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癌引发钝痛的诊断

肝癌引发钝痛的诊断

肝癌中晚期患者的肝区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疼痛性质则多以持续性隐痛、钝痛或刺痛为主,也有少部分患者的疼痛可出现特殊的表现,肝癌患者其他部位也 可能出现牵涉痛,部分患者的疼痛区域位于中上腹,多为多为左叶肝癌所致,但有时会被误诊为胃病而耽误治疗,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右肩疼痛,临床上多见于右叶靠近膈肌的肿瘤,因其累及膈肌而引起右肩的牵涉痛,此时易被误诊为肩周炎。

突发性肝脏剧烈钝痛

临床上少数患者可表现为突发的肝区剧烈疼痛,多由位于肝脏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出血所致,如果患者同时伴有头晕、眼花、心慌、血压下降表现,大多预示着癌结节破裂并发严重的内出血,如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进行紧急抢救。

肝癌转移灶也可发生钝痛

肝癌转移到其他部位会出现转移灶症状,转移到肺部可出现胸痛;转移到骨骼可出现骨痛等,因此肝癌患者出现胸痛或者骨痛等时,应该考虑到是肝癌转移导致。

肝癌患者会疼痛吗

1 疼痛部位:肝癌患者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肝区,即位于我们身体的右肋部或剑突下。

2 疼痛性质:患者在疼痛前的一段时间内可出现右侧上腹部不适。疼痛一般表现为间歇性或者持续性的隐痛、钝痛或者刺痛,呼吸时可加重。

3 不同位置的肝癌疼痛表现:

A 肝癌位于肝右叶膈顶端----患者常可出现右肩或者右背部的放射痛。

B 肝癌位于肝左叶----患者一般较早出现中上腹胀痛,偶尔也会出现左季肋部或者背部疼痛。

C 肝癌位于肝实质深部----患者一般很少出现疼痛。

D 肝癌伴严重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的钝痛或者绞痛。

4 危及生命的疼痛:

当患者发生肝癌破裂或者肝包膜下发生出血时,患者可出现突发的肝区剧痛并伴有肝区触痛,继而出现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头晕、心慌、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等表现,或者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时,可危及生命。需及时进行抢救。

5肝癌转移也可以发生相关部位的疼痛:

肝癌容易转移,转移到不同位置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症状,比如转移到肺部,可以出现胸痛,转移到骨骼,可以出现骨痛等表现。

6 非药物缓解疼痛的方法: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除了药物治疗外,一些非药物治疗也能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1) 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可以缓解腹部压力

2) 舒适卧位:患者疼痛时,取患侧卧位或者半卧位,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3) 转移注意力:根据患者不同的喜好,投其所好,如听音乐,讲笑话,听相声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分散其对疼痛的关注度。

4) 减轻心理压力: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容易加重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家属需要多安慰、鼓励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放松身体,给予适度的心理暗示,提高患者疼痛阈。

5) 按摩:需要注意的是按摩一定要轻柔,以免引起肿瘤的破裂或者转移。

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将肝癌引发的右肩疼痛误诊为肩周炎,右腹部疼痛也需要与胆囊炎、胃炎等相鉴别。如果肝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右肩痛、腹痛等一定要注意及时检查,为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肝肿大的诊断

病史往往能提供肝脏病的诊断线索要注意了解有否传染病的接触史,接受血液制品史,旅居流行地区史此有助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断。药物或毒物接触史,可引起中毒性肝肿大肝硬化患者既往常有肝炎、黄疽、慢性酒精中毒等病史伴随肝区疼痛者多见于肝内炎症、急性肝淤血、肝内占位性病变多为钝痛性,但肝癌的疼痛可相当剧烈。伴有发热常提示肝炎肝脓肿、胆道感染、肝癌或其他急性传染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等。病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伴有纳差。

1.病变范围

(一)弥漫性肿大由于普遍性肝脏病变所致,见于各种肝炎J肪肝、肝淀粉样变性肝瘀血、肝硬化、肝细胞癌转移癌、胆管细胞癌。

(二)局限性肿大由于肝内占位性病变所致,见于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肝包虫等。

2.肝的硬度

正常人体质瘦弱者可触及肝边缘且质软肝脏中等硬见于肝炎、肝脓肿、血吸虫病脂肪肝、疟疾等。肝脏质地坚硬见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淤血性肝硬化恶性肿瘤、白血病、肝淀粉样变性梅毒肝等。

