉质根以鲜食为佳,风味由于牛蒡,有浓郁的牡蛎香味,可以烤、炖、炸或作汤等。其中以切薄片挂蛋糊油炸味道鲜美,似鲜炸牡蛎。其根皮有切口时会溢出白色汁液,易迅速变褐,故需即切即做。除鲜食外,还可以储藏与加工。其嫩叶可做沙拉或炒食。

婆罗门参根的厚实的黑皮肤是不可食的,必须被去除或在或在煮沸以后前。如果皮肤被取消在煮沸前,被剥皮的根应该立刻被浸没在水中与醋和面粉被混合,为了防止变色。因为根树汁是极端稠粘的,它经常更加方便剥它在煮沸支持以后20到25分钟。黑婆罗门参经常被吃与其它菜一起,譬如豌豆和红萝卜。但它是还普遍在一个白色调味汁,譬如bechamel调味汁或芥末调味汁。煮沸的婆罗门参根也许给套上外套按面团和并且被油炸。

红参的栽培技术

栽植

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强光和高温。对土壤选择较严,

红参 适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植质的砂质壤土及壤土栽培。种子繁殖,分夏播、秋播和春播。夏播,7~8月果实成熟时,采下立即播种。秋播11月,春播在4月上、中旬。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0.7~1尺,宽3.8~4尺,畦间作业道为6~8尺。采用撒播,每平方米1两,播后,覆土1~1.5寸,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至5月上旬出苗。秋播和春播必须采用人工催芽。

催芽方法是挖深5~6寸的坑,大小视种子多少而定,然后把砂与种子按1:1比例拌好,放入坑内,覆土2~3寸,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2个月后裂口,即可播种。第三年10月移栽,行株距6×3寸,覆土1.5~2寸。出苗前,应搭前檐高3~4尺、后檐高2~3尺棚遮荫。

病虫防治

生长期间有斑点病、疫病和炭疽病为害,可用波尔多液喷射防治。

太子参的栽培

正确选地,精耕细作

应选择疏松肥沃略带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种植,尤以生茬地最佳。为降低病源、减轻病害,每2—3年应实行1次轮作,前茬忌茄科烟草、蔬菜等作物、禾本科作物地块尚可。种植地深耕20厘米,畦宽0.8—1.4米,高25厘米,畦面呈龟背形,沟宽30厘米。精耕细作,使土层疏松。种植前15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成800倍液喷畦面后将表土翻入土层,预防地下害虫。

严格选种,适时栽种

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种根或采用种子播种繁育方法生产出不带病源的种根作生产用种,以利培育无病壮苗,为丰产奠定基础。掌握在霜降前后种植,用种量20公斤/亩,种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沥干后,用清水漂洗残留药液,晾干、待播。

施足基肥,合理密植

太子参的植株矮小,以块根为经济目标,为避免伤根或肥料与种参接触霉烂,后期不宜中耕追肥。施足基肥和掌握适宜种植浓度是高产的关键措施,以重施基肥为主。畦面横向开10厘米深定植沟,沟距13—15厘米,每亩用草木灰12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复合肥10公斤、人粪尿200公斤沤制后撒施于沟底并覆盖薄土。按株距4—6厘米排放种参,芽头距地表6厘米,种参头尾相接,然后覆细土盖种。

护墒、保湿,酌情追施平衡肥

出苗后25天应拔草,轻度疏松表土。苗期过后不宜松土,封行时拔

太子参草,封行后停止墒情活动,促进参体生长。生长阶段以保持湿润、畦面不积水为宜,块根膨大期要勤浇水,促进块根生长发育。对苗壮、土层肥沃、基肥足的地块不宜追肥,避免枝叶徒长。若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失衡,则须根增多,产量降低。但对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纤弱的地块,应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饼肥30—40公斤/亩拌土施于畦中,或用“云大”“芸薹素”等根外追肥,以提高群体光能效应,延缓茎叶枯萎、防止早衰,促进块根增生、膨大。科学施用平衡肥,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适时采收、留种

在太子参种植后的翌年夏至前后,当地上部50%以上的茎叶枯萎时就应采收,此时参根成品率最高。宜选择晴天收获,大小参根应采收齐全。选择无病害、具有固定特性、芽头饱满、肥壮的留作种根,置于阴凉处按一层沙(10厘米厚)、一层参种反复重叠4—5层。贮藏期间保持沙层湿润,每隔20天翻堆检查,拣出霉烂参根,临栽种前优中选优,保证种根质量,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8]

