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太白透涌泉作用 太白穴穴位解剖
针刺太白透涌泉作用 太白穴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展肌-短屈肌。浅层布有隐神经,浅静脉网等;深层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
足疗护肾的穴位
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交点处。经常按摩涌泉穴,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人肾精充足、精力充沛。做法: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按揉100次为宜。
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按摩时不必拘泥于方法,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
关元穴:关元穴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位于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按摩时,首先以关元穴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按摩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针灸太白穴怎么操作正确
太白针灸方法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趾跖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操作方法:伸足,在第1跖骨小头后下方1寸处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
太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原穴,五腧穴之一,配属五行属土。针刺太白透涌泉,具有健脾和胃,活络止痛,降低血糖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胃痛,腹胀,腹痛,呕吐,肠鸣,泄泻,痢疾,善噫食不化,饥不欲食,胸胁胀痛,体重节痛等症。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公孙,足三里,足三里针刺补法,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脾胃不和,食少腹胀。
2.配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调和脾胃,行气止痛,治疗饮食停滞之胃痛,饮食不化。
3.配厉兑,中脘,胃俞,丰隆,足三里,针刺泻法,清泻胃热,调理脾胃,治疗胃火炽盛之消谷善饥,口渴引饮,脘腹胀痛。
4.配中脘,天枢,脾俞,章门,足三里,针刺补法,或加灸,健脾益气,治疗脾胃虚弱之胃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泄泻等。
5.配脾俞,中脘,气海,中脘针刺先泻后补,以补为主,气海穴以雀啄灸法,余穴针刺补法,健运中州,养血止血,治疗脾胃虚寒之腹痛,便血。
6.配合谷,曲池,上巨虚,腹结,针刺泻法,清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
7.配大肠俞,陷谷,针刺泻法,清热通腑,活血除痈,治疗大肠实热之肠痈。
8.配肺俞,列缺,合谷,尺泽,脾俞,丰隆,针刺泻法,宣肺化痰,健脾化湿,治疗痰浊阻肺之咳喘,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9.配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阴陵泉,太溪,针刺泻法,或加灸,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之膝股内,足跗疼痛,小腿沉重疼痛,足大趾运动障碍。
10.配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八风,针刺泻法,治疗脾虚湿阻之湿脚气。
治疗手脚麻木的穴位有哪些
左侧手部麻木按摩:内关穴、神门穴、少泽穴、合谷穴、孔最穴、曲池穴、列缺穴、太渊穴、尺泽穴、阳池穴、少冲穴、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少海穴、郄门穴、间使穴、经渠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
左侧脚部麻木按摩:涌泉穴、太冲穴、太白穴、昆仑穴、下痢穴、丘墟穴、里内庭、第二厉兑、第三厉兑、太溪穴、大敦穴
申脉穴、行间穴等、配穴:腿部的足三里穴、膝眼穴、血海穴、百里穴、梁丘穴、承山穴、阳陵泉、复溜穴、解溪穴、阴陵泉、阴谷穴、委中穴、三阴交。
治疗手脚麻木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刺激这样的穴位,这些穴位是普通人一般都不能了解的,所以说在做穴位针灸或者是按摩的时候必须要选择正规的中医药做诊断,让自己的疾病得到及时的控制,而中医中的手脚麻木做治疗也是需要找对原因的,首先要看是什么疾病所引起的,然后对症的给自己改善手脚麻木的现象。
针刺太冲的作用 太冲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拇短伸肌腱的外侧-第1骨间背侧肌。浅层布有足背静脉网,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腓深神经和第1趾背动,静脉。
按摩8步操防治糖尿病
第一步:固气转睛 拇指内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两胁,双脚五趾抓地,同时环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第二步:横推胰脏 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交替操作20遍。
第三步:揉腹部 以神阙为中心,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揉腹20遍。
第四步:按揉腰背 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
第五步:推擦腰骶 双掌由脾俞自上而下推至八髎穴10遍。