3.肝的边缘和表面

慢性肝炎淤血肝的边缘较钝,表面尚平滑,肝硬化的边缘锐利表面呈结节状。

4.压痛

急性肝炎急性肝淤血、急性胆管炎或胆绞痛发作时压痛明显,细菌性或阿米巴肝脏肿时压痛更为剧烈主要为局限性压痛,肝癌常无明显的压痛,慢性肝炎时压痛较轻肝硬化*肪肝、肝淀粉样变性与梅毒肝一般无压痛。

5.黄疽

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外胆道梗阻多见。

颈椎病和肩周炎的区别 疼痛性质不同

肩周炎在活动肩关节是,可诱发钝痛、酸痛,疼痛往往限制于肩部,并会伴随肩关节功能障碍,出现上举、外展和旋转动作受限。无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

颈椎病的疼痛常为麻木痛、灼痛、放射性疼痛,多想手部放射,而无肩部关节活动障碍;肩部疼痛伴颈项疼痛不适和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碍,上肢及手指麻痛,有时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

肝癌引起肝性脑病后的常见症状

肝癌可以引起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以下介绍肝癌引起肝性脑病后的一些常见症状。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现,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导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

一、病因

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肝功能的衰竭密切相关。导致肝癌病人肝功能衰竭的常见因素包括弥漫型肝癌及巨块型肝癌细胞晚期,癌细胞广泛侵润或合并有肝硬化,肝功能有明显的损伤,或现代抗肿瘤治疗如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化疗、放射治疗等。

二、诊断

肝癌并发症脑病的诊断不难,以下几点可作诊断依据:

1、血氨增高>59μmol/L。

2、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有明显诱因而出现上述症状。

3、晚期肝癌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异常征象,如意识改变、睡眠到错、扑翼样震颤、昏迷等。

4、可由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继发感染、过量放腹水、大剂量利尿剂的使用。手术创伤、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高蛋白饮食等原因诱发。

5、脑电图有明显异常改变,如出现节律变慢,出现β波,两侧同时出现对称的高电压慢波。数字连接、数字标字试验、搭积木试验,签名试验为主,此类试验均有助于早期诊断。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在上腹部肿块、肝区痛、消瘦、食欲减退等肝癌常见症状基础上出现神志恍惚,定向力和计算力减退,嗜睡。昏迷及扑翼样震颤等。其中扑翼样震颤是肝性脑病的特征性表现。1983年中华医学会将肝性脑病分为以下三级:

I级:反应迟钝,无集中能力,失眠,欣快感,性格改变,对周围事物缺乏反应,行为异常,抑郁,嗜睡,失去定向能力。

Ⅱ级:精神错乱,不认人,木僵,昏睡,扑翼样震颤或不自主运动。

Ⅲ级:昏迷,包括深昏迷和浅昏迷。

I级常被忽视,Ⅱ级才被重视,脑电图有助于诊断。

颈椎病和肩周炎的区别 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不同

颈椎病的疼痛常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无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伴颈项疼痛不适和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碍,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有时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肩周炎在活动肩关节时,可诱发钝痛、酸痛,疼痛限于肩部,伴随肩关节的功能障碍,突出的是上举、外展和旋转动作受限,无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

肝大的诊断

1.病史病史往往能提供肝脏病的诊断线索,要注意了解有否传染病的接触史,接受血液制品史,旅居流行地区史,此有助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断。药物或毒物接触史,可引起中毒性肝大。肝硬化患者既往常有肝炎、黄疸、慢性酒精中毒等病史。伴随肝区疼痛者多见于肝内炎症、急性肝淤血、肝内占位性病变,多为钝痛性,但肝癌的疼痛可相当剧烈。伴有发热常提示肝炎、肝脓肿、胆道感染、肝癌或其他急性传染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等。病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伴有纳差。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肝癌的自我诊断依据

肝癌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都知道该病是目前高发的肿瘤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如果不幸患上肝癌患者应该如何做到及时准确正确的诊断呢?肝癌的自我诊断对于及时发现该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我们掌握了肝癌自我检查的一些方法之后,那么就可以排除一些疾病。这样将有助诊断。那么,肝癌如何自我诊断呢?