太子参繁殖方法分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

播种繁殖

因太子参是蒴果种子成熟不一致,蒴果开裂,种子自然脱落,

不易采收。一般都是利用太子参收获后,就地培育幼苗,用

太子参四齿浅耕2厘米左右,再施入人粪尿,种点秋菜或大青叶等药材,秋菜收后再施一次人粪尿,6-7天后整平地面盖上稻草或麦草。第二年4月份苗出来,不久大青叶也采种了。剪去地上茎,除去覆盖草,进行田间管理,间去过多的苗子。当苗长5片叶时进行移栽,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把幼苗的茎节横放埋入土中,留出顶端叶片。注意遮荫(盖稀稀的草或设前棚),生出新根后,撤覆盖物。也有的地方,把种子采下用湿砂贮藏,备秋播或春播用。

5~6月当果实将要成熟前,连果柄剪下,置室内通风干燥处阴干后,进行脱粒、净选后,立即进行混砍湿藏,否则不发芽。 其方法是:将1份种子与2-3份清洁河砂混拌均匀,砂的湿度,以手握之成团、松开即散为度。然后,一起装入大小适中的木板箱内,摊平,上面盖2厘米厚的细砂,箱不加盖,置通风阴凉的室内贮藏至秋季或翌年春季播种。

播种育苗:春播或秋播。

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秋播,于9月酷暑过后进行。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横向开沟条播,沟深1厘米。然后,将催芽籽拌草木所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细上厚1厘米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度。上盖稻草或杂草,浇1次透水,保湿保温。

亦可撒播:将畦作成150厘米宽的高畦或平畦,耧松耙平、然后,将1份催芽将拌10份细土,均匀地撒入略面,再用齿耙耧平畦面,上撒盖细肥土或草木炭,以利保温保湿,但不宜太厚。播后经常保持床上湿润,半个月左右即可出苗。遇干旱天气,要浇水保墒,以利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加强苗床管理,当幼苗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移栽。

根茎繁殖

大面积生产多采用分根繁殖。原地留种,选择植株生长健壮的地块,留于地中,4-5月在行间套种蔬菜或豆类、中草药草决明、柴胡、望江南等,夏季炎热的气候,套种作物正是生长旺盛时期,给太子参起遮荫作用,并巨能降低地温,使太子参安全度夏。秋季栽种孩儿参时挖起作种栽。选芽头完整、体肥大整齐、无伤、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栽种不能过迟、过深或过浅,一般在10月份。

块根栽的方法:按株行距15厘米*6厘米,斜栽或平栽入沟内。栽入深度以6~9厘米为宜。太子参具“茎节生根”的特性,栽植深度与产量有关:过浅,块根集中在表上层内生长,参体细小且易发叉;过深,块根虽肥大,但发根数量少,产量低。一般栽下1个母参,能产生10多个子参。幼苗萌芽生长是靠母参供给养分,植株枯萎后,母参已腐烂,此时子参分散生长于土中,进入夏季休眠。

白参的栽培技术

房棚要求

野外栽培生态环境较适应。菇棚高2.5m,每棚250~300平方米均可,竹木作骨架。棚顶盖黑色薄膜加草帘,四周茅草或草帘围护;棚内搭摆袋架,架宽90~100cm,分设架床8层,层距25cm;地面整平夯实,铺上细沙。每个架床用塑料薄膜覆盖成保湿棚。保湿好的专用菇棚不必盖膜。在农家庭院只要有对流门窗的房间,都可用于栽培。

栽培季节

该菌生产周期较短,在适宜的条件下从接种到采收仅需16~20天。最佳栽培季节,秋栽为9~10月、春栽为3~5月。充分利用房棚空间和最适时间,每年安排生产4~6批。

培养基配制

适用的培养基配方有以下2种:①棉籽壳58%、玉米芯或甘蔗渣20%、麦麸18%、玉米粉2%、石膏粉1%、钙镁磷肥1%②棉籽壳50%、杂木屑28%、玉米粉2%、麦麸18%、石膏粉1%、碳酸钙1%。以上配方料与水比为1:1.1~1.2,含水量60%,pH自然。栽培袋规格:立式栽培的采用短袋15×26cm,每袋装干料300g;长袋12×55cm,每袋装干料500g。装袋、灭菌按常规操作。