第六步:通调脾肾 揉脾经血海、地机、三阴交,揉肾经太溪穴,双手拇指沿胫骨内侧缘由阴陵泉推至太溪5遍,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第七步:拳扣胃经 双手握空拳自上而下叩击小腿外侧胃经循行部位5遍,以酸胀为度。
第八步:擦涌泉穴 用手掌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中医教你太白穴如何健脾补肺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的了解一下在中医看来太白穴如何健脾补肺。
“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星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此穴是人体健脾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太白穴就是通过脾来补肺的这么一个穴,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
按摩太白穴,止泻补肺
按摩太白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太白穴就是通过脾来补肺的这么一个穴,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
不过,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气,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不用吃任何药也能补脾。
穴位外敷方法
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十分有效的穴位外敷方法,即把人参切成片,医用纱布折叠成一厘米见方的一小块,然后置一小片人参于纱布之上,贴于太白穴处,再用医用胶布固定。记住,两侧太白穴上都要贴。每次贴上后,要持续12小时才取下。隔天贴一次就可以。
人参、三七外贴太白穴,补脾益肝
有些朋友们平时总是爱发脾气,有些女性朋友会出现月经不调,这些都是与肝系统有关的症状,平时都可以用三七切成片或打成粉,外贴于两侧太白穴,方法同上,也可以同时用人参和三七,一起外贴穴位,补脾益肝。
以上是运用太白穴位健脾补肺护肝的方法,脾肺肝若有不适的朋友都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经验,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如果用手按压或针刺患儿的人中穴可以暂时缓解惊厥症状。那么应该怎样准确地针刺人中穴呢?如果针刺人中穴惊厥仍不缓解又该怎么办呢?
人中穴的位置在鼻唇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是常用的急救穴位。针刺人中穴的方法:针刺时应由下向上斜刺,一般进针不要太深,进针后可用捻转或提插等稍强的刺激手法,一般刺激2~3分钟。如针刺人中穴后抽搐未见缓解,可同时针刺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针刺时最好采用直刺,进针后可用捻转或提插等强刺激手法。
针刺人中穴可暂时缓解小儿抽搐症状,之后可应用针灸进行退热治疗。针刺退热一般常用的穴位有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这些穴位一般采用直刺手法。如果发热较高,可取十宣、耳尖、耳背静脉处放血,方法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4~5滴即可,这种方法退热还比较迅速。
综上所述,以上是针刺治疗小儿惊厥的方法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肚子胀如何快速消除按摩法 按摩太白穴
太白穴:太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症,按摩太白穴不仅可以缓解肚子胀的情况,还可以治疗肚子胀气引起的便秘症状。
太白穴位置:脚趾大拇指第1节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摩该穴位3到5分钟即可,按摩的力度以微微感到胀痛为准。
脚背痛按什么穴位
太白穴,缓解脚痛;位置,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走一段路后会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可有效缓解脚部疼痛。其实,这是因为您按摩刺激了脚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会有减痛的效果。
专家指出,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采用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这样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
针刺涌泉的作用与好处 涌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足底内,外侧神经的皮支分布,两侧神经均是胚神经所属的分支。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1骶神经。该部皮肤较厚,进针时有一定的弹性阻力。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的分支,并有众多的纤维束,外连皮肤,内连足底腱膜。
3.足底腱膜(跖腱膜):是足底筋膜的浅层,发达而坚韧。由足底内,外侧神经支配,针刺此层时,有很强的韧性阻力。
4.第2趾足底总神经和第2趾底动,静脉:在针的内侧,相距很近,可以刺中。第2趾足底总神经是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
5.第2蚓状肌:由足底外侧神经支配。
若针继续深刺可达位于第2,第3跖骨间的第1骨间足底肌和第2骨间背侧肌直至足背皮下。
太白怎么针灸 针刺太白透涌泉作用
太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原穴,五腧穴之一,配属五行属土。针刺太白透涌泉,具有健脾和胃,活络止痛,降低血糖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胃痛,腹胀,腹痛,呕吐,肠鸣,泄泻,痢疾,善噫食不化,饥不欲食,胸胁胀痛,体重节痛等症。