1、肝区疼痛

肝区疼痛为肝癌的主要症状,通常情况下位于患者的右肋部或剑突下,可以呈间歇性发作,也可呈持续性发作,不过疼痛的性质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可表现为隐痛、钝痛或刺痛。疼痛可能是由于肿瘤不断增大,拉扯肝包膜导致的,可时轻时重,也可在短期内自行缓解。

2、出血倾向

大多数肝癌患者都会有出血倾向,多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淤斑等。肝癌患者有出血倾向是因为患者的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导致的。出血倾向症状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尤为常见。肝癌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现象发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3、不规则发热

部分肝癌患者会出现不规则发热现象,有的患者可伴有出汗症状。肝癌发热多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只有极少数的患者会出现高热症状,达到39℃以上,通常情况下不会伴有寒战。肝癌发热有可能是癌细胞坏死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抵抗力低下合并感染而诱发。

4、消化道症状

肝癌的消化道症状多表现为食欲减退、饱胀、消化不良、恶心等,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食欲下降和腹胀。腹泻也是常见的肝癌消化道症状,但是由于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肠炎。

5、消瘦乏力

与其他癌症疾病相比,肝癌患者的乏力更加明显,与慢性肝炎患者非常的相似。诱发乏力的病因多样,可能是因为患者的消化功能紊乱,使得营养吸收障碍而导致,也有可能是由于肝功能下降使代谢异常而导致。消瘦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引起的,恶化时表现为恶病质。

温馨提示:假如肝脏受到癌细胞侵袭,全身的燃料供应就会降低,结果由于热能不足,造成身体倦怠,并且容易疲惫。如果光是倦怠或懒惰,也有可能是患了感冒或过度疲劳。很少人会意识到自己可能已得了肝癌,所以病情就这样被拖延了。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一、早期诊断

就早期诊断而言,对于患者的肝病背景应予充分重视。我国95%的PLC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还有部分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对下列危险人群应特别加以关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此类人群在35~40岁后,每6个月应定期进行筛查(包括血清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当出现AFP升高或肝区“占位性病变”时,应立即进入诊断流程,严密观察,力争早期作出诊断。

二、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目前,在我国肝癌的定性诊断仍以检测血清AFP为主,应高度重视:

1、在我国,60%以上肝癌病例的血清AFP>400μg/L;

2、目前还没有其他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可与AFP相媲美;

3、AFP检测较少依赖影像学设备和新技术。

三、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明显,为临床上PLC的"四定"(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低廉,方便无创,广泛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实时超声造影对于直径<3cm的肝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用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用于肝癌与肝囊肿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较有参考价值,而术中超声直接在开腹后的肝脏表面探查,避免了超声衰减和腹壁、肋骨的干扰,可发现术前CT、超声检查皆未发现的肝内病灶。但是,超声检查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手法和细致程度的限制。

2、多层螺旋CT:CT的分辩率远远高于超声,图像清晰而稳定,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肝癌的特性,用于肝癌常规诊断检查和治疗后的随访检查。CT检查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否有癌栓,肝门和腹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肝癌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器官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还可通过显示肝脏的外形、脾脏的大小以及有无腹水来判断肝硬化的轻重,因此CT已经成为肝癌诊断重要的常规手段。特别是薄层、增强扫描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肝癌的部位、范围、有无肝内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显着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肝动脉碘油造影3~4周后进行CT扫描也能有效发现小肝癌病灶。

右肩疼痛当心肝癌

肝癌为何会引起右肩痛?

右肩的疼痛,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只是小毛病,普遍以为是睡觉时压着了或者是干重活时累着了,很少引起重视,甚至还会以为是肩周炎,以至于延误治疗,当发现是肝癌时,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为什么肩膀疼痛会是肝癌引起的呢?

体表皮肤的疼痛部位往往就是皮肤受伤的部位,但是内脏的病变引起的疼痛就不像体表的皮肤那样定位准确,往往会表现为反射痛或牵涉痛,疼痛的部位并不是病变的部位。肝癌引起右肩部疼痛就是牵涉痛,这可能是肝癌压迫附件的膈肌或肺部以下的肌肉神经所引起的。

肝位于上腹部,肝癌初期并无征兆,一般人难以察觉,甚至当肿瘤增大至十厘米以上时,有的人还是缺乏典型症状。当肝脏肿瘤逐步增大,有可能会压迫附近的横膈膜,亦可压着肺部以下的肌肉神经。而这些被压着的神经正好是连接右肩的神经,就会引发右肩疼痛。所以,当出现反反复复的右肩膀疼痛时,经过适当的治疗,症状未能好转,要及时检查肝脏以排除存在的病变。