消毒接种

料袋灭菌后需冷却至28℃以下时方可进行接种。为防止“病从口入”,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到“四消毒”(接种箱或室使用前紫外线或气雾消毒;菌种、料袋和工具搬入后再次气雾消毒;操作人员身、手消毒;菌种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消毒接人袋内)。接种时,长袋的打6个接种穴,接入菌种后用胶布封口;短袋的拔出袋口棉塞,接入菌种后将棉塞复原。

室内养菌

接种后的菌袋,摆放于培养室层架上或平地垒叠养菌。发菌培养环境要求适温、干燥、避光、通风。温度以掌握在23~26℃为好,不低于18℃,也不可超过32℃;空间相对湿度70%以下,注意防潮湿;门窗遮阳,后期给散射光;每天通风2次,更新空气。室内养菌一般7天左右袋壁上菌丝浓白密集,手指按压袋面有凹陷出现时,即可离室进棚。

出菇管理

菌袋进棚上架摆袋催蕾时,区别不同袋形操作:短袋的拨去袋口棉塞,拉直袋膜出菇;也可采取袋壁四周每隔8cm,用刀片划1~2cm的长菇口,然后将菌袋竖立摆放,多口出菇。长袋的进棚后,横排于架层上适应环境2天后,把穴口上的胶布撕掉,穴口向上长菇。然后在空间喷雾状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并覆盖架层罩膜保湿。每天喷水时,注意揭膜通风。菌袋开口后至原基形成一般需要4~6天。当菇蕾稍有分化时揭去盖膜。随着子实体发育需要,每天早、中、晚向空间喷雾状水1次,不宜直喷菇体上,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温度要求不低于18℃,不超过25℃;给予300~500Lx散射光线,促进子实体正常发育。

采收加工

白参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接种至采收需16~20天,当子实体叶片平展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利刀从基部切下,并修净基部杂质。采收前停止喷水,避免脆断损坏朵形。一般第1潮菇采收后停止喷水2天,生息养菌,然后照常管理;7天后又产出第2潮菇。管理得当时一般可长2~3潮菇,生物转化率40%~50%。长袋的单产200~250g、短袋的单产100~150g。鲜品用泡沫塑料盒和保鲜膜包装送往超市,在4~5℃低温下,货架期12~14天;加工干制时,可用机械脱水烘干,鲜干品比例为4∶1,干品用双层塑料袋密封包装防潮。

野山参的价格

野山参,也就是野外生长的人参,是真正的天生天养,吸收天地之灵气,一般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深山老林里,离人间很远。这种似乎与世隔绝的野山参自然是十分昂贵的,一般很难在市面上买到,只用在拍卖会、农博会上拍买,市面上也有野山参售卖,但这些一般都是人工培育的,叫做林下参,这种人参个头较大,功效一般,自然售价较低。

人参可以分为3类,纯野山参、林下籽、移山参。林下籽,是人为采集野山参籽,然后播种于深山老林中,等其接受生态圈的磨练,其功效和纯正的野山参差不多。移山参,或者叫做林下参,是3种之后最廉价的人,它是人们将人参种成秧苗之后,放到山里待其生长,这类人参个头大,功效一般。纯野参的价格一般在每克万元以上,林下籽的价格为每克几百到几千元,移山参每克卖几元到几十元。

50年以上的纯野参价格为每克1.5万元,100年以上的纯野参价格高达2万元,买一整支就得花近45万元。不过人参的市场鱼龙混杂,而一般消费者又缺乏相应判断人参是否为真假的知识,为了避免被坑,最好到正规的药店购买,而且一定要看清楚人参的鉴定证书。

参须的介绍

参须,中药名。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 C.A.Mey.的细支根。野生分布于河北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现辽宁、吉林广泛栽培,北京、河北、山西也有引种栽培。具有益气、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吐血,口渴,呕逆。1.论参须药性偏于下行降泄张石顽:"参须,治胃虚呕逆,咳嗽失血等证,亦能获效,以其性专下行也。4.张山雷:"参须论其质地本与人参无所同异,但辽产、高丽产,一清一温,亦当分别主治,方不贻误。其为参之余体,力量薄弱,初不待言,其较巨者,形如北沙参,如怀牛膝,尤有功用可言。

轮叶党参栽培技术

轮叶党参系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山胡萝卜,可药食兼用,是出口创汇品种,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地

