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炎的检查方法
气管炎的检查方法
1.白细胞分类计数:缓解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区别计数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合并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2、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合并哮喘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长;
3、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改变,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
4、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无明显变化,当出现气流受阻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FEV 1与肺活量(VC)或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则减少(70%),当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的流量可明显降低,闭合容积可增大。
支气管炎检查
1、白细胞分类计数:缓解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区别计数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合并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2、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合并哮喘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长。
3、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无明显变化。当出现气流受阻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FEV 1与肺活量(VC)或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则减少(<70%)。当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的流量可明显降低。闭合容积可增大。
4、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改变。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
支气管肺炎的检查
1、血象
细菌性肺炎患儿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粒性白细胞达0.60~0.90,但在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白细胞可不高或降低,病毒性肺炎时,白细胞数多数低下。
2、细菌检查
要作出准确反映肺部病变的细菌病原诊断是比较困难的,肺穿刺细菌学检查最可靠而被认为是“黄金标准”,但很难被医师及患儿接受,咽培养结果一般不能反映下呼吸道病情,痰培养,尤其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取分泌物作培养较为可靠,但也可能污染,细菌性肺炎菌血症只是一过性的,加之国内严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和培养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血培养最多只有10%的阳性结果,抗体检测只是回顾性的,且有个体差异,细菌抗原检测用于小儿肺炎病原学诊断近年来发展较快,作为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有一定推广价值,血和尿抗原阳性虽然不能肯定地说病原菌成分一定来自肺部,但毕竟表示体内有相应细菌感染。
3、其它病原学检查
病毒学检查以病毒分离最为可靠,重复性好,特异性强,但需时间长,操作繁琐,需一定技术和设备条件,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有诊断意义,RSV感染可采用中和试验和酶联吸附试验(ELISA);腺病毒感染一般采用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和ELISA等方法诊断,目前较多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较为简单;流感病毒感染采用血凝抑制试验,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时可用中和试验,凡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高4倍或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病毒的特异性快速诊断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免疫荧光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免疫酶技术,电镜技术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推广;免疫酶技术常用ELISA,酶联荧光技校放免疫酶染色法等,此外还有用同位素标记抗体的放射免疫法,近几年有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DNA达到早期快速诊断,支原体病学诊断中冷凝集试验是非特异性的,只可作为参考;特异性诊断方法为支原体培养和血清抗体测定和PCR检测。
4、血气分析
血乳酸盐和服离子间隙(AG)测定,对重症肺炎有呼吸衰竭者,可以依此了解 缺氧与否和严重程度,电解质与酸碱失衡的类型和程度,有助于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
慢性支气管炎检查
当家长发现小儿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后,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确诊病情。临床上一般对患儿进行以下检查:
1、一般检查: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喘息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病原学检查:痰涂片可发现细菌或大量破坏的白细胞和杯状细胞,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白细胞分类计数:缓解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区别计数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合并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合并哮喘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长。
3、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无明显变化,当出现气流受阻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FEV1与肺活量或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则减少。当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的流量可明显降低,闭合容积可增大。
4、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者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条索状或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
5、其它检查:必要时做螺旋CT检查及支气管碘油造影。
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慢性支气管炎的检查。在确诊病情后,要结合孩子身体状况咨询医生意见,选择最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支气管炎检查
支气管炎检查一般有白细胞分类计数、痰液检查、肺功能检查、X线检查。
1、白细胞分类计数:缓解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区别计数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合并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2、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合并哮喘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长。
3、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无明显变化。当出现气流受阻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FEV 1与肺活量(VC)或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则减少(<70%)。当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的流量可明显降低。闭合容积可增大。
4、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改变。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
气管炎的检查诊断
气管炎的检查方法:
1.白细胞分类计数:缓解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区别计数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合并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2.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合并哮喘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长;
3.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改变,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
4.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无明显变化,当出现气流受阻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FEV 1与肺活量(VC)或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则减少
慢性支气管炎鉴别:
(一)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常伴有低热、乏力、盗汗、咯血等症状;咳嗽和咯痰的程度与肺结核的活动性有关。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病灶,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老年肺结核的毒性症状不明显,常因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掩盖,长期未被发现,应特别注意。
(二)支气管哮喘
起病年龄较轻,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病史;气管和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增高,表现为广泛的支气管痉挛和管腔狭窄,临床上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咳嗽,发作短暂或持续。胸部叩诊有过清音,听诊有呼气延长伴高音调的哮鸣音。晚期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嗜酸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痰中较多,而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痰中较少。
(三)支气管扩张
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年期,常继发于麻疹、肺炎或百日咳后,有反复大量脓痰和咯血症状。两肺下部可听到湿罗音。胸部X线检查两肺下部支气管阴影增深,病变严重者可见卷发状阴影。支气管碘油造影示柱状或囊状支气管扩张。
(四)心脏病
由于肺郁血而引起的咳嗽,常为干咳,痰量不多。详细询问病史可发现有心悸、气急、下肢浮肿等心脏病征象。体征、X线和心电图检查均有助于鉴别。
(五)肺癌
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长期吸烟者,常有痰中带血,刺激性咳嗽。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块影或阻塞性肺炎。痰脱落细胞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支气管炎的检查
1、白细胞分类计数:缓解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区别计数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合并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2、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合并哮喘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长。
3、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无明显变化。当出现气流受阻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FEV 1与肺活量(VC)或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则减少(<70%)。当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的流量可明显降低。闭合容积可增大。
4、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改变。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
检查甲减甲状腺炎需要做哪些工作
甲减甲状腺炎检查(一)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必须同时检查颈部淋巴结,注意区别颈部肿物是否来源于甲状腺。
甲减甲状腺炎检查(二)放射性核素检查
该项检查应成为甲状腺的常规诊断手段,放射性核素有:131I和99mTc。根据甲状腺的吸收功能可将结节分为四类:
热结节——甲状腺结节区核素浓度高于周围组织,多见于滤泡型腺瘤或腺癌或毒性腺瘤。
温结节——多见于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亚急性甲减甲状腺炎的恢复期。
凉结节——多见于甲状腺未分化癌、髓样癌、甲状腺囊性变及亚急性甲减甲状腺炎急性期。
冷结节——常为甲状腺癌,但并非绝对。
甲减甲状腺炎检查(三)超声波检查
探测甲状腺肿块的形态、大小、数目及与颈动脉鞘的位置关系;确定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明确颈部淋巴结的情况;以及作为穿刺检查的定位手段。
甲减甲状腺炎检查(四)X线及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颈部正侧位摄片可了解肿瘤的范围、不同的钙化影象及与气管、食管的关系。
CT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甲状腺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与气管、食管、血管甚至神经的位置关系,充分明确癌肿侵犯范围,为手术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甲减甲状腺炎检查(五)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优点:操作简单,不需麻醉(儿童亦可接受);无出血及癌细胞种植转移的危险;阳性率高,假阳性极少,假阴性率约10%。
甲减甲状腺炎检查(六)实验室检查
查明甲状腺功能有无异常,协助明确甲状腺肿物性质。常用的有:T3、T4 、TSH、FT3、 FT4、TGA、MCA、血浆降钙素(calcitonin)、ESR等。
甲状腺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生活压力及环境变迁,甲状腺炎的发病每年都在上升。因此做好甲状腺炎的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