延伸阅读:肝癌的五大早期症状

1、发热

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出汗、发热,多数发热为中低度发热,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在39℃以上,一般肝癌的症状不伴有寒战。肝癌的发热多为癌性热,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所致。

2、消瘦乏力

肝癌的症状常较其他肿瘤患者更感乏力,此与慢性肝炎患者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能量不足,或肝细胞受损导致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谢障碍、某些毒素不能及时灭活,或由于肝癌组织坏死释放有毒物质。

3、下肢水肿

肝癌的症状伴腹水的患者,常有下肢水肿,轻者发生在踝部,严重者可蔓延至整个下肢。临床上曾见到有的患者下肢高度水肿,水液能从大腿皮肤渗出。

4、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饭后加剧。上腹饱胀。暧气、消化不良、恶心、乏力、消瘦等是肝癌早期的消化道症状,其中以食欲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腹泻也是肝癌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

5、其他症状

右上腹痛以肝区持续隐痛、钝痛为主,夜间及劳累后尤甚。低热常有不明原因的低热。肝癌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部分患者可以高热、黄疸、急腹症等为突出症状就诊,更有以转移灶所引起的症状而来医院就诊者。

胰腺癌死前两大征兆

(1)全身症状:消瘦是本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显的体重减轻,部分患者还以消瘦为首先症状,尤其是胰尾癌和胰体癌患者。消瘦的原因可能与胃纳大减、胰腺分泌不足、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黄疸是诊断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根据癌肿部位的特征而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出现,乳头壶腹部癌100%有黄疸出现,即使在早期也发生黄疸;胰体、尾癌早期无黄疸,但到晚期,癌肿波及胰头,或转移至胆总管、淋巴结、肝脏,引起肝外或肝内胆管梗阻时,可出现黄疸。

(2)消化系统症状:腹痛是常见的症状,3/4以上患者有此症状,疼痛开始时较轻,逐渐加重,早期疼痛范围广泛不易定位,为性质较模糊的饱胀不适、胀痛、隐痛或钝痛等。起病急者则有部位明确的腹部绞痛或钝痛,胰头癌可引起右上腹痛,胰尾癌可引起左上腹痛,而严重的腰背痛常是癌肿沿神经鞘向腹后神经丛转移所致。

怎样检查是否有肝癌

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不振、消瘦、腹水等典型症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另外肝癌出现的某些症状与体征因缺乏特异性,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而造成误诊。

晕倒不但是因为低血糖,也可能是肝癌。肝癌晕倒现象是因为肝癌细胞能异位分泌胰岛素样物质,抑制胰岛素酶生成,分泌一种胰岛β细胞刺激因子,这种情况可使葡萄糖代谢加快而使血糖降低。

在肝癌病人中,出现腹泻为首发症状者不乏鲜例。发生腹泻的原因,是肝癌细胞在分裂增殖过程中,可产生胃泌素、血管活性肽、前列腺素F2等物质,肥大细胞受到这些物质的刺激后,便会增殖并释放出过多的组织胺,促使肠道粘膜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肠液分泌增多而引起腹泻。因此,常常腹泻的患者,应多个心眼,快点到医院做血清甲胎蛋白(AFP)、B超、CT等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在肝癌患者中,因癌肿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的约为10%。癌肿可自发破裂或因外力发生破裂,假如局限于肝包膜下,右上腹疼痛剧烈;若破入腹腔,则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症状。此外,有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也易引起自发性腹膜炎。

如发生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夜间或劳累后加深,休息也不见好转,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尤其是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者,若出现右上腹隐痛,更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四)肝癌的诊断标准。

1.病理学诊断标准:肝脏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转移灶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HCC,此为金标准。

2.临床诊断标准:在所有的实体瘤中,唯有HCC可采用临床诊断标准,国内、外都认可,非侵袭性、简易方便和可操作强,一般认为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即慢性肝病背景,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血清AFP水平;但是学术界的认识和具体要求各有不同,常有变化,实际应用时也有误差,因此,结合我国的国情、既往的国内标准和临床实际,专家组提议宜从严掌握和联合分析,要求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1)+(2)a两项或者(1)+(2)b+(3)三项时,可以确立HCC的临床诊断: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HBV和/或HCV抗原阳性)的证据;