轮叶党参喜温暖、阴湿环境,较耐寒。栽培上以活沙壤土为佳,忌黏重土壤以及土层瘠薄的地块栽培。参后地以及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平地,均合适轮叶党参种植。

二、种植

(一)平地及缓坡地种植

1、整地:先深翻土地30-40厘米,起垄宽60厘米。对肥力稍差的地块可多施农家肥或少钾等化肥做底肥。

2、种子处理:播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先打好垄,在垄间开沟4-5厘米深,沟底用单脚踩好底格子。应尽量使沟底拓宽,而后播种。播种时尽量使种子均匀分布整个沟底。为播种均匀和省种可拌3-5倍湿沙。需种量约为1.2-1.3斤/亩。最后覆土,踩顶格子。

(二)参后地轮叶党参种植

在参后地种植轮叶党参,坡缓的可按平地方法种植。坡度较大的,可采用高床种植。在床上开横沟条播,按行距45-50厘米,株距同平地,其他管理与平地种植相同。

三、苗期管理

1、铲趟除草:正常情况下,大约20天出苗。苗期要拔净苗眼杂草,定苗前趟一遍地。

2、定苗:当苗高6-10厘米时定苗。定苗采用狗咬纹式或三角形式。原则是20厘米长度内,留苗三棵,并尽量使苗间距拉开,均匀散布于整个垄台上。

3、搭架:当苗高约30厘米时搭架,每隔40-50厘米时插架条一根,类似于豆角架。

4、追肥:为提高轮叶党参的产量,追肥不可忽视。前期可追加适量氮肥,后期追施磷、钾肥。

5、病虫害防治:轮叶党参一般年份地上部分不易发生病虫害。当雨季来临时,晴天时,可打600倍粉锈宁液或800倍百菌清液1-2次,以防病害。

西洋参的栽培

1、种子处理

西洋参的种子属胚后熟类型,具有长期休眠的特征,因此,必须通过种子处理,使其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西洋参种子的形态后熟最适温度为10℃~15℃。将种子拌清洁的细沙储藏,保持7%的湿度,置于地下室内,在10℃~15℃温度下处理60d后,其裂口率可达80%以上,胚长达4.25mm以上。在完成形态后熟阶段之后,还须在0℃~5℃的低温下处理120d,才能通过生理后熟阶段而发芽,其发芽率达85%左右即可播种。[4]

2、播种

采用点播。宜在春季2、3月进行,或在秋末冬初。株行距5cm×10cm,每穴播入种子2粒,播后覆土3cm,上盖腐熟落叶或稻草等10cm,浇水保持湿润。每667㎡播种量为5~6kg。

紫参的栽培技术

整地与施肥选地势高,排水好的田块,深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播种茜草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封冻之前。种子繁殖:播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成浅沟,再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浇水,保墒,以利出苗。行距为30厘米。每亩播种量3公斤。茜草出苗后,应加强田间管理,生长一年后即可移栽。移栽时,将茜草苗按行株距50×3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扦插繁殖:选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茎蔓,每2—3节剪成插条。按行株距10×5厘米左右插入土中,上露1节。浇水、保墒、遮荫,以利成活。培育1年即可移栽。田间管理茜草齐苗后,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气及时浇水,阴雨天气注意排水。苗高30厘米时,于株旁插立支柱,供其攀援。花蕾现后,除留种株植外应摘除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

红参的栽培

栽植

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强光和高温。对土壤选择较严,适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植质的砂质壤土及壤土栽培。种子繁殖,分夏播、秋播和春播。夏播,7~8月果实成熟时,采下立即播种。秋播11月,春播在4月上、中旬。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0.7~1尺,宽3.8~4尺,畦间作业道为6~8尺。采用撒播,每平方米1两,播后,覆土1~1.5寸,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至5月上旬出苗。秋播和春播必须采用人工催芽。

催芽方法是挖深5~6寸的坑,大小视种子多少而定,然后把砂与种子按1:1比例拌好,放入坑内,覆土2~3寸,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2个月后裂口,即可播种。第三年10月移栽,行株距6×3寸,覆土1.5~2寸。出苗前,应搭前檐高3~4尺、后檐高2~3尺棚遮荫。