(2)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Arterial hypervascularity),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Venous or delayed phase washout )。

①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HCC;

②如果肝脏占位直径为1-2cm,则需要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3)血清AFP≥400μg/L持续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3.注意事项和说明。

(1)国外的多项指南(包括AASLD,EASL和NCCN的CPGs)都强调对于肝脏占位进行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并且应该在富有经验的影像学中心进行;同时,认为确切的HCC影像学诊断,需要进行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四期扫描检查,病灶局部应5mm薄扫,并且高度重视影像学检查动脉期强化的重要作用。HCC的特点是动脉早期病灶即可明显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组织,静脉期强化迅速消失,密度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如果肝脏占位影像学特征不典型,或CT和MRI两项检查显像不一致,应进行肝穿刺活检,但即使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仍然需要随访观察。

(2)近年来,国内外临床观察和研究结果均提示,血清AFP在部分ICC和胃肠癌肝转移患者中也可升高,并且ICC也多伴有肝硬化。尽管ICC的发病率远低于HCC,但两者均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因此,肝占位性病变伴AFP升高并不一定就是HCC,需要仔细地加以鉴别。在我国和亚太区大部分国家,AFP明显升高患者多为HCC,与ICC相比仍有鉴别价值,故在此沿用作为HCC的诊断指标。

(3)对于血清AFP≥400μg/L,而B超检查未发现肝脏占位者,应注意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胃肠道肝样腺癌等;如果能够排除,必须及时进行多排CT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如呈现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动脉期血管丰富,而在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消退),则即可诊断HCC。如检查结果或血管影像并不典型,应采用其他的影像模式进行对比增强检查,或对病灶进行肝活检。单纯的动脉期强化而无静脉期的消退对于诊断HCC证据不充分。如果AFP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水平,除了应该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增高的情况外,还必须严密观察和追踪AFP的变化,将B超检查间隔缩短至1-2个月,需要时进行CT和/或MRI动态观察。如果高度怀疑肝癌,建议进一步做选择性肝动脉造影(DSA)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进行肝穿刺活检。

(4)对于有肝脏占位性病变,但是血清AFP无升高,且影像学检查无肝癌影像学特征者,如果直径<1cm,可以严密观察。如果肝脏占位在动态显像中未见血管增强,则恶性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占位逐渐增大,或达到直径≥2cm,应进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检查。即使肝活检结果阴性,也不宜轻易否定,要追踪随访;应每间隔6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直至该病灶消失、增大或呈现HCC诊断特征;如病灶增大,但仍无典型的HCC改变,可以考虑重复进行肝活检。

(5)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HCC中,5%-20%的患者并没有肝硬化背景,约10%的患者无HBV/HCV感染的证据,约30%的患者血清AFP始终<200μg/L;同时,影像学上HCC大多数具有有富血管性特征,但是确有少数表现为乏血管性。另外,在欧美国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发生HCC(NASH相关HCC),已有较多报道,而我国尚缺乏有关数据。

(五)鉴别诊断。

1.血清AFP阳性时, HCC应该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慢性肝病:如肝炎、肝硬化,应对患者的血清AF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肝病活动时AFP多与ALT同向活动,且多为一过性升高或呈反复波动性,一般不超过400μg/L,时间也较短暂。应结合肝功能检查,作全面观察分析,如果AFP与ALT两者的曲线分离,AFP上升而SGPT下降,即AFP与ALT异向活动和/或AFP持续高浓度,则应警惕HCC的可能。

(2)妊娠、生殖腺或胚胎型等肿瘤:鉴别主要通过病史、体检、腹盆腔B超和CT检查。

(3)消化系统肿瘤:某些发生于胃肠以及胰腺的腺癌也可引起血清AFP升高,称为肝样腺癌 (hepatoid adenocarcinoma)。鉴别诊断时,除了详细了解病史、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外,测定血清AFP异质体有助于鉴别肿瘤的来源。如胃肝样腺癌时,AFP以扁豆凝集素非结合型为主。

2.血清AFP阴性时, HCC应该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继发性肝癌:多见于消化道肿瘤转移,还常见于肺癌和乳腺癌。患者可以无肝病背景,了解病史可能有便血、饱胀不适、贫血及体重下降等消化道肿瘤表现,血清AFP正常,而CEA、CA199、CA50、CA724以及CA242等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可能升高。影像学检查特点:

①常为多发性占位,而HCC多为单发;

②典型的转移瘤影像,可见“牛眼征”(肿物周边有晕环,中央缺乏血供而呈低回声或低密度);

③增强CT或DSA造影可见肿瘤血管较少,血供没有HCC丰富;

④消化道内窥镜或X线造影检查可能发现胃肠道的原发癌灶病变。

(2)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原发性肝癌的少见病理类型, 好发年龄为30-50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患者多无肝病背景,多数AFP不高,而CEA和CA199等肿瘤标志物也可能升高。影像学检查CT平扫表现常为大小不一的分叶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区,密度不均匀,边缘一般模糊或不清楚, 但是最有意义的是CT增强扫描可见肝脏占位的血供不如HCC丰富,且纤维成分较多,有延迟强化现象,呈“快进慢出”特点,周边有时可见肝内胆管不规则扩张;还可有局部肝叶萎缩, 肝包膜呈内陷改变,有时肝肿瘤实质内有线状高密度影(线状征)。影像学检查确诊率不高,主要依赖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3)肝肉瘤:常无肝病背景,影像学检查显示为血供丰富的均质实性占位,不易与AFP阴性的HCC相鉴别。

(4)肝脏良性病变:包括:

①肝腺瘤:常无肝病背景,女性多,常有口服避孕药史,与高分化的HCC不易鉴别,对鉴别较有意义的检查是99mTc核素扫描,肝腺瘤能摄取核素,且延迟相表现为强阳性显像;

②肝血管瘤:常无肝病背景,女性多,CT增强扫描可见自占位周边开始强化充填,呈“快进慢出”,与HCC的“快进快出”区别,MRI可见典型的“灯泡征”;

③肝脓肿:常有痢疾或化脓性疾病史而无肝病史,有或曾经有感染表现,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脓肿相应部位的胸壁常有局限性水肿,压痛及右上腹肌紧张等改变。B超检查在未液化或脓稠时常与肝癌混淆,在液化后则呈液性暗区,应与肝癌的中央坏死鉴别;DSA造影无肿瘤血管与染色。必要时可在压痛点作细针穿刺。抗阿米巴试验治疗为较好的鉴别诊断方法。

④肝包虫: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和结节感、晚期肝脏大部分被破坏,临床表现可极似肝癌;但本病一般病程较长,常具有多年病史,进展较缓慢,叩诊有震颤即“包虫囊震颤”是特征性表现,往往有流行牧区居住及与狗、羊接触史,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为特异性试验,阳性率达90%-95%,B超检查在囊性占位腔内可发现漂浮子囊的强回声,CT有时可见囊壁钙化的头结。由于可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不宜行穿刺活检。

(六) 病理学诊断。

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是肝癌的诊断金标准的依据,但是在进行病理学诊断时仍然必须重视与临床证据相结合,全面了解患者的HBV/HCV感染情况、血清AFP和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以及肝占位的影像学特征等情况。目前,基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酶学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检查手段正在建立和应用,将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可能有助于预测肿瘤对治疗反应、转移复发倾向以及预后。在病理诊断时,应明确以下三种主要病理类型以及注意到其他少见类型癌:

1.肝细胞癌(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是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

(1)大体分型: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也可以参考中国肝癌病理研究协作组1977年制定的“五大型六亚型”分类。对瘤体直径<1cm称为微小癌,1-3 cm称为小肝癌,3-5cm称为中肝癌,5-10cm称为大肝癌,>10cm称为巨块型肝癌,而全肝散在分布小癌灶(类似肝硬化结节) 称为弥漫型肝癌。目前,我国的小肝癌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 ;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其最大直径总和≤3cm。小肝癌除了体积小,多以单结节性、膨胀性生长为主,与周围肝组织的分界清楚或有包膜形成,具有生长较慢、恶性程度较低、发生转移的可能性小以及预后较好等特点。

(2)组织学特点:以梁索状排列为主,癌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圆形,梁索之间衬覆血窦,也可出现多种细胞学和组织学上的特殊类型,若出现假腺管结构可类似肝内胆管癌和转移性腺癌,需要注意鉴别。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可以采用经典的Edmondson-Steiner肝癌四级分级法,或分为好、中、差三级。

(3)代表性免疫组化标志物:肝细胞抗原(Hep Par1)示细胞质阳性,多克隆性癌胚抗原(pCEA)示细胞膜毛细胆管阳性,CD34示肝窦微血管弥漫性分布,磷脂酰肌醇蛋白-3 (GPC-3)通常在HCC癌细胞的细胞质内表达。对于小病灶的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实施和评估;可以进行GPC-3,热休克蛋白70 (HSP)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染色,如3项中有2项阳性可以诊断为HCC。

2.肝内胆管癌(ICC):较少见,起源于胆管二级分支以远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一般仅占原发性肝癌的≦5%。

(1)大体分型:可分为结节型、管周浸润型、结节浸润型和管内生长型。

(2)组织学特点:以腺癌结构为主,癌细胞排列成类似胆管的腺腔状,但腺腔内无胆汁却分泌黏液。癌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细胞质淡染,胞浆透明,纤维间质丰富,即癌细胞周围含有较多的纤维组织。也可出现多种细胞学和组织学上的特殊类型,若出现梁索状排列可类似肝细胞癌,需要注意鉴别。癌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好、中、差三级。

(3)代表性的标志物:免疫组化检查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粘糖蛋白-1(MUC-1),可显示细胞质阳性。

3.混合型肝癌:即HCC-ICC混合型肝癌,比较少见,在一个肝肿瘤结节内,同时存在HCC和ICC两种成分,二者混杂分布,界限不清,分别表达各自的免疫组化标志物。

4.其他类型。原发性肝癌中还有些少见类型肝癌,如透明细胞型、巨细胞型、硬化型和肝纤维板层癌(fibrolamellar carcinoma of liver,FLC)等。其中,FLC为HCC的一种特殊和少见的组织学亚型;其特点是多见于3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通常没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硬变背景,恶性程度较HCC低,且肿瘤常较局限,因此本病通常可有手术切除的机会,预后较好。肿瘤大多位于肝左叶,常为单个,境界清晰,边缘呈扇形质地硬,剖面见纤维间隔横贯瘤体;镜下可见:瘤细胞呈巢团状,部分呈相互吻合的瘤细胞索,周围有致密的纤维组织呈板层样包绕,瘤细胞较大,呈立方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呈强嗜酸性,核仁明显,瘤组织内血窦丰富。

5.病理报告的主要内容。肝癌的病理报告强调规范化和标准化。内容应包括肿瘤大小和数目、生长方式、病理分型、血管癌栓、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包膜侵犯、卫星灶、手术切缘、癌旁肝组织 (慢性肝炎的病理分级与分期以及肝硬化的类型)、免疫组化以及分子病理学指标等。此外,还可附有与肝癌药物靶向治疗、生物学行为以及判断预后等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提供临床参考(附件1)。

三、肝癌的分类和分期

相关推荐

下腹部钝痛和酸胀感诊断详述

腹壁间疝-临床表现:部分病人既往有腹股沟斜疝病史,此次嵌顿后自行或医生予以手法复位治疗,复位后疝块“消失”,但腹痛症状仍存在,且进行性加重。体检可见肠梗阻体征,斜疝侧睾丸位置升高,下腹部内环附近触及包块并有压痛。少数患者可在突然屏气用力或剧烈咳嗽后,出现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但无疝块脱出,下腹部内环附近处有触痛包块。 本病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可无症状或症状模糊,如下腹部钝痛和酸胀感。一般很少因症状而就诊。有时肿块较小位于肌层不易触及,再加上腹外环空虚极少被医生注意而漏诊。 腹壁间

腰疼针灸穴位

寒湿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周,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穴位:命门、肠俞、阴陵泉、委中。 湿热腰痛: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或弦数。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瘀血腰痛: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穴位: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肾虚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

肝癌如何诊断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用于检测病人总体身体状况的手段之一,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及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2、X线血管造影。由于肝癌患者的肝癌区血管一般较丰富,因此,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能显示出直径为1cm以上的癌结节,阳性率在87%。X线血管造影是诊断肝癌的方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 3、血液检测。血样检测是用来测量身体器官和组织释放到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或其它指标的含量,某种指标异常可能预示分泌该物质的器官或组织有疾病,血液中甲胎蛋白(AFP)增高可能是肝癌的征兆,其它类癌或非癌性疾病,