病虫防治

生长期间有斑点病、疫病和炭疽病为害,可用波尔多液喷射防治。

林下参的介绍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首,盛名于国内外,其独特的疗效和昂贵的价格另人神往。按生长过程中受认为影响程度分为野山参、山参(林下参、移山参)、园参。无论山林中生长或人工栽培,目前并没有权威文献证明山参和园参之间主要药用成分之间的差别,所以山参的五体:芦、体、纹、须、皮,依旧每一样都是林下参的市场价值所在。因为对生长环境的苛求,人参从古至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我们东北三省是人参的故乡,多年来的过度采挖,野山参已面临绝迹。由于林权政治政策出台,给播种林下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之出现了不少金庸笔下的“药王谷”。林下参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地。切三年就结籽收入。播林下参,用的种子有讲究。一棵有价值的林下参,讲根、体、皮、纹、须及珍珠点。故种子最好选本地长脖芦参籽或本地二马芽参籽。播林下参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林下条播,有林下棚播,有野播,还有将山皮土拉回家里在园田棚下管理的。总之,你要能培育出歌谣所述的:“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珍珠点点缀须下,具次特征野山参。”

人参自古以来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更被东方医学界誉为“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林下参更是人参里的奇葩,模拟野生人参的生长环境,历经15年以上的生长周期,富含野生人参的珍贵营养成分,大补元气、回阳散逆、滋阴、益血、生津、强心,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养生珍品!

林下参怎么看年份

野山参是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中,其种子自然落地或被鸟类、野鼠等吞食(或携带)后而排出体外,落入林下土壤里。在适宜的林下土壤条件下,生根发芽,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既不被移动,又不经任何人工管理。在同一地方自然生长多年、甚至百年以上的人参.通称为野山参.生长时间短,支头小,重量不足5克者的山参,称“山捻子”;生长百年以上的或重量50克比上者称大山参;生长200年以上或重量200克以上者称为老山参。一般说,野山参多为横灵体、疙瘩体,皮细而紧,皮老纹深;须清疏不乱,细长,质柔坚而不脆,珍珠疙瘩明显,芦头细长,常弯曲,多为三节芦。而林下参则是模拟自然条件生长于深山密林下的野生人参,这类人参是将人工采集的园参或林下野生人参的种子播种在适合野山参生长的树冠下的土壤里,并使其在该地生长多年,所获得的人参产品统称为林下参。林下参自然生长15年以上,其根的五行特征表现为:芦长体灵,皮老纹深,须长而清疏。须上有珍珠疙瘩的形体特征的林下参,由于质量达到了野山参的要求,均可称为野山参。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上涨。

相关推荐

肉桂粉食品简介

肉桂粉,俗称玉桂粉。肉桂粉的主要原料肉桂,生长在钖兰、印度一带,为樟科植物。肉桂常绿乔木,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我国从1962年从越南引种大叶清化桂,栽培于丘陵或斜坡山地,在广东、广西等地有大面积栽培。肉桂和大叶清化桂的干皮和枝皮制成粉末后称之为肉桂粉,它有一种令人喜爱的芳香、温和、甜美的感觉,是一种广受人喜爱的香料。多用于面包、蛋糕、派及其他烘焙产品。

黑加仑的生长习性

黑加仑为多年生灌木,黑加仑主枝寿命6~10年。主枝顶芽延长生长,侧生腋芽抽生分枝。顶芽延长生长仅能维持2~3年,第3~4顶芽只形成簇状花芽,并逐渐衰老死亡。 此种生态习性喜光、耐寒,用种子、扦插或压条均可以繁殖,栽培和管理容易,经济价值高,适宜在北方寒冷地区发展。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已大量引种栽培。 据文献记载,中国东北地区另有1种乌苏里茶藨, 生于湿润谷底、 沟边或坡地云杉林、落叶松林或针、阔混交林下。

梅花的栽培方法有哪些

园林栽植:梅花在我国园林栽培中,多采用传统手法,以松、竹、梅‘岁寒三友’组景。突出梅花作为主题,又宜三五成丛或孤植于窗前、屋角、池旁、路边、桥头、亭、榭附近。或建梅花专类园,如梅林、梅岭、梅峰、梅溪、梅径等。开花时繁花似锦,香飘数里,是旅游及文人墨客踏雪寻梅、咏梅、画梅的最佳去处。露地定植梅花,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之地。定植时间,黄河以南大部地区,淮河以南可于冬季以前栽植,有利于梅花提前扎根生长。北方干旱地区,可于春天栽植。提前购进的苗木先用沙土培埋假植,待土壤解冻后方可栽

石榴产地生长环境和品种

石榴产地 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小亚细亚国家。如今在伊朗、阿富汗和阿塞拜疆以及格鲁吉亚共和国的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尚有大片的野生石榴林。 现在,中国、印度及亚洲、非洲、欧洲沿地中海均有石榴栽培,而以非洲最多。 我国石榴以产果为主的重点产区,有陕西省的临潼、乾县、三原等,安徽省的怀远、萧山、濉溪、巢县等,江苏省的苏州、南京、徐州、邳县等,云南省的蒙自、巧家、建水、呈贡等,四川省的会理地区等;另外,新疆叶城石榴,以果大质优闻名于世。 石榴生长环境 石榴喜光,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喜湿润肥沃的石灰质土壤

刺老芽、刺嫩芽和香椿芽是一个东西吗

不是,刺老芽和刺嫩芽是一种,和香椿芽不是同一种物种。 刺老芽,又称刺嫩芽、刺老鸦、龙牙楤木。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广东等地,生于林缘、灌丝、林中空地。 是五加科 楤木属 香椿芽,别名:香椿、椿、春阳树、春甜树、椿芽、毛椿、古名杶、櫄,别名椿芽。楝科、楝属乔木中以嫩茎叶供食的栽培种,每100克鲜嫩茎叶中含水分约84克、蛋白质9.8克左右、维生素C58毫克及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并具芳香气味。叶柄折断处无白色浆液。可炒食、凉拌、油炸、干制和腌渍。树皮、根皮和种子均可

人参果的栽培技术

生长条件 选择种植地主要指根据人参果对温、光等条件的要求,科学安排其适宜的种植期。 人参果喜温热而不耐高温,在10~35 ℃的范围内能正常生长发育,生育适温白天20~25 ℃,夜温8~15 ℃,坐果适温20 ℃左右,0 ℃以下植株死亡;根系适宜生长的地温为20 ℃,如地温低于10 ℃,根毛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6] 人参果喜阳光充足,光照时间长,尤其是果实成熟期,如光照不足,会延迟成熟;如光照过强,伴随高温干燥,又易引起植株卷叶,病害加重。 适应气候 据此,南方在无霜期内均可露地栽培,但夏季高温期要搭遮阳

火参果的栽培要点

露地,大棚,温室栽培;温室及大棚栽培时需要媒介进行授粉。此植株为雌雄同株植物,雄花一般先于雌花几天开放。 立架栽培一般栽种600-700株/亩,从播种到采收约3个半月-4个月,种子发芽温度应控制在20-35℃,种子在育苗盘里发芽,长到二片叶时进行移栽。 露地栽培时,春季移栽温度需达到15℃以上。温室条件下可在初秋进行种植。 在第一个花期之前一周浇两次水,补充水份蒸发量的40%,第一花期之后补充水份蒸发量的80%

银耳的栽培技术

栽培环境 银耳不但可用段木栽培,而且还可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这种室内代料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树枝,短木或边角木料经切碎磨粉后为原料,节省大量木材。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原料来源充足,用来栽培银耳,既有利于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又有利于迅速扩大银耳栽培的范围,不受有无林区条件的限制。而且室内栽培,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较易控制,银耳的生产周期短,病虫害少,产量高。因此室内代料栽培是银耳生产上的一项重大革新。同时节约了大量木材,

龙骨柱的园林用途

园林绿化 龙骨柱不耐寒,但耐旱,喜干燥壤土,北方冬季应置于室内莳养,南方可露地栽植,也可用做篱笆,既是绿色屏障,又可美化庭院,夏季还能观赏到花香和果实。 龙骨柱分枝繁多,且垂直向上,给人以挺拔向上的感觉,可将其培养成不同大小的植株,用不同规格的花钵栽种,装饰厅堂、卧室及会议场所等处,也可与别的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合栽,制成组合盆景,观赏效果更好。此外,还可地栽,供园林部门布置沙漠植物景观之用,作为背景材料,尤为适宜。 龙骨株形优美,枝体呈绿色,叶片整齐,叶片似鱼鳞,在阳光照耀下会闪闪发光,众体林立,群峰利剑

野生蓝莓和蓝莓的差别 生长环境区别

野生蓝莓和蓝莓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那些人工种植的蓝莓可以采用陆地栽培或者大棚栽培的方式进行种植,而野生蓝莓则以野生为主,它主要生长在纯净物污染的森林或者野生山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