早期卵巢癌为什么不疼也不痒

卵巢癌的诊断比较困难。早期卵巢癌不会引起疼痛或其他不适,主要有三个原因: 1)与体表神经相比,内脏神经通常对疼痛反应迟钝。卵巢癌早期多数没有疼痛或不适感,常规的检查也经常不能发现卵巢肿瘤。 2)由于盆腔内空间较大,较小的卵巢肿块如果对周围脏器没有影响,不会出现任何不适感。相反有些妇科疾病,则较易产生疼痛。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内膜长到子宫腔以外的地方,比如子宫和直肠之间,或长到卵巢上,随着生理周期的变化,结节或肿块内反复出血,即会产生疼痛的感觉。又如盆腔的炎症,由于大量的炎症细胞刺激腹膜,通常也会产生剧

腰痛穴在哪儿针灸

寒湿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周,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穴位:命门、肠俞、阴陵泉、委中。 湿热腰痛: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或弦数。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瘀血腰痛: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穴位: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肾虚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

胃癌症状

1.早期胃癌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胃的功能和周身状况逐渐发生改变,及至一定程度才出现自觉症状。这些症状常无特异性,可时隐时现,可长期存在。如上腹胀痛、钝痛、隐痛,恶心,食欲不振,嗳气和消瘦等;少数溃疡型(Ⅱc犁和Ⅲ型)早期胃癌也可有溃疡样症状,呈节律性疼痛,反酸,内科治疗可缓解等。有的患者胃癌与某些良性病变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变的基础上(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发生癌变,而这些良性胃部疾病的症状已长期存在,或反复发作,更易使患者和医生放松对胃癌的警惕,而延误诊断时机。某些早期

肝癌患者普遍可出现哪些症状

1、下肢明显水肿 肝癌晚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浮肿的现象,一般情况这种症状多会出现在患有肝腹水的肝癌患者身上。症状轻的出现脚踝浮肿,严重的可能整只脚都会出现浮肿,主要由于下肢静脉受压迫导致回流不顺畅所引起。 2、上腹部、肝区疼 据有关部门统计得出,肝癌晚期患者大多会出现肝区、上腹部疼痛等现象,而疼痛一般呈钝痛或者是刺痛出现,或为连续性的疼痛,或间隔性的疼痛,许多患者因此倍受折磨。百度搜索“中医名院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找名院,治顽疾! 3、食欲减退、疼痛难忍 肝癌患者最初症状为食欲减退,并且因为不断增大

几种易被误诊肝癌的疾病

一、肝癌概述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平均患病年龄为44岁。肝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平均生存时间为半年。肝癌早期可无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约有1/3已属晚期,患者会感到肝区胀痛,尤其饭后为甚,厌食,肝大,右上腹有肿块,不明原因的消瘦、腹胀、腹泻、间断性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 肝癌的五大大症状表现: 1、消瘦、乏力 这种症状常出现于肝癌的中晚期。可能是肿瘤代谢产物引起机体生化代谢改变,进食减少,严重时出现恶病质。 2、发烧 肝癌所致发热一般在37.5‘C~38℃左

肝癌的早期症状

1、腹胀症状:多见于左叶增大,压迫胃部所致,表现上腹部胀满及消化不良症状,出现腹水可导致全腹膨胀。 2、发热症状:肝癌发热大都在37.5℃—38℃之间,少数可以更高,病人常认为是感冒发热而就诊。体温高,但痛苦不明显。发热原因可能癌瘤内部缺血坏死,坏死产物被吸收,或肝功能不良,代谢紊乱产生致热原。 3、乏力消瘦症状:是小肝癌早期症状的临床表现之一。肝癌细胞进行增殖的消耗,癌组织代谢产物的刺激,饮食少进,导致营养不良都可引起消瘦。 4、肝区疼痛:肝区疼痛是小肝癌首发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部肝区间歇性、持续性钝痛或

为什么肝癌多晚期发现

1、起病隐匿:肝癌早期基本无自觉症状,常规物理查体亦无阳性发现,此时如非病人定期做有关的影像学等检查,则无法发现、诊断肝癌。 2、肝癌早期症状的多样性及非特异性:这些症状常常不引起患者注意,即使引起注意,由于这些症状多无特异性,大多不考虑肝癌的可能。肝癌早期症状常轻微、多样但无特异性。如上腹胀痛、发热、乏力、腹泻、食欲不振等,少数病人则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如肺及胸摸转移表现咳嗽、咯血、胸痛、侵犯胰腺出现腰背疼。 3、患者的健康意识不强:如果能够定期体检,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了。但是事实上能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